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唐慶國與李秀英将目光聚集到唐嘉木身上。

“好, 阿木你說說你的看法吧。”唐慶國點頭, 兒子腦子活絡,他提的建議還都很靠譜,家裏經濟還因此有了極大的提高。

唐嘉木道:“現在村裏的老茶樹全部加起來也就一百來棵, 只有兩處比較集中, 一處是我們家那一片,還有一處就是十斤大伯家那一片,別的都是零零散散的。現在大家都不想要老茶樹了, 您要是去買,估計十幾二十塊一棵他們都要搶着賣,但是這樣有點不地道, 以後老茶樹值錢了他們也會不高興。”

唐慶國沉吟:“嗯,有道理。”

唐嘉木繼續說:“上次我提過換,那是因為當時覺得還得過好幾年才會值錢, 所以想着先換過來,先保住了老茶樹, 等它們值錢後再作打算。但是現在我們已經知道老茶樹升值的時間已經到了,所以換和買一樣, 都不可行。”

“你接着說。”唐慶國道。

唐嘉木道:“那就只剩兩種方式了,一種是您跟他們買老茶樹的茶葉,從現在開始預訂春茶,給高價, 讓他們把自家的老茶樹都好好打理起來。”

“還有一種方式要複雜一些, 您牽頭, 把村裏的老茶樹都合到一起來統一打理,按老茶樹的棵數入股,搞一個古樹茶合作社,等賣了茶葉後按利潤大家分紅。”

唐慶國覺得聽唐嘉木講這些看似很深奧,卻深入淺出,讓他茅塞頓開。他都有點佩服起自己的兒子來,他說道:“阿木你這些想法都是從哪裏冒出來的?比那些村幹部強多了。”

唐嘉木笑道:“那是因為我想的時間長,像您這樣突然要面對這種事情,馬上就得想出辦法來,換做我也是不行的。那您覺得這兩種哪種好呢?”

唐慶國問李秀英:“秀英你覺得呢?”

李秀英道:“你們繼續讨論我聽着,第二種我都還沒聽懂。”

唐慶國道:“第一種就跟賣羊時差不多,我們跟他們買茶葉,再拿去賣,我們賺差價,他們也能掙錢。第二種,合作社我也只在報紙上見過,不懂怎麽搞,阿木肯定也是書上看到的吧,更不可能有經驗,反正現在幹什麽都是摸着石頭過河,阿木你再給我們分析一下這兩種方式吧。”

唐嘉木接着說:“第一種操作起來比較簡單,但是有兩個缺點。一是要說服他們相信,就得先給茶錢,至少也得給不低的定金,他們才願意再去把老茶樹撿起來;二是不能統一管理,茶葉的産量和質量都沒法保證,一旦産量低質量差,他們第一年沒賺到錢,以後還是會抛棄老茶樹。”

“那第二種呢?”唐慶國和李秀英都極力想聽聽第二種,覺得比較新奇。

唐嘉木于是詳細講起了合作社的方案,因為這也是他最想要的方案。

Advertisement

“第二種簡單地說就是說服大家把老茶樹都合到一處來,每家按茶樹的數量入股,由您來統一規劃怎麽打理和以後怎麽賣,最後的利潤按入股數來分紅。”

“第二種方式的好處是不需要一開始就給茶錢或者定金,自己也可以控制茶葉的質量和提高産量,如果以後茶廠需要按他們的标準收茶葉,您還可以按标準來管理。就是實施起來要費勁一些。”

“長遠來說可能還是第二這種好。”唐慶國回過味兒來了,“現在有個好處就是占了大部分的嘉友家和我們家的這兩片茶樹離得不遠,中間只隔了不大的一塊地。就是零散的不太好辦。”

唐嘉木道:“這個我也有個辦法,中間那塊地是慶德大伯家的,可以拿一塊地跟他換,然後再把零散的那些老茶樹挖了,挪到那塊地上。這樣全部老茶樹都集中到一塊地上了,那些零散的茶樹在別的玉米地裏也不好處理。”

“又有事情幹了”,唐慶國苦笑:“我還真是苦命啊,沒想到要折騰這麽多事。”

說是要讨論兩件事,結果光一件事就夠一家人消化的了。從第二天開始,唐慶國就要開始打老茶樹保衛戰,還要搞一個所謂的合作社出來。

結果唐慶國經過了好幾番談判,費盡唇舌耗了好幾天才算有了點成果。

大家同意把老茶樹都集中到一處,唐慶德家的那片地也用唐慶國自己的地換了過來。零散的茶樹要等到開春之後才能挪過來,其他的還是按之前的辦法砍掉枯樹枝,除掉雜草。

就是入股的事沒談成,沒有人願意入股,所以唐慶國還把之前唐嘉木說的那片地也換給了唐嘉友,那些零散的茶樹沒幾棵,人家也還算厚道,說想要就自己去挖了搬走就是,作為報酬回頭趕集多給他們用驢駝一些東西就是了。

