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洛水之神

風輕日暖,水碧天藍,岸上綠柳如絲,水中游船不絕,齊王惬意地呼出一口氣,說:“這樣的春日,就該坐船游河啊。”

許俊坐在他對面,眼睛望着艙門,只關心:“京華怎麽還不進來?”

齊王笑道:“她對劃船有些好奇,想跟船夫學呢。”

“……”許俊站起身,“你坐着,我去把這混賬弄進來。”

“哎,大哥!”齊王忙站起來攔住,“讓她玩吧,沒事。”

“她又不識水性,萬一掉下去……”

齊王失笑:“有人看着她,沒事,掉不下去。”

話音剛落,外面就傳來撲通嘩啦的聲音,還有人大喊:“落水啦!快救人!”

齊王:“……”

雖然聽着聲音是遠處傳來的,許俊仍坐不住,非要去叫許京華,齊王沒辦法,打發了個人出去。

外面船頭上,許京華也聽見有人落水,正和劉琰看熱鬧。

“姑娘,保定侯不放心,請您進船艙去。”

“這有什麽不放心的?難道我還能想不開往水裏跳?”許京華嘀咕一句,還是往船艙走。

劉琰跟在她身後,笑道:“哪個落水的,是自己跳下去的?”

許京華回頭瞪他一眼,突然想起什麽,往邊上一讓,“您先請。”

她又突然記起尊卑來了,劉琰笑着搖搖頭,許京華卻很堅持,非要他先走,劉琰雖然覺得有點不對勁,但也想不出誰先走能有什麽,就上前一步,先進了船艙。

Advertisement

哪知他剛進去還沒站定,迎面就砸來一句:“你個小兔……大、大殿下。”

“哈哈哈,小兔大殿下。”許京華從劉琰身後探出頭,笑嘻嘻說老爹,“爹你這張口就罵人的毛病,可得改改。”

許俊:“……”

劉琰:“……”

他就知道沒好事!

置身事外的齊王也哈哈大笑:“倒也沒錯,哈哈,劉琰本來就屬兔。”

劉琰:“……沒錯?五叔莫非忘了自己屬什麽?”

“叔父屬什麽?”許京華好奇地溜達過去,在老爹身邊坐下。

齊王:“呵呵,沒什麽,京華吃桑葚。”

劉琰坐到他旁邊,啓發許京華:“他比我大四歲,你算一算就知道了。”

許京華先抓了幾顆桑葚一起塞嘴裏,又擦了手,才掰着手指數:“子鼠醜牛,寅虎卯兔……”

許俊深感羞愧:“你往哪數呢?往上數!”

“我是從上面數的呀!”許京華說着又倒回去,“虎牛鼠……啊!屬豬!叔父屬豬!”

齊王:“……京華真棒,吃桑葚吃桑葚。”

劉琰無奈搖頭,目光轉向窗外,看見對岸有一片杏花,開得雲蒸霞蔚、豔麗無比,便随口念了一句:“不學梅欺雪,輕紅照碧池。”

“什麽?”許京華沒太聽清。

“是一句詩。”劉琰指指外面杏花,“詠杏花的。”

齊王“啧”一聲:“這句不好,梅怎麽就欺雪了?不如‘春日游,杏花吹滿頭’,你再去下面走一走,就‘陌上誰家少年,足風流’了。”

許京華:“……你們讀書人,閑聊也這麽一套一套的嗎?”

劉琰搖頭:“不,只有五叔這個‘文人’這樣。”

“我說真的,今日出來游玩的大家閨秀不少,你一會兒往杏樹下面溜達一圈,準能贏得芳心無數。”

許京華贊同:“剛才上船時,後面那一家的小姐們,就都偷看大殿下,還悄悄打聽是誰家的公子呢!”

劉琰今日出門沒穿皇子常服,只穿了一件沒什麽紋飾的绀青窄袖袍,但他人長得好,白皙俊美,又身高腿長,走到哪兒都特別出衆,引人注目。

“後面那一家嗎?”齊王看着劉琰壞笑,“我還真知道那是誰家,怎麽樣?要不要五叔帶你過去見見?”

