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章節

着酒勁把自己在馬來怒殺王四照(也就是王真江,因為真江是道號,所以此人叛教後便不可再用此號)的事也說了,聽得七叔連連點頭,“殺得好!殺得好!這個姓王的和趙昆成簡直就是一路貨色,恩将仇報!這種人死有餘辜!”因為趙昆成的事,七叔對這種忘恩負義的人簡直就是恨之入骨,聽說王四照被殺以後不但沒有絲毫驚愕,反而挺高興。

結合着這兩件事情,張國忠順勢說了雲淩子的事,聽得七叔連連感嘆,“想我泱泱中華,竟然會受辱于倭國這等彈丸之邦,倘若人人都有孫老先生的氣概,恐怕歷史就要改寫了……!”

飯後,七叔吩咐傭人給每個人都安排了單獨的房間,之後衆人把酒暢談直到深夜才各自回房休息。

酒雖喝了不少,但老劉頭可是一點睡覺的心思都沒有,躺在床上掰着手指頭算了算,自己都七十多了,能不能活到二〇一六年還是個未知數,就算箱子裏裝的不是蘭亭序,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要是能打開箱子看一眼究竟,也算死得踏實啊……唉……!

就在老劉頭胡思亂想輾轉反側的時候,外面忽然傳來一陣輕輕的敲門聲。

“誰呀?”老劉頭暈暈乎乎的坐起來披上了衣服。

“是我……廖若遠……!”

“廖若遠?”老劉頭一楞,這小夥子跟自己從來沒接觸過,大半夜的找我幹嗎?

打開門,只見廖若遠身着一身便裝恭敬而立,“劉前輩,我能進去麽?”

“廖少爺,不知你大半夜來找我……有何貴幹呢?”老劉頭把廖若遠讓進屋裏,自己則坐在了床上。

“劉前輩,您今天好像……不大高興……”這廖若遠雖說年紀不大,但言談舉止卻很成熟,俨然一個生意場上混跡多年的所謂的“才俊”,“不知道是不是招待不周啊?”

“哦……不是不是……廖少爺不要誤會,你大伯的熱情款待我很感謝……”老劉頭是何許人也?絕對是老油條,這廖若遠話一出口,老劉頭就聽出來此人肯定不是為探讨“招待不周”的事來的,“廖少爺深夜造訪……難道就是為了問這個?”

“不,不……您誤會了……”廖若遠連忙擺手,站起身走到門口拉開門看了看,繼而把門反鎖了……

不死傳說 第一部 廖氏迷冤 第一章 應天鎖王

“您的事就是我廖家的事,您完全沒有必要和我隐瞞……”廖若遠正了正眼鏡,“剛才張國忠掌教已經和我說過了……”

“嘿……!你這個小鬼頭心眼還挺多……”劉老頭也沒想到,原來來自己房間之前,這廖若遠已經和張國忠聊過了……“他娘的,國忠這個小兔崽子,準是又喝多了……”老劉頭心裏一通罵,這蘭亭序可是國寶,少一個人知道就多一份安全,這張國忠多喝了兩杯怎麽逮誰跟誰說啊……

“劉前輩,如果您信得過我,我倒是可以幫您想想辦法……”廖若遠此時好象換了個人似的,剛才那股子商人氣一點都沒了,此時的廖若遠,語氣神态簡直就像是一個一本正經談革命的五四青年……

“你?”老劉頭一斜眼,言外之意美國陸軍的頂級專家也只有幹着急的份,你個小娃娃羔子能有什麽辦法?“哎,對了,廖少爺,你要是找過我師弟的話,幹嘛不直接求他?我這個師弟可是熱心得很啊……”

“劉前輩,我這個人一向不喜歡欠別人的人情,我只想說,如果我能幫您打開這個箱子,您是不是也能幫我一個忙?”廖若遠倒是不繞彎子。

“嘿!”老劉頭一笑,心說這個小王八蛋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啊,“廖少爺,你要是真能幫我打開這個箱子,你的忙我一定幫!”老劉頭雖說不知道這個廖若遠究竟有什麽辦法,但此時畢竟是看見一點希望了,“不過廖少爺你要知道,這可是美國特務都沒轍的玩意,我倒想聽聽廖少爺你有什麽高招!”

“嗯……劉前輩,關于開這個箱子的難度,張國忠掌教已經和我說過了,如果沒有一定的把握,我是不會來找您的,我希望您能完全信任我!”廖若遠的表情真誠得讓老劉頭想不信任都難,“不知道您知不知道曲家勇這個人!”

