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二次見面
徐仲宣回到書齋沒多久,紀氏身旁的大丫鬟翠屏就帶了個小丫鬟過來送簡太太帶來的禮物。
齊桑接了過來,旋即微微躬身,雙手平舉手中的樟木盒子,遞到了徐仲宣的面前。
徐仲宣打開一看,見裏面是一方紅絲硯,兩匣松煙墨,還有一只白玉鎮紙。
紅絲硯和松煙墨倒也還罷了,那只白玉鎮紙卻是以上等紫檀木為座,雕刻成了一匹口銜靈芝的瑞獸形狀,玉質溫潤柔和,甚是貴重。
徐仲宣随手将這只白玉鎮紙擱到了書案上。
年前的時候他接到了隆興府來的一封書信,信中措辭雖閃爍其詞,但讨好巴結之意依然躍然紙上。那知縣只說他是如何的明斷,替他的親眷洗清了冤屈,但其實他自己壓根就不知道自己竟然還有一門姓簡的親戚。後來細細的一想,才恍然大悟過來,他五嬸好像是有一個姐姐嫁到了隆興簡家。
然後他非但是沒有怒,反倒是笑了。
這樣七繞八繞下來的一圈關系,竟然還能被有心人冠以親眷二字拿來利用。
于是他便提筆寫下了秉公辦理這四個字,而且還是以公文的形式發過去的,就是想讓那知縣秉公辦理,不要顧忌到什麽他的親眷之類的關系。
而現下,他垂眼望着案上的那只白玉鎮紙,想着方才翠屏所說的話,這是簡家太太給您的,那想必這個簡家就正是那隆興府的簡家了吧。
“齊桑,”他吩咐着,“這簡家,你去查查是怎麽回事。”
齊桑答應了一聲,躬身就要退下去。但外面忽然又有小厮來報,說是老太太身旁的丫鬟彩珠來了。
彩珠生了一張鴨蛋臉,蜂腰削肩,眉眼清秀。她是老太太吳氏身旁最得力的大丫鬟。
“大公子,”彩珠對着徐仲宣矮身行了一禮,說着,“老太太遣奴婢來告知您一聲,說是五太太的娘家姐姐一家今日來了,老太太晚上在花廳設宴,給他們接風洗塵,請您務必要去。”
徐仲宣沉吟了片刻,而後才道:‘知道了。“
彩珠又對着他行了個禮,而後方才退了出去。
Advertisement
原來徐妙寧拉着簡妍出門的那當會,紀氏就在和陶嬷嬷說着:“姐姐既然給這一大家子都帶了禮物來,咱們少不得的都要替她一一的送過去。哥兒姐兒那邊,你讓翠筱和翠屏領着小丫鬟挨個的送過去,嫂子們那裏,陶嬷嬷,你領着兩個小丫鬟跑一趟罷。至于老太太那邊,我就親自的送過去也就是了。”
及至等她到了老太太吳氏那裏,吳氏正戴了琉璃眼鏡,倚在南窗木炕的引枕上看着一本厚厚的冊子,一個小丫鬟跪在她跟前,正拿着美人拳在給她輕輕的捶着腿。
“母親。”紀氏在吳氏面前三步遠的地方站定,面上帶了笑意,叫了一聲。
吳氏将手中的冊子合起,随手放到了手邊的花梨木炕桌上,又伸手摘了鼻子上架着的琉璃眼鏡,開口讓紀氏坐。
她身旁伺候着的祝嬷嬷忙端了繡墩過來。
祝嬷嬷是吳氏的陪嫁丫鬟,後來嫁了徐家一個打理酒樓的掌櫃的,現下她也并不是時時都在吳氏這邊伺候着,不過有空就過來一下罷了。
紀氏先是對吳氏道了謝,而後方才落了坐,眼角餘光瞥到炕桌上放着的冊子面上有賬冊這樣的字眼。但她也只當沒有看見,面上的笑意不減,示意着跟随在她身後的兩個丫鬟捧了簡太太的禮物上前來,說着:“這是姐姐對母親的一點心意,囑咐了我一定要給您親自送過來。”
紀氏打眼一瞧,只見一個丫鬟手中捧着的是一匹姜黃織金孔雀雲紋潞綢,一匹豆青妝花四季花卉遍地金潞綢。另一個丫鬟手中則是捧着兩只盒子。雖然是看不到盒子裏面放了些什麽,可瞧着那盒子都是紅木做的,想來裏面的東西也差不了。
吳氏的面上堆滿了笑意,問着:“親家姐姐是幾時到的?”
