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初見賈诩
東漢園陵,位于雍州美陽(今武功縣北),董卓的大軍就屯駐此地。
張繡率領五千精銳騎兵與董卓同行,到得美陽,遠遠就望見董卓的大營,張繡離遠見得大營布置得錯落有致,據險而設,明顯頗有章法。而大營雖然不時傳來戰馬的嘶叫聲,但更多的是傳來大軍在營內操練的聲音。
張繡見得,贊道:“主公果然厲害,此營據險而至,頗合兵法,營中士卒悍勇,怪不得主公能數平羌逆。”
董卓哈哈一笑,說道:“伯淵可是贊錯人了。”
張繡聽得,奇道:“莫非主公麾下還有能人?”
董卓點頭笑道:“布置此營,操練士卒的乃是吾麾下得力大将徐榮,待進營後為汝引見一番。”
張繡聽得,贊道:“主公麾下果然人才濟濟,僅觀布營,練兵可知,徐榮此人實屬當世名将。”
董卓哈哈一笑。
……
很快張繡就随董卓進營,董卓讓麾下大将樊稠帶張繡之軍屯駐,張繡向胡車兒交代一下之後就随董卓入主帳之中。董卓回營,要召開軍議的消失很快就傳出,各部将領紛紛趕至,他們見到立于前排的張繡感到有些詫異,而見過張繡的李傕卻是小聲地跟其他将領介紹張繡。當聽得眼前這名少年就是攜二小童單騎突重圍,與羌人大戰力斬數将,手下統領三萬大軍的張繡之後,都露出了然的神色,看來董卓欲要招攬張繡的消息在董卓去長安參加軍議之前大部分心腹将領已經知道。
待得最後的樊稠和胡車兒趕到之後,董卓才正式升帳議事。
升帳之後第一件事就是相互介紹,只聽見董卓指着張繡說道:“此乃元江侄兒,我西涼新出,名動天下的少年英雄張繡張伯淵。”
張繡卻是出列,先向董卓施了一禮,然後轉身向帳中諸人拱手行禮說道:“諸位叔伯,以後請多提攜小侄,小侄年紀尚輕,若有不足之處請諸位叔伯指點,若有得罪,亦請多多包涵。”
此言一出,董卓麾下諸多大将紛紛撫髯微笑,心中同時暗道:“這名年輕人很懂禮數。”
董卓麾下大将高興,董卓亦臉露微笑,不過董卓身旁站着的李儒卻是為不可察地皺了皺眉頭,但很快又回複微笑的樣子。
只聽見董卓哈哈一笑,說道:“元江卻是有個好侄兒,如此懂禮數。來,伯淵,吾且為汝引見一二。”
Advertisement
張繡轉過神來向董卓拱手一禮。董卓微笑着指着身邊的李儒,說道:“此本将愛婿,亦是我軍軍師,李儒,字文憂。”
張繡向李儒行了一禮,說道:“見過軍師。”李儒微笑着點了點頭。
然後指着自己右邊第一個武将打扮的漢子說道:“此伯淵去年亦見過,亦乃本将愛婿,牛輔。”
張繡拱手一禮,說道:“見過牛将軍。”
牛輔點了點頭,說道:“小子,好好為主公效力。”
董卓又指着左面第一位武将說道:“此即是本将方才跟伯淵所說的徐榮。”
張繡聽得,連忙拱手行禮道:“徐将軍大才,繡佩服。”
徐榮還了一禮,說道:“伯淵亦少年英雄,不必多禮。”
……
“此伯淵亦見過,本将麾下飛熊軍統領李傕。”
“此伯淵日前長安所見,本将軍中第一猛将華雄,不過伯淵來到,你們二人卻是要比鬥才知。”
“此……”
之後董卓将麾下樊稠、郭汜、李蒙、王方、段煨各大大小小将領都介紹了一番,而張繡亦禮數十足,而張繡從董卓介紹的人群中見到了尚是小吏的毒士賈诩,當時張繡為了不讓其他人多疑,對賈诩只是草草一禮,不過眼角卻是在不斷偷偷打量這名三國頂級謀士。
賈诩年約四十,身材清瘦,有涼州人的高大,但卻不似涼州人那般粗野,而是一副普通文士打扮,臉容亦甚是尋常,不顯山不露水,恰似其人。而除了張繡與賈诩見禮之時賈诩還了一禮之外,張繡每次偷看賈诩都見到他閉目養神,與周圍各人都有一股距離感。
身為穿越人士,張繡自然知道賈诩的厲害,但現在時機不對,卻是只得不動聲色。但張繡卻不知道,他不停地偷看賈诩的眼神卻是原原本本收入李儒眼底,他和賈诩本是好友,賈诩的本事李儒自然一清二楚,李儒每次都勸賈诩出仕,但每次都被賈诩婉拒了,時間久了李儒也聽之任之。
不過張繡的出現和他對賈诩的頻頻注意,令到李儒心中有些懷疑,勸董卓将張繡收入帳下是不是一件好事。不過很快李儒就在心中推翻了這種想法,漢室将傾,西涼以董卓勢力最大,只需要自己好好輔就能成就一番霸業。而董卓日後若能成就霸業,必定要掌控天下英雄,張繡亦只是其中之一。如果連張繡一人都對付不了,何談霸業有成。想到這裏,李儒便覺得日後只需要多留意張繡,将他牢牢把握住就好。
董卓将麾下大小将領介紹完一番之後,讓張繡站在徐榮身後,華雄的前面,通過剛才的介紹張繡已經知道,和牛輔站在一列的屬于董卓的心腹內臣,而和徐榮站在一列的屬于外臣。而站在徐榮身後就說明張繡在董卓麾下的外臣中排行第二,而諸多大将之中亦屬前五,剛進董卓麾下就得如此顯赫的地位,諸将眼中不由得閃過妒忌的神色,特別是張繡身後的華雄,在長安時對張繡的好感一掃而盡,這一幕卻是諸多将領都看在眼內。
而這時董卓又向諸将簡單介紹一下張繡麾下部将胡車兒,然後讓胡車兒站在華雄身後,兩人一入董卓麾下就有如此高位,對諸将造成很大的沖擊。而張繡卻不知道,他現在所站的位置比之他叔父張濟還要高上一些,可見董卓對他的看重。
一番介紹之後,董卓才正是議事,只聽他首先問道:“徐榮,本将不在這幾天羌人有何異動?”
徐榮答道:“回主公,探馬回報北宮伯玉、李文侯等率部朝美陽而來,以末将推測,羌人三日之後就會到達,或者還會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