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張三(三)
作者有話要說: 所有的地點都是作者瞎掰的!不要在意地理位置和名稱,架空、架空嘛!
進入滄州之前要先進滁州,滁州也是受了災,卻比滄州好得多,境內良田只淹了一小半,滁州知州又是個有手段有魄力的,一力壓下了災情,除了被洪水卷走的十幾人,其餘災民并無太多怨情,如今災民已經在官府的幫助下清理淤泥、重建村鎮了。
張三帶着孟小寧進入滁州的時候,看到的就是一副熱火朝天的重建景象。
這與張三想要讓孟小寧看到的民不聊生的場面大相徑庭,但他卻覺得心下一松——滄州水患後,他日日夜夜都難安眠,孟無安攔了朝廷的赈災糧草就像是打開了一扇門,讓他能夠借力發力,而不是只能眼睜睜看着那些百姓活活餓死。
滁州的州府在荥陽,張三駕着車進入荥陽城的時候發現城中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似是已經恢複了大半元氣,除了偶爾看見一兩個穿着髒衣、面黃肌瘦的災民趕路,幾乎看不出滁州所受的水災。
孟小寧感慨道:“許是滄州也變得這樣好了。”
張三好氣又好笑的看了他一眼:“滄州知州名為宋金秋,那可不是個好相與的角色,加之魔教又在滄州地界為非作歹,名門正派趕着揚名立萬,整個滄州亂成一團,我去三七鎮前,整個滄州說是人間地獄也不為過。”
孟小寧問道:“那你去找我之前,可有經過滁州啊?”
張三一愣,滁州是滄州前往三七鎮最短的路,得益于魔教教主孟無安對于自己胞弟孟小寧的鄙夷,江湖上的人大多都知無安有個弟弟,文不成武不就,卻極少有人知道孟小寧身在何處,張三也是從這一點上推論,孟無安對自己這個胞弟并非完全不管不問,只不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你來時,滁州便是這副模樣嗎?”孟小寧歪了頭看着張三。
張三越發遲疑,他不知道孟小寧這一問是不是意有所指——他從滁州趕去三七鎮,當然是為了抓到孟小寧好克制孟無安,先前被攔住的那幾車糧草恐怕是救不回來了,但是孟無安若不收手,朝廷有多少糧草都不夠送的。
朝中本就空虛,南北皆有強敵在側,皇帝調不動中原的軍隊,卻也不敢擅自調回邊防大軍,唯恐自己一個不小心成了亡國罪人。
如今的滄州在張三的眼中,便是真正的官商匪勾結,天下烏鴉一般黑。
滁州受災原本就比滄州輕得多,只是在張三來時,滁州尚且還是灰頭土臉的一個地方,荥陽城外都是從滄州蜂擁而來的災民,城門不開,災民便都擠在城門口,城裏的人出不去,城外的人進不來,滁州知州姓顧名青雲,略通藥理,最怕的便是流民太多,天氣又熱了會致疫病。
張三在來的路上也已經做好了看到滿目瘡痍的滁州的準備,未曾想滁州竟然恢複的如此之快,想來顧青雲出力不少。
孟小寧見張三欲言又止止言又欲了好一會兒,頗有些無趣的搖了搖頭,他先前就覺得張三這個人處處透着古怪——撇開他極其敷衍的名字,這個人的穿着都只是普通的布料,卻讓人覺得他周身氣度不凡,武功在這江湖上頂多排在二流中下,卻一副武林高手的做派。
Advertisement
“我倒是覺得你也不用那麽着急,滁州既然是這副模樣,滄州離此處不過三日的路程,想必與原來相比也好了許多了。”他說着寬慰的話,心下卻确認了七七八八,人都是貪生怕死的,如果滄州的情況比原來更差,滁州也不會這樣欣欣向榮。
張三知道孟小寧說得有道理,但是他搞不清楚滄州如何才能變得好些,如今的滄州簡直就是危機四伏。
兩人一邊看一邊走,總算是進了一家客棧,天黑趕路不太方便,張三如今放下了一半的心,也不願意委屈自己大半夜的趕着車去滄州。
