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26

喬慈拜完徐夫人和朱氏,小喬也向她二人以及魏俨道過謝,随後帶着阿弟到自己的西屋。

春娘早早就在半道張望,遠遠看到喬慈和小喬并肩而來,迎了上去,笑眯眯地故意道:“公子,可記得婢?”

從前在東郡,論相處的時間,小喬和春娘其實也不過兩年,喬慈卻是實打實從小被春娘看大的。喬家家主雖庸碌無能,但有一點卻是別的世家難以企及,那就是對治下民衆和家中的下人,一向寬和。喬慈也是如此,和春娘感情很好,看見她,上去便道:“春娘比先前還要年輕幾分,我都認不得了。”

春娘知道小公子是在逗自己高興,卻也真也被他哄的高興了。歡歡喜喜地接了他,一路說着閑話,回到了西屋。小喬問父親以及伯父伯母的身體安康。喬慈道:“父親身體康健,來之前,也特意吩咐我帶話,叫阿姐你無須牽挂,自己這邊過好便可。倒是伯父,前些時候薛泰來攻,他愁的病倒了下去。後來薛泰退兵,養了幾天又好了。伯母一向也好。”

小喬聽到父親安康,也放了心。

春娘在旁陪話片刻,知道他倆應當還有別話要說,先出去了。留下小喬喬慈姐弟二人。

……

魏家人,無論是祖母還是阿姐的婆母,竟然都這麽客氣,更不用說那位魏表哥的殷勤接待,簡直無微不至。如此看來阿姐誤打誤撞嫁到這裏也算因禍得福,過的很是不錯。只要阿姐過的好,比自己過得好還還重要。喬慈收獲意外之喜,心情大好,等春娘一出去,立刻興沖沖問:“阿姐,我姐夫何日歸來?我去城外迎他!”

小喬想起了魏劭臨走前那晚,對自己提及他次日要去涿郡時的對話寥寥的一幕。

其實小喬倒并沒覺得魏劭是為了特意避開迎接自己弟弟和兖州來人而去涿郡的。

雖然目前為止,她也談不上對他有多深的了解。但總覺得以魏劭的身份和他自負的性格,就算他真的不想接待來客,置之不理便是,他也不是幹不出來,根本無需選擇躲避這樣的方式。

或許他真的恰好這時候,需要過去罷了。

但話又說回來,即便是湊巧,這些時日,對于喬慈的到來,魏劭給她的感覺,就是冷淡、消極。類似于“祖母怎樣便讓她怎樣,與我何幹”的感覺。

倘若他對自己一直就是剛開始的那種冷漠厭惡的态度,她當然無所謂。

但現在,兩人親密的什麽都做過了。看他的樣子,對自己似乎也挺着迷的,當時在書房裏,說那話的前一刻,還強行要她坐他腿上讓他摸摸親親來着。

這也是當時她得知他在這當口要走,又渾然不在意,連半點解釋或至少安慰一下她的意思都沒有。

就算她再豁達,再想得開,心裏未免也有點堵。

她當然不會奢望魏劭會因為和自己好上就待見起自己的家人。畢竟父兄之仇不共戴天。

但終究,還是會有點意難平。

說直白點,她覺得自己是冠名妻子的魏劭的玩物。猶如以色侍人,如今他貪圖新鮮,對自己算是給了幾分好顏色,日後誰知道會怎樣?

現在見阿弟初來乍到喜出望外,恐怕他把魏劭當成和魏俨差不多的樣子,到時候見了真人落差太大,便道:“你姐夫老成持重,向來嚴肅,和魏使君并不相同。他性格又孤僻,平日不愛和人打交道。你見了他,務必維持必要的禮儀,無需過多熱絡,免得他誤會你在冒犯,對你印象不佳。”

喬慈一怔。看了眼阿姐。見她神情認真,并不像是在說笑。遲疑了下,還是點了點頭:“我記住了。”

小喬這才露出笑容,拉着他坐下,問了些他的日常起居。喬慈一一應了,遲疑了下,忽然問道:“阿姐,你如今可有堂姐的消息?”

