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悄然的八卦
幾人乘興而去,破財而歸,而且還沒能好好轉轉玩玩,心裏真是些不爽,但這事也就到此為止了,誰都不再提。
也沒在丁家村多呆,只給丁嬷嬷留了點見親友的時間,辦完事就回到城裏。
丁嬷嬷一路感慨,總結起來就是,大家都老了啊,當年的小夥伴都嫁人了,有一個還嫁在本村,孩子都很大了,有的還有孫子了。雖然她是奴婢可吃穿用卻不錯,除了在姜家那幾年啦。她死了老公雖然不幸,可有兩個小夥伴的老公竟然打老婆,簡直人渣。最可氣的是,這年頭打老婆還不犯法,簡直就是天經地義的事,真是的。說來還是娘家沒人啊,有個沒有哥哥,有個有哥哥等于沒有,嫂子管的嚴嚴的,都沒有幫助出頭的人,才讓人欺負成這樣的。
感慨完,丁嬷嬷拉着姜清意的小手笑道:“姑娘啊,你雖然現在受點苦,可以後命就好了。有親兄弟撐腰,看大少爺每年用心思給您置辦年節和生辰禮物,也知道是這是把你放心裏。還有徐恩人,真比很多親哥哥還要待你好。有兄弟有哥哥,還都是有出息的人,以後你到哪裏都沒有人敢欺負了啊。好命,真是好命。”
姜清意:那是,以後要老公敢欺負我,直接讓我哥毒死他!我弟的本事麽,暫時還沒領略到,看這麽小就很有幾分心眼,估計也差不了。
等他們回城的時候,還繞了一點點路到雜食店拿點黃金果汁回家喝,看着名為“很好吃”的雜食店,姜清意一頭汗,名字好樸實。但看客人确實多,可見做人做事還是要樸實點的好。
等三七從店裏拿着果汁出來,臉上一直笑眯眯的。等進了後院才神秘兮兮的說,“姑娘,有好事哎。大狗哥說晚上他過來吃飯,告訴你件好事,關于姜府六夫人的八卦。”
蒼耳和三七服侍姜清意有陣子了,而且是賣身的丫頭自然是自己人,所以丁嬷嬷也簡單跟她們說了一下姑娘和姜府的關系,順便罵了姜府一頓。所以,六夫人要是有壞事,她們也都高興。
二狗見自己重任完成,便要回雜食店做事。
姜清意忙到:“二狗哥,不用去了,大狗哥再過一個時辰也該過來了。你先歇會,等着來就行了。”
二狗撓撓頭,“不幹活更累。”說完,邁着大長腿走了。
天,原來不幹活更累?誰家遇到這樣的夥計不得高興死。
蒼耳還感嘆,“男人就得這樣,實在又能幹,多有安全感。”
姜清意:……天,原來你喜歡這樣的漢子啊?!
等大狗回來時,臉上都冒着紅光,一看就是心情好的嘞。他向姑姑使了個眼色,屋裏便只剩下他們三人。
“姑娘,姑姑,嗬嗬嗬嗬,今兒我不是有點事一早回城了麽,然後就有人來跟我說了個事,嗬嗬嗬嗬,就姜府那二位受懲罰了。據說六夫人到祠堂給祖宗念經去了,六老爺也被打了一頓。”
Advertisement
實在是好消息,忍不住就笑啊笑的。要不是姑姑讓他不能在姑娘面前露出街頭小混混的樣子,他都恨不能大罵那一對渣男賤女、狗男女。
姜清意和丁嬷嬷一臉不可相信,“不能吧,誰敢打六老爺啊?”六夫人那個好說,可六老爺是三老太爺的獨苗,也是唯一留在齊縣的嫡支,誰瘋了敢打他?
大狗笑,“當然是三老太爺敢那。”然後就把事情簡單說了一遍,詳情麽就不是很了解了。
其實,那天絕對是六老爺自己腦子抽筋,然後就找了抽。
喬氏的打算是讓六老爺先勸動父親寫信給京城,說明三娘大了,很該回京城去學學規矩禮儀,不然到時候嫁人萬一失禮怎麽辦,畢竟齊縣這等小地方規矩不如京城講究。
六老爺還迷糊呢,“夫人,這三娘萬一真的回了京城,那到時候怎麽姐妹易嫁呢?”
喬氏簡直為自己丈夫的智商捉急,很是看不上他,但還是溫聲細語道:“夫君想啊,萬一大哥大嫂心裏一點沒有這個女兒怎麽辦,讓她老死在齊縣怎麽辦,甚或讓咱們幫着随便給她找個婆家怎麽辦?這樣以來,咱們的打算不就落了空?所以啊,就先請父親去信,勸說大哥大嫂同意把三娘接回去。到時候,我們直接讓蓮兒去不就行了?”
