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初入方府
鬼節的第二日,方府便派了轎子來接人。陶瑾帶上盛歌出門,接歡留下來看家。
半個時辰之後,轎子停在了方府的門口。陶瑾下了轎子,看着那有些寒酸的朱漆木門就是一陣愣神。
如陶府那般官階還是個五進的院子,而這方府卻只有三進。方文天身為太學祭酒,身份段位遠高于自己的父親,沒想到住處竟然這般清寒。
管家一早就在門口候着,看見陶瑾連忙過來見禮:“這位可就是陶家的大小姐?”
“正是我家小姐。”盛歌機靈的上前回複道。
“夫人已經在裏面恭候多時了,陶小姐請随老奴進門。”那管家弓着身,禮數十分周全。
陶瑾随在身後進了門,繞過影壁,就見院內青松傲立,寒梅盛開。陶府也有梅園,但是因為年久疏于打理,梅樹長得七扭八歪,遠沒有這裏的梅樹清正雅直。
越過通堂,後面就是內院。方夫人穿着杜鵑花織雲錦的長衫抄手而立,氣質冷清,宛若這寒風之中一瓣青蓮。在她身側,簇擁着兩個靈秀少女。
知道這些人是在迎接自己,陶瑾連忙快走幾步,俯身給方夫人見禮。
後者連忙伸手托住陶瑾的手腕,和善的笑着道:“知道你要過來,我和孩子們一早就在這裏等候着了。路上一切可都還好?那轎子颠簸,可還坐的慣?”
挽着陶瑾的手,方夫人問的十分貼心。
未待陶瑾答話,旁邊一個穿着蔥綠色比甲的小丫頭就忍不住笑話道:“母親這是說得什麽話,陶姑娘可是正經嫡出的小姐,怎麽可能連轎子都沒坐過呢。”
“擡轎子的人不一樣,難免會覺得不适應。”方夫人倒也沒在這轎子的事上計較,拉着陶瑾到幾位姑娘面前,一一介紹道:“這位年紀最小的,便是我的女兒,名喚素魚。另一位年紀虛長你一歲,乃是我娘家外甥女,名喚婧妩。這丫頭癡迷古琴,聽聞我有前朝琴譜,故而才纏着要來湊湊熱鬧。”
婧妩嘴快,一聽這話就笑着同陶瑾打趣:“我這腿兒可不值錢,聽到消息就跑過來了。可到底還是不如姨媽的手快,竟然将那琴譜送給你去了。這幾日給我急的呀,要不是素魚和姨媽攔着,我都要到你府上去拜會了。”
婧妩是個潑辣的性子,說起話來快人快語,倒是叫人覺得親近。
陶瑾本還有幾分局促,叫這幾個人一番打趣,竟然也覺得放松下來。
笑着将那琴譜拿出來交給方夫人道:“這譜子晦澀高深,我也只敢嘗試着補了一頁,也不知道究竟有幾個音是對的,特意拿來給夫人過過眼。”
方家這幾個女子都酷愛古韻,一聽陶瑾這麽說,皆是神色鄭重的盯着那譜子。
方夫人并未急着打開譜子,而是側身将衆人讓進了身後堂中。此處是她特意整理出來的私人堂室,日常做書房功用。陶瑾入門就看見靠在牆壁上整整齊齊擺着的書文話冊,大到四書五經天文奇譚,小至民間夜話野史,簡直就是應有盡有。
這四面牆壁盡是書籍,差點就連窗戶都給封上了。陶瑾從未見過哪個女子會這般癡迷書海,一時便有些愣了神。
素魚拉着陶瑾回神,捂着嘴揶揄道:“瑾兒姐姐可是吓着了?家母慣常就是這樣怪癖的,整日書本子不離手,倒是叫你笑話了。”
婧妩也附和道:“外面人人都傳言姨媽性格高傲難以相處,豈不知這人整日忙着讀書寫字,又哪裏有空見那些個庸脂俗粉呢。若是有那個空閑,倒不如多讀幾本書呢。”
“聽聞方府也有姨娘,但是方大人卻是出了名的獨寵夫人。人人只道是他夫人的運氣,今日一見,卻又覺得是方大人的福氣了。”陶瑾贊嘆不已,不由得感懷道。
婧妩意氣風發的坐在琴凳上,蔥白似的指頭撩撥琴弦,串出一段優美的和鳴聲:“這世道昏暗,人人都保命自危。姨夫讀書久了,乃至整個人都有些癡傻。我父親說他閉目塞聽,整日與詩書為伴,倒也能找到些快樂。”
這地上擺着四把上好的古琴,衆人一一落座,按照那琴譜上填好的曲子,一段一段的試奏。
陶瑾今兒來方府,特意給自己盛裝打扮了一番。身上難得穿了件顏色鮮豔的胭脂色團花通袖錦襖,下身着膝襕馬面裙。頭上帶着狄髻,插着金觀音分心的全套頭面。
方家那兩個姑娘穿着略顯樸素,氣質卻很不俗。陶瑾與這二人并排一坐,乍一看起來,就跟一家子養出來的三個姑娘似的。不管從姿色還是氣質來看,竟然都不遑多讓。
