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誤國士儒

“啪”的一聲,一卷書簡狠狠地打碎幾案上的茶盞,司徒袁隗臉漲得鼓鼓的,氣呼呼的連罵三聲:“豎子!豎子!豎子!”

“司徒大人,何事如此生氣?”一旁南陽同鄉何颙眉目一沉,盯着那卷書簡,問道。

“哼!”鼻子冷哼一聲,袁隗走回主座,往上一坐,依舊不依不饒的大罵道:“豎子匹夫!當日要是不讓他去遼東,何至于有今日之禍。”

聽袁隗口中之言,越來越嚴厲,何颙心知此事定然不小,又聽方才疾馳的快報,這種事宜已有思量。

“叔父!”未等何颙撿起書簡,安慰幾句。

邊聽書房之外,腳步匆匆行來幾人。正是袁隗的兩個侄子,長兄袁逢之子袁紹和袁術。

“叔父!”兩個互視一眼,然後跪倒禀道。

“坐吧!”袁隗沒有好氣的輕哼一聲,然後看着何颙,收斂一下語氣,和聲道:“伯求先生,看過那卷書簡,再給他們看看。”

何颙粗略的掃了一眼,自知袁紹、袁術乃是袁氏一門嬌楚,袁隗很看重的後人,也不敢多耽擱,直徑的把手中書簡交到兩人手中。

袁術伸手要接。

袁紹瞪了一眼袁術,然後在袁隗的示意下,率先接過來相看。

“叔父,我聽說,塞外遼東如今又興兵犯境了。”袁術壓抑不住自己的興奮勁,擡身問道。他是那種野心極大,報複心也極大的人,能有邊功,他自然向往。

袁隗沒有開口,只是看着袁紹,等着他的發言。

袁紹但是有幾分淡定的看完書簡,然後嘴角微微一抖,譏諷道:“叔父,以小侄來看,鮮卑犯境那是遲早的事情,只可惜,他皇甫岑自找苦吃,非要讨這趟苦差事。”

“嗯。”袁隗不悅的一哼,看着自己袁氏最除夕的兩個孩子竟然沒有絲毫擔憂邊塞之事,他有些不悅。

“叔父,小侄看來,這趟鮮卑必勝,大漢必敗。”袁術察言觀色本領最強,見袁隗野心不大,似乎也并不希望朝廷大敗,沒有開口說話,反倒是看着一旁的手拿書簡的何颙。而恰恰袁紹不知這些,冒失的開口道。

Advertisement

“大漢敗,你們能有什麽好處嗎?混賬東西!”袁隗本就生氣,當初天子劉宏在盧植、蔡邕、馬日磾等人的支持下,竟然重用緊緊二十歲的皇甫岑為遼東屬國都尉,他就不同意。

眼下,就已經證明,他們的決定是多麽對。

皇甫岑畢竟年幼,他去遼東,只會把局勢鬧的不堪,大漢國亂!

袁紹心知這不是袁隗真心話,身旁又無外人,議郎何颙乃是叔父袁隗的心腹智囊,随即開口道:“叔父,以侄兒來看,這正是我們士人借機再一次打壓宦官的機會。”

雖然痛袁紹一直不合,但是袁紹的一番話,袁術卻贊同的點點頭,進言道:“叔父,既然遼東禍亂要起,宦官支持的那些邊将,此戰定敗無疑,我們就可以借機複起。”

“嗯?”袁隗沉吟一聲,不語,只是看向何颙。

何颙心中雖然一寒,這個計謀也太毒辣了,竟然要以遼東土地,大漢戰敗作為賭注,這兩個袁氏後生,真可謂無所不用其極,點點頭道:“卻是不錯。”

“叔父,你還猶豫什麽,當下定要聯合士人複起。”袁術再次進言道。

“叔父,去年,天子設鴻都門,外放之人如今都已經重掌地方大權,如今又要在西園官邸賣官,天子和宦官這是要堵塞咱們士人為官之路啊!”袁紹再道。

“司徒大人,兩位公子之言所言不差,如果不是去年夏育、田晏、臧旻大敗而歸,恐怕我們如今就已經被打壓的不行了。”

“叔父,堕了邊軍的氣勢,就是弱了宦官的取寵之路。”身旁的袁紹分析道。但是他卻全然未想,要是昌黎城破,皇甫岑大敗,大漢接下來會面對的是個什麽樣的局面。

更何況,皇甫岑又不是憑借宦官等上遼東屬國都尉這個位置的,他其實是士人盧植、蔡邕、馬日磾推舉的,也是漢室舉薦的。陽安長公主,渤海王子嗣劉基,都是他的引路人。甚至天子劉宏都是皇甫岑的引薦人。

所以,這仗敗了,丢的人是誰,不言而喻!

袁隗再也坐立不住,起身,在堂下徘徊,來回踱步看着自己眼前的三人,久久下不去決定。

“叔父,早下決定,這仗只能敗,不能勝!”袁紹理直氣壯地吼道。

許久,袁隗才轉過身來,看着袁紹道:“本初,你可知,這一敗,大漢的邊塞将會處于什麽樣的狀态嗎?”

袁紹起身,在何颙和袁術的目光中,冷聲回道:“叔父,孩兒當然知曉,大漢邊塞必将會烽煙四起,匈奴、烏丸、羌氐、鮮卑甚至是南蠻、山越、扶餘、高句麗、西域諸國,都有可能趁機作亂。”

袁隗手臂揚起,手指發顫,心驚地說道:“如果這仗大敗,那大漢就陷入風暴之中,你我都有可能成為千古罪人。”

“叔父。”袁紹目光炯炯,看着袁隗,信誓旦旦地回道:“如果沒有禍亂,天子怎麽能想起咱們士人。當那些宦官和武夫都無用了,天子才會複起黨人,咱們才會重新把持朝政,這些……叔父,您都應該知道!”

“叔父,您這就要上朝,阻止朝廷發兵。”袁術起身附和道。

何颙深吸一口氣,面前這袁氏二子野心極大,竟然借着國亂,想出這樣的招數。不過,怎麽看,對士人都是百利無一害的。

“我看,還是要同伯獻(楊賜)、仲弓(陳實)、伯慎(張溫)、正方(陽球)他們商量過後,才好決斷。”這麽大的事情,他袁隗不敢擔當。

說好了,這是為了除奸,除宦官。不好聽得就是,亂國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不必了,我們早就想過了,此事,本初之言可行!”

就在袁隗詫異的目光中,挑簾走進幾人,正是楊賜、陳實、張溫等人。

他們已經被宦官打壓的太久了,他們太渴望當年掌握朝廷大權的感覺了。所以他們為了同一個目的,開始慢慢走到了一起。

江山,畢竟不是他們的。

他們要的只是權力。

“呃,你們……都知曉消息了?”袁隗看着面前衆人,随即苦澀的一笑,轉回頭看着何颙道:“去,給冀州刺史王允去信,時刻報告遼東的戰況!”

“我還就不信他皇甫岑能是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

(終軍字子雲。濟南人也。少好學。二十歲的時候,自請出使南越,表示“願受長纓,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闕下”即自請從軍報國。)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