六老爺,“對呀,夫人很是有理!明兒我就和父親說。”
這個棒槌,喬氏心道。“夫君,和父親說的時候還是先只把三娘送回京城好好嫁人的話說出來,畢竟她和大哥大嫂也是骨肉至親,沒有一直分離的道理對不對?至于後續咱們蓮兒的事情,等以後再說就是了,也不着急。”最好是先做成了再說,誰都沒得反對。
六老爺當時答應的好好的,可是還父親聊着聊着天,嘴一禿嚕就全說出來了。
三老太爺一開始還想着兒子真是長大了啊,能為大哥家人着想了。雖然都三十好幾的人了,但長大不怕晚麽。可是,後來說着說着,竟然說到了蓮兒的婚事上,還想出了這麽個歹毒主意。
三老太爺恨聲道:“你可真是長大了,這樣的損主意都能想得出來。還姐妹易嫁,然後呢,你拿三娘怎麽辦?就真的好好在齊縣找戶人家嫁了?”
六老爺是這支的獨苗,上面還有兩個姐姐,一向是受寵慣了,這才和父親說話直來直去從不相瞞,反正父親一直也基本都聽他的。
“這個嗎,只要她好好的,自然就好好嫁人。咱們養她這麽大,難不成她不該報答一二?”六老爺本來心裏沒底,可說着說着覺得就是應該這麽做,本來麽,就是我們養大的,就這份恩情也該還那。
三老太爺簡直要氣瘋,兒子笨點蠢點耳根子軟點都不怕,可現在竟然學會了狠毒,真是長了本事了。
可他還是忍着好聲好氣和兒子講道理,“咱們養三娘是白養的麽?你大哥每年不是給了二百兩銀子麽?你們怎麽養的她當我不知道?當初以為你們也就是昧下銀子,給三娘稍微虧待點但大體上過得去就行,我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誰讓你才是我兒子。可後來竟然将人弄走了,我這才知道,你們到後來是越來越虧待了,簡直不拿她當個人。要早知道,我是絕不讓你們這麽幹。”
“你總覺得你大哥對你不好,可你忘了你這秀才是怎麽來的,若是沒有你大哥暗示,你能被取中?”看着兒子還梗着頭不承認的樣子,更是心累。
兒子的本事他還能不知道,若是能好好靠着老大這棵大樹,總不會有人欺負他,不然就憑他自己,将來早晚被人吃了。三老太爺也是後悔,當初就因為這一根苗苗,實在舍不得管教,就成了如今這樣子。
後來他就想着讓兒子好好玩樂吧,反正孫子出息,過幾年一樣能頂門立戶。可是,兒子竟然什麽都敢幹,萬一事情抖摟出來,他們誰也得不了好。
“你還記得不,當初你二姐在婆家受欺負。她婆婆變着法子折磨她就算了,總能忍過去。竟然還将自家侄女納進來做了二房,幫着掌管家事不說,還害的你姐小産。你姐夫呢,本以為只是懦弱些,誰知卻是個風流的,對你姐也不管不問。咱們一家子去說理,可去了也白去,誰讓他們任家官職門第都比咱們高。還不是你大哥,想了法子拿到任家的錯處,讓他們态度來個大轉變,不敢欺負你姐。後來你大哥官越做越大,任家更是恨不能當你姐是祖宗。你大姐二姐哪個沒得過你大哥的好?可你呢,不報答就算了,還打算把人家親閨女給坑了?”三老太爺簡直要吐血,這兒子怎麽就只記仇不記恩呢。
而且,兒子最蠢的地方竟然真以為三娘就不敢說話了?只要她活着,就是個活生生的證據。也許,兒媳婦壓根就沒想讓三娘活下去吧,只是随便說瞎話騙兒子而且。
六老爺喏喏,“還,還不是為了蓮兒麽?再說大哥也不把三娘當閨女,兒子才敢這麽做的啊。”也不能都怪他了,要是大哥大嫂那麽每年來送年禮的時候順便派人看看三娘,這他們不就不敢做了麽。
三老太爺都要氣笑了,“然後你就動了歪腦筋?虧你是讀過聖賢書的人。再者蓮兒是我唯一的孫女,我也不想她嫁到高門大戶,萬一以後沒人給撐腰,像你二姐一樣被欺負怎麽辦?不如嫁個門當戶對,咱們也能說得上話。你還是當老子的,卻不想想哪個對女兒是真心好。說吧,就你那天天風流才子樣,肯定想不出這馊主意來,到底是誰想出來的?”
六老爺出賣自家媳婦那是沒有任何壓力,就将前因後果都說了個清清楚楚。
三老太爺早就猜到了。當初老兩口就不看好這個婚前就敢勾/搭自家兒子的女人,可誰讓自家這棵獨苗鬼迷了心竅。有老妻看着的時候,還能鎮得住這個女人,可自從老妻去了,這女人就蹦跶的越來越歡實。他一個做公公的,總不會經常責罵兒媳婦吧,這才讓這家裏越發烏煙瘴氣。這次,是絕不能再手軟了。
“兒啊,你這都三十好幾的人了,卻還是只有一個兒子,爹到死都不放心那。可你媳婦又生不出來了,這樣,爹做主給你娶個二房回來吧。至于你媳婦,實在是德行有虧,到祠堂好好反省反省吧,今年就不用出來了。”
折壽喲,做爹的還要給兒子納小妾,可他也是沒辦法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