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京城我來啦

第二日姜家衆人還要急着趕路,原先是辰時中就要出發,因姜清意還要去看望許家小娘子,便改到了辰時末出發。

姜清意由丁嬷嬷、林嬷嬷和四個丫頭一起陪着去。不是為了顯得隆重才叫這麽多人,實在是每人手裏還捧着一個大花盆,裏邊裝的是青菜!這禮物,大冬天的,夠實惠吧。

沒錯,當初離開齊縣的時候,徐馳怕姜清意路上沒的青菜吃,便專門訂了一輛大騾車裝這些花盆。這也是姜清意蘇的成果之一啦,冬天将菜種在花盆裏,養在屋內,只有中午陽光強時搬到房檐下見見太陽。別說,味道比大棚裏出來的要好吃很多,至少菜味更濃郁。

此時,姜清意不由更加想念哥了,哥為了她,簡直比嬷嬷想得還周到,真夠難為他的。

等許家人見到這一行隊伍時,嘴都張了那麽一會,差點灌了冷風。不是覺得用花盆養菜奇怪啦,而是覺得冬天能見到長勢如此好的菜還挺稀奇的。

許諾一見便笑道:“姜姑娘這可真是送大禮了,讓我們怎麽敢當。昨日我妹妹吃那青菜粥十分可口,今日都有些饞,沒想到您竟然送來了。”

許珂在屋裏聽見,笑罵道:“哥哥真是的,當着這麽多人就揭我老底子,多丢臉那。”

聽着聲音,雖然還是有些弱,但中氣上來一些。看來,昨晚那藥是見效了。

姜清意笑,“可不是什麽貴重東西,不過一些青菜和一點小鹹菜罷了。這要是其他時候,拿這些來都叫人笑話。許姑娘胃口不好,只吃蘿蔔白菜估計能吃絮了。我便帶了這點青菜過來,也算是換個口。還有這個,是幾個藥膳方子,對固本培元很有好處。”

她拿出幾張紙遞給丁嬷嬷,請她交給許諾。“不過,我這也是從別人那裏聽來的,不一定就對,還請回京後先問過太醫再試試不遲。”

許珂微微一笑,“姜姑娘真是客氣,不僅送了這麽稀罕的青菜,還給我們方子,可真不知道該怎麽感謝了。您也別客氣,我家中排行第五,叫我五娘便是。不過直接叫我珂兒,家裏都是這麽叫我的,顯得親近。我今年十歲了,不知咱們二人誰更大些。”

姜清意看許珂雖然臉上仍有凄色,但估計原來也是愛笑愛鬧的性子,應該是個很好相處的人,便笑道:“我比你大一歲呢。我在家中排行第三,叫我三娘就是。清意,我的名,只是還從沒有人這樣叫過我,你可以第一個叫來試試。”

許珂驚奇道:“啊,姜姐姐,竟然沒有人叫你的名兒?那你家裏人叫你什麽?”其實她也是嘴快,說完就有些後悔了,這樣問,好像有些不大對。

昨晚哥哥還跟她說,姜家好像就兩個女兒,一個在深宮,一個是庶女還待字閨中,沒聽說還有第三人。不過,別人家的家事,他們不該多猜測。

姜清意倒不覺得唐突,這個小姑娘圓圓臉蛋、圓圓眼睛,小鼻頭圓圓微翹,一看就覺得是沒有心機的人。剛才那一句,也正好證明這點。不過,她是想着,以後能和許珂走動也不錯,性子好,又出身好,說不定将來也是一個助力,便将情況提了那麽一句。

姜清意笑道,“也沒什麽,我生來便有些體弱,家裏人聽說還是養到老家更好些。所以我從小便在齊縣長大,今年才回京城。倒是我同胎弟弟一直在京城,不知你們是否聽過。”

Advertisement

許珂心裏罵了自己一句,讓你嘴快,惹得人家說起這事來。姜姐姐真真可憐,竟然一生下來就沒和父母住在一起。這樣一比較,自己着實幸運好多,至少娘親一直呵護自己這麽多年,還有疼愛自己的父親和哥哥。

