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送走柔妃
長公主遇刺,在都城內可謂是一件大事。
不僅皇上大怒,誓要找出那行刺的歹人,就連攝政王都出動人馬調查此事。
楚驚鴻身上還有些輕傷,不過她卻沒有聽從玉露的勸告,反而一身盛裝,準備入宮。
見玉露還是有些擔憂,楚驚鴻便低聲勸道:“無礙,這點小傷可不算什麽,眼下咱們的敵人可得意着呢,越是如此,我們越要讓他們看看,我楚驚鴻,什麽都不怕。”
相比于百裏名揚對她所做的一切,這點輕傷根本算不了什麽。
玉露拗不過她,只好道:“公主若是累了,其實也不必勉強。您吩咐的事情玉露已經去辦了,皇上和您都很關注此事,咱們這些外姓王爺們也自然不敢懈怠,今晚的家宴實則就是為驚情公主選婿,不會有人敢不來。”
楚驚鴻“恩”了一聲,一身鎏金色撒花宮裝,一雙平底駝黃色掐金羊皮錦鞋,便出了門。
這一身裝扮輕便簡潔,不失莊重,更方便應對突如其來的意外。
到了宮門口之時,楚驚鴻望着來來往往的王孫子弟,眼神微眯,拳頭緊握,她在玉露耳邊小聲道:“若是今夜在宴席之上,我找出了想要找的人,你不必遲疑,直接結果了他便是。”
玉露一驚,從前還未見公主對誰有過殺心,這一次遇刺歸來,整個人都變得不一樣了。
楚驚鴻大步向前,最先去了養心殿找皇兄。
柔妃正躺在塌上,由楚驚河親自喂安胎藥,她大肚如籮、面色蒼白,十分憔悴。
見楚驚鴻進來,她正要起身,卻被楚驚鴻攔住,“娘娘不必起身,驚鴻過來看看你。”
說完這話,楚驚鴻已然眼眶濕熱。
皇兄一直沒有子嗣,當今皇後秦若崖是攝政王的表姐,自然跟皇上不是一條心,大婚兩年肚子沒有動靜不說,還不許楚驚河選妃,十足是個悍婦。
而柔妃是自小跟在皇兄身邊長大的一等丫頭,從前一直跟在皇兄身邊連個名分都沒有,因着有孕才被擡了做了柔妃。
楚驚鴻記得,柔妃上輩子生下楚離殇之後便一直身子虛弱,最後撒手人寰。
連帶着剛生下來的皇子都體虛,也是出于對皇子的保護,才會一生下來便被送去了江息谷。
而江息谷是玉露師父妙緣的所在之處,這位妙緣是個世外高人,不僅武藝高強,醫術也是十分精湛,由她撫養皇子長大,楚驚鴻和皇上都是十分放心。
而現下,柔妃剛好六個多月的身孕,還未生産。
柔妃一臉的柔和,握住了驚鴻的手,貼在臉側,“聽說你受了傷,我這身子不便,一直沒去探望,如今看你氣色還不錯,也算是寬了心。”
楚驚鴻眼眶濕熱,輕柔又小心的摸了摸柔妃的肚子,心裏的難受卻不能表現出來。
只有她自己知道,即将到來的災難,她多想撲到自己的親人面前痛哭一場,可是她忍住了。
她知道,她不能!
越是這種時候,她就越要堅強,既然上天選擇讓她知曉這一切,那便讓她一個人來扭轉乾坤,起碼,能救出一個是一個。
楚驚河看見楚驚鴻這副樣子,也是心有不忍,他突然坐了下來,嘆氣道:“如今這宮裏上上下下裏裏外外都是攝政王的人,就連柔兒有孕之後,也是千防萬防,可是她這身子卻是越來越虛弱,前一日,攝政王竟然還奏請要送走柔妃,也不知道他安了什麽心。”
楚驚鴻一驚,擡眼看向了楚驚河,“他當真如此說?他可說要送柔妃娘娘去何處?”