婧妩琴藝高超,那譜子一入了手,就不願意再給旁人了。一口氣試奏了好幾個版本的調子,這才滿足的仰天喟嘆一聲。
素魚倒不怎麽在意,一只手托着腮,另一只手有意無意的撥弄着琴弦。陶瑾本以為她在玩,聽了半天才後知後覺的發現她竟然在憑着感覺奏和鳴。看似漫不經心,彈出來的曲調卻幽韻婉轉,奇妙的和上了婧妩的琴音。
這小丫頭才十二三歲,素養竟然這麽高深,倒是叫陶瑾吃驚。
方夫人一直坐着看三個姑娘,見陶瑾始終茫然不動,便笑着解圍道:“婧妩那丫頭是個琴癡,見了好東西一貫舍不得撒手的。瑾兒你可別跟她一般見識。”
“哪裏,還是陶瑾技藝淺薄,跟不上兩位姑娘的節奏了。”
“琴藝可以日積月累的練就,譜曲子的功夫可不行。若沒有幾分靈性,怕是連看懂這個曲譜也難。更遑論填寫音韻了。”方夫人絕口誇贊道。
婧妩也道:“姨媽的話屬實正确。瑾兒妹妹這裏有幾段曲子填的真是不錯,空靈婉轉,卻又夾雜幾分煙火之氣。仿佛一閉上眼睛,就能聞到那煙霧缭繞的香火味似的,真真是妙哉了。”
“陶瑾是在寺廟裏長大的呢,自然很受熏陶。在境界這一點上,你們兩個怕是無人能及了。”方夫人道。
陶瑾叫人誇得有些受不住,連忙起身謙虛道:“不過是在廟裏的時候多讀了些譜子罷了,叫你們這麽一誇,倒跟瑾兒多神似的。陶瑾所會的,也不過就是制藥和譜曲子罷了。若比起旁的,怕也是只能跟兩位小姐拱手認輸了。”
素魚聞言驚訝的睜大了眼睛:“我的老天爺,原來那廟裏除了經文,也有琴譜子的嗎?真是神了,我只當那是很枯燥乏味的地方呢。”
“寺廟清規戒律很多,吃食上也與尋常百姓不同。其餘的東西倒是沒有那麽多規矩。我所在的寺廟之中,除了藏經閣之外還有一處藏書閣。諸多古籍善本琴譜劍譜的,也都有一些。否則我這大活人在那地方住了這麽些年,豈不是要活活給枯燥死了。”陶瑾忍不住笑着道。
“乖乖,可真是不得了啊……今兒可真是長了見識了。沒想到我母親因禍得福,竟然撿了這麽好的一個寶貝回來。瑾兒姐姐,你以後可一定要經常來才行,我還想聽你講講在寺廟裏的那些事呢。”素魚眼饞的拉着陶瑾道。
“只要夫人肯開門放我進來,日後陶瑾一定會經常登門拜訪的。”
“那是當然,瑾兒姐姐你許是不知道,這麽些年除了你,還真是沒見母親願意邀請哪家的小姐來府上做客呢。只有婧妩時常過來陪着,素魚覺得好寂寞啊……”
好不容易逢着年紀相當的玩伴,素魚算是撒了歡。抱着陶瑾的手臂搖來晃去,态度十分親昵。
婧妩撇嘴看着素魚:“你可少當着陶姑娘的面上抱屈,這麽些年若不是你死纏爛打,哪個願意搭理你。也就是看在你是我姨妹的份上了,不然本小姐可是甩都不甩你。”
說罷就将那琴譜放下,婧妩攏着袖子起身:“今兒玩的還算暢快,午飯就不吃了。我有事要出府一趟,你們自己慢慢玩。”
這婧妩父親是個武官,乃至自己都深受影響。大步流星的走出去幾步,複又回頭看着陶瑾:“陶姑娘若哪日還來方府,可一定要派人去我府上知會一聲。那廟裏的事,我可也有興趣聽一聽呢。”
說罷轉身潇灑離開,帶起門外一陣冷風。
素魚噘嘴看着門外匆匆離去的背影,格外留戀的喊了一句:“還真走啦?今兒中午吃燒羊腿嘿,你要是走了,可要全被我吃啦。”
陶瑾覺得這素魚可真是有趣,忍不住捂着嘴笑出了聲。
方夫人也是對這個女兒有些無可奈何,黯然嘆息一聲道:“周大人昨日被斬首了,婧妩與他女兒是知交好友,此番忙着離開,怕是要急着去開解安慰呢。”
“難怪這琴癡急的跳腳,原來竟還有這麽一檔子事呢。”素魚道。
陶瑾聞言就是一愣,不自覺的就問了一句:“請問是哪一個周大人?”
“吏部給事中周懷安,可是朝廷裏正五品的官階。聽婧妩說,這位大人為人清正不阿,是朝廷裏難得的忠臣。近來也不知得罪了什麽人,竟然被人連番上奏讨伐攻擊。起先也只是被削官入牢而已,近來也不知怎麽的,竟然就這麽火急火燎的将人斬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