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就在皇帝陛下病重之時, 有一件事情困擾了其他人很久。那就是皇帝駕崩之後,居住的陵寝該怎麽辦?

之所以有這樣的疑問,那都是因為這位皇帝陛下剛剛登基六年。六年的時間,還不足以讓那些工匠修建出一座龐大輝煌的陵寝過來。

面對這樣的情況,皇後陛下下旨, 征召天下民夫工匠, 前往某個風水寶地繼續建造陵寝。

有那麽多的人存在, 皇帝陵寝應該能夠提前修建完畢。

早就得到皇帝病重的消息, 修建陵寝的那些人立刻加班加點,努力的修建。終于,在皇帝駕崩之前,完成了陵寝的修建。

看着剛剛駕崩的皇帝陛下進入陵寝當中,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總算是在限定期限之內, 完成的任務。否則的話, 他們也不知道會遭到怎麽樣的懲罰。

安置好小皇帝的一切之後,年僅十一歲的皇後陛下在衆人的擁護下,登基為帝。

先皇和女皇陛下的交易, 該知道的人都知道。因此,他們也不着急,慢慢地輔佐女皇陛下統領整個天下。只要整個大漢王朝還在, 只要皇位不落到其他人的手中。那麽,那些忠心于漢室的大臣們,絕對不會做出什麽多餘的事情來。

眨眼的時間,就是四年過去了。女皇陛下已經十五歲, 該到了及笄的時候了。

為了舉辦及笄禮,周圍大臣們整整讨論了一年。因為,在此之前,并沒有哪位女皇在皇位上及笄。

對于大臣們的行為,女皇陛下秉持開放的态度。只要是大臣們衆志成城的意見,她絕對接受。畢竟,女皇陛下對于這種事情并不看重。不就是成年了嗎?有什麽值得大肆宣揚的?

浩浩蕩蕩的及笄禮過後,女皇陛下從一個女孩,變成了少女。如果她是一個民間小女孩,那麽就意味着,她已經到了婚配的年紀。只可惜,女皇陛下在八歲的時候,就已經成婚。而且,在十一歲的時候,成為了名傳天下的寡婦。

在這個年頭,婚配之事十分自由。無論是誰,失去了伴侶之後,都可以再娶,在嫁。就算是不願意再次婚配,如果你手中有閑錢的話,養幾個小情人也可以。

對于這樣的事情,絕對沒有人說什麽。因為,整個大漢王朝,都是如此。

如果女皇陛下沒有登基為帝,以她當年的身份,同樣可以再次婚配。不過,與此同時,也失去了相應的權利。所以,大漢建國幾百年以來,都沒有人會這麽傻,放棄皇後的身份,去做一個普通人。

女皇陛下雖然已經登基為皇,按理來說可以後宮三千。但是,女皇陛下曾經和先皇做過交易,不能夠和其他人在一起,更不能生育孩子。因此,即使女皇陛下已經成年,也沒有人敢冒着悠悠衆口,讓女皇陛下立後納妃。否則的話,将先皇置于何地。

Advertisement

就算是如此,選秀還是要進行的。因為,選秀這個活動,并不是單單只是為了皇帝一人。那些皇室宗親們的正式伴侶,就來自于選秀。

選秀進行的這幾天,女皇陛下都沒有參與進去。或者說,在女皇陛下見到那些小鮮肉之前,她就被大臣們拖走了。

一次,或許女皇陛下沒有察覺出來,兩次她便明白過來了。這些大臣們那麽做,就是為了防止她喜歡上某個人。到時候,違背了與先帝之間的承偌,那可怎麽辦呢!

想到這裏的時候,女皇陛下心中十分無語。這些大臣們,真是想多了。當她是那些情窦未開的小女孩嗎?

女皇陛下無奈的嘆了口氣,哀聲嘆氣的表示,自己并沒有和其他人成親的想法。

對于這一點,女皇陛下在行動上完全表現了出來。只要是那些長得好看的少年,她絕對不多看一眼。久而久之,估計就沒有人在男色這一方面防備她了吧!