這特麽好尴尬啊,許諾心道。面上笑,“是亭哥兒吧,我們年齡差得多,卻還認識。是個好孩子,讀書用功,長輩們都誇呢。”

妹子這張嘴,回去得好好管教,不然還不定怎麽吃虧。這位姜三娘原來竟是嫡女,他一開始還以為是個庶女呢。京城竟然一點消息都沒有,這姜家瞞得夠緊的。

不過,想當年,他可沒聽說姜家有這麽個女兒,難不成今生竟然有變?還是他當時并未關注過一個不受父母寵愛的姑娘家罷了?

姜清意倒是完全不覺得怎樣,母親忽視她,她一樣有人疼,沒什麽大不了的。

她笑道:“還是先讓紫蘇再給妹妹把把脈吧,看起來氣色倒是好了很多。我們今日還要趕路,恐怕不能多陪着妹妹說話了。等到了京城,說不定還能再見。”

紫蘇把過脈道:“許姑娘身子好了很多,忙着趕路也可以,不過馬車別走得太快,若能休息一兩日更好。”

許諾謝了又謝,“真是多謝姜姑娘給的藥丸,不然我妹妹還不定多受都少罪呢。我們在這裏歇息一日再走,不能同行很是遺憾。等回了京城,一定再去姜府拜謝。”

許珂也甜甜一笑,“嗯,以後我們可以互下帖子,有來有往。我一個人也悶,姜姐姐可別把我忘了。”說着,還拿出一個荷包送給姜清意,“姜姐姐,這是我自己做的,雖然針腳不好,可也是一番心意。等以後咱們一起做針線好不好?”

她挺喜歡姜姐姐的,人漂亮卻十分和氣。不像有些貴女,長得稍微能拿得出手,就恨不能鼻孔朝了天。

“好,針線我也不行,比你做的可差多了,不過到時候可以給你做好吃的,保管你喜歡。”姜清意也一樣喜歡這個小姑娘,就這樣成了手帕交。

林嬷嬷一直在一旁,心動三娘本事還真不小,很快就和許相家小娘子成了朋友,以後還要更加敬着點才是。

颠簸了七八日,他們一行方才趕到京城,正好是小年前一天了。

姜清意前世是帝都人,自認為也是有些見識的。只是,看到這京城的氣派,也是有些震驚。沒想到,古代也能如此繁華。

進了永定門,主街道能容十六輛馬車并行,兩旁店鋪林立,二層三層小樓很是普遍。據說京城最高的建築足有五層樓那麽高,也是厲害啊。看人們穿戴,比齊縣可是講究了不止一點半點,體面得很。至少,粗布這玩意是不多見。

看姜清意驚訝的樣子,林嬷嬷在一旁解說道:“這裏是京城最繁華的地段了,不過再這街道兩邊住的人家身份并不高,多是小官員或者大商戶。權貴們住在皇宮東西兩側,像咱們這樣的文人世家,多是住在西城。這兩處才真正是京城核心地帶。像許相家,和咱們家相距并不遠,不過隔着兩條街罷了。”

姜清意笑,“多虧嬷嬷指點,不然還真不懂這京城布局。看這裏,人的精氣神兒都不一樣,穿戴也很是講究,不愧是天子腳下。”

“姑娘可也是地道京城人,以後自然是一樣的。說來,咱們這裏久沐皇恩,賦稅少,也沒有什麽天高皇帝遠一說,官員們清廉愛民,百姓自然就過得好一些。您也看到了,咱們這裏風氣還是比較開化,以後只要夫人允許,您也是可以上街來看看的,只要跟足了下人就好。”林嬷嬷笑。

姜清意點頭,可不是,她還以為京城都是老古板呢,剛剛看許多專門賣女人用品的店鋪,生意還不錯。就連大酒樓,也有女客出入,并沒有帶帷帽之類的東西。

這裏就是個寶地啊,有風險,但更有機會。嗯,說不定,大狗哥和二狗哥也可以跟來,發展出一片新天地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