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9)

你快來幫我,你是不是我姐姐,見死不救啊。”

“小穎,你回房。”媽媽讓李穎回房,不要插手外面的事情。

李穎朝李琛做了個無可奈何的表情,不是我不幫你,是媽媽不讓。

早上,奶奶們買完菜坐在一起聊天,打發時間。

“老李,這件衣服沒見你穿過,新買的嗎?”趙奶奶問李奶奶,她身上的衣服看着很新。

“我兒媳買的,給她爸也買了一件。”李穎媽媽給爺爺奶奶一人買了一件新衣服。

“好看,這顏色适合你。”王奶奶誇李穎媽媽眼光好。

“家裏衣服夠穿了,讓她別買她非要買。”老人舍不得花錢,覺得衣服夠穿就行了,也不講究流行。

“你兒媳孝順,多好啊,還是你福氣好。”袁奶奶笑着說,她們這裏面就屬李奶奶和兒媳的關系處的最好。

李奶奶謙虛地說:“還行吧。”

“你知足吧,我兩個兒媳沒一個記得我的,整天就知道較勁,看見她們我就煩。”袁奶奶說起兩個不省心地兒媳直搖頭。

“你兩個兒媳較勁,起碼不找你的麻煩,我們家兒媳是和我較勁,沒有一件事情順我的心意,我要往東她就偏要往西。”

趙奶奶說起兒媳氣不打一處來,她們是互相看對方不順眼,也不知道是不是上輩子的冤家。

“你怎麽不讓她住回自己的家?”趙靓自己家的房子一直空着,他們和奶奶住在一起。

“靓靓上學住在這方便,路上時間短,周末她就住回自己家。”要不是照顧孫女,趙奶奶才不願意和兒媳住在一起,她自己一個人逍遙自在。

“你們家兒媳這脾氣就不能改一改?”奶奶們都不喜歡趙靓媽媽,見到她們只點點頭,從來都不叫人,給人一種傲慢的感覺。

Advertisement

“她這輩子都改不了了,剛結婚時還不是現在這樣,要是當時就這麽古怪,我死活都不會同意他們結婚。”趙奶奶腸子都悔青了,哪裏能想到兒媳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都是金錢作怪,有錢就看不起人。

“孩子有孩子的生活,我們也管不了那麽多。”王奶奶安慰大家,婆媳關系是自古以來的難題。

“是啊,我也沒什麽要求,只有她對我兒子和靓靓好,我就睜只眼閉只眼。”趙奶奶這些年已經對兒媳降低了标準。

“我曬了些蘿蔔條,你們一人拿一些,回去把它切碎炒成蘿蔔幹,喝粥、吃面條、包子、饅頭都能配着吃。”李奶奶曬了兩框蘿蔔條,特意多買些,分給大家吃。

“我下午包包子,包好你們來拿。”袁奶奶買了肉、青菜,準備包肉包和菜包。

“你包包子,那我就包餃子,包個三鮮的,再包個牛肉的,我們家小健今天早上說想吃餃子了。”王奶奶打算下午包餃子。

“我下午來給你們幫忙,幹脆你們放在一起包。”趙奶奶建議一起包,都能幫上忙。

“下午來我家包。”王奶奶讓大家一起來,她家桌子大。

吃完午飯,睡了一覺,李奶奶把蘿蔔幹炒好,裝在碗裏給她們送去。

“你包的包子就是好吃,我包的比你差遠了。”趙奶奶幫袁奶奶一起包包子,李奶奶幫王奶奶包餃子。

“哪裏會差遠了,包子還不都是一個味。”王奶奶快速地包着,動作麻利。

“靓靓一吃你包的包子立馬就能吃出來,你包的她一頓能吃兩個,我包的她勉強吃一個,可能還是怕我不高興。”趙靓每次吃到好吃的包子,她就知道肯定是袁靜奶奶包的。

她們之間常常會互相贈送自己做的菜和各種點心。

“包子好不好吃主要是面要發好,你可能面發得時間不夠。”王奶奶也擅長面食,掌握好發面的時間很重要。

“我從小就吃面食,我們老家家家戶戶都愛做面食,自然就會做了;你的糕點做的比我們都好,每次靜靜和月月都搶着吃。”