事情終于确定下來了,唐慶國覺得有點不爽,本想着帶大家掙錢的,現在沒一個人願意響應他。

他煩惱道:“這些人,現在一個個的什麽都不願意付出,都用我自己的地去跟他們換,以後我掙錢了他們又要不滿,又要指指點點地說那些茶樹本來是他們的,又要搞得像是我把他們的茶樹給騙了一樣。”

唐嘉木安慰他:“爹您消消氣,畢竟他們要真看到錢才會相信,雖然以後又要把他們那一份算進來,但這是您一手搞起來的,以後您還是占大頭啊,大家也不會有意見,現在吃點眼前虧也是值得的。”

李秀英也是一肚子的氣:“賣羊的時候就幫他們掙到錢了,現在還是一點都不變,都指着我們家當雷鋒呢。”

……

老茶樹的事情看起來不小,但現階段只需要去枯枝除雜草,所以沒幾天就完事了。

唐慶國靜下來一看,家裏的事還是一團糟,賣茶葉的事雖然拿到了聯系方式,但也沒有最終确定,最好是春茶上市前就确定好,到時候直接就給他們供貨。

另外因為買車的事情沒能成行,家裏零售的事情依舊只能靠這三頭驢苦苦支撐。

這可不行,他心道。

他也不想老是找唐嘉木來給自己出主意,自己是大人,總不能一直要一個小孩子來指揮自己吧,這次他直接跟李秀英商量,把貸款買車的事跟李秀英說了一下,李秀英一開始被吓到,畢竟家裏要一下子欠賬幾萬塊,實在太吓人了。

直到唐慶國把自己的想法詳細給她說了一遍,又給她算了一筆賬,她才心一橫同意了唐慶國貸款。

貸款手續不算複雜,何況有政策支持,還有利息補貼。到村公所開證明,抵押家産,寫明用途,銀行都不會來考察真實性的,就可以貸到五萬八萬的了。

唐慶國謹慎,只貸了五萬,買一輛小貨車足夠了。

貸了款,買了幾天後的車票,回家來把該交代安排的事情都辦順,就要去縣城買車。唐慶國決定順便再去考察考察古樹茶的市場。

這一天一早唐慶國正準備出門,李忠伍卻又趕到家裏來,一進來就喊道:“姐,給我拿兩瓶酒,天天喝家裏的小鍋酒也喝膩了,我們也洋氣洋氣,喝點外面産的瓶裝酒吧。”

他說着還掏出一張一百元的錢,捏在手上把玩起來,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有錢似的。

李秀英懶得跟他廢話,邊進堂屋邊問他:“我這好幾種酒,你要哪種?”

“随便拿兩瓶吧,”李忠伍頭都不擡:“下次來再換另外的就行了,我喝他個遍。”

李秀英去拿酒,李忠伍又對唐慶國道:“姐夫,好久之前就聽說你要買車回來,我還以為今天來能一飽眼福呢,我進大門前四處找了一遍,也沒看到你的車啊,你把車藏哪去了?”

唐慶國知道他是在諷刺他沒能買到車,不想接他的茬。

李秀英拿着酒出來:“什麽很久之前?這才回來幾天時間。我說你平時半天都不開腔的一個人,今天咋話這麽多呢?酒拿着。我告訴你,你姐夫這就要去買車了,要看車你過幾天再來看吧。”

李忠伍把那張一百元的錢舉到眼前,對着亮光四十五度角斜着看,嘴裏念叨:“看到□□了,真明顯。”

然後才遞給李秀英:“姐,你找吧,我這沒零的。”

李秀英拿過錢,往兜裏揣,李忠伍忙道:“诶!姐,你不看看真假你就往兜裏放了?你這容易收到□□的。”

李秀英沒好氣:“我天天摸還不知道真假?還跟你似的要看半天才看得出來?都像你這樣我這生意還做不做了。”

李忠伍被噎得說不出話來,唐慶國在旁邊都止不住笑。

李忠伍為什麽突然要來這麽一出?只是因為當初唐慶國沒給他賣羊,他自己趕去集市裏賣了幾個錢,還記仇,現在知道唐慶國沒買成車,所以特意來挖苦諷刺。

可惜來晚了,現在唐慶國真的要去買車了,顯擺一百塊錢也被李秀英怼了回去,灰溜溜地拎着兩瓶酒回去了。

唐慶國趕下午去縣城裏的車,中午到了鎮上還要找唐嘉木。時間不寬裕,李忠伍這個小插曲過後他也就出門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