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6)過去——圓滿

家昌終于可以回家了,盡管他不知道回到父母身邊等待他的新生活是什麽樣,可是,能回家本身就是件好事。這幾乎成了他這幾年的唯一的人生希望。

回去之前,他去和趙強告別,趙強替他高興,盡管趙強的娘在前不久去世了。那晚,趙強告訴家昌,他曾經有個和他一樣的弟弟,在家昌來到他們村的前一年和村裏的孩子去游泳溺死了。看到家昌讓他想到了那個弟弟,他對朵朵也很好,像家昌對朵朵那麽好。家昌說,他就是趙強的親弟弟,以後安頓下來,一定來看他。家昌看到趙強仿佛看到了那個自己,而命運也許就是這樣讓人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失去親人又找到親人的吧。

回到家裏的生活并不像家昌向往的那樣順利,爹由于常年在工廠幹重體力活,加上以前在農村幹活時積攢的勞疾,腰總是疼,而母親由于當年小産沒有好好調養,身體一直都不太好,随着年紀增加,身體狀況越來越差,而他雖然人回了城,卻還沒有一個像樣的工作,讓他們享受好的生活,更多的是需要他們來照顧他。家昌經常找一些臨時的工作,比如幫人拉煤,運大白菜,有時也去幫人盤炕,這手藝是他在幫爹去給人盤炕時慢慢學會的,現在,他還會裝土暖器了,總之,只要能賺點兒錢的活計,他都會努力的去學,去幹,因為,他知道他剩的只有這憋着的力氣了。

日子一天一天過,有一天爹拿個單子給他,是一個接班的表格。他愣了。爹告訴他,爹老了,幹不動了,而他需要有個穩定的工作,這樣才能早點兒娶個媳婦。他知道該怎樣去理解爹的意思。是啊,他除了沒有工作,還沒有對象,這在同齡人中,他就是那種老大難。也有人給他介紹對象,特別是給人家幹活的時候,好多大姨大嬸兒的覺得他人好,和他套話,但是,知道他沒有工作,就都沒了下文。家昌知道自己沒辦法也沒有能力拒絕這張表格,他填了接班的表格,過了沒多久,爹就回家了,而他有了一份正經而穩定的工作。

有了工作,家昌從頭學起,對于這份從爹手裏硬生生砍下來的工作,他知道他該怎麽去使出自己身上的力氣。他做起事來手腳麻利,而話又不多,工廠的大姐大姨又來了,可是,不知道為什麽,也沒有了下文。漸漸的他發現,那個叫‘地主’的詞依然潛移默化的存在,盡管他從不知道地主的真實生活有多麽讓人唾棄,可他知道他一直以來的生活一直背負着這個詞,甚至失去了幼小的弟弟,失去了沒有出世的妹妹,在一個沒有亮天的早上離開了那個曾經有弟弟的地方,在知青點生病的時候不敢請假,甚至差點被人擡去野地當傳染病燒死。他幾乎不說話了,無論是在單位還是在家裏。

這天下班剛一到家,爹和娘就笑着迎過來,他吓了一跳,這是在他記憶裏只有他從農村回來那天才有的情景。娘說,托人給他介紹了個對象,年紀比他大幾歲,人會過日子,家裏也沒什麽負擔,是原來老家老沈家的大女兒,早些年家裏窮,弟弟妹妹又多就把她的婚事耽誤了,現在弟弟妹妹都長大了,家裏輕省了,就是沒有工作,不過人勤快。老沈家知根知底,當初來這裏還是老沈家幫忙。看到爹娘那迫切的樣子,家昌還沒等娘說完就答應了去相親。娘和爹樂得合不攏嘴。見面時間經過兩邊老人的積極接洽,定在了周日。

周日一早,家昌起來梳洗完畢,把他那一塵不染的自行車又擦了擦,盡管是一輛二手的自行車,可家昌騎的特別仔細,這車除了沒有新自行車那種渾身透着硬氣的感覺,擦完之後,用手一轉車圈,車條在晨光中銀光閃閃。

吃過早飯,他穿了身幹淨的工作服,就出了門。路上,按娘的囑咐,買了點兒桃酥和蘋果當做上門禮。

到了老沈家的親戚家的胡同口,老沈已經在那等着了。見到家昌過來,試探的問道,

“是老劉的大小子不?”

“啊!沈大爺!”老沈比家昌的父親大兩歲,所以,家昌得叫他沈大爺。

家昌從自行車上下來,跟着沈大爺後邊走,胡同很窄,所以,他們不能并排走,沈大爺在前面引路,家昌推着車子跟在後面,一邊走,沈大爺還回頭和他說兩句寒暄的話。

進了屋,家昌看到屋裏幾乎坐滿了。有人接過他手裏的蘋果和桃酥。家昌有點兒覺得喘不過氣來,屋子小,光線又暗,人又多,他一時不知道哪個才是沈家的那個大姑娘。這時,炕沿給他騰出了個地方,炕沿上原坐着的兩個人站起來靠着屋裏的牆站着。家昌不知道這種場面該說些什麽,謙讓了一下,他覺得還是坐下好,他擔心自己再站一會兒腿會抖。

屋裏并不安靜,但是,好像都不是在和他說話,他像是被大家免費參觀的什麽物件兒,他不由自主的清了清嗓子。沈大爺忙對外屋喊到,

“慧娟,快給姑爺倒點兒茶來!”