王奶奶和袁奶奶祖籍是北方的,趙奶奶是南方人,飲食文化千差萬別,各有所長。

“不同的地方吃的東西差距太大了,北方人愛吃面食,南方人愛吃米飯;四川人愛吃麻辣,上海人愛吃甜食,山西人愛放醋,每個省都不一樣。”李奶奶總結全國的飲食特點,每一個省吃的都不一樣。

“我們國家太大了,不過也好在它大,蔬菜水果什麽都能吃到。”

新疆的哈密瓜、山東的蘋果、寧夏的枸杞、東北的大米、海南的椰子、內蒙羊肉、浙江的海鮮,無論你生活在哪一個省份,都能買到不同地區産的食物。

“是啊,現在是只要有錢想吃什麽都能買的到,換在二十幾年前連想都不敢想。”王奶奶回憶起從前的那段歲月,要買東西必須憑糧票,每人每月都要按規定領取。

“那時候交通也不便利,哪像現在坐飛機幾個小時就到了。”鐵路和航空領域的高速發展,縮短了出行距離。

以前出門坐火車要十幾個小時,如果是出遠門幾天幾夜的也有,更別提坐飛機了,那就是奢侈品。

“咱們姐妹趁着身體還硬朗,也出去旅游吧。”袁奶奶和大家商量,她還坐過飛機,也想趕回時髦。

“好啊,我們還從來沒有一起出去旅過游。”趙奶奶第一個同意,她們這個歲數再不出去旅游,以後想去也走不動。

“等孩子們放假,咱們就去。”王奶奶也贊成。

“是該出去走走了,等他們放暑假我們就去。”李奶奶也好久沒出去旅游了。

☆、第 50 章

郭毅爸爸在舞廳算是一個名人,原因很簡單,天天來和誰都熟,又放得開喜歡和一些女的打情罵俏。

“你讨厭死了,我的鞋子都被你踩髒了。”和郭毅爸爸跳完舞的阿姨,看着自己白鞋上的淺淺腳印,嗲嗲地抱怨道。

郭毅爸爸蹲下來,用衣袖擦拭着舞伴的鞋子。

舞伴趕緊把腳縮回來,“你怎麽用衣袖擦,衣服都弄髒了。”

“沒事,只要能把你的鞋子擦得幹幹淨淨,我的衣服算什麽。”爸爸拍了拍袖子上的灰塵。

舞伴抿着嘴偷偷笑,“你啊,真會讨女人歡心,以前沒少給其他女人擦鞋吧。”

郭毅爸爸捂着胸口,表情誇張地說:“冤枉啊,我就給你一個人擦過鞋。”

“騙人,我剛剛聽見好多人都和你打招呼,你肯定是這裏的常客,你不會和我說你是一個人跳舞吧,我才不信。”舞伴是第一次來這個舞廳,一來就被郭毅爸爸盯上了。

“我真是一個人跳舞,你不信我跳給你看。”郭毅爸爸在原地轉圈,逗得舞伴笑開了花。

“油嘴滑舌。”舞伴輕輕地打了一下郭毅爸爸。

“我是老實人,你對我認識不夠,我們多接觸你就知道我是個好男人。”

“你就是個滑頭。”

“哎呦,我可是真心對你,你怎麽能這麽說我,我太傷心了。”郭毅爸爸假裝傷心難過的樣子。

“好了,不逗你了,我們去跳舞吧。”

兩個人又重新回到舞池,随着音樂翩翩起舞。

郭毅爸爸時不時地在舞伴耳邊耳語幾句,說的舞伴面紅耳赤,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們是一對。

