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木匠老劉
吃過早餐以後,樓浮生和黑羽緊急的離開了,千機閣的密報傳來,蜀邑之地的貿易商會發生些許狀況。
蕭晨曦看着行色匆匆的兩人,手裏還握着要找給他們的銀錢,“這兩人真是土豪啊,一頓飯竟給了十兩銀錠,哎,錢多燒得慌。”蕭晨曦在心裏腹诽,她和王氏辛辛苦苦一早上也賺不了十兩啊,不過轉眼一想,占個便宜好像還挺不錯的,至少可以少忙活兩天啦。
雖說現在蕭晨曦全部的身家已經有百餘兩了,但要和她之後要做的事情比,這點錢不過是杯水車薪、九牛一毛而已。
“哎,什麽時候她才可以實現心中的遠大藍圖啊。”擡眸望天,呼出心中濁氣,蕭晨曦沉思。
“寶兒娘,你在哪啊。”門口傳來王氏的聲音。
“哎,在呢,娘。”蕭晨曦從半個時辰前就沒見到王氏了,她還以為王氏累了,在屋子裏休息,沒想到去了外面,這怎麽回事啊,蕭晨曦快步走出大廳。
出門便看到王氏身後站了三個人,一個老頭,一個壯漢,壯漢懷裏還抱着一個六七歲左右的女娃娃,女娃粉雕玉琢,頭上還編着一個精巧的麻花小辮,配上淺黃色的呢子小褂,着實可愛得很。
“娘,這是。”蕭晨曦對這三個人好像有些印象,但記憶并不是很清楚,那壯漢好像就是碧溪村的,是誰來着。
占用了原主的身子那麽久了,很多記憶雜糅交混,有些人、事逐漸的都混淆了。
“咳咳,娘。”尴尬了一下,正要說話,蕭晨曦便聽到王氏說道。
“這是咱村的劉木匠,還有他兒子劉大虎。”
“嬸嬸好,我是小雨。”甜甜的奶音從小丫頭的嘴裏跑出,說話的這個小女孩是劉大虎的閨女,劉思雨,六歲稚童,正是最天真,最活潑可愛的年紀。
“哎喲,咱小雨可真乖呢。”王氏誇贊了一句。
“嗯,乖乖乖。”蕭晨曦微笑,緊接着看了王氏和劉大虎一眼,木匠,對了,蕭晨曦想起來了,昨個她和王氏商量,找幾個木匠修繕一下房屋,然後在門口搭一個簡易木棚。
蕭晨曦打算搗鼓幾味涼茶來為慈令堂做一個簡單的宣傳,當然了除了這個以外,這木棚還可以擴大店面,今早留在這裏吃飯的食客都差點沒有位子,畢竟大廳的空間太過狹小。
“老劉,今天得麻煩你了。”王氏笑着說道。
Advertisement
“都一個村子的,啥麻煩不麻煩的,這可見外了。”劉木匠憨笑,平日裏鄉裏鄉村的幫個忙都在正常不過了。
“哎呦,不見外。”王氏說道。
“爹,王大娘,我先去拉木料啊,小雨得留在這。”之前沒有提前拉木料就怕不夠,現在大體估摸清楚了。
“交給俺了,小雨和俺家小寶一個年紀呢,說不定能成為好朋友呢。”王氏笑道。
“行,那麻煩王大娘了。”說完便小跑出去。
蕭晨曦琢磨着原主是不是和這叫大虎的漢子有過節啊,那人看她的眼神可不對勁,眼神裏夾雜着可以說是讨厭的神情,蕭晨曦不明白,到底是哪裏得罪了這個人。
小寶偷偷摸摸的倚着門,側露半臉,一雙好奇的眸子打量着外面,突然出現的小丫頭可是引起了他的注意,好可愛啊,她會和他做朋友麽,小寶不敢出去,他怕這女孩會像碧溪村裏的野孩子一般,嫌棄讨厭他,會憶起之前的種種遭遇,小寶還是決定躲開吧。
“小寶,過來。”蕭晨曦早就注意到躲在一旁的小寶,她還以為小寶會主動出來和小雨打招呼呢。
小寶嘟着唇猶豫了會轉過身,“娘親。”
“這是小雨,快來。”小寶也是一個孤獨的孩子,無論是在這還是在碧溪村,他都沒有一個朋友,別看他每天都笑呵呵,其實心裏很敏感很脆弱,他一直很懂事的盡自己的力量來幫助她和王氏。
在買中午買賣吃食的時候,蕭晨曦總會看到小寶,一臉羨慕的看着其他成群結伴玩耍的孩童,每次默默驚羨以後,總會有那麽一瞬的失落,蕭晨曦看在眼中記在心裏。
“小雨。”小寶看着眼前精致的小人,不自覺的低了低頭。
“嬸嬸,這就是小寶弟弟麽。”小雨在來之前就聽他爺爺提起這個小孩子,說他如何的懂事等等,現在一見感覺還不錯呢。
“弟弟。”聽到小女孩叫自己弟弟,小寶一下子擡起頭,怎麽會這樣的,明明都一樣高,他怎麽會是弟弟呢,不行,他得是哥哥。
“你要叫我哥哥,我不是弟弟。”義正言辭,一掃剛才的消極表情。
“呀,這剛見面,寶小子就要做咱家小雨的哥哥,寶兒奶,你家小寶是幾月生辰。”劉木匠問道。
“十月初一生的,對了,我記得小雨就比小寶晚半天吧。”當天村子裏的接生婆子,上午給蕭晨曦接生,下午就給大虎媳婦接生呢。
當時村子裏還有很多人打趣他們兩家人呢,說他們是天生的親家呢。
“喲,看我這記性,對對,這倆娃可是同一天生的呢。”劉木匠突然想起來。
小寶一聽,眸子帶笑,他是哥哥,他是哥哥呢。
“哎呀。”撅着粉唇,小雨心想,好不容易遇到一個,看起來比她小的孩子,她以為不用再做最小的一個了,可沒想到啊,還是她最小。
“小雨妹妹,哥哥給你好吃的,來。”沒等小雨點頭,小寶便直接拉着她的手進了屋子。
“劉叔,就讓那兩小孩好好玩玩,一會兒得辛苦您了。”看着小寶樂呵幸福的表情,蕭晨曦從心裏高興。
劉木匠拿起工具簡單的将慈令堂從內到外整修一番,慈令堂除了老舊一點以外,其他的就只有屋頂漏雨,牆皮脫落,木料鏽蝕等,這些對于劉木匠來說小事一樁。
小半個時辰,劉木匠便麻利的做完房屋修繕,此時,劉大虎帶着幾個人也拉着木料回來了。
整整三牛車的木料堆在門口,空氣中仿佛都飄散着原木的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