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看着母親趙氏默默抹淚的樣子,沈輔林只覺得心煩意亂,可是他又能怎麽樣?為了母親他已經低聲下去的求姜秀娘回來……,結果遭受了那樣的侮辱,讓他想起來就恨得不行。
他娘怎麽這般沒用?
沈輔林沒好氣的說道,“娘,您也是,做的事情沒有一樣讓祖母滿意,到底是怎麽做人媳婦的?”
趙氏震驚的看着自家的兒子。
沈輔林卻越發覺得自己說的對,都是當媳婦的,怎麽姜秀娘在的時候,雖然祖母多有挑剔,但是也都安安穩穩的過去了,反而換成趙氏,卻這般雞飛狗跳的,他想起祖母說的話來,“端茶遞水,沒有一樣做的好的,這就是祖母之前太寵着你母親了,沒有好好教她規矩的緣故,不過做什麽都不晚,現在跟着祖母學規矩還來得及,你也別管了,這是女人後宅的事情,你一個男人過問做什麽?”
趙氏如墜冰窟,轉過頭去看沈老爺,沈老爺也是沒脾氣了,嘆氣的扭過頭去,一開始也是心疼趙氏的,可是時間久了……,也就麻木了,就像是他娘說的,這後宅的事情,男人怎麽插手?
母親要媳婦盡孝,他又怎麽阻攔?不孝的帽子扣下來,就是他也承擔不起。
沈輔林又道,“以前秀娘在的時候,又要伺候祖母,還要操持家裏的事情,您現在就僅僅是伺候祖母,這就做不來?”
正在這時候,沈老夫人被李嫂攙扶着走了出來,聽了這話,冷了臉,等着趙氏道,,“竟然在這邊告狀!聽見了吧,說起來我對你也是寬厚,就只是讓你在跟前學規矩而已,又沒有讓你洗衣做飯的,做那操持家務的勞累家務,怎麽就做不好?這還是以前沒學好!”
沈老夫人說的有模有樣的,但其實她确實是沒讓趙氏洗衣做飯的粗活兒,可是給沈老夫人捶背捏腳,吃飯的時候布菜,睡覺的時候鋪被子,幫着洗漱,就跟一個丫鬟做的沒什麽兩樣。
沈老夫人訓了趙氏幾句,就覺得心口壓着的惡氣也消散了一些,轉過頭去看沈輔林,滿臉的笑容,喊道,“我們輔林回來了,快到祖母這裏來,這模樣可是瘦了?在外面是不是沒有好好用膳?”
沈老夫人摟着沈輔林,嘴裏不停的叨念着,全是關愛之詞,沈老爺也在一旁跟着問起京中的事情來,只有趙氏一個人孤零零的站在遠處,就好像是外人一般,那原本就有些駝的背,如今似乎更彎了一些。
沈輔林說起徐家的事情,“徐閣老的侄女比我小上五歲,可是今年也有十九了,之前是因着家裏舍不得,又加上想要找個好點的女婿,這才耽誤了婚事……,我年歲也不小了,就想盡快成親,最好是在這兩個月內。”
沈老夫人皺眉,覺得這樣不太妥當,卻又聽沈輔林說道,“那徐家姑娘家裏說要拿出一千兩銀子的嫁妝,外加一棟京城一進的宅子,且不要聘禮。”
“不要聘禮?一棟宅子?”
沈輔林說起這個就很是得意,“徐閣老也知道家裏為了我讀書掏空了家底,就說讓我寫一份求娶書,至于聘禮他會幫我先墊上。”
沈老夫人總覺得有些不妥,越是大戶人家越是在乎婚事,沒有三四年準備,別想成親,按道理徐閣老的侄女,也是世家出身,家裏更應該重視,卻這般慌慌張張的要成親,好像是有什麽事情隐瞞一般。
可是聽到徐家女會陪嫁竟然這許多,還外加一棟京城的宅子,雖然只是一進,但是京城地價一直居高不下,朝中許多寒門出身,沒有根基的官員到死了也是賃着房子住。
沈老夫人馬上就被這些迷住了眼睛,道,“輔林我兒,你可真是好能耐,竟然找到這樣的佳媳。”
沈老爺也覺得婚事太快,不太妥當,可是家裏實在是太缺銀子了……,最後的家底被姜秀娘刮走,日子過的艱難,能堅持到如今,還是上次沈輔林中了狀元的時候,奎縣鄉紳送了厚禮過來,這才勉強維持。
而且有了銀子,沈老夫人也會高興些,應該不會在那般蹉跎娘子了吧?沈老爺扭過頭去找趙氏……,見她沒精打采的站在一旁,眼角布滿細密的魚尾紋,頭發半百,和他相比似乎要老了十歲一般,很是不堪入目,皺了下眉頭。
趙氏看到沈老爺的目光,忍不住帶着幾分希冀望着他,誰知道他露出幾分嫌棄的神色來,就扭過頭不說話了。
什麽時候變成這樣的?
好像一開始也是替她着急上火,可是慢慢的,被沈老夫人一次又一次的謾罵,沈老爺從開始的不贊同,再到後來的麻木,無動于衷,如今竟然露出嫌棄的目光來!