荥陽是滁州的州府,客棧是張三挑的頂好的客棧,可以看得出在之前滁州受災時,這家客棧遭受了不少無妄之災,門口的兩根粗壯的木柱上有許多新添的痕跡,窗戶也是新修的,客棧裏沒什麽生意,冷清得很,畢竟這附近還受着災,就算是走親訪友,也不會挑選在這個時候。
他們剛踏進客棧,後面就跟來了一個師爺打扮的人。
說是師爺打扮,是因為孟小寧從沒有見過穿的這麽像師爺的人。
那人向他們恭敬的作了個揖,而後道:“在下是知州府的師爺呂田,這位想必是孟俠士和……”他頓了頓,看向了張三,顯然是在等張三做自我介紹。
張三面不改色的點了點頭:“張三。”
呂田一噎,他似乎也沒有想到這個人的名字如此直白:“張三大人。”
孟小寧挑了挑眉毛,呂田稱自己為孟俠士,卻管張三叫張三大人。呂田裝出一副認識自己的模樣過來,但實際上,恐怕是來尋張三的。
他似笑非笑的看了張三一眼,而後飛快的調整了表情,還是那句老話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張三當然察覺到了他的視線,卻什麽也沒有說,只裝出一副一本正經的模樣看着呂田:“不知道呂師爺來尋……這位孟大俠做什麽?”
呂田連忙調整了表情,看着孟小寧又恭敬道:“是我家大人感謝魔教出手相助,故而請孟大俠過府一敘,既然張三大人是同孟大人一道的,不如一起?”
孟小寧見呂田和張三兩人一唱一和,念打俱佳的模樣便覺好笑,心下也來了興致,突然開口道:“我們不是一起的。”
呂田似乎沒有想到孟小寧會自己開口,當下愣怔,便被孟小寧接去了話頭。
“他挾持我。”
張三挑了挑眉毛沒有說話,只是看着孟小寧的後腦勺多了些深意。
呂田則是整個人都呆住了,顧青雲是個聰明人,呂田說是師爺,不如說是知州的書童,出謀劃策的事情輪不到他去指教顧青雲,如今事情發展超乎了他的想象,他一時間便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了。
“既然是我挾持你,你還敢對他說?”張三開口,許是因為呂田在的關系,他整個人都同之前有了些許不同,看上去氣勢更甚。
“他既然是代表了知州來邀請我,自然是要對我好些的。”孟小寧老神在在:“你還能和朝廷作對不成?”
張三又道:“我的武功雖比不得你哥哥,但是就算是你和這個呂田加在一起,也絕非我的對手……莫非你要枉造殺孽?”
“人是你殺的,于我何幹啊?”因為有人撐腰,孟小寧充分發揮了他貪生不怕死的本質。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說得不就是這個道理?”張三饒有興致的看着他。
孟小寧猶豫了一下,似乎想不出什麽話來說了。
張三又道:“再說了,你方才沒有聽呂師爺說麽?”
孟小寧看着他:“什麽?”
“呂師爺方才來說顧大人感謝魔教、出手相助。”張三雖然不知道魔教到底做了什麽,但是顧青雲的人品他是信得過的,顧青雲有腦子也有手段,最重要的是,他是個為百姓着想的好官,不會與魔教虛與委蛇:“既然魔教不發國難財了,我挾持你還有什麽用?”
孟小寧點頭:“這倒也是……不過知州大人感謝我,你為什麽要去?”
張三挑眉:“我替你駕車這麽久,還不許我蹭一頓飯了嗎?”
孟小寧似乎完全忘記了他們最開始見面時候的劍拔弩張,老實說張三除了在最開始不小心用劍在他脖頸上劃拉了一道——實際是孟小寧太害怕自己哆哆嗦嗦撞上去的以外,完全沒有虧待過孟小寧,只偶爾用言語威脅罷了。
“是極是極。”孟小寧一拍手:“能夠蹭一頓是一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