這話一出口,家昌覺得嗓子眼更緊了。

Advertisement

這時,他看到一個梳着個大辮子的姑娘走進屋裏,一只手裏拿着個茶壺,另一只手裏拿着兩個茶碗兒,那種帶把的,她的手指穿過把,輕巧的拿着兩個,茶碗上和她的手上還有水珠,像是剛洗過。那姑娘走過來,在衆目睽睽下把茶壺和茶碗穩穩的有秩序的放在炕桌上。家昌不敢正眼看,但是,他看出姑娘身高不算矮,皮膚顏色有些重,穿着一件紫紅色的外衣,襯她的身量有些短。姑娘拿東西的手很大,他低頭看到了她那雙很大的腳,穿着一雙最近幾年很少見的手工做的鞋,新的。再多,他就不想細看了。姑娘給他倒了杯茶。滿屋人都看着,家昌本不好意思自己喝這杯茶,可那姑娘端起茶杯遞到他眼前,他不得不接過來,盡管他喝的時候小心翼翼,可還是燙的不由自主的叫了一聲“哎呦”。這一聲打破大家仔細端詳他倆端茶喝茶的安靜,屋子裏哈哈的笑了起來,這時他才發現,炕上還有兩個小孩,笑得手舞足蹈,一邊笑還在一邊學着他剛才燙着時候那一聲“哎呦”。家昌想馬上逃開這個屋子,他覺得他就像個小醜。

沈大爺還要留他吃飯,他硬拒絕了,說他工廠今天就休半天,下午得去加班,時間要來不及了。沈大爺聽過,跟左右的人說,

“看我姑爺,多能幹,工廠裏大禮拜天的都得讓他回去!”

臨走,家昌也沒有再看那姑娘一眼,即使他知道她是跟在他身後送他出的胡同。

家昌迷迷糊糊的回到了家,回到自己的屋裏,一頭撲倒在床上哭了起來。爹娘趕緊跟了進來,他平生第一次把爹娘攆出了屋,重重的把門關上。他知道爹娘就站在他的屋門口,但是,他管不了那麽多,他要哭個痛快,把今天上午的,甚至他這輩子的憋屈都哭出來。他心裏發狠想着,就是打一輩子光棍也不娶那個什麽慧娟。哭着哭着,他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當他醒來的時候,天已經見暗了。他聽見娘在屋門外說話,

“好兒子,起來吃點兒東西吧,你要是不喜歡,咱就再找找看,我兒子這麽好,一定能娶上個好媳婦的!”

這時,他聽到有人敲門,大概是爹去開的門,門開了,傳來了沈大爺的聲音,

“老劉啊,我來看看!”

“沈大哥,你怎麽來了,這麽晚了!”

“啊,不晚,不晚,這要在農村,這個時候到睡覺,還能幹好些活呢!”

“啊,快進來坐吧!”

家昌聽到爹娘把沈大爺讓到了屋裏。

“那個什麽,大小子還沒回來?這工廠咋一點兒不讓人休啊!”沈大爺明顯是把家昌白天說加班的事當真了。

“啊,那個回來了!有點累了,回來就進屋睡了!”娘支吾着回應着。

“啊,這樣啊!那個什麽,這不是,我也就不拐彎抹角了,今天上午他來呀,我們大家都看的挺好的!走的時候,我看這大小子也沒啥別的意思,可我那姑娘非說要馬上家去,說你家大小子沒相中她!我說不能,我那死丫頭非說不讓我在這剃頭挑子一頭熱了!我着琢磨來琢磨去,估摸這個點兒也該下班了,我這不就來了,我這人,老劉,你也知道,有事兒過不了夜,跟你我就更不見外了,我今天來,我想看看,到是我說的對還是我那大丫頭說的對,要是不行,差哪?我來問問!”

一聽這話,家昌翻了個身,坐了起來。

“那個,沈大哥,孩子可能上班累了,回來就倒頭就睡了,我們倆還沒撈着問呢,想說等孩子睡醒了再問也不遲!”娘給沈大爺回着話。

家昌有些心酸,他知道爹和娘從來不說謊,而今天為了他,娘居然硬生生的說了謊。

家昌站起身,用手擦了擦臉,開門走了出來。見到家昌毫無鋪墊的走出來,爹娘和沈大爺都直愣愣的看着他。

“家昌起來啦!那個啥,娘給你做了點兒面條,你吃點兒!”娘馬上打破這冷場。

“娘,我不餓!沈大爺來啦!”