王健不知從哪弄來一把吉他,裝腔作勢地要彈給她們聽。

王健敲敲吉他,清清嗓子,“你們坐好了,我開始彈了。”

李穎她們很配合王健,都放下手中的事情,目不轉睛地看着他。

王健從沒學過吉他,剛彈了一分鐘,她們就聽不下去了。

袁靜捂着耳朵:“別彈了,跑調了。”

趙靓接着吃糖:“你彈的太難聽了。”

王健放下吉他,聲音不悅地說:“你們能不能有點耐心,我剛開始你們就嫌棄。”

劉鵬指着吉他說:“你又不會彈吉他,突然彈吉他幹嗎?”

王健看着一群土包子朋友,和他們解釋:“我特意借我同學的,現在流行彈吉他。”

李穎笑:“朋友彈是流行,你彈就是恐怖片。”

王健氣急敗壞地說:“你們真是不懂得欣賞。”

他白借了,沒一個人能欣賞吉他的魅力。

語文老師昨天讓同學們寫了一篇作文,今天這節課就是專門講解作文的寫作技巧。

“昨天的作文同學們普遍寫得都不錯,我從中選了一篇寫得最生動、分數最高的作文,一會我以這篇文章為例文給同學們分析,請李穎同學上臺來朗讀自己的作文。”

李穎興奮地上臺,從老師手中接過自己的作文,聲情并茂地朗讀着作文。

臺下的同學聚精會神地聽着,等她讀完臺下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李穎同學的這篇文章不僅寫得好,而且也容易讓其他同學參照,下面我從第一段開始講解。”

“你真厲害,我從來沒上臺讀過自己的作文。”同桌對李穎做了個了不起的手勢。

“你多寫幾篇作文就會有進步。”

同桌搖搖頭:“我最讨厭寫作文,算了我只要不是太差就行了。”

王健爸爸出差,去的地方正好離家不遠,辦完事就回來看看家人。

王奶奶見兒子回來自然是買了好些菜做給兒子吃。

爸爸回來王健就要小心了,爸爸可沒爺爺奶奶好對付。

他這兩天很少出去玩,基本都是在家呆着。

下午實在憋不住了,去了一趟網吧,他騙爸爸他去趙靓家做作業了。

他和趙靓她們經常在一起寫作業,爸爸沒起疑心,只是讓他早點回來。

王健以為他的借口□□無縫,他之所以敢說去趙靓家做作業,就是因為他确定爸爸不會去趙靓家核實。

如果說去其他人家,爸爸有可能會去找他,鑒于趙靓媽媽的古怪脾氣,王健爸爸是不會去自讨沒趣的。

只是他千防萬防,忘記防趙靓了。

趙靓家保姆做了藕餅和茄盒,趙奶奶讓趙靓給關系好的幾家鄰居都送一份。

“這不是靓靓嗎,快進來。”王健爸爸熱情地讓趙靓進屋。

“叔叔好,這是我奶奶讓我送來給你們嘗嘗味道。”趙靓把碗放在飯桌上。

“替我謝謝你奶奶,你還特意跑一趟,等小健做完作業讓他帶回來就行了。”王健爸爸給趙靓拿了一個洗好的蘋果。

“他還要去我家拿多麻煩,我送一趟最快。”趙靓咬了一口蘋果,真甜。

王健爸爸聽着趙靓的話,感覺哪裏出了問題。

“靓靓,你今天下午不在家嗎?”

“在啊,我下午睡了一覺,剛剛起來。”趙靓還是被奶奶叫醒的,不讓再睡了要不然晚上會睡不着。

“你見到小健了嗎?”