楚驚河搖了搖頭,随即嘆了口氣,道:“他如今脾氣漸長,跟朕就連表面功夫都不願意做,他只說提這麽個建議,朕不願意就罷了。”
攝政王秦天從前救過先帝的性命,先帝臨終托孤,讓他輔佐楚驚河。
可如今,楚驚河年過雙十,本該到了還政的時候,秦天卻遲遲不肯交出手中大權。
果然權力是可以讓人喪失理智的,起初他還對楚驚河恭恭敬敬的,可如今,楚驚河不過就是個傀儡皇帝,要做什麽還得看這個攝政王的臉色。
楚驚鴻眉心一緊,突而握緊了柔妃的手,“如今,柔妃娘娘的肚子裏懷着我們楚家所有的希望。皇兄就這麽一個子嗣,不能出任何差錯,不如就聽攝政王的,送走柔妃娘娘,待平安生産,再送回來也未曾不可。”
柔妃臉色驟然變得慘白,她實在不敢相信楚驚鴻竟然會說出這麽一番話,她激動的看向了楚驚河,搖頭道:“皇上不可,臣妾在宮中尚且如履薄冰,若是出了宮,攝政王和皇後娘娘還不是想着法的要置臣妾于死地。”
楚驚河也是不贊同楚驚鴻的說法,剛要出口,便聽到楚驚鴻厲聲道:“皇後和攝政王若是想對你動手,怎麽可能容忍你到現在?攝政王并未說送你到何處,不如,就送去江息谷妙緣大師那裏,你身子虛弱,她定能保護你們母子。如今這宮裏,多少雙眼睛都盯着,反倒是不安全。”
“我們何不就順了攝政王的意,悄悄送出去,待到柔妃娘娘平安抵達,我們再公布也未嘗不可。皇兄,我是你的親妹妹,是這孩子的親姑姑,我拼了命也會護他周全。”
楚驚河神色微動,坐在那裏眉心一擰,思忖良久才道:“柔兒,驚鴻說的沒錯,朕無能,就算是你在朕的身邊,朕也不能保證時時護你周全。将你送走,的确是個明智之舉,你放心,等到你平安生産,朕會風風光光的接你回來,封你為皇貴妃。若你能生下皇子,朕答應你,一定會封他為太子。”
柔妃嘴角微動,深咽了一口唾沫,黝黑的瞳孔緊盯着楚驚河,“皇上,君無戲言。”
楚驚河點了點頭,輕柔的撫摸着她的發絲,“君無戲言。”
···
暮色漸沉,今晚皇宮內院宴請全都城的王孫子弟,所有人的目光都在驚情公主選婿的事情上,誰也不會注意到柔妃。
楚驚鴻站在宮牆之上,遠看着楚驚河和柔妃深情告別,心裏複雜萬分。
她心裏清楚,如今這樣的情形,能平安送走一個便是萬幸。接下來,她就可以毫無顧忌的對抗百裏名揚了。
送走柔妃後,楚驚河心情不佳,楚驚鴻出言安慰道:“不過幾個月而已,皇兄不必擔心,瓊漿的身手遠在玉露之上,由他護送,不會有事。”
楚驚河嘆了口氣,眼神空洞無力,“朕知道。”
兄妹兩個站在宮牆之上看着馬車遠走,楚驚河更是許久不語,直到再也看不清馬車的影子,他才緩緩開口:“驚情剛過十五,選婿之事其實不必着急,你召集王孫子弟,可是為了拉攏他們?”
楚驚鴻嘴角微動,轉而看向了楚驚河,淺笑道:“皇兄果然最懂我的心,驚情是除了我之外,父皇留下來的唯一的公主了,雖是太嫔之女,可也深得皇兄寵愛,誰娶了她,自然是無上的恩寵,想來這些人,應該會識趣。而且,十五也不小了,驚鴻十六歲那年,已經嫁人了。”
楚驚河眼神微眯,聽到楚驚鴻說她十六歲便嫁人的時候,顯然不是特別自在。
然而,他還是幹笑了一聲,道:“你當年立下豪言壯語,非百裏名揚不嫁,朕自然留不住你。如今,你覺得幸福就好。”
當年的楚驚河便是不同意這門婚事的,這幾年,倒是不見他對百裏名揚有什麽怨言。
楚驚鴻不由得想起百裏名揚的那番話,他說,是她的皇兄非逼着他背他肚子裏孩子的鍋,不許跟楚驚鴻說出真相。
楚驚鴻眼眶發熱,轉而拽了拽的楚驚河的衣袖,哽咽開口:“當年的驚鴻太過于任性了,總是讓皇兄費心。”
她清醒之後,縱然內心已經暴風驟雨,可是面上卻一直強撐着。
如今她微一垂首,便總是壓制不住情緒。
見她哭了,楚驚河寵溺的拿出手帕,擦了擦她的眼淚,“都多大了,還像個小孩子似的,是朕不好,自父皇走後,你也總是為朕的事情費心,還差點死在歹人的手裏。”
“不過驚鴻,朕也要你記住,這個世界上,朕才是你最親的親人,縱然你再愛百裏名揚,也不能毫無顧忌,百裏家是世家大族,真到了抉擇的時候,他們未必會護你。”
這話,從前楚驚河便說過多次,可是楚驚鴻卻從未放在心上。
如今再次聽來,楚驚鴻才終于明白皇兄話裏話外的深意。
她的眼淚奪眶而出,再也忍不住撲到了楚驚河的懷裏,“皇兄放心,驚鴻曉得分寸。”
楚驚河一怔,欣慰的拍了拍她的背。
這是楚驚河第一次聽到楚驚鴻說這樣的話,從前他言語中提醒她的時候,楚驚鴻總是一副不在乎的樣子,還總是跟他說“名揚不會的,他待我極好。”之類的混話。
想來,她這一次遇刺,也是看開許多了吧。
又或許,是因為她這次失身,百裏名揚态度有所變化,讓楚驚鴻察覺了。
楚驚河心裏清楚楚驚鴻的苦,可是楚驚鴻不說,他也沒問。
生在帝王家,本就是他們的不幸,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