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敗露
更新時間2012-8-15 9:51:29 字數:2800
文帝的身體每況日下,從最初的一日能起兩三次,到現在已是不能下床,飲食皆傳至塌前。宣華夫人寸步不離的侍候他。
這一日,楊廣入宮問候,不多時文帝微微睡去,他便起身離開,還沒走出宮門,且聽見有人喚他:“殿下請留步。”
他回頭一瞧,正是調完藥的宣華夫人,楊廣對她深深一揖。
宣華面色凝重,似有難言之隐。
楊廣道:“夫人終日侍候父皇,勞心勞力,楊廣在此致謝,夫人是庶母,有什麽話不妨直言?”
宣華見四下無人,才吞吞吐吐的說道:“不瞞殿下,陛下的病恐是乏天無術,料不能生,賤妾深蒙聖寵,早已遭別院夫人們的忌恨,賤妾擔心,若陛下歸天後無人庇護,再受旁人聯手欺辱,賤妾只願得新君憐憫,日後替我尋一處寂靜的宮院,安度餘生。”
楊廣一聽心知肚明,立刻承諾道:“夫人勿憂,楊廣保你富貴安逸。”
宣華安心了,對他致謝不已。
楊廣眼光一閃道:“只是小王朝中事務繁忙,不能時時伴在父皇身旁,父皇若有何不妥,勞煩夫人及時通報于我。”
宣華也是個明白人,趕緊說:“殿下放心,陛下有什麽風吹草動,妾必定告之殿下。”
兩人言罷,楊廣告辭,宣華繼續返回去調藥。
楊廣心想,父皇必是時日不多了,否則就憑一個夫人怎敢胡亂揣摩帝王的生死,這可是大不敬之事。想來定是她自己也瞧着文帝病在膏肓,了無希望,所以才會急急的尋求靠山。
這樣的順水人情無關痛癢,楊廣自是一口應承。
文帝的病愈加沉重,自知大限将來,內心十分惶恐。于是宣來他最器重的大臣楊素前來相伴。楊素本來忙着暗自準備新君即位的事宜,叫他傳召又不能不去,只得奉旨陪在文帝身旁。
文帝信任他,同他說的都是一些日後如何輔助新君之事。楊素表面上痛哭流涕,誠惶誠恐的答應,心裏面不知多開懷,巴望着文帝早日歸天。
到後來文帝索性成日霸住楊素,不讓他離開,弄得他連與楊廣談話的機會都沒有。于是便将文帝的情況寫下來差人送給楊廣。
楊廣有何疑問也會回信于他,哪知事有湊巧,合當敗露,一日楊廣的信被傳入宮,楊素因腹痛難當,跑去如廁。而送信的侍從也不知緣由,便将那信陰差陽錯的送到了文帝手中。
文帝不明就裏打開一看,頓時氣得岔氣填胸。原來信中寫着都是楊廣為登基不明白的地方來詢問楊素。更重要的是信中多番提及文帝何時歸天等大不敬的字眼,字裏行間根本尋不着一點悲痛與孝意,全是赤裸裸的想早日登上皇位的欲望。不只如此,還提到當了皇帝之後,首要任務就是排除異己,殺掉一些重臣。如果兄弟諸王有異議全都照殺不誤。看得文帝觸目驚心,老淚縱橫。
這個已仁孝出名的兒子根本就是個衣冠禽獸,文帝方才悔悟,自己所托非人。
楊素如廁完畢,一看信件在文帝手中,心想,壞了大事不妙,恐怕一切都敗露了。
文帝對着他怒目圓瞪:“朕的勇兒好好立在東宮,卻叫人撺掇廢了,想不到立的卻是楊廣這個畜生!”
楊素慌道:“新太子一向仁孝恭謙,人人稱頌,何已今日會無端端的有違聖心?”
文帝氣喘籲籲的說:“好個口蜜腹劍的僞君子,假立名節,矯飾多年,騙得儲君之位。如今見朕病危,按捺不住,露出了真面目,真是好陰險好毒辣。這樣的畜生怎能托付大業,朕就是死也不能叫他如願,你去替我将楊勇召來,朕要見他。朕還是要立楊勇為君。”
楊素不肯奉旨,冷言道:“太子是國之根本,怎可一再更改,臣不敢奉诏。”
文帝方才只顧着氣楊廣,現在才思慮過來,他這信是寫給楊素的。這兩人分明是早有同謀。
當下罵道:“你這老賊,枉我當你忠臣,待你一向不薄,你今日竟做出這等事,你真以為朕無力再殺你,朕要将你滿門抄斬!”