“沒有,我今天一天都在家。”

臭小子,居然敢騙他,等他回來就死定了。

趙靓看着王健爸爸的表情,剛剛還挺開心,突然咬牙切齒的,發生什麽事了。

“叔叔,小健沒事嗎?”叔叔一直在問王健,該不會是王健出事了吧。

“哦,沒事,謝謝你。”

“叔叔我先走了。”

“好。”

☆、第 51 章

爸爸在家等着王健回來,王健一進網吧就忘了時間。

一直玩到快六點半,聽見旁邊的人說要回家吃飯了,才急忙跑回家。

“怎麽才回來,洗手吃飯。”爺爺還以為王健是去學習了,給他裝了滿滿一碗飯。

王健一眼就看見藕餅,“藕餅,我喜歡。”

“慢點吃,又沒人和你搶。”奶奶看着王健急哄哄的吃藕餅,忍不住唠叨兩句。

“你今天去靓靓家做作業,做的怎麽樣了?”爸爸估計試探王健,仔細地觀察着他的表情。

王健只想着吃,完全沒注意爸爸問的問題。

“做了一些。”吃完藕餅王健又拿起一個茄盒。

“吃完飯你拿給我看看。”

王健嗆得一陣猛咳,鄭敏倒了一杯水給他,奶奶幫他拍背。

“吃個茄盒也能噎着。”爺爺無奈地看着孫子。

“那個爸,我作業本放在靓靓家了。”王健快速在腦中想了一個借口。

爸爸指着碗:“等會你去送碗順便把作業拿回來。”

王健看着裝藕餅的碗,完蛋了這是趙靓家的碗。

“爸……我……”王健結結巴巴地說不清楚。

爺爺莫名其妙地看着兒子和孫子,“你們在說什麽?”

“下午你到底去哪了?”爸爸坐直身子,雙手交叉放在胸前。

“小健去做作業了。”奶奶幫孫子說話。

“下午靓靓來送藕餅、茄盒,說她今天一天都在家,沒見過你。”爸爸盯着王健,看他怎麽解釋。

王健臉一陣白一陣青,手心都冒冷汗了。

“小健說實話,你去哪了?”爺爺聽出了這裏面的貓膩。

“是不是去網吧了。”王健以前偷偷去網吧,被爸爸逮到過。

王健沒說話,姜還是老的辣,他再說其他的理由,爸爸也不會相信。

王健立刻低頭認錯:“爸,我錯了。”

王健有個優點,就是見形勢對自己不利,立馬就會給自己找臺階下,說得好聽點就是識時務者為俊傑。

可惜他這一招對爸爸沒有效果,用的太多了。

“錯了,說句錯了就完事了。”爸爸去廚房拿擀面杖。

王健看見爸爸手中的擀面杖,趕緊躲到爺爺身後,還不忘拉着奶奶。

“你拿擀面杖幹什麽,快放下。”奶奶勸兒子不要動手。

“爸媽,你們讓開,這小子就是欠揍。”爸爸拿着擀面杖從旁邊插上,王健趕緊滿屋子亂跑。

“哎呀,別打了。”奶奶着急地看着兒子和孫子“貓捉老鼠”。

王健把凳子全都亂放,阻礙爸爸的路線。

爸爸只能跨過凳子去抓他,本來王健跑得就快,爸爸氣的拿起手邊的東西就打。

爺爺奶奶去拽兒子的手,王健爸爸力氣大,擀面杖沒有拿下來。

爺爺只能使出絕招,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你們這是幹什麽,當我和你媽死了,一個個的目無尊長。”

大家都被爺爺的那一掌吓到了,站在原地不敢動。

“把擀面杖放回廚房,像什麽樣子,拿着擀面杖滿屋子打人,萬一打到我和你媽怎麽辦,我們這把老骨頭可經不起一棍子。”

爸爸把擀面杖放回廚房,狠狠地舉起拳頭像王健做了一個打他的動作。

爺爺瞪了爸爸一眼,爸爸放下手老老實實地站着。

“小健你也是,去網吧玩怎麽能騙我們去學習了。”爺爺說完兒子說孫子。

王健知道自己錯了,誠懇地說:“我錯了爺爺。”

