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今古文經

一衆大儒紛紛見禮之後,各自揚手。

“請。”

“請。”

兩聲劃破空氣之中的寧靜,在崔烈和盧植等人的相讓下,楊賜和陳實當仁不讓的朝着宴會的大廳走去,身後跟着崔烈、蔡邕、何休、鄭玄、盧植等人。

就在皇甫岑經過崔巨業的身旁時,不經意的聽見崔巨業一聲冷笑,似乎在嘲弄着面前的皇甫岑。

皇甫岑到沒有什麽反應,倒是趙商臉色不悅的回瞪崔巨業,幸好被皇甫岑及時拉回來。

“師兄,你幹嘛?”

“呵。”皇甫岑拍了拍趙商的後背,緩解趙商的怒氣。不以為然地說道:“他這是故作此态,想讓咱們先亂陣腳,不必理會他便是。”

“嗯。”趙商本同崔巨業就沒有什麽仇恨,只是因為聽劉緯臺的一番忽悠,以為崔巨業是個十惡不赦的家夥。聽皇甫岑這麽一說,便也不搭理這個家夥。

就在兩人先後走入宴會大廳的時候,鄒靖的身子突然一停,皇甫岑一個躲閃,差一點就撞上鄒靖的身子。

“這。”皇甫岑不懼怕崔巨業,崔巨業充其量也不過就是仗着家族的勢力,耀武揚威,沒有崔家,他就沒有什麽資本好讓人害怕的。可是鄒靖不同,這個人是出身軍旅,又是江南大戶人家,而且為人老謀深算,加之自己有把柄被他握在手中,總讓人不安。

“呵。”鄒靖嘴角一咧,見前邊的衆位大儒根本就無人理會自己同皇甫岑,淡然道:“小子,今夜慎言。”

皇甫岑不明的看了看鄒靖,随即點點頭道:“在下知曉。”話罷,便理也不理,跟着衆人的腳步率先離去。

鄒靖用手捋了捋自己的胡須,盯着皇甫岑的背影,看了看人群之中的崔烈,還有身後的崔钰和崔巨業父子,笑着自言自語道:“好倨傲的一個小家夥。”

“什麽?”走在最後的崔钰一皺眉,依稀聽見鄒靖的贊嘆,不明的一問,随後跨步近前道:“鄒兄,請。”

“哦。哦。請。請。請。”兩人想讓之下,先後而進。

Advertisement

崔钰沖着身旁的崔巨業一使眼色,崔巨業當即明了,悄悄地閃到旁廷之內。

旁廳。

“少主。”大漢插手上前道:“他們已經都到了。”

主座上空無一人,側坐之下倒是坐着兩個人,一人整個身子都罩在黑袍之內,看不清楚臉面,正是當日同皇甫岑飲酒的長袍人。

長袍人對面,坐着一男子,這個人身材高挑,五官雖然端正,卻總是有些咧着嘴角,怎麽看都看不出勻稱,氣度從容,神情潇灑,可是眼角眉梢之中都帶着幾分邪氣,整個人都妖靥的很。

“到了。”男子像是在回味着什麽好笑的事情。手指尖輕輕地觸碰了兩下茶盞,卻并不着急喝茶品茗。

長袍人對面前男子的動作早已司空見慣,并不理會這個男子,依舊對着身旁的大漢問道:“皇甫岑也到了嗎?”

“啪!”

皇甫岑三個字一出口,對面的男子手中的茶盞一不小心,頓時摔打在地,神情有些驚恐的看着面前的大漢。

“嗯?”大漢本是想正面回應長袍人的問話,但見男子手中之物跌碎,只是一怔,回身對着長袍人點點頭。

“哦。”男子的行為盡收眼底,但長袍人并不聲張,只是轉回頭看着淡淡地對着大漢說道:“去吧,他們今晚有什麽異動通知我。”

“諾。”大漢點頭回應,一個箭步便閃身而出。

“皇—甫—岑?”男子不悅的盯着面前的長袍人,問道:“你早就知道。”

“是。”

“在崔府盜走的那幾封信就是他做的?”男子談及皇甫岑這三個字的時候,牙根恨得緊緊的。

長袍人品了一口茶水,不急不慢地回道:“有什麽不一樣的嗎?”長袍人這幾日沒少查找皇甫岑的消息,關于皇甫岑在涿縣這半年來的所有事情,全部知曉。

“一樣?”男子意識到自己有些過于激動,穩住自己激動的心情,嘴角略有一絲不自然的嘲諷道:“一樣,當然不一樣?”

