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傅瑩沒想到這次生病會這般嚴重, 即便是出了月子仍然虛弱不堪。

永琏、掌珠過周歲和滿月差不了幾日,可惜傅瑩身體狀況不佳,給兒子和女兒慶賀時,自己只能是撐着應付了場面, 然後就回到屋中休息。

弘歷見妻子身體不好, 便讓高流素幫着處理一些事情。烏林珠雖然之前有過經驗,但她病剛剛痊愈,弘歷也覺得讓她再操勞不太合适。又想着高流素才華出衆, 平日和傅瑩多親近, 讓她幫忙是最合适不過的。

高流素自認為自己才華有餘, 管事卻不太擅長。無奈這是弘歷與傅瑩指名道姓地讓自己出面, 她也不能拒絕。所以凡事有難辦之事, 皆去請教傅瑩。

但見傅瑩病得厲害, 高流素又不太忍心多去打擾, 故而除要緊之事外,剩下的皆自己處理。高流素畢竟聰穎過人,這些事情不過一個多月就處理得游刃有餘。

傅瑩聽聞高流素處理事情很是利索, 自己也放下心來, 只是躺在床上安心養病, 盼望着自己能早日康複。

六月底七月初正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節。傅瑩往年最愁過夏季, 縱使古代避暑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效果還是不及現代的空調。

今年自然也還是熱的,但傅瑩已經無心顧及炎熱,身體被病痛折磨, 加上體虛血虧,對炎熱也沒有那麽敏感了。

傅瑩還記得去年生永琏坐月子期間,因為天氣炎熱難耐,加上自己貪涼,弘歷便将他自己的手冰得涼了,然後給她解熱。

不知今日這病是否和當日的舉動有關,總之,傅瑩每每追究起自己生病的緣由,總覺得和自己的某些做法脫不了關系。

本想證明自己才是弘歷唯愛之人,結果卻令身體受了損,如此“幼稚”行徑,傅瑩現在想想也是多有後悔。

給永琏過完周歲之後沒幾日,熹貴妃又來蓮花館中探視傅瑩。見弘歷不在這裏,忍不住問躺在床上的傅瑩道:“弘歷不在此處陪着你,到底去了哪裏?”

因弘歷向來有把自己去向告知妻子的習慣,傅瑩便回熹貴妃道:“我聽四阿哥說,最近大清對準噶爾的戰事很是不利,四阿哥忙着幫皇上處理這事兒呢。”

熹貴妃“哦”了一聲,接着道:“我深居後宮,對前朝之事向來不關心,也怪不得皇上去我那裏臉色很不好看呢。之前我還以為是因皇後生病,皇上才這般心情不悅呢。”

聽熹貴妃說烏拉那拉皇後生了病,傅瑩有些意外,想着永琏過周歲時,見皇後還是好好的。于是微微前傾了身體,問熹貴妃道:“皇後什麽時候病的?”

“就這幾日。其實是舊疾複發了,皇後之前就有病根。”熹貴妃答道。

Advertisement

“病根?”傅瑩還是頭一回聽到皇後有舊疾。

“還不是當年弘晖去世落下的,皇後就生了這麽一個兒子。弘晖阿哥去了,皇後悲痛過度,傷了身體。”熹貴妃給傅瑩解釋道。

倒也不是傅瑩無情,只是她從未見過弘晖阿哥,當初聽到此事,也不過是同情皇後一番。直到自己經歷過喪女,方才體會到其中的痛苦。

熹貴妃接着說道:“皇上早就跟我說,登基第九年諸多不順之事将要發生,你看這年過去一半多,先是怡親王殁了,接着皇後又病倒,再加上你說的那個戰事不順,哪一件不讓皇上難過呢?”

傅瑩點點頭道:“是多有坎坷,只不過皇上福祉深厚,定能順利度過這些難事。”

熹貴妃卻嘆氣道:“我不把你當外人,說句真心話,若真是天意命數,即便是天子也難為了。”

傅瑩忙道:“貴妃娘娘說得極是,事與願違,即便是天子也難避免。”

熹貴妃道:“你明白這些就好,只是在皇上面前萬萬不能說,皇上愛聽些吉利話,這你也是知道的。”

聽熹貴妃如此安頓,傅瑩點了點頭,心想不提雍正了,就算普通人也是愛聽好話的。在她看來,古代的皇帝不過是身份至尊的普通人,人性的弱點,皇帝也會有。

“我來你這裏也不光是看你的,你快讓人把永琏和掌珠抱過來給我看看。如今你病了,沒你這個母親陪着,我也不好讓人将他們抱到我那裏,想孫子孫女就自己過來了。”熹貴妃笑着說道。

傅瑩笑道:“貴妃切莫這麽說,想見他們也是他們的福分呢。”說完就囑咐若初,讓乳母們将永琏和掌珠抱過來。

熹貴妃把永琏抱在自己懷裏,笑着對永琏說:“你幺嬷(滿語:祖母)來看你了,你高興不?”

