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鳶尾
牛車一路行使,不多會兒便到了天香樓。
天香樓地處二環段,商鋪林立,車水馬龍,來往行駛的都是馬車級別的,“果然是有錢人的來的地方,連一個普通百姓都沒有。”蕭晨曦自嘲一笑,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哎。
天走進香樓,古樸典雅的氣息襲來,“裝修不錯,很有品位。”一邊欣賞着四處裝飾,一邊感嘆。
“請問你們有事麽。”一身着布衣的小厮前來詢問。
“我找你們的老板,有生意和你們談。”蕭晨曦點名來意。
“這樣啊,對不起,東家去了酒廠一時半會來不了的,您要是談生意估計得等等。”
“酒廠。”蕭晨曦記起來了,易水寒今天好像是有事,那算了,後日再來拜訪吧,欲要離去,結果聽到了樓浮生的聲音。
“晨曦,你怎麽來了。”樓浮生依舊是一副翩跹公子的模樣。
“浮生,你在啊,我還以為你和易水寒一起去了酒廠呢。”蕭晨曦大喜,幸好沒白跑一趟。
“晨曦上來吧,小五備茶水,然後去酒廠請三公子。”樓浮生輕言細語,語氣中夾雜着一絲若有若無的欣喜。
上了二樓雅間,蕭晨曦從籃子中取出蒸糕,“請品嘗,這是百家福蒸糕,是昨個賓客帶的随禮,百家米做成的,嘗嘗。”
蒸糕香甜,顏色雖不白淨可品相不錯,樓浮生捏了一塊,入口,米香四溢,熟悉的味道從記憶中湧來。
十年前樓家抛棄了他,那一段時間他流落在外,靠着他人施舍生活,曾有一次餓的昏倒在破舊的土地廟,被一群小乞丐救了,他記得當時吃的就是百家米煮的粥,那粥的味道可是他一輩子回憶的。
“謝謝,蒸糕很好吃。”吃了兩塊以後,樓浮生就停口了,他的胃不太好,不能多食。
蕭晨曦一邊吃着蒸糕一邊翻看着圖冊,心情頗佳。
“哥,我聽說晨曦姐來了,我。”易水寒氣喘籲籲的跑了上來。
“你來啦,來喝口茶水,看你喘的。”随手倒了一杯茶水,遞了過去。
“咕嚕咕嚕。”一碗茶水下肚,易水寒這才緩了口氣。
見易水寒平複了呼吸,蕭晨曦緩緩開口,“我繪了幾張餐具模子,讓你看看,陳文昭那裏的有些普通了。”這繪制的模子是區別一般百姓的,易水寒應該是感興趣的。
“真的麽。”易水寒眼睛亮了一下,随即便打開圖冊,色彩斑斓,典雅精致的餐具模圖展現在他的眼前。
“時間不多我就準備了這十二冊,春夏秋冬四時令,山河湖泊,松竹梅以及單獨成冊的十六色似錦繁花,你要是有看好的勾勒出來,填上訂單。”蕭晨曦将訂單目錄取出,裏面标注了訂單數量以及規格。
“晨曦姐你準備的倒是很齊全啊。”說完便翻開圖冊,這一看不要緊,一下子就被樣版給吸引了,美輪美奂,賞心悅目,一套套別致的餐具翻過,直到最後一頁,易水寒每一個都特別喜歡,可是每一套都價值不菲。
最低規格的四件套餐具就要價十兩,真心貴啊。
本想着每冊餐具定制個百餘套,乖乖,最少也得要萬兩銀子的,“晨曦姐,你這也太貴了。”易水寒咕哝道,他浮生哥能給他的經濟支持估計也都差不多了,不能再開口了。
“好東西能不貴麽,我這十二冊成品走的都是高端路線,每種僅限三套,你以為有錢就能買到麽。”留在陳文昭那裏的模板都是最為普通的印花或純色餐具,價格便宜,等到時機成熟,便會在市場上批量生産。
“三套,這麽少啊,不行,這些我都要了。”他還有些私房銀子,看來不能留了。
“你确定。”十二冊,每冊中至少有二十個不同的花樣,一套就差不多得七百兩,當然了這三套自然不會都賣給他,至多一套。
“我确定,我還有些銀子。”易水寒估摸着應該夠吧,實在不行的話他再去求他浮生哥。
“我只能賣給你一套,不過每套餐具可以給你多做一些,”常規的都是單人裝,她每套可以送幾個。
“啊,這樣啊,好吧。”算了,一套足夠了,這些精致的餐具好用來招待二樓和三樓的貴客。
樓浮生一直默默不說話,心裏思索着自己也要不要買來一套,不過考慮一番以後還是放棄了,小寒已經購買了一套,在要可真不合适了,不過小小的請求應該還是可以的。
“我想定制一套餐具,不知道現在可以麽。”在十六色花冊的最後一頁,他注意到有私人定制,想來應該可以的。
“你喜歡什麽花。”這私人定制是她無意間想出來的,目的就是想要滿足極少數人的要求,畢竟她的想法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歡她的設計。
“鳶尾花。”樓浮生微張薄唇,輕輕說道,鳶尾花是她母親生前最愛的花朵。
“鳶尾。”蕭晨曦回憶起鳶尾花的花語,絕望的愛情,眼眸一挑,這人有故事啊,看來又是一個感情失意的人。
撫蕊憐新色,撷枝惹舊傷,呼風憑寄送,鳶尾敘情長。
蕭晨曦從衣袖裏拿出自制的鉛筆,設計了一套鳶尾餐具,以花為碟,以葉做盤,雕花勺碗,以及手繪印花的茶杯,每樣兩件,以淡紫為主基調。
“如何。”将設計圖遞到樓浮生的面前。
“謝謝。”設計別致,造型獨特,他很喜歡。
看到他浮生哥面露笑意,易水寒将設計圖稿奪了過去,“哇,造型好別致啊,晨曦我也要。”這麽好看的他絕對不能放過。
“你啊,再說。”蕭晨曦一句話就拒絕了。
“啊,憑什麽啊,晨曦,我不答應。”被拒絕了,易水寒像個小孩般吵吵。
“小寒,住口,吵吵鬧鬧成何體統。”樓浮生一個嚴厲的眼刀掃過去。
“好吧,晨曦下次你得給我設計啊。”可憐的看向蕭晨曦。
“嗯。”這私人定制的瓷器可是第一次,還不知道能不能做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