趙氏心裏突然間就莫名的恨了起來。
沈輔林得到了沈老夫人的首肯很是開心,恨不得馬上就回京城去,不過他還有一件事沒有辦。
奎縣一茶館內,一個嘴唇厚實的婦人正低頭跟着沈輔林說這話,“大人,千真萬确,首輔大人怎麽肯承認這婚事?據說跟汪老太爺去了之後就不了了之了,而且汪老太爺還要跟着首輔大人一同上京呢。”
沈輔林聽了忍不住露出滿意的笑容,道,“這是給你的,拿着吧。”說完丢出十個銅錢來。
那婦人貪婪的撿起來,道,“多謝大人。”
沈輔林嫌惡的看着那婦人,她似乎幾日沒有洗漱了,靠近就一股奇怪的味道,簡直讓人作嘔,這才發現,同樣是村姑,可是姜秀娘無論多麽的忙碌,身上永遠都是清清爽爽的的,叫人看着就覺得舒服。
奎縣不大,這一條繁華的街道,一眼就能望到盡頭,路上自然遇到了不少人打招呼,這可是他們奎縣頭一個狀元郎呢,甚至有鄉紳過來想要結交一番,沈輔林雖然眼高于頂,但也知道什麽是對自己有利的,有用得到人就和藹可親的說兩句,要是那路人,冷冷的撇兩眼,連話都不肯多說一句。
沈輔林一路順着東街去了衙門。
差役這會兒正是下衙的時間,看到有人來很是不耐煩,結果竟然看到沈輔林,對于狀元郎他也是認識的,馬上獻媚的說道,“大人,這是什麽風把您給吹來了。”
沈輔林自持身份,冷冷的說道,“我們你們家大人有事。”
***
自從那天去看汪老太爺之後,姜秀娘把這件事記挂在心裏,去陪着汪老太爺說說話……,家裏做了什麽吃食也會帶過去,姜老太太的膳食一直都很好,每日都有羊奶和不說,總有一頓是有肉的。
姜老太太也很是贊同,還會讓姜秀娘勻出一些給汪老太爺送過去。
這樣一來就總會和汪右林碰面,一開始姜秀娘是緊張的,畢竟當朝一品首輔,他跺一跺腳,整個朝廷就抖三抖。
只是姜秀娘發現,雖然在外是高不可攀的首輔,但是平日在家裏卻是很和藹可親,無論什麽時候都是和和氣氣的。
至于要不要避嫌,姜秀娘卻覺得沒必要,她和汪右林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上,天差地別的差距,根本就不可能有交集,再者家裏也不是只有汪右林一個人,還有汪老太爺,而且她不能為了不惹麻煩,就不去管汪老太爺。
她以後也不會再嫁,所以無論外面說什麽,她都已經是無所謂了。
做事只要問心無愧就行。
姜秀娘坦坦蕩蕩的,倒真讓一些有些想法的人說不出什麽來。
姜秀娘溫柔細致,許是長在姜老太太身邊,很是知道怎麽和老人相處,讓汪老太爺越是相處越是舍不得……,那種想要把她和兒子湊對的想法就越發強烈了,只是兒子是個固執的,只看得到世人在乎的名分出身,卻不去看本質的東西,讓他很是失望。
這一天,姜秀娘又送了一籃子小紅蘿蔔來,還有一捆菘菜,洗的幹幹淨淨的,直接下口就行。
汪老太爺推門一看是姜秀娘很是高興,道,”進來坐一坐。”
就算是不在乎外人怎麽說,但是姜秀娘還是盡量不和汪右林碰面,主要還是不想讓汪右林覺得她有所圖。
但是汪老太爺太過熱情,就想着坐一會兒就好了。
姜秀娘一進門,就看到院子裏擺着案桌,上面鋪着紙張,硯臺,筆墨,汪右林正站着作畫。
他穿着一件天青色的杭綢錦繡團花紋直裰,戴着黑色羅紗的四方平的定巾,如同平凡的儒生一般,左手挽着瀾邊的直裰廣袖,右手則行雲流水的作畫,不過眨眼間,一副姜秀娘熟悉的姜家村就這般展現在紙張上。
那山的嶺腳,北望河的潺潺,略帶焦黃的沙土,無一不是生動至極。
一時竟有些看癡了。
汪老太爺抓起一根小紅蘿蔔就咬了起來,甜甜脆脆的,吃的很是滿足,他也是吃過山珍海味的人,卻是奇異的覺得姜秀娘家裏種的這蘿蔔好吃,那菘菜也也格外清爽,很是奇怪,忍不住想着,估摸着人好,種出來的菜也是香甜的。
他一轉頭,看到姜秀娘盯着那畫看的入神,心中一動,對着汪右林道,“我兒,你自小學了那一肚子的酸儒,除了參加科舉全無用處,唯獨那畫工還算湊合,今日正好碰上了就給秀娘畫一副吧。”
汪右林從小就聰慧,過目不忘,少有慧名,不然也不會年紀輕輕就中了狀元郎,結果在汪老太爺眼裏,卻是被貶的這般無用。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晚上還有一章哦,然後明天V,哎,我知道有人要離開我了,但還是謝謝之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