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出院
宋子安皺着眉頭,有些煩悶地開口:“我只上到三年級,學校就停課了。後來,姥爺弄來了四、五年級的課本,不讓我出去跟着別人瞎鬧,我就窩在家裏看書。我現在充其量也就是個小學畢業的文化水平!爸爸,你讓我用兩年時間學完初中和高中的課程,我恐怕做不到呀!”
“再說,都停課八九年了,大部分學校都廢棄了。國家只招些根正苗紅的工農兵大學生,這些人是不用考的,都是選送的啊!”
宋依依歪着頭,對宋子安說:“哥哥,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長時間放棄教育的!有了完善的教育體制,才能廣泛培養各類人才,才能更好地建設國家,才能國富民強!”
“哥哥,你邊照顧爸爸,邊看書,有看不明白的題就直接問爸爸好了,中學課程挺簡單的,他都會。以後,等媽媽的項目結束了,她回家之後,你有不會的地方還可以問媽媽!哥哥,爸媽都能輔導你功課,你還怕什麽!”
宋子安心裏還是有些沒底,但還是硬着頭皮說:“我會努力學習的,盡自己最大所能好好學習!”
病房門猛地被人打開,龔主任沖了進來,他剛才上班,就聽值班大夫告訴他:“135房的病人醒過來了。當時,我還為他做了初步檢查,一切正常!”
龔主任看到靠坐在病床上,臉色紅潤的宋澤珉,兩眼冒光!
他還以為這人一時半會兒醒不了呢,沒想到人家現在除了腰腿不能動,一切正常了!這可是只經過了一夜的恢複時間啊,完全颠覆了他四十年來的臨床認知!
他曾經接了不知多少頭部受到重創,重度昏迷經搶救後,看着命是暫時保住了,可是卻變成了植物人的病例,而眼前這位絕對是個奇跡!
龔主任過去,二話不說就是一頓檢查,待确定了病人果真神奇般的康複後,他幹脆從屋角處拉了個椅子,坐在宋澤珉的旁邊,雙方開始了長達半個小時的我問你答模式!
龔主任做為以救死扶傷為己任的醫者,真心想找出,能夠快速康複的有效途徑或者輔助方法!
宋依依擔心爸爸的身體虛弱,承受不住,笑着打斷龔主任的問話:“龔爺爺,讓爸爸歇一會兒呗!”
宋依依看着這位頭發花白,臉上略有歉意的老醫生,甚為感慨。
經歷了曾經一切向錢看的時代,看個感冒要在醫院花費千元;不論什麽病症,住院後先進行一次全面性檢查,然後用着與同病房乃至同一樓層患者,相同或者相近的昂貴注射用藥和口服藥;許多醫生只會根據檢驗結果才能确診(有時是誤診),如果用藥沒有什麽效果,不是思考是否對症下藥的問題,而是馬上改用更為高級的同類藥品,此時的宋依依非常尊敬具有仁心仁術的醫生!
她很真誠地開口:“龔爺爺,您已經了解了爸爸從蘇醒過來到現在的所有感覺和行為,好像是沒有什麽可以借鑒的東西。”
“我覺得您可以從其他方面去分析,比如說爸爸因為常年鍛煉身體,他的身體不光健康,而且各項機能都超越了常人。”
Advertisement
龔主任一直皺着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
“還有,他經常學習、經常動腦,平時反應機敏、睡眠質量高,這些不知能否可以理解為他的腦部發育好,所以當頭部受到傷害時,它本身的自愈功能就會更強大一些!”
龔主任并沒有因為宋依依年紀小就輕視她,而是認真地聽着她說的話,還不時點點頭。
一名年輕的大夫走進來,提醒着:“龔主任,馬上有一個會診。”
龔主任這才站起身,笑眯眯地說:“謝謝你呀,小朋友還有你爸爸!”
石鳳竹見龔主任就要離開,馬上開口打着商量:“龔主任,馬上過年了,我們想出院,可以嗎?”
龔主任指指宋澤珉:“他呀,腦部正常得不能再正常了!就我負責的這部分,我可以下醫囑的。不過,能不能出院,還要看負責他腰腿的大夫如何決定!”
石鳳竹跟着龔主任去了他的辦公室,拿着最後一頁寫了“患者已康複”并蓋着龔主任印章的病例,腳步輕盈地回了135病房。
宋依依正拽住着哥哥的袖子,左右晃着,滿臉的憧憬:“真好!今天是二十九,等爸爸出院了,我們一家人好好地過個年!”
宋澤珉一臉寵溺地看着自己的女兒,還沒說話,就讓剛剛進門的石鳳竹把話茬給堵住了:“要想一家人好好過年,可不是站在這裏想一想、說一說就能實現的。現在,我們抓緊時間把你爸爸送到8號樓,去把出院的事情搞定了,才行!”
等到宋子安把宋澤珉背下三樓,把他放在宋依依和石鳳竹一起擡下來的輪椅上,宋澤珉感觸頗深地說:“真的要盡快康複,不然這也太不方便了!”