“沒聽說過……”老劉頭搖頭。

“關于這個人的歷史說來話長……”這廖若遠好像對歷史也有點研究……

一九〇〇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吓得慈禧太後帶着光緒皇帝跑到了西安,并頒布了“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種龌龊透頂的外交政策,自此之後,大到千萬白銀,小到珍寶器物,都成了獻給洋人的貢品,中華民族在那一時期流入洋人腰包的傳世珍寶可謂是數不勝數。

這一天,禮部尚書啓秀求見慈禧太後,說再過幾個月就是英國女王的生日,問慈禧太後要怎麽處理。這一問,問得慈禧太後也抓了狂,要說這英國女王在物質享受方面可絕對不次于自己,這大英帝國在當時而言可是全球的頭號霸主,哪國的寶貝沒搶過?縱使中國地大物博,但圓明園都讓人家燒過一輪了,你中國還能拿出什麽寶貝是人家沒見過的?

和啓秀足足琢磨了一個下午,慈禧太後終于有了主意,畢竟兩者都是女人,英國女王縱使是個呼風喚雨的大頭目,但畢竟還是個女性,從這一點出發,英國女王和慈禧太後還是有共同語言的。女性最喜歡什麽?漂亮啊!那英國女王再怎麽稱王稱霸,愛美這一點還是不會蛻化的,想到這,慈禧便召見了當時大清王室的禦用鎖匠,這個鎖匠,便是廖若遠嘴裏的曲家勇。

“找鎖匠?莫非慈禧想送給英國女王一把鎖?”老劉頭不解。

“錯……不是送鎖,但這個禮品最出衆的地方,就是鎖……”廖若遠道。

當時,相傳慈禧太後六十壽辰的時候,不惜挪用海軍軍費修繕頤和園,連當領導的自己都如此在意,當下屬的又怎能不上心?當時雖說北洋水師被日本人打得稀裏嘩啦,前線的軍情急電如雪片一樣飛到北京,但朝廷上下那些酒囊飯袋基本上沒幾個真正關心戰事的,在所有人的心目中,當前的頭等大事只有一件,便是送什麽東西才能在全國上下堆積如山的壽禮中脫穎而出,讨得老佛爺的歡心。

當時,江蘇有一位知州叫鄒有善,想趁此機會讓老佛爺注意到自己,雖說平時善于貪污受賄,但自己貪的那三瓜倆棗比起那些王侯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啊,當時戰火紛飛民不聊生,尤其南京作為當初太平天國的大本營,讓整個江蘇成了全國的衆矢之的,周邊地區連搶帶打被折騰得亂七八糟,整個省份的元氣都還沒有恢複,當地方官的就算貪又能貪多少呢?

既然送不起貴的,就要送巧的,比起那些只懂送“傻禮”的親王貝勒們,這鄒有善可有心眼得多,為了揣測慈禧太後的喜好,不惜下青樓走布莊逛脂粉店,跟形形色色的女人反複套詞,最後在青樓老鸨子的建議下,決定向慈禧太後獻一個首飾盒。女人麽,不管多大歲數,愛美之心總是少不了的,要說慈禧太後的首飾盒堆起來,恐怕能再修建一條長城了,要想讓慈禧太後對這個首飾盒感興趣,就得想點巧轍,于是這鄒有善便找到了號稱應天鎖王的曲家勇,把這個艱巨的創意任務直接推給了他。

聽說是獻給老佛爺的壽禮,曲家勇也不敢怠慢,足足花了三個月的時間與南京的一位琉璃藝人聯手做出了一個“鑲金八寶琉璃盒”,這個琉璃盒跟一般的首飾盒可不一樣,盒身是用琉璃做成的,在盒子四周鑲了一圈金線,并由八種不同的寶石雕琢而成,光是這個手藝,就足夠讓現代人嘆為觀止。但最厲害的并不是琉璃盒身,而是盒子上的鎖,這把鎖號稱“耳根鎖”,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開鎖的鑰匙被曲家勇做成了一對漂亮的純金耳墜,形狀和曲別針差不多,耳墜上布滿了非常細微的鎖齒,甚至說只能用放大鏡才能看得清楚,想要打開這個琉璃盒,必須将左右耳墜先後插入鎖孔,左耳墜鑰匙擰三圈,右耳墜鑰匙再反擰三圈,才能開鎖。實際上,曲家勇也是個愛國的人,之所以這麽設計,是想諷刺當時的朝廷“出爾(耳)反爾(耳)”。但是一般人是很難揣測到的。

拿到這個盒子後,鄒有善也很是為之嘆服,不惜花三千兩白銀打通宮裏的關系,讓一個小太監直接把盒子獻給了李蓮英,起初李蓮英拿到這個盒子也是感到新鮮,試探着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