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廣積糧
鎮北元帥府,書房。
這日一大早,李元澈手下的心腹幕僚和将領們便來到了書房,商議起東征的事情。
“寶書,人都來齊了吧。”陳金斧伸手巴拉住秦寶書的肩膀,大大咧咧的說道,“怎麽還不開始啊?不是說今天商量東征的事情嗎?”
秦寶書對他搖了搖頭,轉身看向周平,低聲問道。“周兄,主上還在等什麽人?”
“嗯。”周平點了點頭,卻不多做解釋。主上應該是在等後院的王家六小姐前來吧。
李元澈看着房中衆将的神色,也不說話,擡頭看了看門外的方向。輕輕昨夜睡的太遲了,也不知是否起床了。
他想起昨夜輕輕靠在他耳旁對他吐露的話語,心頭還是一片火熱。若這北疆真能如輕輕所說,北大荒變成北大倉,那天下何愁不定。
“主上,可要去崔一下?”伏山先生見天已大亮,轉頭問了李元澈一句。他心中暗想這大家小姐梳妝打扮花費的時間也太長了些吧。
“不用。”一直緊盯着門口的李元澈,嘴角微微上揚,一張輪廓分明的剛毅臉上,笑容一閃而過。驚得房中衆将都懷疑剛才是否是眼花,一向冷漠自持的元帥怎麽會露出如此笑容。
“她來了。”李元澈不顧衆将驚訝的神色,闊步向門外走去。
“寶書,剛才莫不是我老陳眼花吧?”陳金斧誇張的揉了揉眼睛,“這元帥怎麽笑得如此……”如此明媚?如此溫柔?想到這裏,陳金斧打了個冷顫。算了,算了,我老陳沒念過書,不知道該怎麽形容了。
秦寶書沒有回話,轉頭看向門外。只見元帥親手牽着一個白衣少女緩緩走了進來。他忍住心中的詫異,眼角的餘光悄悄打量了下四周,卻發現伏山先生和周平等人皆是一副習以為常的樣子,便猜測到來者的身份了。
這位一臉淡然,目光清澈的女子,恐怕就是那位技驚天下的神醫仙子了。回祁州以來,秦寶書多次在底層士兵和老百姓中聽到有關這位神醫仙子的傳說,卻始終不見其人。如今終于見到真人,不由細心的打量起來。
這位神醫仙子不過十六七歲的年紀,一身白色的羅裙,只在腰間系着一根繡着臘梅的同色腰帶。一頭飄逸的直發并沒有如時下的少女們,梳着繁複的發髻,只簡單用了一根鵝黃的發帶稍稍綁在一起,插着一只外表普通的桃木發簪。
少女容顏并非絕色,只是略顯清秀而已。難得的是那一雙純淨清澈的眼睛,如同最亮的寶石一般,看不到一絲雜質。少女的目光微微流轉之間,便讓人一頭陷了進去,讓人忍不住心生親近和心安。
只看了一眼,秦寶書便忍不住心驚。自己在江湖中厮殺了多年,如今只看了這少女一眼,便忍不住對她心生了信任和心安之感。這位不知姓名來歷,人稱六小姐的神醫仙子,果然非同一般。
房中衆将皆有些驚訝的看着自家元帥,就這麽一臉坦然的牽着一個女子的手走進了書房。而這個女子面對衆将緊盯着她和李元澈相連的雙手時,臉上也不見一絲羞澀和局促,就這麽自然而然的走了進來。
這女子年紀明明不大,可這份淡然沉穩的氣度卻讓人心折,不愧是元帥心儀的女子啊。衆将相互看了一眼,都不由在心中暗暗點了點頭。
“好了,開始吧。”李元澈把心上人扶在左側坐好後,自己才跨步坐在上首,沖着伏山先生點了點頭。
“咳咳!”伏山先生輕輕咳嗽了幾聲,見衆将都回過神來看向自己,才開口說道。
“昨日兩道聖旨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吧。”伏山現在見衆将點頭,卻突然調轉了話頭。
“想必大家都知道,之前我們祁州已經做出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決定。”伏山先生轉頭看向了左側的少女,“此法正是有家醫館的六小姐所提。”
王姒輕見房中衆将反應不一的目光,并沒有開口說話。她只是站起了身,對着衆人福了一禮,微微一笑後,便重新坐下。
“六小姐,”伏山先生見少女一派從容鎮定的模樣,心中也暗自點頭,只這份氣度便當得起唐國公府的當家主母來。
“這高築牆和緩稱王都好說,只是是廣積糧一事,咱們北疆恐怕有些不便。”說道這裏,伏山先生也不禁面色一沉。
一來,這北疆地廣人稀,常年受蠻族侵擾,又戰亂不斷,甚少有農戶在此落腳。二來嘛,北疆九寨,地勢荒蕪,并無多少良田,恐怕也栽種不出來什麽糧食。
伏山先生一直以為王姒輕提出的廣積糧之策,乃是想從江南運送糧草來北疆。可如今關中大亂,戰亂四起,想從江南送來糧草并無可能。此時再行此策,怕是行不通了吧。
“不知先生有何顧慮?”王姒輕并沒有起身,只是接過李元澈遞來的茶盞,輕飲了一口。
“如今關中大亂,糧從何來?”伏山先生雖然欽佩這少女的聰慧仁心,在此大問題上卻一點不讓。
“糧食自然是要從地裏種出來的。”王姒輕放下茶盞,少女清冷的聲音淡然在衆将的耳邊想起。“咱們燕雲十六州,地廣人多,自然不怕種不出糧食來啊。”
伏山現在先是點頭,然後又搖了搖頭。這北疆地廣是自然的,人多嘛,可就不見得了。這少女初來北疆,時日不多,恐怕還不了解北疆的實情吧。
王姒輕見伏山先生搖頭,便知道對方的想法。她并沒有立即說話,而是站起身來,目光一一看過房中的衆将。
“敢問衆位将軍身後,各有多少大軍?”