“好了,不就是去網吧玩了一會,沒什麽大不了,明天好好做作業,聽見沒有?”奶奶打圓場。

“聽見了。”

鄭敏把凳子放回原處,“吃飯吧。”

“都坐下,吃飯。”爺爺一聲令下,大家都安安靜靜吃着飯。

王健在心裏把趙靓狠狠地罵了一遍,這已經不是趙靓第一次把他供出來了。

初中時,王健去同學家打游戲,和李穎她們統一口徑,要是他爸爸和爺爺奶奶問起,就說他和她們在一起玩。

當天袁靜配合的很好,王健爸爸相信了。

誰知過了四五天,有天晚上爸爸遇見趙靓,問趙靓去哪,趙靓說去超市幫奶奶買東西。

王健爸爸說起了王健和她們在一起學習,成績有所進步的事情,趙靓心直口快地說道:“這個星期郭毅住到奶奶家去了,我們都沒有在一起學習,等郭毅回來我們又可以一起看書了。”

王健爸爸又問了趙靓兩句,趙靓的回答徹底讓王健坐實了罪名。

王健回去免不了一頓竹筍炒肉,以為趙靓長進了,沒想到年紀長了,智商還是停留在原地沒變,他到底是交的什麽朋友,專門坑他,而且還一坑一個準。

☆、第 52 章

母親節到了,李穎給媽媽制作了一張賀卡,還用零花錢買了一束鮮花。

媽媽早晨起來就收到了李穎送的禮物,開心的合不攏嘴。

“我太幸福了,還有禮物收。”媽媽抱着花,摟着李穎。

“今天什麽日子?”剛起床的李琛還沒反應過來。

媽媽失望地看着兒子:“今天是母親節,你姐姐還給我送花了,你呢?”

“母親節,今天是母親節嗎?你怎麽不告訴我。”李琛怪李穎,買禮物也不提前和他說一聲。

“還有你姐姐提醒你啊,你心裏就沒有媽媽。”媽媽看着兒子搖頭。

“媽,給你送禮物不如說明什麽,你在我心裏,我不送禮物也一樣愛你。”李琛抱住媽媽,給了媽媽一個吻。

媽媽輕輕的打了他一下,“你這張嘴是越來越能說了,去洗臉刷牙,準備吃早飯。”

等李琛走開,爸爸說:“還是生女兒好啊,每年母親節、父親節我們都沒落下過,我們單位生兒子的沒幾個過節的。”全年父親節李穎給爸爸送了禮物,爸爸辦公室的叔叔們都很羨慕,直誇他生了個好女兒。

“古話說得好,生兒子是名氣,生女兒是福氣,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這話一點都沒錯。”媽媽非常同意爸爸的話,要說貼心還是女兒貼心,兒子比較粗狂,想事情不會那麽細心。

趙靓還在發胖,而且發育的也比同齡人厲害,她媽媽終于意識到不對勁,帶她去醫院檢查。

“醫生,是什麽原因?”趙媽媽緊張地問醫生。

醫生認真地看着手上的檢查結果,“你女兒比同齡人發育的要早,你們平時都給她吃些什麽東西?”

“也沒吃什麽,就是孩子學習負擔重,給她買了口服液、蛋□□,我聽說海參好又給她買了海參。”趙媽媽把平時趙靓吃的營養品告訴醫生。

“你怎麽能給孩子吃這些東西。”醫生訓斥趙媽媽。

“這都是好東西,吃了補腦的,我看電視上說了口服液有加強記憶的作用,海參和蛋□□也能強壯身體的,我女兒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吃了沒錯。”趙媽媽說的頭頭是道,她可是專門研究過才給趙靓買的。

“現在的孩子不缺營養,平時三餐飯就能攝取足夠的營養,你還給她吃這麽多補品,而且現在的孩子都不愛運動,她不長胖才怪。”