楊素想反正你已不能久活,我何必怕你。索性露出本來面目,洋洋得意的斜瞄文帝,全然不将他放在眼裏。
文帝絕望的高喊:“來人哪,快替朕宣召楊勇!”
數聲之後,宣華夫人聽到聲響,不知何故跑來查看。
文帝一見她就像撈着救命稻草一般,死拽住她的手,苦苦哀求:“愛妃,朕往日最疼愛你,你可不能叫朕失望,你替朕宣召将廢太子楊勇尋來,朕有要緊事,一刻都不能擔擱了。”
宣華一個女流之輩,平時只知調脂弄粉,争寵鬥豔,哪經歷過這種陣勢,一時杵在那兒不敢動彈。
文帝焦急的催促她:“你到是快去呀?”
她方才醒悟過來,正要轉腳,卻望見楊素反手而立,滿面怒容的盯着她。她又膽怯的停住了。
楊素目光炯炯的看着她說:“孰輕孰重,夫人可要三思啊!”
宣華一聽立刻清醒,文帝已不能活,這朝中內外早叫太子與楊素把持住,自己若想後半世安生,唯有傾向楊廣才能茍活。
于是她一聲不吭,只管跪着,連頭都不敢擡。
文帝見宣華也背叛她,更是痛徹肺腑,滿臉是淚,哀聲道:“朕養的全是一群虎狼啊,朕是瞎了眼,咎由自取啊!朕對不起楊家列祖列宗,奸人得志,社稷恐不能保啊!”
文帝聲聲俱淚,宣華聽得肝腸寸斷,卻也只能掩淚而泣,什麽力都使不上。
楊素驚他聲音太大,讓旁人聽到。于是高聲道:“皇上病中昏亂,神智不清,講得全是妄語,若有人聽信傳之,擾亂宮闱,定斬不疑。”
文帝兀自喊了一陣,終于昏昏沉沉的睡了過去。可憐他一世英明,想當年逼宮篡位時,是何等的威風,今日卻落得這種下場,真是喚天不應,叫地不靈。正所謂得勢之時莫嚣張,天道循環自會來。他現在怎麽懊悔都為時已晚。
楊素見他再度昏睡,便對宣華說:“請夫人速将太子殿下請來,老夫有要事相商。”
宣華慌慌張張的起身,一路小跑着去尋楊廣。
等楊廣匆匆趕到,楊素附他在耳邊一陣細語,他才吓出一身冷汗,原來私信叫文帝截獲,差點釀成大錯。
他急道:“現在如何是好?”
楊素畢竟老奸臣滑,見過的世面比楊廣要多。他不慌不亂的安撫着:“殿下莫慌,陛下是只等着咽氣,大局全在我們掌控之中,無人再能撼動殿下的地位。”
楊廣這才稍稍安心,對着楊素說:“大人使我得遂大志,我定當終身報答,永不相負。”
楊素點首道:“這個老臣心中自然有數,否則也不會冒着欺君之罪成您大業。”
兩人正談着,忽然文帝驚醒過來,一眼看見楊廣,頓時像瘋了一樣,手指着他,頭仰仰欲起,卻又坐不起來。破口大罵:“畜生何足付大事,獨孤誤我,畜生,畜生。”
文帝雖人之将死,但帝王的威嚴尚存,楊廣畢竟虧心在先,十分驚悸。不覺躲在楊素身後,不敢對視父親的眼睛。
只有楊素無所畏懼,沖着文帝喊:“陛下已叫鬼魅纏身,胡言亂語。”
文帝喊了一陣,又昏了過去,如此反複幾次,讓人看得膽顫心驚。
楊素心道:“這老鬼倒是骨硬,撐了這麽久還不死,他這樣總是嚎叫卻是不妥。”
于是對楊廣說道:“殿下,看樣子陛下一時半會還歸不了天,他這樣的喊聲若是讓舊太子的臣僚聽見就不妙了,保不定會擁楊勇奪門自立。就算沒有這個能耐,傳出去對殿下日後榮登大寶恐有非議。”
楊廣沉聲道:“那依大人的意思該如何是好?”
楊素借着燭光凝視着楊廣的臉,陰辣道:“就看殿下能否下得了這個手了。”
楊廣一驚,內心波濤洶湧,面上遲疑不決。
“殿下,心慈手軟只會釀成大禍,成大事者斷不能瞻前顧後,優柔寡斷,咱們走到今天這一步,實屬不易,眼看着帝位就在眼前,可別再旁生枝節,功敗垂成。”
楊廣喘着粗氣,滿頭大汗。心裏一陣火熱,一陣冰冷。最後還是皇位的誘惑占了上風。
他踱到外頭對侍衛說:“快将張衡叫來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