“我北疆現在共有二十五萬大軍有餘。”李元澈見衆人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回話,便站起身,走到了少女的身邊,執起心上人的手,低頭回話。
“是啊,二十五萬大軍。”王姒輕暗中用力掙脫開了李元澈的手,這個男人在衆人面前一定也不知道收斂。
“這二十五萬大軍,足以開墾出衆多的良田,産出足夠的糧食了吧。”王姒輕見衆将臉色一變,不等衆人開口,便搶先說到。
“戰時為兵,閑時務農。”少女的聲音雖輕,卻擲地有聲。
房中衆将一時沒有反應過來,皆有些發愣。這兵農一體的事情,之前可是從來沒有出現過啊。
王姒輕不怕衆人想不明白,她只是看着身旁的李元澈笑了笑。這兵農一體的事情在自己的前世,早就已經被歷史證明了可行性。遠的不說,在自己的前世,就這南泥灣和新疆建設兵團,可不就是現成的例子嗎?
“好,好想法。”伏山先生第一個反應過來,不免拍案叫絕,望着上首的少女一臉激動。
“可這北疆地荒,并不能種出什麽糧食來啊?”心思慎密的周平也反應了過來,不過農戶出生的他,清楚的知道,在北疆是種不好稻谷和小麥的。
“我在北疆要種的并不是稻谷和小麥。”王姒輕自然周平想的是什麽,如今條件已經成熟,她自然不會在掖着藏着。
“北疆雖然沙地衆多,雨水不足而地勢幹旱,但是種土豆和玉米,卻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土豆?玉米?衆人一頭霧水,完全不知道這是什麽東西。
“不錯,正是土豆和玉米。”李元澈見王姒輕不再說話,知道心上人是想讓自己出這個風頭,他不忍拂了她的心意,便挺身而出,站到了她的身前。
“這土豆和玉米,都是海外番人的糧食。産量奇高,且三四個月便有收成,最是适合我北地種植了。”李元澈想起昨夜輕輕對她所描述的土豆和玉米的産量,心中也有些激動。
“我已經命人在海外儲備了足夠的種子,等我們東征打下遼東。”李元澈說道這裏,看了看房中衆将,“那些種子便可以由泉州,經海上直接運到膠州港口,繞過此時正在戰亂的關內了。”
話音剛落,衆人皆驚。原來元帥想要攻打遼東,還有如此深意。
一直在欽州處理內務的伏山先生,很有深意的看了一眼主上身後的那個少女。別人不清楚,伏山先生卻是知道的,主上一直沒有派人去過南邊,根本就不可能知道這新的糧種之事,自然也就更不可能提前儲備這土豆和玉米了。
伏山先生暗自點頭欣喜,想必這一切都是出自這位王家六小姐之手吧。這個女子該聰慧時聰慧,該低調時低調,如此蕙質蘭心,又悲天憫人,果然有一國之母的風範。能得此女相助,是主上之福,也是天下百姓之福。
而秦寶書等後面才追随李元澈的幾名将領,紛紛在心裏點頭。元帥如此深謀遠慮,确實值得自己等人追随。不說別的,單說這新的糧種一項,就不知可以挽救多少貧苦百姓的性命。自己等人造反是為了什麽,還不是因為食不果腹嗎?若是人人都能吃飽飯,誰還會閑着沒事幹的來造反啊!
王姒輕見房中衆将一臉崇拜的看着自己身前的男人,心裏也不禁驕傲起來。她不在乎那些虛名,只要能把新的糧食推廣起來,一來可以幫到阿澈收服民心,争奪天下;二來又可以真正的幫到那些底層的窮苦百姓,自己又何樂而不為呢?至于是由她或者阿澈來做,對她來說根本就沒有區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