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布置妥當

護城河雖廣,在劉尚軍士拼命填堵之下,不過一個時辰就被填平。輕兵紛紛退下,一架架雲梯從隊伍中沖去,飛快的架上城牆。更有一輛攻城車被迅速的推出,一面面巨盾豎在四周,防備城上火油弩箭的進攻。

城頭之上,雖然明知道劉尚只是佯攻,但是城下敵軍高昂的戰意,陳就的還是有那麽一點點慌亂。他在江夏只剿過幾股盜匪,像這樣真刀真槍的攻城戰,他也是第一次遇到。城頭的床弩最先發威,一箭射出,往往連續穿透六到七名的士卒,被串在一起的人無法動彈,只能在劇烈的痛苦中哀嚎着死去。

攻城的士卒并沒有被床弩的威力吓到。彭虎等人身先士卒,拼命的往上攻擊,城頭的守軍也紛紛探出長矛,刺死靠近的敵軍。還有身體強健的力士,兩人擡着一口大鍋,鍋內滾油沸騰,沾上一滴,保管讓人皮肉焦糊。

慘烈的攻城戰拉開序幕。北門之外,太史慈也帶着五千精兵保護投石車靠近城牆。一塊塊巨石從投石車上飛射而出,打在城頭上,悶雷陣陣,無數石屑飛濺,幾個躲閃不及的士卒當場被巨石砸為肉泥,血水流了一地。

其他人心驚膽顫,暗暗慶幸事先得了消息,紛紛躲進城牆隐蔽之處。萬千巨石無窮無盡。城牆之上頓時坑坑窪窪,許多城垛被打的粉碎,露出裏面的磚土之色。

甘寧臉沉如水,八百鈴铛軍也蓄勢待發,看看最猛烈的石彈已經過去,于是對陳樂道:“陳将軍,敵軍銳氣已過,現在正好出擊。”

陳樂穿着半身甲胄,騎在高頭大馬之上,聽到甘寧請戰,他也不阻攔,高聲下令道:“開城門,甘寧,你帶本部人馬并三千士卒為前鋒出去接戰,我随後引兵接應。”

甘寧甚喜,領過三千精壯士卒,讓他們緊緊跟在自己鈴铛軍身後,随後城門吱呀呀緩緩打開,吊橋落下,甘寧一馬當先,飛速的出了城門。鈴铛軍緊随其後。

聽到急促的鈴铛聲,太史慈知道是甘寧出戰。他躍馬提槍,也一下沖到陣前,高聲叫道:“來的可是甘寧,且再來接我一槍!”

甘寧憤怒,也發了性子,策馬舞戟狂奔而來,嘴裏大喝道:“太史慈休要賣弄,就是一百槍,一萬槍,也難傷我分毫,且仔細了,別做了我戟下亡命之鬼!”

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兩個人不再多言,槍來戟往殺到一處。看看鬥有二十餘合,甘寧暗思太史慈在此,恐怕不利于自己手下行動,不如引開此人,才好行事。想到這裏,甘寧奮力一戟,擋開太史慈的鋼槍,然後策馬沿着城牆奔跑。

太史慈暗笑,也配合着叫道:“甘寧休走,今日我定要把你生擒活捉!”

甘寧也不搭話,只顧催馬快走,又偷偷的取了弓箭,反身就是一箭。太史慈冷笑,偏頭躲過射來的箭矢,也取出弓箭開始還擊。兩人冷箭不斷,就在馬上比起了騎射功夫。不知不覺。兩人一追一逃,漸漸去的遠了。

陳樂看出便宜,忙令擂響戰鼓,萬餘士卒蜂擁而出,太史慈的部下看到,也同時怒吼,紛紛想去保護投石車。甘寧的八百鈴铛兵奮勇當先,也上去拼死糾纏,兩軍混戰,陳樂趁機殺到投石車邊上,數十輛投石車同時付之一炬,火光沖天而起,遠遠的也能感受到那股熱浪。

太史慈正在追趕甘寧,看到本陣起火,佯裝驚慌,飛馬抽身後退。甘寧哪裏肯舍,也回馬追擊。兩人一趕一追,重新殺到戰場之中。這時候,投石車已毀,太史慈怒吼一聲,無奈之下親自斷後,引着敗兵且戰且退。

甘寧還想追擊,陳樂阻攔道:“窮寇莫追,當心後面有人埋伏!”

Advertisement

甘寧冷然,道:“我軍萬人,何懼什麽伏兵,将軍可令士卒急追,還能大勝一場。”

“你是主将還是我是主将,傳我軍令,速速退回城中,違令者斬!”陳樂打了勝仗,正急着要去陳就處讨賞,如何肯冒然追擊,軍令一下,盡管甘寧心有不甘,也只得收拾兵馬,回轉北門去了。

劉尚聽到太史慈退兵,也鳴金收兵,大軍徐徐而退,沿途收斂己方傷員。陳就大喜,知道北門投石車被毀,不禁笑道:“我等有蘇飛在彼,劉尚小兒怎能功成?”