“啊!呦,這孩子看來是真的累了,這眼睛都是紅的!”沈大爺看到家昌的樣子,咋也想不到他這大老爺們這紅紅的眼睛是哭出來的。

“啊,可不是!”家昌的爹圓着話。

“那啥,大小子,你沈大爺是個實在人兒,我來就想知道你今天去,和俺那大姑娘相中沒相中啊?”

“相中了!”

這句話說出來,家昌爹娘的臉刷的變了樣,齊刷刷的瞅向家昌。

“你看,我就說嘛!你走的時候也沒啥不高興的,咋能相不中呢!行了,大姑爺,別的事你就甭操心了,你上你的班,旁的事我和你爹娘商量,你就讓你爹娘過年抱上大孫子就成!行了,老劉,我就覺得咱哥倆的緣分不是就這麽白來的,看,這不就成親家了!你說說,都早幹啥去了!行了,天也不早了,我走了!”

“沈大哥,再坐會兒吧!”家昌的爹客氣的說着。家昌的娘兩只手交換的握着,卻啥也沒說。

“不了,你們老兩口在家合計合計,過兩天我再來,咱哥倆好好商量商量。”沈大爺毫不客氣樂呵呵的走了。他自信滿滿,他相信這個和他有着幾十年交情的老劉,更相信他經風雨的眼睛和心。

老兩口回屋,看到家昌房間的門又關上了,家昌的娘這次沒先問一聲直接就打開了門,走進屋裏,看到家昌依然和衣躺在床上。

“大兒子,你咋能說相中了呢!你不是沒相中嗎?”

“我啥時候說沒相中了?”

“你回來,那不是,那不是哭了半天嗎?你是娘的兒子,你高興不高興娘咋會不知道!”

“兒子,你不用在乎我們倆,我和你沈大爺交情不錯,可不能拿你換!”爹補充道。

“沒說換,我說相中了就是相中了!”

“兒子,你可別介,娘知道因為娘是地主,讓你受了多大委屈,可我們就你這麽一個兒子,吃點苦不怕,娶媳婦兒是一輩子的事兒,娘再托人給你找,咱不湊合啊!不湊合!我大兒子不湊合!”

家昌一骨碌爬起來,摸着黑,看着娘說,

“娘,我真沒湊合,就想通了,就她了,她幹活是個好手!過日子,就得有個過日子的樣!差不了!我又不是買花,要樣子,要水靈!”

娘再沒回應,只是哭,只是哭。

直到結婚那天,家昌才知道慧娟叫沈慧娟。

結婚以後,慧娟把辮子從一根梳成了兩根,有時候還在頭上繞起來,像少數民族那樣。臉色也不像第一次見她那麽重了,才顯出五官雖不精致,也不算難看,倒是透着一股子踏實和樸實。至于鞋,家昌的娘大概是告訴她了,她再也沒穿手工做的鞋,到是家裏爹娘和家昌的棉衣棉褲她都一手包辦了。雖然家昌一個人上班,日子緊巴點兒,家昌的娘管錢,慧娟節省,家昌又不抽煙不喝酒的,小日子也還算過得去。

第二年,家昌當上了爸爸,是個女孩,白白淨淨。按照當年家昌的爹娘的約定,這孩子也姓鄭,家昌給起的名,叫“鄭華”。

家昌的娘挺高興,就是嘴上總說,趕明兒,再讓你媽給你添個小弟弟,咱老鄭家就齊了。

本來慧娟和家昌也沒啥說的,可是,頭兩年還‘一對夫妻一對孩’,轉眼就提倡‘一對夫妻一個孩’了。家昌的娘可是着實的擔心起來了,有事兒沒事兒就催促家昌兩口子快點兒再要一個。與此同時,街道上卻在挨家挨戶的做着計劃生育的工作,讓響應政策,家家要優生優育。眼看小華都快兩周歲了,卻還沒有小弟弟的動靜,本來家昌單位的食堂有空缺,要招女工,家昌就惦記着讓慧娟去試試,家昌的娘卻一心阻撓着,不讓去,就讓慧娟在家‘等着’生孩子,可這孩子卻是沒有影的事兒,家裏的日子總是在等着盼着家昌開工資。

終于,慧娟的肚子有了動靜,一得知消息,家昌的娘就讓家昌把慧娟送回到老家,因為她聽說,有的街道會帶着超生的女人去把孩子打掉,那還了得?她是絕對不允許的。生孩子沒有錯,孩子要來,也是父母和孩子的緣分,而且,她心裏還有個小打算,那就是,如果小華這次如果只多了個妹妹,那麽,她會堅持到底的再讓慧娟生一個。

大概是老天爺願意成全這個淳樸的老鄭太太,又或者是,老天爺的事情太多,不願意在這個事情上過多的耽擱,慧娟生了,老沈家捎來了信兒,是個男孩!老太太得到消息後,馬上收拾了個小包就下了農村。

這個孫子是老太太自己給起的名字,叫“鄭齊”,她說,老鄭家,這回算是齊活了!生米已經煮成了熟飯,街道幹部來批評教育了一番,老太太口口應聲,處處認錯,滿臉笑容,抓着糖塊兒,塞着紅皮的煮雞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