宋子安推着輪椅,一家人很快到了8號樓的811房。
王政委看着非常和諧的夫妻二人,試探着問道:“你們的事情解決完了?”
宋澤珉笑呵呵地道謝:“之前,讓各位領導費心了!我們之間的事情都解釋清楚了,已經和好如初了!”
王政委和賀師長看着幾日來第一次露出笑容的宋澤珉,馬上把目光移向石鳳竹,見她也是笑意盈盈的模樣,終于一塊大石頭落了底。
石鳳竹拿着龔主任給出的診斷結論,去找宋澤珉在這裏的主治醫生,商量出院的事情。
過了半晌,石鳳竹和孫大夫一同進了病房。
孫大夫特意囑咐着:“宋澤珉,你和家人既然都希望出院,我這裏也沒有意見。我已經把你以後一段時間的日常用藥和注意事項,都寫給了你媳婦。你一定要嚴格遵守!如果身體上有任何不舒服或者變化,千萬不要耽誤,馬上過來住院,疏忽不得!”
宋澤珉聽聞可以出院了,給了孫大夫一個大大的笑臉:“孫大夫,你放心,我一定按照醫囑去做,我自己的身體我會非常上心的,謝謝啊!”
關于對宋澤民原身的人物設定問題
宋澤民的原身,即女主原身的父親,他是本文中小得不能再小的一個角色,只出現在文中的開篇部分,就徹底消失,被女主真正的父親所代替。但卻是一個不能被人忽視的角色,他是這個幸福家庭一個成員的前身。
所以,我對他的人物設定還是非常認真的。因為我的家人中就有那個時代的軍人,我是從小聽着那個時代人們的故事、家人戰友的事跡和遭遇長大的,我有着一種想要最大程度還原那時的人、那時的物的願望。
一、關于多年來極少見到女兒的問題
我想現在網文的讀者親身經歷過從建國後到七十年代中後期的,應該是少之又少。
那個時代概括來說,是一個民心單純、信仰熱烈的年代。在對外戰争中,戰士們真的是心甘情願用生命保家衛國的,因為他們認為為此犧牲生命是無上光榮的!他們對于犧牲是毫無畏懼的!在國內建設中,真的有許許多多的人是把一腔熱血全部貢獻出來,只為了心中的信仰。
大家想想那個時代的典型人物:人民的好戰士雷鋒、烈火燒身一動不動的邱少雲、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祿、鐵人王進喜……他們的原型是真實存在的,他們的事跡也是真實存在的。從他們的身上,大家可以想見當時國民的精神面貌和價值觀。
所以,對于一個将全身心投入到軍隊之中,把妻兒、家庭統統放在後面的宋澤民原身,放到那個大時代中也是不難理解的。
況且文中是石鳳竹每年都會去軍隊探親,夫妻倒是可以年年相見。至于女主的前身,她是一個性格內向、孤僻,後來發展到自閉的孩子,她凡事很少主動,不會像自己的哥哥那樣,主動去找父親。所以,她與父親相見的次數極少。
二、關于出昏招離婚的問題
許多的鐵血軍人天不怕、地不怕,不怕犧牲生命,但是當他們受傷殘疾後,意志是極為消沉的。
他們是人而不是神,在經歷了戰火洗禮的許多軍人內心都有一種英雄情結!當他們的身體殘破,生活不能自理時,他們的英雄情結被無情地打碎了,健康狀況下的倔強、堅強,在此刻就變成了執拗和壓抑,甚至龜縮到自己的世界中。這就是好多從戰争中走過的傷殘軍人,複原或轉業到地方後,不能很好地轉變角色,融入其中,不再樂觀向上、堅韌不拔的原因之一。
另外,那個軍中“智多星”的綽號,是針對這個人物在行軍打仗優秀的表現而起的。在我的人物設定中,他是個把所有智慧都用到了部隊建設中,而在其他方面則徹頭徹尾是個智商和情商都低下的“陳景潤式人物”。
當一個智商、情商雙低,又處于意志崩潰期,只想着不能讓自己這個廢物拖累妻子後半輩子,卻還不想讓妻子知道自己殘廢不中用,保留自己最後一點所謂自尊的男人,聽信一個同自己出生入死的戰友不太靠譜的建議,也是可以讓人理解的。
這樣的人或事可能是少有的個例,但是他的原型卻是我取自父輩戰友中的真人真事!只不過那人更為的不幸,婚離了,孩子也随妻子離開他了,傷病一身的他孤獨生活,沒有終老,在他自己的世界裏掙紮了十多年後,離開了人世。
正因為我們現代人與那個時代人的思維、價值觀都是不同的,所以,文中的女主先後數次抨擊了女主原身的父親,讀者對于這個人物也是争議不斷,甚至會覺得這個人物有些不可理解。
而我只是想寫一個那個時代的悲劇人物而已,在此謝謝各位讀者用心地閱讀、探讨這部作品!希望,以後還能看到各位對于本文人物、情節的看法,我們共同探讨、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