恰好陳樂喜滋滋跑來報功,陳樂更是歡悅,連忙命人備下酒宴,給陳樂慶功。又升陳樂為裨将。甘寧此戰功勞頗大,陳樂礙于衆人情面,也着實勉勵幾句,賜了些金銀。

劉尚撤兵回營,太史慈滿臉羞愧,伏地請罪道:“某将治軍無方,以至讓甘寧趁虛毀了投石車,還請主公責罰。”

劉尚慌忙扶起太史慈道:“子義何須如此,勝敗乃兵家常事,且讓陳就得意一陣,我自有辦法攻破武昌。”

太史慈心中亮堂,面上還是作出一副自責的樣子。中軍大帳之內,衆人也是沉默不語,連續兩次被武昌識破計策,衆将的士氣也消沉了不少。

看看衆人無言,劉尚嘆了口氣,揮推衆将,獨留太史慈、劉晔、魯肅三人,道:“如今我軍連續攻城不利,也是到了該行奇謀之時。”

劉晔等人相顧失笑,都道:“主公何不請蘇飛議事,我估計這會兒他正躲在一邊看我們笑話呢。”

劉尚也笑,急忙令太史慈帶蘇飛來見。蘇飛心裏有鬼,看到太史慈來找他,面上不由一變,只是見太史慈笑的和善,才漸漸按住跳動的心髒,戰戰兢兢的進了劉尚的營帳,試探道:“末将蘇飛拜見明公,不知明公喚我前來可是有事吩咐?”

“蘇飛,你可是真心降我?”劉尚臉色嚴肅,一雙眼睛死死的盯着蘇飛的眼睛道。

蘇飛心頭狂跳,慌忙跪下道:“屬下真心歸降,絕無二心!”

劉尚滿意的點頭,令蘇飛起身安坐,緩緩開口道:“要破武昌,甘寧乃是關鍵,探子得知,甘寧今夜駐守北門,我欲令你作書一封,遣親信之人勸降此人,約他同我裏應外合,趁機拿下武昌,不知你可願意?”

“還請主公明示?只要蘇飛做得,決不皺一下眉頭。”蘇飛聽到劉尚又有計策,心底暗笑,連忙裝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樣子。

“你且附耳過來!”劉尚小聲的道。

蘇飛好奇,把頭湊了過去,劉尚小聲說了幾句,蘇飛心底暗暗歡喜,心底道:劉尚,此事既然落在我手上,好歹也要讓你見識見識我的手段。

計議已定,蘇飛急忙提筆書信一封,先給劉尚過目,确認無誤之後,蘇飛借機如廁,又撕下內衣一角,拿事先準備好的筆墨重新寫了一封書信,連着兩封信一起,差了個精細親兵,趁夜闖到北門之外。

北門城上,甘寧正在催促士卒修補城牆,聽到牆外有人,急忙睜眼觀瞧,卻是熟識,慣常随在蘇飛身邊的親兵頭目,于是令人放下吊籃,拉此人上城道:“蘇飛派你來此,可是劉尚軍中又想出了什麽攻城之法?”

那人哂笑,道:“劉尚連續失了兩陣,軍中将校皆士氣消沉,如何還有什麽攻城之法,這不,劉尚無計可施,特命我家主公書信一封,想要勸降甘将軍,來個裏應外合。此處有主公兩封書信,我來時主公千叮萬囑,還請甘将軍将此事詳細禀明陳都督,此乃天賜良機,萬萬不可錯過。”

甘寧好奇,先接過書信一觀,果然是蘇飛在劉尚授意下寫的勸降文書,裏面許諾頗重,答應只要他肯歸降,願以中郎将一職待之。只要他打開城門,劉尚将親自領兵接應。第二封卻是寫在蘇飛貼身布料上,上面詳細寫了他的計劃,讓他務必告之陳就,早作準備。

甘寧不敢怠慢,急忙報于陳就知道。陳就拿不定主意,命人召集衆将,商議道:“劉尚想要裏應外合趁夜奪城,衆将以為該當如何。”

劉铄哂笑道:“此乃劉尚計窮,不得已而為之,我們不如按照蘇将軍的計劃将計就計,來個關門打狗?”

“還請子實詳細道來!”陳就見是劉铄發言,心中還是很高興的。這段時間相處下來,兩人極為投機,只要是劉铄的話,他都是言聽計從。

劉铄也不客氣,指着甘寧道:“我們可讓甘寧僞降,詐稱明日夜間将開北門,放大軍入城。到時候我們在城北民宅中伏下重兵,等到劉尚入城過半,再趁機萬箭齊發,就算劉尚兵馬再多,也保管讓他命喪此處。劉尚一死,其軍隊不戰自潰,武昌之圍也解除。”

陳就大喜,當即令甘寧手書一封,交給蘇飛親兵貼身藏好,依舊把他放下城外,親兵得了回信,也喜滋滋的跑回去禀報蘇飛。

蘇飛暗暗歡喜,急忙求見劉尚,滿臉欣喜道:“恭喜明公,興霸處來了回信,答應明日夜間偷開北門,但見城上火炬連晃三下,我軍就可突進城中。”

劉尚也是歡喜,重賞蘇飛,道:“武昌攻下,當計你首功!”

蘇飛謝過,又故作為難的說道:“武昌城中多有末将交好同僚,我實不忍心同故友交戰,還請明公恩準我留守軍營。”

劉尚欣然同意,令蘇飛領兵緊守營寨,自己卻召集衆将,詳細商讨明日攻城事宜。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