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捉蟲)

宓琬擡手揉了揉發沉的頭,一睜眼,與一個十四五歲的圓臉的小姑娘大眼瞪大眼。

對方露齒一笑,臉顯得更圓了,“你醒了。你叫什麽名字?家住哪裏?你夫君又叫什麽名字?我去叫他來接你回去。”

宓琬輕蹙了一下眉,什麽夫君?她成天除了上班就是宅,連男朋友都沒有,哪裏來的夫君?

圓臉姑娘見她神色呆滞,斂了笑給她把脈,“看脈象,已經好轉很多了,可畢竟傷了頭,腦子裏的淤血還在,不會是傻了吧?”

站起身來急急向外走去,“我去叫我爹。我爹的醫術很棒的,一定能治好你。”

“……”宓琬想說,把個脈就能知道她腦子裏有淤血,小姑娘的醫術也很棒棒的。

但見小姑娘已然走遠,便将話又咽了回去。慢慢回憶起先前發生過的事情來。

下意識地将手撫上腹部,心頭猛然一跳,坐起身朝自己的腹部看去。

她記得自己穿越過來的時候,是大着肚子的。如今肚子空了,着實讓她松了一口氣,但于心中生出點點悲傷來。不知道是因為這具身體本身的感情,還是因為自己莫名地當了一個孕婦,又失掉了孩子生出的本能的感情。

思量間,圓臉小姑娘已經帶着人走了進來。

宓琬看向他,那是一個四十來歲的男子,唇下留着青須,眉宇間鎖着,似有什麽愁心的事情。

給宓琬號了脈,打量了她一番,這才問道:“小娘子可還記得你自己是誰?”

宓琬咧嘴一笑,顯得有些沒心沒肺,“這個我記得,我叫宓琬,不知兩位怎麽稱呼?”

“我叫潼潼,這是我爹,姓李,是個大夫。你還記得什麽?”李潼潼好奇地打量着宓琬。

宓琬正式和他們認識,搖頭道:“不記得了。對了,現在是什麽時候?我們在哪裏?”

李潼潼眼中流露出同情來,看向李父,“爹……”

李父看了她一眼,搖了搖頭,走了出去。

李潼潼如釋重負一般坐到宓琬身邊,“你能想起來你家在哪嗎?我和爹爹很快就要離開淮陽城的,得把你送回去才好。”

她有意避開了孩子的話題,這是她和她爹進來前便商量好的,若是她什麽也想不起來,便不和她提孩子的事,免得傷心影響到身體恢複。找到她的家人的時候再囑咐他們也不要提。

宓琬茫然地搖頭。

李潼潼這下确定她是真什麽也記不得了。便将時間地點都和她說了一遍。

“你的衣服都濕透了,又比我高很多,我便把給我哥哥做的新衣裳給你穿了,倒也勉強合适。回頭我再給你改改。”她眸光光芒微暗,“你先好好休息,早些把身子養好起來。我去做飯。”

宓琬覺得已經不錯了,不改也成。向她道了聲謝,躺下想她提供的消息。

天德國……

有淮陽王府的淮陽城……

聽起來很熟悉。

對!

在《九龍奪嫡》的那本書裏出現過。

對着帳頂想書裏的內容。

可那是一本男頻文,她當時看也只是為了看劇情,看得很粗糙,回憶了許久,才回憶起書前五十萬字裏确實有過一個和她同名同姓的女配,因為有了身孕無處落腳,不得不向司空複求救。進了淮陽王府,才知道司空複是淮陽王世子。但作者對其着墨甚少,那個女配出現得不明所以,又死得無聲無息……真是沒看出來作者寫這個角色的目的。

難道是她看得太粗糙了,疏落了什麽?要是有機會再回去看一遍那本小說,她一定要把宓琬這一段一字一句地記仔細咯。

也就想想,便把這個不可能的想法給丢到了一邊。

現在活着的是她,她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何去何從,卻沒了主意。

想到原主的身份和死因,她說什麽也不會回到那個府裏去做妾的。

再見到李潼潼的時候,宓琬主動問她,“你們打算什麽時候走?”

原本還笑着的小姑娘聽到這話便向打了霜的茄子,“我也不知道。我們急着去平城,可是淮陽城城門關了好幾天了,聽說在找什麽人。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會開城門允人出城,我爹說了,城門一開,我們就走。”

宓琬繼續問:“平城離這裏很遠嗎?”

