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遼東烏丸

昌黎城內。

經歷了下午的那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還有校軍場上那一番振奮人心的喊話,整個遼東屬國昌黎城的百姓,烏丸人,漢人,混血人等等,只要是大漢治下的子民風傳着皇甫岑的事跡,只單單這一兩件事情,皇甫岑如今在遼東人的心中,已經成為一座堅實的堡壘。

如今,已經沒有人可以選擇無視他的存在。

皇甫岑,給了他們從沒有過的信心,氣氛一時間,空前膨脹強盛,所有的人奔走相告。

可是有一條小巷的巷口中,卻是異常的安靜,安靜的沒有人開口說話,就連一絲狗叫之聲都沒有,只有淅瀝瀝的雨夾雪,緩緩墜地的聲音。

繞過院門,還能聽到一陣不規律的心跳之聲。

這種天氣,這種氣氛,自然是悶到不行。

可是這座小宅院中的感覺,分明就是暴風雨來臨的前一夜。

“撲!”

許久,當燃燒的檀香開始燃燒殆盡之時,坐在主座之人終于擡起頭,看着面前的心腹,問道:“都說說吧,接下來,該怎麽辦?”

很平淡的語氣,仿佛那些事情根本就沒有發生一般。

身旁環繞的兩個烏丸人左顧右盼,最後目光全部落在左首一個漢人的身上。

緊跟着這個烏丸大人的目光也轉到那人那裏,問道:“魏先生,你說說吧,咱們怎麽辦?”

“媽的,要我說啊,殺了檀石槐這個老家夥也好,他少作踐咱們烏丸人了,大人,你是沒看見當時城內的情形,這個檀石槐太過嚣張跋扈,連我都忍不住要出手了。”未等開口,那兩個烏丸心腹,其中一人再也坐立不住,起身喝道。

“嗯。”烏丸大人瞪了一眼,道:“尾敦,先聽魏攸先生的。”

此人正是遼東烏丸大人蘇仆延(速仆丸),也正是日後被封為峭王的遼東烏丸單于,烏丸人雖多,但是卻僅以遼西烏丸大人丘力居為首,蘇仆延同烏延、難樓等人皆屈居于丘力居之下。可是眼下卻有機會讓蘇仆延重新成為烏丸大單于,蘇仆延自然不想放過。

Advertisement

聯合鮮卑大單于檀石槐的陰謀,可是,不幸的事情湊巧就這麽發生了,檀石槐竟然被剛剛到任的屬國都尉皇甫岑殺了。

魏攸本能厭惡的挑了挑眉,他只是迫于無奈聽命于眼前的遼東烏丸大人蘇仆延。可是他卻不是真心相投,雖然也出過謀劃過策,倒是沒有當過幫兇,即便這樣,蘇仆延還是很信任魏攸,也實在是魏攸掩飾的很好。

魏攸擡頭看了看蘇仆延,然後雙手不自覺的緊握,心中默念道,自己能幫的,只能幫到這裏了,新來的屬國都尉,既然剛剛到任就不怕鮮卑的威脅,那麽定然有他與衆不同之處,自己如果要選擇他,也要等一等,看這場大戰他是如何打贏的。

“魏先生。”蘇仆延見魏攸遲遲不開口,提醒道。

“我們不能像尾敦将軍所說,跟鮮卑翻臉。”魏攸臉色不變的開口道。

“嗯。”蘇仆延點點頭,然後轉向一旁,低聲道:“我也是這麽想的,鮮卑勢大,畢竟剛剛在邊塞打贏漢庭,遼東之地又是他們長治久安之地,一時間,就算是檀石槐身死,也不會就這麽輕易的樹倒猢狲散,畢竟他還有兒子和連。”

“和連?”魏攸輕笑一聲,卻沒有表露出來,他當然清楚蘇仆延心向鮮卑的分量,所以他才故意這麽順着蘇仆延說,先穩住蘇仆延,然後等新任的屬國都尉打敗城外來犯的鮮卑,剩下的一切都好說。

“那我們現在就揭竿而起,裏應外合?”尾敦不明的問道。

“當然不是。”魏攸跨前一步,進而解釋道:“我以為,我們現在易靜不宜動。”

“什麽叫易靜不宜動?”蘇仆延不解的看向魏攸。

“大人,不要忘了,這檀石槐此行的目的,他是想來我烏丸,進而跟咱們結盟的,如今,他卻死在咱們的城內,大人,你說鮮卑人會怎麽看?”

“當然……會認為咱們勾結新任都尉,故意詐他們入城。”尾敦起身,信誓旦旦地回道。

“他們……不會,這麽笨吧?”蘇仆延有些疑慮的看向魏攸。

“呵呵。”魏攸嘴角邪邪一笑,然後道:“笨不笨,這個不知道,只怕別有用心的人挑撥。”

“那麽說,咱們要投靠這新來的都尉?”尾敦把蘇仆延想要問的話,全部問出。

“不。”魏攸本是背着的身子,猛地轉回身看着蘇仆延,然後淡定地說道:“以新任都尉的手段,咱們就這麽過去,只怕适得其反,沒有寸功,恐怕咱們也會被人看扁。”

“嗯。”蘇仆延點點頭,用手穩了穩自己身邊的扶手。沉吟許久,道:“不過這麽靜待,也不是辦法,以後終究是要受制于人的。”

魏攸心神一頓,沒想到蘇仆延竟然也看到了以後的事情,只有邁前一步,然後道:“大人,有沒有想到,如果我們冒然選擇,錯誤之後,面對的可是兩個強大的敵人,鮮卑和大漢,都不是烏丸人能抵抗的,更何況……”

“更何況,我僅僅有遼東一地烏丸,唉!”蘇仆延負手仰望,然後嘆道:“丘力居現在日益強大,恐怕烏丸大單于的位置。”

“大人,即要想聯手,也要等着他們分出勝負。”

蘇仆延不甘的起身走到窗前,負手而後,然後看着窗外減小的雨水,苦笑的低嘆一聲,“不過沒有想到,這個新來的都尉竟然有如此魄力,我還真是小觑了他!”

“呵呵,不是小觑,是我們低估了一個民族的決心。”

“民族的決心。”蘇仆延掂量回味了一下,然後點點頭,迷茫地說道:“那又是哪個民族的決心?”

魏攸一怔,旋即想起皇甫岑在點将臺上的那番講話。

凡大漢境內,皆為大漢子民。

蘇仆延緩和一下氣氛,開口道:“不過,經此一事,皇—甫—岑這三個字将會名揚天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