這種情況近來醫生遇到了不少,有些家長聽說某樣東西好就給孩子吃,也不清楚具體含有那些成分,孩子是不是能吃,真正進補的沒幾個,吃出問題的倒不少。

“可電視上……”趙媽媽還在拿電視廣告說事。

“電視上是廣告,他們想讓你買說的天花亂墜,誇大效果,上個星期有個十一歲的女孩子,她媽媽帶她來醫院,孩子就是喝口服液導致提前發育,現在條件慢慢好了,你們家長的心情我也明白,就一個孩子都想給她最好的,可你也要考慮實際情況。”提前發育又要給孩子吃藥抑制發育,這不是吃飽了撐得慌,沒事找事。

“本來是想給她補充營養,沒想到反而害了她。”趙媽媽很是自責。

“從現在開始這些東西不要再吃了,多運動打打羽毛球、跑跑步,多吃蔬菜,少吃零食,慢慢會瘦下來。”醫生給趙媽媽交代注意事項。

“謝謝醫生,我回去就把那些東西扔了。”

趙媽媽有一個特點,只要是她決定要做的事情,一定會堅持到底,以前媽媽最愛給趙靓買零食,現在不管她怎麽說,媽媽就是不買。

如果說不吃零食已經是一種折磨,那麽運動就是趙靓的死穴。

趙靓最讨厭運動,她是典型的能趴在絕不坐着,能坐着絕不站着,怎麽舒服怎麽來。

趙靓緊緊地拽住門,“我不去,我不想去。”

趙媽媽拉着她的胳膊,“媽媽陪你跑,我們就慢跑。”

“不要,我不要跑步。”趙靓死活不肯去。

“靓靓聽話,你想永遠都這麽胖嗎?”媽媽苦口婆心地給趙靓做工作,她不能放任孩子繼續長胖。

奶奶即希望趙靓瘦又不願意勉強她去運動,左右為難。

“媽,你幫我把她的手掰開,醫生都說了在這樣下去不行,身體會越來越糟糕。”趙媽媽讓奶奶幫忙一起把趙靓帶出去跑步。

趙奶奶一狠心幫着兒媳一起,“靓靓,聽你媽媽的話,我們就慢慢跑,累了就休息,不着急。”

每天要讓趙靓去運動,媽媽和奶奶都要和她鬥智鬥勇。

好在媽媽的監督下,趙靓慢慢回到了原來的體重水平。

看着她瘦,袁靜很是佩服,對于零食不離手的趙靓,這過程太吓人了。

要是換成她,肯定堅持不了。

她們都看見過趙靓每天晚上在樓下跑步,媽媽就跟着後面,累了休息一會又接着跑。

有好幾次趙靓累了不願意跑,媽媽就攔住她不準她回家。

她繞過媽媽跑回家,奶奶在裏面不給她開門,奶奶心裏不好受,聽着門外孫女的哭聲,可一想到醫生的話也只能忍着不開門。

☆、第 53 章

郭毅家的水龍頭壞了,一直滴水,和爸爸媽媽說過好多次了,拖着沒修。

他只好去買膠帶,借了王健家的工具箱,自己回家修。

弄得渾身是水,髒兮兮的,才修好。

家裏的東西壞了,只要是在他可以修理的範圍,都是他負責修理。

爸媽管都不管,生活想不自理都不行。

“哎呀,十一點鐘了,我要回家了,打完這一盤不打了。”

