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見過衆人

昨夜林清瑤是頭上蓋着蓋頭被人扶進新房裏的, 所以并沒有看清周遭的景致。這會兒走出屋來,才知道這裕園一總兒有三進, 各處都裝飾的很好。

後花園子裏面也是假山池水, 亭臺樓閣都有,甚是幽靜。

前面一帶竹籬還圍了一片花圃出來,裏面栽種的都是芍藥花, 有兩個婆子正在往旁側插立好的竹竿上面搭碧青色的帳幔。

林清瑤是個很愛花草的人, 且百花之中最愛的便是芍藥,覺得妍麗多姿。以前父親知道她的這個喜好,還特地買了兩株珍品芍藥給她。她很喜歡, 離開蘇州府上京的時候甚至還将這兩株芍藥一塊兒帶了過來。

可惜這兩株芍藥後來還是死了,她傷心了好些日子。

現在看到這一大片的芍藥, 縱然還沒有到開花的日子,但她也看得出來每一株都是珍品。

心中驚喜之餘, 她走過去細看。

那兩個粗使的婆子看到她, 又聽桃葉說了這位是夫人,忙躬身對她行禮。

林清瑤叫她們兩個起來。看到芍藥底下的泥土跟旁邊的泥土不一樣,是才翻新不久的模樣, 就問她們這些芍藥是不是剛移栽過來不久。

有個穿褐色衣裳的婆子就恭敬的回道:“回夫人,奴婢兩個人是專門負責這後園子裏面花草樹木的。這一片芍藥以前确實沒有,是月前侯爺叫人出去陸陸續續采買回來的珍品。因為這幾日太陽實在太大了,奴婢們擔心會将芍藥的葉子曬傷,所以才想着要在上面搭一架帳幔,好遮擋住日光。”

林清瑤猛的攥緊了手裏的湘妃竹扇柄。

這些芍藥是魏城叫人采買回來的?

這到底是因為他知道她喜歡芍藥, 所以才特地在這裏開辟了一塊芍藥圃,還是只是單純的巧合?

若說只是巧合,可看魏城的樣子他應該不像是會關注這些花木的人,但要說他是特意為了她叫人采買回來的......

林清瑤不敢想下去了。

她安慰自己,這一定只是單純的巧合而已。

Advertisement

就嗯了一聲,沒有再說什麽,轉過身繼續往前走。

到了花園子門口,守門的兩個婆子看到她也忙對她躬身行禮。

林清瑤停下腳步四處看了一眼,就驚訝的看到這裏竟然有一長截圍牆,正好将這後花園子和前院分開來。若是關上這花園子的門,前院和這後花園子就跟兩戶人家一般。

林清瑤覺得這樣就挺好。甚至還覺得,要是魏城跟以往一樣多數時間都歇在前院的外書房,那她往後和魏城見面的次數就會少很多,這樣彼此都會少很多尴尬。

走出花園子的門,林清瑤繼續一面走,一面留意四周。

等桃葉告訴她前面就是老太太,三姑娘和二公子住的地方時,林清瑤擡頭看了一看,就覺得地方挺偏的。

看來魏城對他們娘兒三個也就那樣。

其實想想也正常,以前俞氏那樣對待魏城 兄妹兩個,魏秀菱有一次還差點兒被俞氏給折騰死了,魏城現在肯留俞氏在這侯府裏面,還讓下人尊稱她一聲老太太,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

她心裏其實也不待見俞氏這種人,不過面上的樣子還是要做做的。

就叫桃葉進去通報,自己帶着丁香和桃枝慢慢的往院子裏面走。

只是個二進的院子,裏面不說很逼仄,但總歸也不能用寬闊兩個字來形容。跟她住現在住的裕園是不能比的。

而裕園只是後花園子裏的一處院子罷了,這前院應該也有三進,四進的院子。

等走到廊檐下面桃枝就收了給林清瑤遮日頭用的青綢油傘,交給身後跟随的一個小丫鬟。

桃葉已經從屋裏走出來了,伸手打起門口吊着的細竹簾請林清瑤進去。

丁香心裏面有點兒緊張。

她以前聽說過,這做媳婦的頭一次去拜見婆婆,有好些婆婆會利用這次機會給媳婦一個下馬威,往後好拿捏媳婦。

也不知道這位老太太是個什麽樣的人。昨兒晚上夫人和侯爺拜堂的時候丁香雖然也有見過,瞧着也是滿面笑容的,但不曉得為什麽,丁香總覺得她臉上那笑容有點兒假。

林清瑤心裏倒是一點兒都不緊張,擡腳就進了屋。

俞氏就坐在正面的羅漢床上,對面坐了她女兒魏秀蓉。

右手邊的官帽椅中另外坐了兩個人。一個小少年,十歲左右的模樣,一個是個小女孩,七八歲的模樣。

林清瑤知道這是早年魏父跟魏母身邊的那個丫鬟所生的一雙兒女。男孩兒名叫魏塬,女孩兒名叫魏秀荷。

自然,俞氏對他們母子三個也不好。聽得說後來那個丫鬟得病死了,到死也沒能有個名分。後來魏城在京城發跡,遣人去蘇州府接了父親過來,将這兄妹兩個也一塊兒接了過來。

面上含笑的對他們兄妹兩個點了點頭,林清瑤看向俞氏。

俞氏穿一件黛綠色暗紋細綢對襟褙子,發髻正面戴了赤金鑲珍珠的華勝,瞧着比以前圓潤了一些,皮膚仿似也白了一些。

也難怪。做了幾年淮安侯府的老太太,不說錦衣玉食,但凡事肯定都有下人伺候,不比以前在蘇州府有的時候還要為生計發愁,日子自然是舒暢的。

這時有個小丫鬟拿着一只蒲團走過來,放在了林清瑤面前。

林清瑤自然明白這是什麽意思,但是她可不想對俞氏下跪。

就只當沒有看到,屈膝對俞氏行了個禮,柔聲細語的說道:“兒媳見過母親。”

