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員工食堂
張茉莉從兜裏掏出手絹, 給江文恒擦了擦汗:“你穿襯衣多熱呀, 進屋屋換換衣服, 出汗容易感冒。”
江文恒扒拉開張茉莉的手:“出點汗沒事。”
“那可不行, 我不想照顧病人, 下面沒多少東西了, 你先開門進屋, 我去拿。”
江文恒還沒說話,張茉莉已經竄了出去,等再上來的時候, 肩上扛着,手裏拎着,腋下還夾了一個小包:“我全拿上來了, 咱們進去吧。”
江文恒默默的掏出鑰匙開了門, 瞅了一眼自己的細胳膊細腿,心裏有點堵得慌。
房子江文恒已經打掃幹淨了, 上一位租戶也是廠裏的職工, 因為分了房, 所以搬了出去, 正好趕上江文恒申請, 前後沒隔上兩個月, 房子保持的還不錯。
進門是一個廳,廳不大,就是過道, 除了過人還可以擺下一張飯桌, 進門的右手邊是廚房,再往前面走就是卧室了,卧室是朝南的,面積也不算小。
單位裏這幾棟往外租的樓房,都是沒有獨立的廁所的,聽說分的公房,要是趕上新蓋的房子,家裏有廁所,就不用去樓道的公共廁所了。
張茉莉把東西先簡單放下,一時半會也收拾不完,反正以後時間還長,她慢慢歸置。
家裏的廚房……張茉莉瞧了一眼,冷鍋冷竈的,第一頓吃啥呢?
江文恒換了一件衣服,從廚房拿出來兩個鋁飯盒:“今天去食堂吃吧,現在正好是飯點。”
剛才來的路上,張茉莉看見了食堂,就在他們單位對面,一共二層樓,有員工拎着飯盒往食堂走。
張茉莉攏攏頭發:“我去洗個臉。”這一路風塵仆仆的,辮子都快散了,這樣的形象哪能出門?
樓裏住着的都是一個系統的,就算不認識,來來回回見到也面熟,江文恒剛搬過來一個月,大夥雖然對他不熟悉,可之前他停職的事,單位可都傳開了。
江文恒下樓的時候碰到了熟人,打招呼介紹:“這是我媳婦茉莉,今天剛到。”
江文恒說的自然,張茉莉卻紅了耳根,江文恒瞧見了揶揄道:“江夫人,你怎麽了?”
Advertisement
“就你最壞了。”張茉莉嘟囔道,又掐了他胳膊一把。
江文恒的單位是廠裏的宣傳處,國企內的部門很多,除了最基本的生産崗位,還有黨委辦公室、廠工會、保衛處、組幹處……好多個部門組成。
工廠設在了城裏好的地段,這兩年一直嚷嚷着往郊外搬遷,可一直也沒成行,以後保不齊就搬走了,廠子搬走,他們這些下屬的單位肯定也得跟着挪,城裏幹什麽都方便,誰也不願意往郊區搬。
在這種單位上班很省心,除了員工食堂,還有員工幼兒園、理發室、醫務室,連電影院都有,生活起來很方便。江文恒最喜歡的地方是幹部圖書館,只是可惜他級別不夠,只能去員工的閱覽室裏,閱覽室書的種類少,基本都被他翻遍了,宣傳處的處長,看他喜歡看書,偶爾會從幹部圖書館借書出來給他看,大部分都是蘇聯的小說。
前面一群人鬧哄哄的,圍了二十多個人,張茉莉想湊熱鬧,江文恒一把拉住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張茉莉撅噘嘴:“我想看看咋回事。”
張茉莉雖然沒往前走,但卻抻着脖子想看,江文恒沒辦法,拉住了一個過路的問,那人打量江文恒一眼,看他穿的筆直,像是自己單位的員工,才松口說道:“離休的老員工,正鬧着呢,說是待遇不好。”
江文恒問:“沒找離休辦嗎?”
“咋沒找?離休辦的人出動了一大半,都在勸,勸不住啊。”
廠裏有專門的離休辦部分,負責離休員工的各項事務,連他們都管不住,看來很棘手了。
江文恒看看表,馬上快一點了,再不去食堂都該沒好菜了:“離休的老員工來鬧,沒什麽大事,咱們趕緊走。”
員工食堂開門是有時間的,從上午十一點半點到下午兩點,過了這個時間,食堂就關門了,早去菜是熱乎的,種類也多,去的晚了,只剩下一點菜底,食堂的二樓西側有小炒的窗口,不過大家很少去那點小炒,價格高,需要的糧票也多,味道确實比大鍋菜好很多,可拖家帶口的員工舍不得吃,倒是年輕的單身漢們,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時常三五成群的去吃小炒菜。
江文恒沒結婚以前,也偶爾去點個小炒,那兩年大隊的收成還行,糧食夠吃,不需要他怎麽貼補,這些供應他一個人吃,到月底足夠了,沒什麽壓力,吃上面也沒節省。
這還是張茉莉第一次來江文恒單位的食堂,她覺得十分新鮮,幾個窗口不停的晃悠,打飯師傅和氣的問:“這位女同志,吃點啥?”