“呵呵。”長袍人點點頭,很理解面前這個男子的行為。

“今夜就動手拿回我們的信箋。”男子沒有給面前這個長袍人任何選擇的答案,厲聲說道。

“我知道,只可惜。”長袍人猶豫一聲,不再多言。

“嗯?”男子一聲疑問,見長袍人不往下說,幹脆也不問,只是自顧自地說道:“當然,如果能平安的拿回我們的東西更好,萬不得已就殺……”

最後一個字沒有脫口而出,不是因為面前長袍人詫異的目光,而是因為崔巨業的到來。

“貴客,家父派我告之兩位,邀請的各位大儒均已到齊。”崔巨業不敢怠慢,似乎很恐懼面前兩人,點頭稱頌道。

“嗯,我們已經知曉,你去吧。”長袍人眼底閃過一絲鄙夷,卻不表露出來,淡淡的回應道。

“是。”崔巨業弓着身子,腳下亦步亦趨的退出。

“等等。”

“呃。”長袍人同崔巨業同時一怔,不明所以的看向男子。

卻只見那個男子邪邪地一笑,對着面前的崔巨業說道:“事情辦得不錯,今夜務必要讓皇甫岑動怒。”

“是。”崔巨業臉上揚起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看着面前兩人點點頭離去。

“為什麽?”

“不為什麽。”男子雖然敬重面前的長袍人卻不理會他,心中暗暗盤算着,不激怒皇甫岑,又怎能拿回那幾封信箋呢?不借着拿回信箋,又怎能輕松的擊殺皇甫岑呢?

正廳。

此時正廳之內,已經是一片歡聲笑語,觥籌交錯,推杯換盞中,幾個熟人相互敘着舊,并不談及黨锢之事。

“伯喈兄,你的熹平石經真的著完了嗎?”何休率先挑起話頭,雖然是對着蔡伯邕說着,但是眼神卻寓意明顯的看向對面坐着的鄭玄。何休是位今經文的大儒,每次看到鄭玄的時候總是忍不住要挑起話頭。

當然鄭玄本人不是一個古板的古經文學者,只不過他同盧植師從與馬融,馬融本人又被認為是漢末古經學大家,故此很多人都以為鄭玄是古經文的支持者。

就連何休也是這樣認為的。

事實上,皇甫岑卻是很清楚鄭玄的為人,而鄭玄雖然求學與馬融,可是他本人卻并不受馬融重視,而且很多思想同馬融也不太相同。鄭玄是一個集合今文學和古文學的集大成者,當然很大的一部分是因為當時造紙術的出現,讓鄭玄有機會博覽群書,取百家之長,把經學帶入一個小一統的時代,讓多年争執的今古經文之争告一段落。

這樣的一個人對上面前這個擁有鎖眉之相的何休,當真是苦了他。

盧植沖着鄭玄無奈的搖搖頭,笑而不語。

在場的衆位大儒都知道何休同鄭玄這些年的争執,都各自頻頻看着兩人,眼角眉梢中透露着一股玩味。

“邵公,怎麽你覺得熹平石經上有錯嗎?”蔡伯邕可沒有幾人淡定诙諧的神情,提及熹平石經,一臉的陰線,滿臉嚴肅的盯着面前的何休問道。

“蔡伯邕?熹平石經?”皇甫岑猛地一拍自己的腦門,這才恍然大悟,蔡伯邕不就是蔡邕嗎,蔡文姬的父親,大漢名儒嗎?自己怎麽能把他忘記呢?

身旁趙商一臉詫異的看向皇甫岑,皇甫岑的動作太過古怪,不就是一個熹平石經嗎?需要那麽激動嗎?

趙商當然不清楚,皇甫岑哪裏是在想熹平石經的事兒。

“伯喈、康成、邵公,今天我崔某做東,宴請諸位老友來此,就不要在談那些不愉快的了。”崔烈眉梢一挑,看着何休執拗的糾纏,心道要是讓何休就這麽同鄭玄辯論下去,自己今夜的計劃就泡湯了。

“呵呵。老夫也覺得,咱們還是抛開那些政見。”楊賜位高權重,雖然黨锢之争的陰影漸漸消散,可是現下要是談些國事,總會招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的。

“呵呵。”鄭玄很大度的一笑,舉起手中的酒樽,敬向面前的衆人說道:“各位,康成這裏自罰一杯。”

鄭玄如此氣度,一旁的何休反倒是十分不好意思的舉起酒樽遞向衆人。

氣氛頓時就煥然一新,衆人也就有說有笑的不談及其他的事情。

皇甫岑雖然并不關心這些今古文經之争,但是沒有了這股風氣的滋擾,皇甫岑也樂得自己在那裏品嘗美酒佳肴。

當然如果沒有人打擾自己,自然是最好的了。

事情偏偏不是這樣,有些人總是以捉弄別人為趣,只要他人不舒服,自己才會更快樂。

皇甫岑早就料到今夜崔家必定不會善罷甘休,卻沒有想到崔家的除了崔巨業,那個名聲很大的名士崔烈竟然也會是一個道貌岸然的家夥。

“子幹老弟。”崔烈眼眸之中狐光一閃,端起酒杯敬向面前的皇甫岑。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