小喬搖頭。

“先前我卻遇到了綠眸馬奴比彘!”

小喬一愣。

喬慈把當時在巨野城外,父親率領兖州五萬兵馬和來犯的薛泰兩軍對陣預備拼死一敵,自己出陣,先殺薛泰兒子,又對戰薛泰帳下兩人,危急關頭被一個突然出現的陌生客給救下的經過說了一遍。

“阿姐,當時他将我送回父親身邊,我站在地上,看清了他的臉,就是家中從前那個和堂姐一道不見了的馬奴比彘。戰事一結束,我就盯上他,拼命追上來他。他停了下來,說他和堂姐已經是夫妻了!我聽他口氣,仿佛堂姐當初是自己願意和他一道走的!阿姐,你和堂姐一向親近,難道事先你半分也不知道?”

小喬之前只知道父親領兵拒薛泰于巨野城外,薛泰後來聽聞大本營被楊信攻打,被迫退兵自救。并不知道中間還有這樣一番經歷。聽完又驚又喜。

此前一直沒有比彘和大喬的消息,亂世人不如太平狗,雖然知道比彘應該能夠保護好大喬,但總是有點牽腸挂肚,時不時會想起來。如今從弟弟口中突然得知這個消息,至少說明一點,他兩人應該已經落下了腳。比彘也是知道了兖州有難,這才潛回去暗中相助的。

小喬對上弟弟困惑的眼神,道:“我是知道的。非但知道。當初還是我幫他們二人出走的。”

喬慈大吃一驚,呆呆地望着小喬,一句話也說不出。

小喬道:“我知道你不解。日後你就會知道了。阿姐要你記住,比彘絕不僅僅只是我們家的一個舊日馬奴那麽簡單。他極有能力,生逢亂世,若逢機遇,日後未必不能稱霸一方。堂姐嫁他是兩情相悅,二人天造地設。我是相信你,才把這事情告訴你的。說不定日後兖州和我們喬家上下的身家性命,也需他的助力。你牢記在心。只是回去後,先不要讓伯父他們知道,懂嗎?”

喬慈對小喬一向言聽計從,雖然還是陷入震驚無法自拔,但見阿姐說這話時的神情嚴肅無比,還是點頭,喃喃地道:“我記住了。”

小喬道:“這次薛泰攻兖州,兖州得以保住,是仰仗了別人的恩賜。倘若我們喬家一直這樣下去,今日薛泰走了,明日還會有王泰、李泰。喬家自己不振,總寄希望于別人,如何能夠延存下去?”

喬慈面露羞愧:“阿姐說的是。當初就是任城周群來攻,我們家男人無能,才将你遠嫁到了這裏。才半年多過去,又遭薛泰攻伐,戰戰兢兢,不得安寧!我們喬家若是不立,兖州遲早是要落入旁人之手!”

兖州丢了也就算了,就怕到了最後,連人也一個不剩了。

小喬凝視着弟弟,語氣變的柔和了,道:“阿姐知道阿弟有心振興家業,只是阿弟如今也才十五,縱然有心,也是無力獨掌。伯父是不用指望的了。如今只能寄希望于父親奮發。倘若父親能成喬家砥柱,過兩年有阿弟助力,借力我喬家在兖州的民望,三管齊下,何愁不能重振家業?”

喬慈被小喬的描述激動的熱血沸騰,臉龐漲得通紅:“阿姐放心!我回去就力勸父親,再也不要盲從伯父!再聽伯父的,我們喬家遲早要完!”

小喬笑道:“你要敢這樣魯莽,父親非但不會聽你,反而要打你。不用你勸。你回去前,我給你一封信,你幫我轉給父親。兖州一而再再而三地遭難,我料父親也不至于甘心仰人鼻息,乃至坐以待斃。”

喬慈被小喬說的不好意思起來,搔了騷頭,應了下來。姐弟又說了片刻的話,喬慈想了起來,樂呵呵地道:“阿姐,那位魏表哥說,等下帶我出去踏馬兜風,我能去嗎?”