“還早呢,再打幾盤。”郭毅媽媽不肯結束,她還沒打過瘾。

“不行,我兒子一個人在家我要回去。”阿姨有些着急,打麻将忘記看時間了。

“你兒子比我兒子還大兩月,這麽大的人不用擔心。”郭毅媽媽覺得阿姨大驚小怪。

“他還是孩子,怎麽能讓他一個人在家,不行我不放心,我先走了。”打完這一盤,阿姨死活也不肯再打了,她要回家。

沒辦法三缺一,她們也只好提前結束。

“你們家小毅一個人在家,你不擔心嗎?”另外一個阿姨問郭毅媽媽。

從沒見她提前回家過,每天下班準時來麻将館報道。

按理說孩子上高中父母都會很緊張,倒是沒見她緊張,每天過得可滋潤了。

“他從小就獨立,有什麽可擔心的,我今天輸了一百塊。”郭媽媽數着錢,本來贏了後來不僅把贏的全輸出去還把本金也輸了,在多打幾盤指不定能贏回來。

“走吧,回家睡覺。”

王健晚上看漫畫書看到淩晨三點才睡,一聽老師念英語直接睡倒在桌子上。

“下面我找兩個同學來練習對話,李玲和王健。”

李玲很快站起來,老師找了找王健,他同桌一直在小聲叫他,王健絲毫沒反應。

老師走過去,手在桌子輕輕敲了兩下,還是沒反應。

老師用力擰了擰王健的耳朵,“啊,誰啊!”王健痛的立馬站起來,很是憤怒想要看看是誰敢擰他耳朵。

見到眼前放大的英語老師,王健舌頭都打結了:“老……老師好。”

老師松開手,兩手疊在一起:“你都睡着了,我能好嗎?”

王健低下頭,瞪了一眼同桌,居然不叫他,同桌無奈地攤攤手,大哥叫了你N遍,你都沒反應不能怪我啊。

“看哪裏呢,翻到23頁,和李玲一起讀一遍對話。”

王健趕緊拿起書,這麽容易就放過他太好了。

“這篇課文回去抄二十遍,明天早上交給我,在把它背一遍。”王健的小心思逃不過老師的法眼。

“老師,這太多了。”王健向老師求情,希望少罰一些。

“你要是嫌少,就在加十遍。”

“夠了,老師二十遍夠了。”王健立即示弱,他可不想抄一晚上的書。

老師看着不認真聽講的學生,忍不住抱怨道:“你們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都打起精神,別整天雲裏霧裏,就這種狀态怎麽考得起大學。”

老師一走,大家就松懈了。

坐在王健後面的同學說:“從我上初中開始,‘你是我們帶過最差的一屆學生’,這句話都已經聽得耳朵起繭子了。”

同學們紛紛開始抱怨老師各種讓他們受不了的行為。

“老師都一個德性,你低頭問你為什麽不看黑板,你看黑板他又問你發什麽呆,媽的,怎麽做都是錯。”

“我有一次一道題做錯了,老師說這道題就是送分的你都錯,沒帶腦子來上課吧,好不容易有次考試有道很難的題,我做對了,老師又說這麽難的題目你都做對了,是不是作弊了,我靠,我就不能做對一道難的題目。”

“哎,反正老師也是看心情來,心情好看你順眼,心情不好你就死定了。”

“聽說我們上一屆有一個滅絕師太,每次上課一個輪一個的回答問題,答不出來的當着全班同學的面挨罵,他們班上課每個人都提心吊膽。”

“幸好我們不是她教,要不然我都想轉學。”

☆、第 54 章

李穎下課肚子餓了,買了一個包子,邊走邊吃。

“看你吃的這麽香,我都無法想象你小時候體弱多病。”李穎吃着肉包,喝着酸奶,很是享受。

“現在長大了身體自然好了。”李穎覺得自己身體挺好的,除了偶爾會感冒外。

袁靜手撐着下巴:“李琛真該感謝你,要不是你體弱多病,他都出生不了。”

她們都是獨生子女,李穎小時候身體不好,幾次下了病危書,醫生建議她爸媽再生一個,才有了李琛。

“我有時候都懷疑,他們是不是為了生男孩,故意騙我。”李穎有記憶開始,她就很少生病,根本不像家人說的那麽虛弱。

“難說,你奶奶可喜歡李琛了,不過也不太可能,醫生和你爸媽又不認識,再說了,你爺爺和你爸媽都那麽喜歡你,應該不是為了生男孩。”