“很遠!那是邊境呢!”說完,她的臉色變了變,卻是不肯再回答任何和平城有關的內容了。

宓琬想了想,她要離開這裏,離得越遠越好,邊境也不錯。她對天德國并不熟悉,若能與他們同行一段路是極好的,只是不知他們是否願意。

不待她尋着機會詢問,李大夫與李潼潼拿着一卷東西來尋她了。

李大夫的神色嚴肅,“這上頭說的,可是你?”

宓琬展開,看清楚那是一份告示。

裏面畫的人是自己十六歲時的模樣,名字也和自己對得上。只是那句“有孕數月”讓她眉心止不住跳了幾跳。

她連連擺手,“不不不,你們認錯人了。怎麽可能是我呢?你看看,我這哪裏像個有身孕的樣子?”

但看着父女兩個目光詫異,她心虛地咽了咽口水,“好吧,這上面說的就是我。”

向前走了兩步,将告示置于桌上,将自己從棺材裏醒來之後的事情說了一遍,“我沒有騙你們,在棺材裏醒來之前的事情,我都不記得了。不過,我也不想回去查是誰對我下手,左右不過是後宅争寵的那些事。我想離開這裏。上天給了我一次機會,我想重新活一次。你們救了我,我連診費都沒給你們,不如帶上我,我沒什麽會的,不過力氣大,能給你們扛行禮!”

她一口氣把話說完了,便凝着眸子看兩父女的神色。

李潼潼已經完全呆滞了。

李大夫思量了一番,斷然拒絕,“淮陽王府要尋你回去,可見你是極為重要的人。我們帶你出城,會招惹不必要的麻煩。你收拾收拾,明日便自行回去。莫要影響我們出城。”

李大夫顯然生氣了,宓琬輕嘆了一聲,她是說什麽也不會回淮陽王府的。

李潼潼這會才回過神來,“琬娘,莫要怪我爹,他心裏着急。其實我心裏也着急。”

宓琬将心裏的事情暫且壓下,“你們急着去平城,可是有什麽重要的事?”

李潼潼咬了咬唇,相處了這麽多天,覺得宓琬是個能信得過的,還是決定把事情簡要地說一說。

原來李潼潼有個哥哥名叫李重堯,不喜岐黃之術,偏好武力,便去了軍中入了行伍。他每個月都會給家中寫信,見他從一個無名無氣的小兵一步一步成為英武侯世子郭懷身邊的得力之人,父女兩個在家中都覺得高興。

不曾想,大概半年前,傳來李重堯于軍中失蹤的消息。英武侯世子也失蹤了。

他們在家中等消息,一等便是半年,尋人的英武侯也失蹤了,他們沒有等來李重堯的死訊,倒是得到他叛國的消息。

李大夫與李潼潼說什麽都不相信,李重堯即便戰死,也不可能投降。想到他最後一次來信是在平城,便收拾了行禮要去平城尋他。

結果沒想到他們前腳才出城,後腳便被人通緝了,所以,他們是一路躲避朝廷的追捕才到了淮陽城。在城裏住得越久,便越有被朝廷捉到的危險。怎能不急?

宓琬想了想,“你們兩人去了平城,要如何尋人?”

李潼潼把那麽重要的事情都和宓琬說了,也不在乎多說一點了,“我爹說了,英武侯次子郭英半年前得知英武侯世子和英武侯消息,便趕去了平城尋人。若世間還有一個人相信哥哥沒有叛國,那必是郭二少爺,要找哥哥,先要去找郭二少爺。”

宓琬點了點頭。心想李家父女倒是個會抱大~腿的。《九龍奪嫡》裏,最堅強的大~腿不是九個皇子,而是在平城一待便是數年的郭英。他到最後,可是變成了一個殺神的啊,切皇子都和切大白菜一樣。能保李家父女無恙的,非他莫屬了。

她大喇喇地朝外走去,神色自若,“你放心,我保你們明日便能出城。”

作者有話要說: 夥伴們,書裏的原主,就是女主的前世。第一章 裏提到出現了一個黑影,後面女主恢複記憶的時候會把這些都想起來的。女主和原主是同一個人,這樣就不會覺得怪了叭QAQ。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