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章節
的朋友,高級幹部。
祁經理 漢口英尊大酒店的經理,王子豪的手下。
馬思甲 茅山教前掌教,原名馬本初,道號思甲子。
呂玉麟 負責發掘宜昌江邊精忠陣的考古隊隊長。
黃宗屬 抗戰時期黃家灣游擊隊副隊長,戰後曾擔任村長,馬思甲真人做法殉國的親歷者。
黃中華 黃宗屬的兒子。
馮昆侖 抗戰時期國軍特工,趙明川的徒弟,中華太平祈福委員會秘書長。
左道一、張百齡、王廣嗣、張鳴、宋時良 馮昆侖的徒弟,中華太平祈福委員會的理事。
李約 英國軍情六處特工,秦戈密友。
茅山五子 馬思甲的五個徒弟:李真巒、王真江、張真岳、戴真雲、劉真雨,後王真江叛變,戰後冒原田幸九郎之名留居日本,行跡暴露後又改名李九鼎移居馬來西亞。
王四照 即茅山五子老二王真江,王四照是其本名。
廖若遠 廖七的侄子,因父母死因不明而委托老劉頭進行調查。
曲家勇 清末南京鎖匠,因手藝出衆而被慈禧太後收為禦用,後應英國王室要求前往英國。
曲青青 曲家勇的後事傳人,廖若遠的未婚妻。
廖可周 香港富商,廖七的父親。
梁小蘭 青樓出身,廖可周的三姨太,以“保嗣貴人”的身份嫁入廖家。
戴金雙 即茅山五子老四戴真雲。
廖沖 廖若遠的父親,與妻子前往中國甘肅探寶時遇難。
羅美君 廖沖的妻子,廖若遠的母親。
龐大洋 廖若遠在英國留學時的朋友,後回國開設公司,曾在大陸幫廖若遠調查其父母死因。
崔立嚴 原甘肅臨潭縣公安局法醫,因與省廳專家發生意見分歧而辭職,并在臨潭縣開設了“健民診所”。
大手劉 甘肅臨潭縣長嶺村村民,張國忠等人在蓮花山的向導。
羅美惠 羅美君的姐姐。
羅連壽 羅美君的弟弟,從朋友處購得磔池藏寶圖後慫恿姐姐姐夫前去探寶,後落得魂不附體的下場。
王汝岩 民國圍棋國手,日軍攻陷南京時大義殉國。
侯子厚真人 馬思甲的密友,在馬思甲帶徒弟下山抗日後接管茅山乾元觀。
趙慶雲 趙明川的兒子。
渡邊茂一 受王四照所托到香港競拍韻昆劍,後在酒桌上被梁小蘭灌倒。
葛敏 戴真雲的徒弟。
劉兆通 茅山二十二代監院,“遽魂大陣”的發明人。
陳巧兒 北宋寶慶府人士,後被掌櫃謝老六陷害入獄。
何永萬 北宋清官,查明了陳巧兒殺夫案的原委。
三鬼仙人 本名王先德,號三鬼先人,曾親見霜懷子煉虬丹并制定了複制方案。
王繼 陳巧兒的兒子,三鬼仙人的徒弟,為破寶慶“地眼之怨”而死。
梁三鏟 梁大力的爺爺,盜墓賊出身,第一個發現桓齮墓的人。
袁紹一 正一道掌教,馬思甲的密友。
傳國寶玺 簡介
一卷從古屍腹中發現的絲絹,竟然是明成祖朱棣舉大明朝廷之力都沒能窺得究竟的後晉藏寶圖;而中國的傳古至寶──和氏璧傳國玺,竟然就在寶藏之中!茅山道傳人張國忠,在機緣巧合之中踏上了尋寶之旅,一張詭異且離奇的懸疑之網由此展開!
宋、元、明、清四朝皇室動用朝廷之力皆未能一睹真容的傳國寶玺,能否在塵封千年之後重見天日?一個個神秘莫測的千古謎題能否迎刃而解?面對種種致人死地的古代邪咒之術,無所不能的茅山道術能否一展全長?