張茉莉擺擺手,麻花辮跟着飄蕩:“我先看看。”
米飯二兩是四分錢,素菜六分錢一份,葷菜最便宜的一毛二,裏面帶幾個肉丁,肉多的葷菜,最低兩毛錢一份。菜湯很便宜,一分錢一碗,張茉莉看了,上面就飄了幾滴油花,一看就素淡的很。
員工食堂也不是誰都能進的,領到工資第一件事就是去食堂的窗口買好菜票和飯票,這叫做代糧券,一斤代糧券需要用一斤糧票和兩毛錢來換,只有拿着這個票,才能在食堂打飯。
按照現在的菜價,這種員工食堂是最劃算的,比外面的國營飯莊的價格要便宜,而且都是賣給內部人,衛生情況也有保證,畢竟廠裏的領導也要在食堂吃飯的,不敢以次充好。
有人算過了,來食堂吃飯省去了做菜的時間,價格也能接受,對于單身漢和小兩口來說,其實比單獨開夥要合适,不過如果家裏有了孩子,就得自己做飯了,營養也得均衡。
現在的城裏和農村不一樣,七十年代和挨餓的六幾年不一樣,城裏人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了,現在的大環境是,物價不高,城裏人工資不低,再加上糧票夠用,每個月偶爾還有額外的補助,雖然做不到想啥買啥,但手裏也不委屈。
張茉莉來之前算過一筆賬,江文恒的工資每個月她們節省一些,能剩下一半到三分之一,這個錢基本沒有別的花費了,畢竟買啥都要票,每個月的票不多,花出去的錢也少。
攢下的錢,到了年底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江文恒每年的工資還會漲一點,這麽過幾年,手裏也能存上一點錢。
按照江文恒的說法,他是能分到房子的,廠裏的公房如果能分到兩室的那就好了,以後生了孩子也住得下,房子不花錢,吃飯有員工食堂,等以後張茉莉再找份工作,兩個人拿工資手頭能更寬裕。
也不知道廠裏能不能給家屬安排工作,張茉莉也不挑揀,苦點累點都沒關系,只要有份正式工作她就知足了,可這也不簡單,首先她的戶口得想辦法調到城裏來。
江文恒說戶口不着急,等以後條件成熟了,他會想辦法。
張茉莉想了很多,直到江文恒喊她,:“茉莉,以後換代糧劵的事情就交給你了,還有我每個月發的工資,也都交給你保管。”
張茉莉眼睛一亮:“那麽多錢,都讓我管呀?”
“你是女主人,不給你給誰?操持家務還得靠你們女人。”
江文恒這頂高帽給張茉莉戴的很開心,她還琢磨呢,來了城裏做啥,這下好了,家裏的錢財都由她來管,張茉莉信誓旦旦的保證:“文恒你放心,我不會亂花錢的。”
按照正常的飯量,一整天都在食堂吃飯,一天吃八/九兩就足夠了,夥食費一天按照四毛錢算,一個月十二塊錢,江文恒的工資兩個人吃綽綽有餘,只是糧票有點緊張,不過加上張茉莉村裏的口糧,也基本夠吃。
江文恒望着眼前打了八兩米飯的張茉莉,心裏默默的想,這個媳婦不好養,自己還得努力工作,多掙錢多掙糧票。
張茉莉打了一個素菜,一個葷菜,她把葷菜推到了江文恒面前,自己吃米飯和兩個饅頭就夠了。
米飯堆成了一座小山,吃完飯端飯盒的員工路過,總會好奇的瞄上一眼。
張茉莉才不在乎別人怎麽看呢,自己吃飽就行!
張茉莉夾了幾口菜,撇撇嘴:“文恒,以前你給我吃的菜,真的是從你們食堂打的嗎?這倆菜味道差遠了。”
江文恒以前上班,每周休息日都會回家,張茉莉和張海洋和他從小玩到大,到成年了感情也都不錯,張茉莉吃得多,江文恒經常從食堂給她帶饅頭和菜回來,用江文恒的話說,他每個月的糧票用不完,到年底就過期了,反正張茉莉吃的多,他就當做善事了。
張茉莉小的時候,江文恒沒少欺負他,現在還不容易他大發慈悲,張茉莉才不會和他客氣,饅頭、花卷、玉米馍馍,這幾樣主食江文恒都帶過,葷菜的炖雞架和牛肉土豆很好吃,另外蒜薹炒肉色香味俱全,滋味張茉莉現在還記得。
張茉莉失望的搖搖頭:“你們食堂的炒菜師傅一定是換人了,手藝差了好多,油少菜也不新鮮。”
江文恒掰了一半饅頭:“我之前給你帶的是小炒菜,大鍋菜自然比不上。”
“啥?”張茉莉一驚:“小炒菜?那菜可貴了。”剛才張茉莉上了二層,去吃小炒菜的人寥寥無幾,她還琢磨呢,誰舍得這麽吃這麽造啊,一口一口吃的都是錢。
張茉莉心疼的搖搖頭,發自內心說了一句:“你可真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