俞氏面上笑容微頓。

按照規矩,這兒媳婦頭一次過來拜見婆婆,給婆婆遞茶,理應下跪的。

一方面表示對婆婆的恭敬,另外一方面,其實也是婆婆給兒媳婦的一個下馬威。

但是沒有想到她連蒲團都叫丫鬟拿過來了,林清瑤依然不肯對她下跪。

俞氏不說話,目光打量着林清瑤。

粉色的褙子,米黃色的長裙,俏生生的站在這裏,容顏嬌美的如同春日剛綻放的一朵粉色芍藥。

竟是比在蘇州府的那時候更好看了,難怪魏城會對她念念不忘。

面上倒是沒有那個時候的嬌蠻跋扈了,看着甚至還有幾分平和沉靜,但底下應該還是跟以前一樣,不然也不會現在不肯對她下跪敬茶。

還是瞧不上她的。

俞氏心裏不大高興,就沒有開口叫林清瑤起來。也沒有叫旁邊捧茶的小丫鬟過來,任憑林清瑤這樣站着。

她心裏是想着,這做媳婦畢竟比不得做姑娘。做姑娘的時候驕縱,但這做了人家的媳婦,肯定要做小伏低的。

她可以先試探一番。若是真能打消了林清瑤的氣焰,往後林清瑤在她面前就會乖順一點。

即便不能,料想現在林清瑤也不敢對她這個做婆母的發脾氣。

最重要的是,這不是魏城不在麽。估摸着應該已經領軍出了京城了。不趁這個時候給林清瑤立立規矩,等到魏城回來,她還敢這樣做?

丁香在一旁瞧見這個場面,就明白俞氏這是要給林清瑤下馬威呢。

她是個護主的人,見不得這樣的事。

目光看到旁側有個小丫鬟手裏捧着的朱漆茶盤裏面放着一碗茶,估摸着應該就是俞氏先前叫人備下讓林清瑤給她敬茶用的,就走過去伸手要接。

小丫鬟看她穿一件胭脂紅色的綢背心,左手腕上還戴着一只赤金的手镯子,就知道這肯定是新夫人跟前的大丫鬟。欲待不給,擔心得罪了夫人。知道以後都是夫人管着內宅裏的事務的。可這要是給吧,老太太又沒有發話......

一時就有些猶猶豫豫起來,目光不時的去看俞氏。

丁香才不管這些,徑直伸手就去拿起了蓋碗,轉身走到林清瑤身後,雙手捧給她。

“夫人,給您茶。”

林清瑤慢吞吞的直起身來。

俞氏是個什麽樣的人她還是清楚的。對銀錢看得極重,又喜歡掌控別人。

但是很可惜,她最不喜歡別人掌控她。

打量她是新媳婦,今兒頭一次過來請安就要給她立規矩,她偏不遂了她的意。

伸手接過丁香遞過來的茶,她笑着遞給俞氏:“母親,請喝茶。”

面上的微笑是無可挑剔的。而且雖然看着恭順,但一雙眸子還是冷淡的。

而她之所以膽敢如此做,那也是因為她有她的考量。

一來是因為她确實瞧不上俞氏這種苛待繼子女的人,二來,她曉得魏城對俞氏也不過而而。

若不然也不會叫她往後不用去給俞氏請安,甚至不用理會她。給俞氏住的院子也只是這樣偏僻的一處院子。

俞氏看了她一會,林清瑤目光一點兒都沒有退縮,依然面上帶着得體微笑的望着她。

手裏的茶也依然好端端的捧着。大有她若是不接她就會一直這樣捧下去。

若是在以前,她這般兒做,林清瑤只怕會立刻就發脾氣的。将手裏的茶碗直接往地上一摔都有可能。

真要那樣俞氏也就有話可說了。最好林清瑤越鬧越大,然後她一頂不孝婆母的帽子扣下去,說出去總歸對林清瑤的名聲不好。

但是沒有想到現在林清瑤倒是這般的沉得住氣了。

俞氏無法,也只得伸手接過茶碗,揭開茶蓋低頭喝了一口裏面的茶水。

她也擔心若她一直不接林清瑤的茶,有人将這件事吹到魏城的耳中去,等魏城回來之後會跟她秋後算賬。

魏城是有多維護林清瑤,她上次已經見識過了。說實話,她确實不敢再觸怒他。

而且,自打上次魏城清楚的指出她購買的那兩處鋪子所在,她就明白,這府中都是魏城的眼線,但凡她做了什麽事都極有可能被魏城知道。

逼得她不敢不謹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