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傅瑩聽人說, 自己大約是在十月生産, 算了算日子,好像是該在圓明園這邊生。在圓明園生産也沒什麽不好,至少弘歷在這邊。

如今想來,将烏林珠一人丢在乾西二所生孩子, 着實是有些殘忍。雖說皇家接生的條件自然是這個時代最好的,可有些東西不是外在條件就能彌補得了。

有了對比, 傅瑩覺得自己還是蠻幸運的。

看着自己漸大的肚子,傅瑩除了欣喜之外, 又多了一些恐慌。且不說這是自己從現代到古代頭一回懷孕,就算自己現代有生子的經歷, 她也有點擔憂依古代的醫療水平, 萬一自己難産,那搶救不過來可怎麽辦。

傅瑩越想越害怕,害怕的時候就會去尋弘歷, 從他那裏得一些安慰與關心, 總是能平複許多。

最近幾日, 傅瑩去給烏拉那拉皇後請安時,總感覺皇後神色不太對勁, 似有令其不快之事。

連着幾日如此,傅瑩心裏也就犯了疑,想烏拉那拉皇後平日雖然比熹妃嚴肅了些,但總不至于這般。

想着自己沒有什麽過錯,傅瑩終于忍不住向熹妃提起此事, 熹妃告訴她,這幾日八阿哥福慧病情加重,雍正皇帝和烏拉那拉皇後正為此心煩。

經熹妃這麽一提醒,傅瑩方才想起自己這幾日請安,雍正的臉色着實有些不對。想着這位皇帝平時也多有嚴厲之态,傅瑩見他面色沉沉,也沒往別處想。

嫁給弘歷這麽久,即便是沒有問過別人,她也看得出這位福慧阿哥最得雍正喜愛。

這也是困擾傅瑩許久的問題,既然福慧最得雍正喜愛,那麽為什麽雍正最終傳位的是弘歷而不是福慧?

但歷史關于這個福慧阿哥的描述太少了,傅瑩在來清朝之前都不知道有這號人物的存在。

聽聞福慧生病,想着福慧那幹淨漂亮的樣子,傅瑩心裏暗暗祈禱他能度過這個難關。

可終究事與願違。幾日之後,弘歷剛從書院回來不久,突然被雍正叫到九州清晏。來通知他的太監也沒多說什麽,只是說雍正要他過去見見他弟弟,外加商量一些事情。

雖然那太監沒告知福慧的情況,弘歷見此情形,也知自己弟弟不太好了。

在皇後的住處,他見到父親雍正和嫡母烏拉那拉皇後正守在福慧的床邊。周圍有諸多太醫圍着,正在給福慧往穴位上紮銀針。

Advertisement

見弘歷過來,烏拉那拉皇後紅着眼朝他招了招手道:“你快過來見八阿哥一面吧,若晚了些怕是見不到了。”

弘歷聽嫡母這麽說,自己也慌了,雖然來之前他就已經猜到弟弟情況不好,但如今嫡母說出,确定了心中所疑,不禁生出許多傷感。畢竟自己兄弟極少,若福慧去了,那就只有弘晝這麽一個弟弟了。

弘歷走到床前,看到福慧緊閉雙目,已是出長氣入短氣。雍正緊緊握着愛子的手,含淚不語。

弘歷知道父親此時正難過着,自己最好什麽都不要說,如果出言安慰父親,恐怕還費力不讨好。

見過自己弟弟之後,弘歷便退到一邊,安靜等待。也不知等了多久,突然見忙碌的太醫停下動作來,衆太醫跪在那裏,為首的太醫對雍正說道:“皇上,衆臣已經盡力,八阿哥病情嚴重,怕回天乏力了。”

雍正沒有多說話,只是伸手示意他們起來。

烏拉那拉皇後聽聞太醫此言,因着養了福慧多年,也忍不住掩面哭起來,道:“這孩子生母命不好,自己的命怎麽也這樣呢?”

雍正依然沒有多言,過了許久方才讓太監過來處理。

弘歷一直不敢多言,等雍正走到自己面前,他也不敢擡頭去看自己父親的臉。只聽得父親對自己說道:“八阿哥薨逝,你作為長兄,喪事等安排事宜要處理得當。”

聽聞自己弟弟去世,弘歷心中自然悲痛,想着這個弟弟前些日子還同自己在一處讀書,如今就這麽離去,怎能不傷感?