小喬其實并不想讓喬慈和魏俨過于接近了。只是方才在北屋,徐夫人親口發過這樣的話,讓魏俨做東陪客,她要是不準,未免有些說不過去,弟弟這會兒又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略略遲疑,點了點頭。

喬慈高興了起來。

“不過,凡事都有度。他随态度随和,那是他出于地主之誼,對你客氣。你該有的禮節和規矩,要守着。不能和人過于狎近,懂了沒?”

喬慈滿口應下。

小喬望着弟弟興高采烈的樣子,活脫脫還是個孩子,忍不住笑了起來,搖了搖頭。

午飯喬慈在小喬這裏用。徐夫人那邊打發人送來了一食盒馔菜。姐弟兩人吃完了飯,稍事歇息,下人來傳話,魏俨已經來了。

小喬将喬慈送到大門口。

魏俨一身行獵的裝束,帶着十幾個同樣勁裝的随從在等着了,一行人鮮衣怒馬,富貴逼人。看到小喬領着喬慈出來,魏俨迎了上來,快步登上臺階,對着小喬道:“弟妹放心,我保管護好阿弟,天黑前歸來。”

小喬向他道謝,目送喬慈上了馬背,與魏俨并騎朝着城外飛馳而去,一行人的呼喝聲漸漸地消失在了耳畔。

……

天黑前,喬慈果然回來了。第二天又随魏俨打獵。一行人來到漁山獵場,收獲頗豐,打了兩頭狍子,山雞野兔無數。轉眼一個白天過去,日頭漸漸開始西斜,魏俨正要呼喝收隊回城,忽然看到前方密林裏縱出一只受驚的成年鹿,體格豐碩,腹部鼓脹,看似是只懷胎母鹿,立刻拉弓搭箭,一箭射出,正中奔跑中的母鹿的一條後腿,母鹿哀呦一聲滾跌在地,爬起來拖着淌血的傷腿,一瘸一拐依舊奮力逃脫。随從紛紛趕去,捉住了母鹿。魏俨翻身下馬,取了個皮囊,從靴筒裏抽出一柄匕首,正要割破母鹿喉嚨放血接入皮囊,喬慈在旁,見母鹿呦呦悲鳴,于心不忍,說道:“魏表哥,能否放了此物?”

魏俨擡頭看他。

喬慈見衆多随從也用詫異的目光看着自己,臉憋的通紅,支支吾吾道:“我阿姐從前教我,說行獵時若遇懷胎母畜,不可傷害。我見這母鹿腹大如鼓,想必也臨産期……”

他一個大男人,說這樣的話,實在是羞于齒口,說了半截,便停了下來。

魏俨一怔,随即哈哈大笑,立刻收了匕首丢掉皮囊,命手下從鹿腿拔出箭,取金瘡藥敷上,放走後,拍了拍面紅耳赤的喬慈的肩膀,笑道:“你阿姐所言極是。往後我會記住。”

喬慈原本擔心他要嘲笑自己,沒想到他态度如此爽快,頓時松了口氣,心裏對他更是添了一份親近,急忙道謝。

……

一行人從漁山歸來,朝着城池方向打馬而去,快到時,西面的一條馳道之上,由遠及近,一隊十數人的人馬沐浴着夕陽而來。同樣是往城池而去,兩方漸漸碰頭,遇在了岔道路口。

跟随魏俨的随從已經辨認出來,夕陽中馳近的這支人馬,正是三天前去了涿郡的君侯魏劭。

随從紛紛停馬于路邊,下馬跪拜迎接。

魏俨慢慢勒馬,但并沒下去,只垂缰坐于馬上,看着魏劭漸漸而來。

喬慈不認得魏劭,自然也沒下馬,只跟着魏俨停馬,注視着對面那隊正朝自己疾馳而來的人馬。他看到當先的那個男子十分年輕,面容英俊,神情堅毅,雙目直視着前方,晚風襲他袍袂,衣角翻飛,縱馬轉眼便馳到了近前。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