第36章

對于東陽長公主阿嬌而言, 就算成為了皇太女,和以前也沒有什麽兩樣。說是不同,那只有一點,那就是晚上不用出宮,可以留在鹹陽宮中休息。

安安穩穩的度過了兩年之後, 皇太女就遭到了一個非常嚴重的阻礙。因為館陶大長公主劉嫖以及漢景帝劉啓聯合起來, 對着皇太女逼婚。她現在二十歲, 再不成婚可就晚了。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 皇太女完全懵逼了。這世間的男子,沒有一個她看得上的。說實話,她一點也不想成婚,就算是館陶大長公主劉嫖以及漢景帝劉啓都不能讓她遷就。

說到底, 館陶大長公主劉嫖以及漢景帝劉啓都是關心她。因此, 皇太女不敢做出什麽強硬的姿态, 只好見招拆招,慢慢的拖時間。

對于子嗣,皇太女一點也不在意。對她來說, 只要有着劉家血脈的嫡子嫡女,都可以成為大漢皇朝的一國之主,何必執着于自己的親生子女呢!沒那個道理, 說自己的親生子女更加聰明些,更加适合做這個皇帝。

就在兵來将擋,水來土掩的過程中,漢景帝劉啓突然病倒了。

這病情來勢洶洶, 一下子就拖垮了漢景帝劉啓的身體。他虛弱地躺在床上,一臉蒼白,全身無力。

坐在漢景帝劉啓的身邊,皇太女心中十分傷感。到底是相處了那麽些年,不可能沒有一些感情。

“阿嬌,你真的不想娶一個太女妃嗎?”毫無血色的漢景帝劉啓虛弱地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即使知道口中的答案十分傷人,但是皇太女仍然不想欺騙漢景帝劉啓。于是,她點了點頭,沉默不語。

看着皇太女臉上威嚴肅穆的表情,漢景帝劉啓嘆了一口氣。

“既然你不想,那便算了吧!以後的皇位繼承人,你就從嫡系的皇族中選擇。就如同先皇選擇了朕,朕選擇了你。”

“謝謝父皇容忍我的任性,讓您為難了。”聽到漢景帝劉啓的這句話,皇太女着實松了一口氣。為了這件事情,她和自己的母親和舅舅幾乎每天都在鬥法。

漢景帝劉啓笑了笑,微不可察地說道:“既然你知道自己任性,為何就不聽朕的話。娶一個賢良淑德的太女妃,生下屬于你自己的血脈子孫,難道就不好嗎?”

皇太女聽到這句話,就知道漢景帝劉啓還沒有放棄自己的想法。可是,她無論如何也不會妥協,随随便便就找一個男人成婚生子。

嘆了一口氣,皇太女無可奈何的說道:“父皇,這件事還真不能怪我,誰叫這個世界上并沒有我看得上眼的男子。”

Advertisement

漢成帝劉啓虛弱地微笑着,一臉感慨般的說道:“你呀,就是眼光高。”不過,無論哪個男人看着阿嬌的表情,恐怕都無法硬起來吧!就好像他堂堂一代帝王,即使過去了那麽多年,仍然處于先皇的陰影之中。

幾個月後,漢景帝劉啓駕崩,葬入皇陵之中。随後,皇太女劉轍登基為帝,大漢王朝進入一個新的紀元。

漢景帝劉啓的後妃,現在的女皇陛下從來都沒有想過薄待。有親生子女的,就送到親生子女的封地之中,成為王太後,享受清福。

孩子尚小,沒有成年的,就在宮中多住幾年,等到孩子長大以後再去封地也不遲。若是等不及,現在就去封地,女皇陛下也不會介意。

至于另外一些沒有子女的,想要回家,和父母團圓的可以。想要出宮,另外婚配,做一家之主的也可以。想要留在鹹陽宮中,享受供奉的同樣也行。就算是想游歷天下,有看盡大漢風光的想法,女皇陛下同樣也不會阻止。