因為永琏常常見熹貴妃,所以對熹貴妃并不陌生,反而還看着熹貴妃笑了起來。

熹貴妃高興地将臉貼在永琏的小臉上,道:“真是沒白疼你,一見你幺嬷就笑呢。”

傅瑩将女兒抱在懷裏,才只有一個多月的女兒自然是要比永琏嬌小許多,她看着她,她也好奇地看着自己的母親。

這情形讓她想到寶珠剛剛出生時的樣子。因為有了這兩個孩子的陪伴,傅瑩現在想起自己早夭的女兒也沒那麽難過了。

熹貴妃讓永琏叫自己“幺嬷”,永琏卻喊出了一個“奶”字。

熹貴妃聽罷,高興道:“原來是先學漢話了,叫‘奶奶’也行,也行的。”

傅瑩了解自己兒子,知道兒子說這個“奶”是要喝奶的意思,并不是叫熹貴妃“奶奶”,但她見熹貴妃高興,也就沒将實情說了出來。

熹貴妃抱着孫子,問傅瑩道:“永琏這麽大也差不多該學說話了,你們平日教他說漢話還是國語呢?”

傅瑩笑道:“他的幾個奶娘都是包衣出生,平日說漢話多,滿語也就是我和四阿哥偶爾教永琏說點。”

熹貴妃聽罷搖頭道:“不能光讓永琏說漢話啊,若是不會說國語,那可不行。”

傅瑩笑道:“貴妃且放心吧,永琏還小,周圍說國語的人也不少,定然會學會國語的,永璜不也是這樣的嘛。”

想到永璜,熹貴妃也放心許多。

女兒雖小,但傅瑩還在病中,抱了一會兒就感覺沉了,便将她交給了乳母。

熹貴妃則是繼續抱着永琏,問傅瑩道:“照顧掌珠的乳母可還貼心?若有不合适,要早點告訴內務府,讓他們給換人。”

傅瑩想這些奶媽們因自己照看的是皇孫,哪裏敢有不盡心的。于是回道:“奶娘們很是盡心呢,那麽多人照看,哪有照看不好的道理。”

熹貴妃笑道:“你素來就是寬和,也有那不盡心的,你可要适當敲打敲打,也別讓自個兒孩子太黏自己的奶娘。”

傅瑩點頭道:“貴妃放心吧,我定會好好地看着他們的。”

說完,心想一個皇孫從出生就有十幾個人來照看,哪裏有照顧不周的可能。

在古代雖然沒有先進的科技,可貴族們真不缺伺候的人。皇家就不提了,在富察家裏那也是奴仆丫鬟成群。

因有孫子孫女相陪,熹貴妃在她這裏呆了許久方才離開。

傅瑩不禁累,等熹貴妃離開之後,她命人将永琏和掌珠抱走之後,就讓人扶着自己躺下休息。

在床上躺這些日子,傅瑩別提多難受了。只有在生病的時候,才能體會到健康的重要性。

她先是想了半天自己沒生病時是什麽樣子,又盤算着等自己病好之後該做些什麽,腦子裏胡思亂想了半天,竟然睡着了。

等她醒過來的時候,見弘歷已經在屋中。她忙讓人将自己扶起來。

弘歷原在一旁翻書,見妻子醒過來,便走到她身邊看了看她的臉色,甚是欣慰地說道:“今日氣色看上去好了許多,比前些日子強。”

傅瑩笑着搖了搖頭道:“人參都快當蘿蔔吃了,氣色怎能還沒有變化?”

弘歷笑道:“你也別惜着這些東西,該怎麽補便怎麽補。”

傅瑩想着他去了這些時候,也不知遇到了什麽難事,雍正竟留他過了晚膳。于是問道:“皇上留你這麽久,想必是碰上了要緊的是吧。”

弘歷聽罷,嘆了一口氣道:“我大清在和通泊打了敗仗,數萬将士只得千人回來,汗阿瑪聞此敗訊龍顏震怒,我豈有不相陪的道理。”

傅瑩知他素來憂慮國事,雖然她對此歷史上的這場戰役一無所知,但聽到弘歷說“數萬将士只得千人回來”,也能想象出是何等慘敗。

于是将手搭在他手上道:“剛剛貴妃娘娘過來和我說,皇上曾有預感,說今年會不大順遂,如今看來倒有那麽幾分道理。”

弘歷知道生母常常來蓮花館看自己的妻子,所以聽傅瑩說熹妃過來,并沒有感到意外,而是說道:“命理之事也不能枉加推測,若汗阿瑪真有此預感,那倒真令人擔憂呢。”

傅瑩聽罷也是感慨不已,想到穿越這種不可思議的事情竟然發生在自己身上,那命運之說似乎也可信了些。

可她不知自己未來将會面臨怎樣的命運,如果最終一切的走向是同歷史相似,那麽她這個歷史上籍籍無名的乾隆皇後,到底會有一個什麽結果?

還有自己的兒子、女兒,他們同樣在歷史上不出名,也并非歷史戲說的對象,他們又會有什麽命運呢?

未來真的是讓她又期待又害怕。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