王莽這幾年,總想着改革。他想要這個世界,就如同孔子所說的那樣世界大同。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鳏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對于自己父親的志願,女皇陛下拍手稱贊,毫不猶豫的支持。雖然很難做到,但是他們總要試一試。

因此,一場浩浩蕩蕩的改革,就這麽開始了。

王莽仿照《周禮》的制度推行新政,以王田制為名恢複“井田制”,把鹽、鐵、酒、幣制、山林川澤收歸國有、耕地重新分配,又廢止奴隸制度,建立五均賒貸(貸款制度)、六筦政策,以公權力平衡物價,防止商人剝削,增加國庫收入。刑罰、禮儀、田宅車服等儀式,不停回複到西周時代的周禮模式。

但是,王莽的改制擁有一系列的缺陷,使各種矛盾進一步激化。由于政策多迂通不合實情處,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從,不斷引起天下各貴族和平民的不滿。

見到這樣的情況,女皇陛下并沒有感覺到任何意外。因為,任何改革,都有有利的一面,以及不利的一面。因此,女皇陛下力排衆議,堅持站在王莽的身後,為他掃尾擦屁股。

随着時間的流逝,在女皇陛下二十歲的時候,大漢皇朝的情況總算是好了許多。最重要的一點是,改革之後的好處,慢慢的顯現出來了。反正,國庫中的稅收,随着改革的變化而逐漸充盈。

女皇陛下和王莽父女倆還沒有高興多久,北方區域就發生了大旱。

太陽像個潑了油的火球,火辣辣的懸在天空中,向外散發着灼灼火氣,就連僅剩的一絲遮蔽的雲彩,也在太陽的蒸騰中,飛灰煙滅。

中了暑的知了躲在大樹的肘腋下,熱得也有氣無力的喊叫着。大地被太陽烤成赤銅色,地上的蒸汽順着太陽的光束往上攀爬。田野裏的莊稼也在悶熱的烤爐裏中展轉掙紮,和焦急的人們一起等待大雨的到來。

女皇陛下雖然不覺得現在的天氣有多麽的熱,但是她看過有關于旱災的記載。因此,對于這些天災人禍,女皇陛下立刻聯系人手赈災。不管怎麽說,這些百姓都是她的子民。女皇陛下絕對不會讓這些人啃樹皮,吃黃土,食不果腹,易子而食。

面對北方大規模的旱災,女皇陛下只做了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免稅。至少在旱災的範圍內,女皇陛下絕對不會收稅。就算是想要收稅,看看那仿佛烏龜殼一般幹裂的大地,又能收得上什麽呢!

第二件事情,就是收集糧食,運往災區。

在收集糧食的過程中,女皇陛下發現,有一些不良商人囤積居奇。将原本廉價的糧食囤積起來,在旱災發生的時候賣出了高價。不過,還有更多的商家,他們不賣糧食。

女皇陛下了解過情況之後,心中很是悲哀。有些不賣糧食的商家,并不是不想賣,而是不敢賣。如果賣高價的話,他們良心上自己過不去。如果按照以往的價格售賣的話,他們這些低價的糧食大部分都流入到了那些囤積居奇的商家手中。面對這樣的情況,他們寧願不賣,也不能便宜了那些黑心的人。

面對這些不賣糧食的人,女皇陛下也不好意思懲罰。說到底,這并不是這些人的錯,只是世道艱難罷了。

轉過頭來,女皇陛下就将那些黑了心肝的商人抄家斬首。就算是背後有超大的背景,也不能阻礙女皇陛下的行動。并且,女皇陛下發下話來,如果誰有什麽意見?當面對她說。

笑話,女皇陛下可不是什麽傀儡。她可是以幼稚之年,掌控整個大漢朝的強人。因此,沒有人會傻了吧唧的,将自己的把柄遞到女皇陛下的面前。

所以,那些黑心商家都死光了,也沒有人敢到女皇陛下的面前去申辯。

女皇陛下抄家之後,得到了大量的糧食。看到那些數據,女皇陛下心中很高興。只要國庫中再出一部分,這旱災就可以完美地度過了。保證在這個過程中,很少會有人死亡。

經歷了女皇陛下的雷霆手段之後,沒有任何人再敢做小動作。慢慢的,一些賣糧食的商家開門了,賣出了和以往相同的價格。

面對這樣的情況,百姓們總算是松了一口氣。只要這些糧食的價格低廉,他們就不用擔心自己以及家人餓死了。無論如何,以他們的積蓄,總可以渡過這一次災難。

女皇陛下收集的那些糧食,其實并不是用來赈災的。認真說起來,這些糧食是錢幣的代替品。

因為,每個人的身上都有惰性。天上免費掉下來的午餐誰也不嫌多,誰也不會珍惜。

為了讓這些災區的人能夠吃飽喝足,同時又不頹廢的度過整個災難。女皇陛下苦思冥想了很久,最後在朝臣們的幫助下,得到了一個好辦法。

獻出計謀的人,是一個世家子弟。容貌俊美,風流倜傥,才華卓越,學富五車。

這個少年郎年僅十六歲,名叫薄夷嘉,是漢景帝皇後的家族後裔。他自小聰穎,擁有靈氣,得到許多大能的贊揚。不過,他有一點值得很多人诟病。那就是此人男女不忌,太過風流,和很多人都有一腿。

作者有話要說:

猜猜這個新出場的人物,到底是什麽來歷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