至于最為關鍵的薄皇後,女皇陛下和薄皇後談過之後,就将薄皇後封為皇太後,掌管後宮事宜。除此之外,還和以前一樣,仍然掌管大漢王朝一半的權力。

做了一國之主後,在何處修建陵寝的事情就提上了案程。帝王陵寝的修建,少則十年,多則幾十年。從這個時候修建,一點也不早。

對于自己駕崩後,日後會葬在哪裏,女皇陛下一點也不介意。她在臣子們擇選過來的風水寶地中,随意的選擇一個,就交給其他人去安排了。

皇帝修建陵寝,這可是一件大事。因此,官方發布通告,召集天底下最厲害的工匠,參與皇帝陵寝的建造。

一時間,天下湧動,不少工匠趕往鹹陽城。

修建皇陵這種工作,絕對是最适合天底下所有工匠的。因為,只要參與了修建皇陵,那就可以名利雙收。

等到皇陵修建完畢之後,你在外面說一聲自己曾經參與過修建皇陵的工作,還不多的是人請你過去修建明(冥)府。到時候,想要什麽,就可以得到什麽。

其實,對于工匠們來說,修建皇帝陵寝并不是一件苦差事。因為大漢皇帝們對于死後的歸宿十分在意,給這些修建陵寝的工匠的待遇也是最好的。

每天大魚大肉的喂養,再加上每天的工作量不足四個時辰。因此,在修建陵寝的時候,絕對不會有身體虛弱的情況出現。

而且,有一件事情讓那些修建陵寝的工匠特別特別的高興。因為,冬天的時候并不動工,他們可以帶着發下來的銀兩,高高興興的回家和家人團圓。

平常的時候,和家人來往幾封信,或者家人來到陵寝這邊看他們,其他人都不會介意。

只要不洩露有關于皇帝陵寝的任何事情,這些工匠們就不會出現任何生命危險。

最最重要的事情,在修建陵寝的過程中,這些工匠們可以順帶着教導手下的學徒。畢竟,實踐出真理。皇家陵寝,就代表着這一個時代這個世界上最高的建築成就。

事實證明,那些工匠的做法是對的。因為這個時代排名前十的工匠,都曾經參與過皇家陵寝的修建。

女皇陛下準備修建陵寝的大事,同樣驚動了膠東王太後,也就是漢景帝劉啓的後妃王夫人。

說實話,王太後對于修建陵寝這種事有陰影。因為在另外一個世界,她就曾經聽說過,凡是修建陵寝的工匠,都必須在陵寝中陪葬。也就是說,陵寝修建完畢的那一刻,就是他們死亡的日子。

讀了這個世界的史書之後,王太後對于這個世界的了解也有不少。不管大漢朝以前,關于那些修建皇帝陵寝的工匠們是什麽處理的。反正在大漢朝,絕對沒有讓修建陵寝的工匠陪葬的事實存在。

因此,有一些厲害的工匠,參與過兩次皇帝陵寝的修建。甚至有一些身體強壯的,參與過三次皇帝陵寝的修建。

比如說早些年去世的天下第一工匠,曾經未滿十歲時的他,就給自己的父親祖父打下手,共**建漢高祖劉邦的陵寝。後來,他長大之後,就和自己的父親參與了光元女皇的陵寝修建。再後來,他就有了孩子。于是,他就在自己父親的帶領下,帶着自己的孩子,參與了先皇漢景帝劉啓的陵寝修建。

或許,曾經的天下第一工匠的那個參與了先帝漢景帝劉啓的陵寝修建的孩子,這一次會繼承先祖的遺志,繼續修建女皇陛下的陵寝。

經過多年的讀書學文,膠東王太後已經沒有了以前那般模樣。如今的她,神情更加和藹,氣勢也更加威嚴。

“華年,這些工匠的手藝世代相傳。就算是他們不特意了解,他們也能夠知道皇陵的具體結構。陛下們就不怕有人監守自盜,挖墳掘墓嗎?”

被稱呼為華年的宮女笑了笑,恭敬的回答道:“王太後娘娘,您真是說笑了。大漢以來的幾位陛下的陪葬品并不是很多,真正加起來,還沒有那些工匠們的年俸高。那些東西,就算是做得再精致,再栩栩如生,那也是泥土做的,又不值什麽錢。

能夠成功進入修建陵寝隊伍的,全都是大漢朝有名的工匠。他們豈會本末倒置,為了這些小東西,而毀了自己的名聲呢?

再說了,一旦陵寝封墓,外人再難打開。反正,以那些工匠的能力,是無法開啓陵寝的。”

聽到華年這般說,王太後就想起了赫赫有名的明(冥)陶。

明陶的出現,是在大漢初期。當時,天下剛剛統一,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

漢高祖劉邦去世之後,屬于他的陵寝剛剛修建完畢。因為歷史的緣故,大臣們都提議将那些工匠們斬殺。可是,光元女帝力排衆議,将那些工匠們放走。而且,還改變了漢高祖劉邦的陪葬品。由各種價值連城的寶物,變成了一文不值的陶器。

那些陶器雖然被燒制的栩栩如生,精美華麗。但是,不可否認,那就是毫不起眼的泥巴做成的。

當時,很多大臣們雖然表面上贊同女皇的提議,私下裏卻有些诽謗。不管漢高祖劉邦的行為如何,那也是女皇的親生父親啊!

直到後來,這位女皇陛下的陪葬品和漢高祖劉邦一模一樣,同樣是這些精美華麗的陶器。大臣們這才察覺到,那位女皇陛下并不是私心,而是為了整個天下。

國庫本就不豐裕,何必為了所謂的陪葬品,掏空整個國庫呢?

後來,明陶就盛行于世。随着一年年過去,陪葬金銀寶物的人越來越少。将明陶作為陪葬物的,則越來越多。

不過,在民間,越是精美,越是栩栩如生的明陶,價格也就越貴。畢竟,這是皇室制造品。就算在黃世仁看來一文不值,也不可能随随便便地流入到民間去。或許因為稀少的緣故,對某些人來說,明陶比金銀價值更貴吧!

此時此刻的王太後絕對想不到,在後世,精美絕倫的明陶價值連城。在後世的人看來,這種東西可珍貴多了。因此,不惜有人闖入皇陵,偷盜陪葬品。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