但他知道,此刻最傷感的還是父親,畢竟福慧是父親最喜歡的女子留下的唯一孩子。想想敦肅皇貴妃确實命運不濟了些,自己生的孩子,如今一個都沒有活下。

弘歷不多言,只是簡單應聲道:“兒謹遵父命。”

雍正不忍心再看自己剛逝去幼子,獨自一人出了屋子,弘歷見此小心地跟着在父親後面。卻聽得父親在那裏長嘆一聲:“留不住啊,終究還是留不住!”

弘歷明白父親這是在說敦肅皇貴妃年氏,當年皇貴妃年氏離去,只留下福慧一個孩子,雍正便把對年氏所有的感情都移到福慧身上。

看着對自己嚴厲的父親,卻對福慧百般疼愛,弘歷當然是會羨慕。如今自己身邊有了摯愛之人,弘歷仿佛明白了當年父親對年氏的感情。

當年年氏去世,他見父親整日消沉,怎麽也不理解,覺得生為帝王,何至于為一女子至此?如今想來,倘若傅瑩有什麽不測……

剛想到這裏,弘歷暗罵自己心思歹毒,怎麽可以想着自己的妻子有不測呢?

想到這裏,又聽道自己的父親在那裏問自己道:“弘歷,你覺得朕這個皇帝是否太無能了些?”

弘歷聽雍正這麽問,吓了一大跳,忙走到父親旁邊準備如何回話時,卻見父親淚珠滾落,這種悲恸他是極少見過的,除了敦肅皇貴妃去世時,他沒有再見過父親有過這種表情。

他小聲回道:“汗阿瑪乃聖明、有為……”

還沒等弘歷說完,雍正就打斷了他的話道:“什麽‘聖明’,什麽‘有為’,帝王也是人,終有無能為力之事。”

弘歷沒敢再說話,他知道父親因弟弟去世,心情惡劣到極點,自然不敢多語,只是擺出悲痛之态。

傅瑩在蓮花館等弘歷許久不回來,後來聽人說福慧阿哥薨逝了。弘歷讓人傳話給她,讓她不必等他回去,他要協助雍正皇帝處理弟弟的喪事。

聽聞福慧的去世,傅瑩也是心有悲傷。她也突然明白,為何這個深受雍正喜愛的兒子,卻沒有在她已知的歷史中留下任何痕跡,原來是早逝了。

這是傅瑩第二次經歷紫禁城有人去世,對比上回弘時離去的悄無聲息,福慧的葬禮甚是隆重。雍正下旨,福慧按親王身份下葬,而此時的弘歷連貝子都不是。

弘歷作為長兄,傅瑩作為長嫂,自然要為這葬禮操勞。傅瑩知道福慧在雍正心中的地位,即便自己即将生産,也不得不大着肚子來操持。

雖然皇子葬禮自然有大臣去操辦,但涉及到禮儀規程,她身為長嫂自然得親自出面。

弘歷見傅瑩懷孕還得操勞,心疼自己妻子之餘,有意要求雍正恩典,讓傅瑩稍稍休息一下。

傅瑩突然想起熹妃說過,當年敦肅皇貴妃懷孕,适逢聖祖康熙葬禮,結果因無法承受繁重禮節,自己落下病根。

她見雍正因福慧去世,這幾日心情壞到極點,若弘歷這麽貿然去為自己求恩典,只怕會惹得雍正大怒。

于是私下勸阻弘歷道:“難為四阿哥為我這般考慮。只是當年敦肅皇貴妃也如我一般,懷着孩子碰上聖祖崩逝。那時皇貴妃也得行禮,若四阿哥欲要以我身孕為借口,不能盡長嫂送殡之責,恐怕聖上會不高興。輕則嫌我嬌慣,重則訓我等不懂禮節,觸怒龍顏,後果不堪設想。”

聽傅瑩分析,弘歷覺得極有道理,可是他畢竟還是心疼自己妻子,仍打算去試一試。

傅瑩見此,不免急了,道:“此事萬不可為!我不過是福慧的嫂子,也無需像孝子賢孫那般磕頭行禮,這點苦勞還是能受得住的。”

弘歷聽她如此,只得依了傅瑩的意思,也感念妻子深明大義,為自己考慮。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