“也可能是因為李琛出生了你的身體就好了,我奶奶有這種情況,我有個姨奶奶結婚後一直沒有孩子,後來收養她弟弟的一個兒子,沒多久就懷孕了。”

“我好像也聽我奶奶說過,是有這種情況。”

李穎的爺爺非常喜歡她,反倒是對孫子李琛不冷不熱。

爺爺給出的原因是他自己養了兩個兒子,一直盼着有女兒,沒得償所願,終于盼來了寶貝孫女。據爸爸說她出生的時候,爺爺得知是女孩時,開心地一晚都沒睡着。

爺爺那段時間整天往醫院跑,看着小小的李穎笑的嘴都合不攏。

“你星期六晚上要去上課?”

袁靜媽媽給她報了一個課外輔導班,說是課外輔導班,其實就是她們數學老師自己在家輔導學生,她們班上有将近一半的同學都在老師那補習。

“要去,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晚上都要去上課。”袁靜一點也不想去,媽媽逼着她去,奈何她的數學成績不拔尖,沒辦法只能去補習。

“你數學成績雖然不是特別好,但是也在中上啊,需要周末都上課嗎?”李穎覺得周末還是應該有休息時間,要不太累了。

“袁月在學跳舞,将來高考分數線比我低,我媽擔心萬一她考上了我沒考上,袁月的媽媽肯定會嘲笑我們,只有我考得比袁月好,我媽才能心滿意足。”媽媽的那點小心思,袁靜心裏很清楚。

“加油。”李穎給袁靜加油鼓勁。

“謝謝,希望這學期成績能提高。”

學習就是你在不願意,也必須要去努力完成的,這是大部分人一生中必須經歷的階段。

奶奶們相約去公園散步,這個公園離她們住的地方不遠,走路也就二十分鐘,她們有時天氣好就會來。

“這花開的真好看。”袁奶奶指着遠處的花叢。

“上次來還沒開。”大夥都走過去賞花,美麗的風景總是能讓人的心情變好。

有一個爺爺走到趙奶奶身旁,笑着和她說:“好久不見,最近怎麽都不來公園了?”

趙奶奶看着他有些面熟,想不起來是誰:“家裏有事。”

“我每天都在公園裏散步,心想怎麽都見不到你,原來你沒來。”爺爺就像和好朋友一樣,和趙奶奶說話。

“是嗎,我很少來。”趙奶奶見其他人在偷笑,瞪了他們一眼。

“那你什麽時候還會來?”

“說不準,我先走了,你慢慢看。”趙奶奶快速地走開,其他人跟在她後面。

“老趙,走那麽快幹嘛,又沒人追你。”李奶奶故意逗她。

趙奶奶面紅耳赤地說:“你們就笑吧,丢死人了。”

“有什麽丢人的,不就是說兩句話。”王奶奶走到趙奶奶身旁,拉着她的手。

“我都這把年紀了,又不是小年輕,還等什麽等,誰讓他等了。”趙奶奶說起來就有氣。

“他不是想等你嘛,說明老趙你還是很有魅力的。”李爺爺打趣道。

“老李,你可別亂說,這要是我兒媳聽見了,可不得了。”她的老臉都沒地方放。

“我不說,我們就是自己說說。”見趙奶奶急了,大夥也不拿她開玩笑了。

☆、第 55 章

鄭敏媽媽的忌日到了,外公外婆一早就準備好了紙錢和水果,他們一起去墓園。

不是清明節,墓園安靜地連鳥聲都沒有。

鄭敏把媽媽的照片擦幹淨,外婆把祭品整整齊齊地放好,他們都給鄭敏媽媽上了炷香。

“女兒,今天是你40歲生日,爸爸媽媽還有小敏和小健都來看你了。”外婆和照片說着話,就像女兒還活着一樣。

“媽媽,我來看你了,你在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