“到了也沒一會兒的功夫。”紀氏恭敬作答,“姐姐的意思原本是想立時就來向母親問好,只是我想着姐姐這一路長途颠簸的,便擅自做了主,讓姐姐先歇息一會,容後再來拜見母親。還希望母親不要怪媳婦擅自主張才是。”
吳氏點了點頭,贊道:“你這個主張很好。親家姐姐千裏迢迢而來,理應先歇息歇息才是。”
紀氏面帶笑意的聽着。吳氏便又說着:“我的意思竟是,晚間讓廚房好好的備幾桌酒席。這一來是給你姐姐一家子接風洗塵,這二來,自打元宵燈節之後,我們這一大家子都還沒有好好的聚在一起吃頓飯呢。索性便趁了今兒這個功夫,叫齊了一家子,大家好好的坐在一起吃頓團圓飯。”
一旁的祝嬷嬷此時就笑道:“依老太太這麽說,咱們這一家子都是借了簡家太太的光呢。”
吳氏和紀氏便都笑了起來。
“瞧這老貨的一張嘴,慣是會編排人的。“吳氏指着祝嬷嬷,笑罵了一句。
紀氏便也跟着湊了幾句趣,而後便起身告辭離開了。
至傍晚時分,紀氏便領着簡太太他們逶迤往前院而來。
簡妍走在紀氏和簡太太的身後,不着痕跡的打量着四周。
原來除卻紀氏和徐家幾個未出嫁的姑娘住在花園子裏頭,吳氏和她的其他幾個媳婦,并着徐家所有的哥兒都是住在前院裏。
吳氏所住的地方叫做松鶴堂。前面小小的三間廳,後面是五間正房,左右各兩間耳房。
進入院子之後,白石十字甬路,四角各有一棵一人多高的松樹,并着其他花木盆景,瞧着倒也綠意無限。
正房裏早就是通火通明,門口守着的小丫鬟打起了簾子,紀氏和簡太太當先走了進去,簡妍随後也跟了進去。
吳氏正坐在羅漢床上,懷中摟着一個穿大紅襖裙的少女,面上笑容慈祥。周邊還有幾個婦人和少男少女在。
一見紀氏和簡太太她們進來了,吳氏便松手放開了懷裏的少女。
紀氏和簡太太這時已是走到了吳氏面前三步遠的地方。
“母親,”紀氏面上帶了笑,叫了一聲吳氏,說着,“這便是我姐姐了。”
又轉頭對簡太太說着:“姐姐,這便是我母親。”
按照輩分來說,吳氏原是簡太太的長輩,且往後好歹也是寄居在人家這裏,簡太太不敢怠慢,便禮數十足的對着吳氏請了安,問了好。吳氏則是一口一個親家姐姐的叫着,說是簡太太客氣了,他們一家子來她這裏做客她是再歡迎不過的,怎麽還給他們一家子都帶了禮物?不應如此破費的。
簡太太便笑道:“原也不是些什麽值錢的東西,也就是我的一點子窮心罷了。老太太別嫌棄才是。”
簡妍心裏就想着,簡太太的這番謙虛真是土豪的想讓人揍她啊。
紀氏這時又喚着簡清和簡妍上前見過吳氏。
簡清和簡妍便也各自對着吳氏行了個禮,說了一聲:“見過老太太。”
吳氏瞧瞧簡清,又瞧瞧簡妍,笑道:“這兄妹兩個都長的得人意兒,倒跟那畫上的人似的。”
一面又遞了見面禮過來。
簡清還想推辭,但簡妍已是伸手落落大方的接了過來,而後又屈身行了個禮,說了一句:“謝過老太太。”
簡清便也接了過來,躬身謝了吳氏。
紀氏便又領着他們見過屋裏的其他人。
長一輩裏,一個是紀氏的二嫂馮氏,一個是紀氏的三嫂俞氏。平一輩裏,姑娘這邊,就是先前徐妙寧所說的,二房裏的大姐徐妙華,二姐徐妙岚,吳氏的侄女兒吳靜萱。哥兒這邊,則是二房裏的徐仲澤,三房裏的徐仲景。
馮氏和俞氏都是給了見面禮,平輩之間則是大家厮見過就罷了。
容後大家落了座,彼此之間說了些閑話,就有丫鬟上前來在祝嬷嬷的耳旁低聲的問了一聲,說是廚房裏的飯菜一早就得了,要不要現下就上菜?
祝嬷嬷擺了擺手,讓她先下去,容後再說。
那丫鬟低聲的答應了一聲,還沒出門,那邊門簾子又掀了開來,門口的小丫鬟通報着:“大公子來了。”
緊接着簡妍就見到徐仲宣走了進來。
他依然還是穿着白日裏她在凝翠軒院門口看到他時的那身直身。燭光之中,他長身玉立,容顏如玉。
“孫兒見過祖母。”
他朝着吳氏行了禮,吳氏擺了擺手,面上帶了笑意的說着:“知道你忙。只是今日你五嬸的姐姐一家子都來了,便叫了你來,大家一塊吃個飯,彼此見見也是好的。”
簡妍在一旁聽着就覺得有些詫異。
按理來說,這吳氏既是徐仲宣的祖母,可怎麽她聽着吳氏這話倒是像在對徐仲宣解釋似的?且吳氏對着徐仲宣說話,有着幾分小心翼翼,有着幾分讨好,卻唯獨沒有祖輩對孫輩的那種親昵感覺。
而就在簡妍詫異的這當會,紀氏已是引着徐仲宣見過了簡太太,又喚着簡清和簡妍過來。
簡清想必已是被人科普過徐大學霸的彪悍事跡了,看徐仲宣的眼神簡直就像是小孩子第一次在動物園看到大猩猩一般,既敬畏,可又忍不住的想靠近去看個分明,說上兩句話。
輪到簡妍了,她卻是微微的垂下眼,并不看徐仲宣,而後斂裾行禮,簡潔的稱呼了一聲大公子。
徐仲宣也回了一禮,同樣簡潔的叫了一聲簡姑娘,就算是彼此見過了。
兩相坐下,那邊吳氏雖然是在和簡太太說着話,可簡妍依然還是眼尖的察覺到她眉頭微微的皺了起來。正不解何意之時,忽然聽得外面小丫鬟在通報:“大太太來了。”
吳氏的眉頭便越發的皺得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