傳國寶玺 第一部 撞客 第一章 《茅山圖志》
1967年12月,前所未有的寒流席卷着這座歷來被看作天子門戶的城市,中華大地正在經歷着史無前例的浩劫,文化大革命的風暴在這一年達到了頂峰,甚至波及到了香港,已經初露端倪的上山下鄉風攪得到處人心慌慌。相比起農村,城市生活還是相當優越的,每月糧油多少有點保障,雖說吃不飽,但畢竟比鄉下的白薯面強的多,度荒(一九五九年~一九六一年,波及全國的三年自然災害,民間又稱“度荒”)的陰影在人們心頭的烙印實在太深了。
作為校革委會的書記員,張國忠最近滿面愁容,因為革委會交給他一個十分不靠譜的任務,就是寫一篇批判封建迷信的文章。
張國忠是個中專老師,原來在這學校上學,後來因為成績好,留校當老師了,別小看中專,那個年代,考上中專可比現在考清華大學難度大得多,文革以前,考不上中專的人才去上高中,一直到改革開放中期都是如此,那時的中專畢業生,絕對算得上真材實料的知識分子。
對于畢業時語文近乎滿分的張國忠而言,一篇批判文章簡直是信手捏來,小到校長書記、大到二戰名将,只要到了張國忠筆下,絕對就成了無藥可救的人渣。但是對于眼前這本從校黨委書記家抄出的清末版《茅山圖志》卻實在無從下筆。
書裏寫的,全都是一些什麽如何降妖捉鬼一類的方法,還有一些類似于武術的圖解,一些自己從來沒聽說過的植物器物以及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以及這些東西怪癖無比的使用方法,更讓張國忠摸不着頭腦的,就是記述如何解決一些看似生病的人體症狀,但方法非常匪夷所思,例如房檐下的土、喝泡着古代銅錢的香油一類的東西,完全不着邊際。
寫批判性的文章,是要有理有據的,這也是革委會的要求,你說這東西是壞的,必須說明前因後果,壞在哪裏,為什麽壞,給群衆帶來了什麽壞處,什麽樣的東西不壞雲雲。如果是批判《聊齋》這類的神話傳說,倒還好寫,但眼前這本書,看似對人沒什麽壞處,至多說這本書所寫的是假的騙人的,但欺騙和毒害完全就是兩個概念,寫成欺騙肯定交不了差,革委會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把這種東西描述成毒害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大毒瘤,但在張國忠看來這種說法壓根就無從談起啊,書裏又沒寫用活人去祭祀或者殺人放火,至多是讓人把房檐下的土沖水喝了,難道這就禍害了中華民族五千年嗎?一想到這,張國忠便一籌莫展。
兩個禮拜過去了,張國忠始終在翻看這本《茅山圖志》,指望從其中找出點破綻來,但書中內容看似不着邊際,但實際讀起來卻環環相扣無懈可擊。此時張國忠的爺爺顫顫巍巍的從閣樓上下來了,“孩子啊,那書上寫的都是真的,不信你就找個人試試。”“你這個無産階級的叛徒,我跟你沒有關系!不要幹擾我的革命工作!”
自從爺爺被扣上叛徒的帽子,張國忠家裏就跟古代被抄家的大臣沒什麽區別,先是父親在廠裏被批鬥然後開除,然後是自己入團受阻,自己家的玻璃也被外面的人砸了,最後還是一家子人含着眼淚跟爺爺簽了斷絕關系劃清界限的字據,才勉強息事寧人。從此後張國忠的爺爺只能一個人住在四面漏風的閣樓裏,一家人雖然心疼,但也沒辦法,張家和幾個鄰居混住在當初意大利租借地的一個木質洋樓裏,他們的一舉一動鄰居都看着呢,除了半夜偷偷給爺爺塞一條棉褥子,只要白天稍微做出點親密的舉動,都面臨被鄰居舉報的危險。
爺爺笑了一下,扶着牆一步一拐的下樓去了,不過爺爺的話倒是給張國忠提了很大的醒,“是啊,我找個跟書上描寫的有同樣症狀的人,用書上的方法試試,倘若不靈,那這套東西不就不攻自破了嗎!”說實話,這時的張國忠對書上這些匪夷所思的內容,還是半點都不信的。
可是,書上描寫的症狀實在是不太好找。拿着革委會的介紹信,張國忠一個禮拜裏走訪了幾百戶人家,都沒發現有類似的情況,正當張國忠準備放棄這種大海撈針般的尋找,另辟蹊徑時,一個消息傳到了張國忠的耳朵裏。
這天早晨,革委會的小劉跑到張國忠家,告訴張國忠,學校黨委書記魏老二死了(凡是被批鬥的人,都要被去掉尊稱,起個外號,批林批孔的時候,連孔老夫子都被安上了孔老二的外號,就更別提這個名不見經也不傳的書記了),是畏罪自殺,他媳婦瘋了,但神智很清醒,只不過不時的胡言亂語,說的全是魏老二年輕時的事情,革委會認為他媳婦想給魏老二翻供,讓張國忠一起去審魏老二他媳婦,然後寫一份批鬥書。
這個消息,讓張國忠心中一動,因為魏老二媳婦的症狀,似乎與《茅山圖志》中描寫一些症狀十分吻合,“只要我用書中的方法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