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得喊我“叔”
衛三子忙不疊的道:“不會忘,不會忘,我現在渾身是勁,舒服極了,徐叔,謝謝你了,今晚,一定到我家吃飯,讓我媳婦去鎮上買幾個好菜,我一定要好好謝謝你!”
我答應,至于他為什麽叫我叔,那可是農村中很普遍的現象,經常能見到老年人對年輕人叫叔,嬸,舅等,這是輩分問題。我媽是李家的嫡系,輩分極大,在村裏幾乎不用跟別人叫什麽,都是別人跟她叫什麽姨,姨媽,姨奶奶,奶奶,什麽都有,每次過年,到我家裏拜年的絡繹不絕,很多小夥子都得來磕頭,我也在旁欣然接受,美滋滋的。
我們村在春水鎮是最大的村,但經濟跟別的村沒什麽不一樣,商店有一個,但幾乎沒什麽東西賣,買個醋、醬油還行,要買別的東西,都得等到每個月的一、四、七,也就是初一、十一、二十一、三十一,初四、十四等等,就是這樣排,這幾個日子,鎮上有一個大型的集市,那時的東西很齊全。俗稱“集”,去買東西,就叫“趕集”。
我是每個集都要趕的,我的菜都要到那裏去賣,再用賣菜的錢買別的東西,或者是書,或者是別的。趕集也是年輕人的節日,大姑娘打扮得花枝招展,去集上展現自身的美麗,小夥子們則去那裏看大姑娘,說不定就能看到一個中意的,回家去找父母,讓人做媒,說不定就能成,很多夫妻就是這麽成的。
趕集确實很熱鬧的,在農村娛樂極不發達的這裏,趕集是最大的消遣,很多人都是不準備買東西的,只是來看個熱鬧。我在那裏賣菜,當然要交地皮稅的,中國的稅源遠流長,皇糧國稅,不交不對,這是老百姓的心裏話。地皮稅也不太貴,兩三塊錢,我一上午能賣三十幾塊錢,每次趕集都是鎮上稅務所的人過來,拿着個小本本,開收據的,很威風。我們賣東西的見着他們只能乖乖的。
我人小,卻一直獨立生活,對生存之道頗精,這也是環境所逼。中國有句老話,叫“現官不如現管”,我見這幾個稅務所的人權勢如此之大,就有巴結之心,其實這個稅務所極小,只有三四人,畢竟這裏沒什麽要收稅的,除了趕集,他們只是坐在那裏喝茶聊天而已。
有一天,我去了所長的家,趁他沒在家,送給他老婆一條煙,煙中夾着五百塊錢,在這裏,五百塊錢可不是個小數目,可稱得上是巨款了,他們一年的工資恐怕也就只有這個數吧,在這裏,錢是很實在的,一塊錢能買幾斤魚,幾斤肉,可能一家人一個月只能花個十塊錢左右吧。
我這筆錢花得确實不冤,後來我認他當幹爸,他也對我很照顧,一直沒收我的稅,再後來,我辦工廠得到了他極大的幫助,所以說,該花錢的地方就要狠狠的花,絕不能小氣。
很多年後,我已經是赫赫有名的大富翁時,他也是舉足輕重的一方大官,他們一家跟我住在一塊兒,喝酒時,他對我說,他當時被我給震住了。當時做生意的很少,對稅務所的重要性都沒認識到,根本沒收過這麽一大筆錢,雖說是少年魯莽之舉,卻覺得我眼光獨到,有氣魄,雖有缺憾,就是手腕不夠成熟,但總的來說,是個成大事的人,再加上聽說過我的名字,所以開始幫助我。
說實話,我當時确實是狠下心拿出的那筆錢,畢竟我也不是太富裕,但一直認為對這些當官之人,一定先要付出,而且要舍得下本,才能得到更大的收獲。
這條經驗一直被我用到如今。
好了,言歸正傳,我答應了衛三子的邀請,把他趕走,把大黃招呼過來。這時是初秋,菜的種類很多,我弄了一筐青椒,一筐西紅柿,用繩子竄起來,讓大黃馱着,領着小狼,向鎮裏進發。
這條路我已走了無數遍了,印象最深刻的當然是那次風雪中撿了個老和尚,每次走這條路,就想起他,現在,那個老家夥沒死吧?肯定死不了,再活個幾十年也沒什麽問題吧?
但當時為什麽那麽半死不活的樣子呢,他說是為了考驗我,我當時雖是人小,卻并不蠢,當然不會相信。
路兩邊全是槐樹,初夏時,跟這裏走,槐花的香氣缭繞,很不錯,這些樹有很多年了,很高,兩邊的樹在頂上互相接到了一起,将路罩住,我想起了小時候跟我媽的話,我問她,為什麽要種這麽多樹在路邊呢?
她說,是為了怕人走路時不小心走入路兩邊的田裏,不讓牲口進田裏。那時老爸已經在給九舅家開汽車了,我就說,這對爸爸不好,如果他的剎車失靈,沒有樹的話就沒什麽事,頂多進了田裏,将車塞住了,但有了樹,那可危險了,準得撞樹上。
Advertisement
她聽了,臉色變了一下,狠狠的罵我,說我不想好事,淨說些不吉利的話。
晚上她跟老爸一學這話,老爸哈哈大笑,在媽媽的罵聲中誇我聰明,那時我就明白,不要跟女人說理,她們全是些不講理的人。
後來,村口的路上有幾棵樹被人砍倒了,其實那是我晚上偷偷的砍的,為的是幫老爸一把,萬一出事,他就可以跑出路,進田裏,但可惜沒砍多少,他就用不上了,他死在了那場莫明其妙的地震裏。
至今想來,我的膽子确實挺大的,那樹可算上是老古董了。據李老太爺說,他出生時就已經有了。如果他知道是我砍的那些樹,一定要狠狠的罰我了。村裏的人對它們是視若珍寶,牽馬牽牛走過時,都要将牲口看得緊緊的,怕這些牲畜碰這些樹。
他們說這是老天爺的恩賜,是給他們遮風避雨的,砍它們是要受報應的。我聽了,有些森森然,難到真的有老天?我爸媽的死真的與我砍樹有關?我偏不信那個邪,每次走這條路時,總是讓大黃盡情地吃它們,看看老天有什麽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