劉琰一臉正氣:“咱們今天出來幹嘛的,五叔你是不是忘了?”

齊王順着他目光,看向一直不吭聲的許俊,許俊見這尊貴的叔侄二人都看自己,忙擺擺手說:“不用管我,我坐這兒看風景就挺好。”

許京華和齊王一起大笑,劉琰嘆口氣,說:“保定侯沒看出來,他們兩個合夥欺負我嗎?”

“你還指望我爹幫你主持公道嗎?”許京華笑的直拍桌,“你想太多了。”

許俊擡手按住她胳膊,皺眉道:“別沒上沒下的!能不能有點姑娘樣子?”

齊王忙給盟友解圍:“出來游玩,就別拘束她了。”又叫船上的樂師吹奏樂曲,把這茬岔過去。

許京華覺得坐老爹旁邊沒好事,就自己溜到另一邊坐着,劉琰很快跟過來,剛要問她想不想玩什麽,就得了三字評語:“告狀精。”

“……明明是你自己得意忘形。”劉琰在她對面坐下。

許京華哼一聲,眼睛看着河面,不理他。

劉琰也看向外面。今日陽光燦爛,照在河面上,水光粼粼,清風從水面吹來,帶着河水的涼意和不知何處沾惹的花香,令人心情平靜而愉悅。

“這條城中河是引洛水而來,傳說洛水之神原是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女兒,美貌無比,因溺于洛水,死後成神。”

大殿下突然說起了故事,許京華不由轉回頭,看着他等下文。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三國曹子建寫了一篇《洛神賦》,這樣描繪洛神。”

劉琰的聲音正介于少年與青年之間,既清朗又帶點磁性,《洛神賦》的句子本身也韻律優美,他緩緩吟誦,動聽動人之處,尤勝樂曲。

連許京華這種根本沒聽懂意思的,都覺得洛神一定美極了。

“真好聽,你能再念一遍嗎?”

劉琰回頭看她,眼睛一轉,點點頭:“‘翩若驚鴻,婉若游龍。’鴻就是鴻雁,這一句是說洛神姿态飄然如驚飛的鴻雁,婉約如游動的蛟龍……”

他一邊念一邊解釋了一遍,許京華居然也認真聽下來,還跟着念:“‘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真好聽。”

劉琰微笑:“後面還有呢,‘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一直念到,“‘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蹰于山隅。’”才停下。

許京華聽得如癡如醉,贊嘆道:“簡直比唱歌還好聽。”

“詩文原合韻律,所以即便無樂,聽起來也悅耳動聽。不過這篇《洛神賦》太長了,你一時半刻,很難記住。”

“我聽聽就好了。”

劉琰可沒打算輕易放過她,讓她只聽聽,就接着聊曹子建:“其實曹子建還有短詩,有一首《白馬篇》,你應該很喜歡。”

許京華不知是圈套,好奇道:“是寫白馬的嗎?”

“我念一遍,你聽聽,能不能明白他寫的什麽。”劉琰笑得溫文爾雅,“‘白馬飾金羁,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

這兩句十分簡單,許京華不但聽懂了,還指着自己說:“幽并游俠兒。”

劉琰笑着點頭:“不錯。”一口氣把後面的句子全念了,“‘……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許京華聽得熱血沸騰,拍手道:“好!‘長驅蹈匈奴,左顧淩鮮卑’,我喜歡!”

“你記性真好,我才念一遍,你就記住了。”劉琰不吝贊嘆。

許京華自己不好意思了,“嘿,我就記住這句和最後一句了。”

“那我從頭教你吧?”劉琰開始拉緊圈套繩索。

許京華渾然不覺:“好啊。”

劉琰心裏得意地一抽繩,趕在下船之前,就教會了許京華背這首《白馬篇》。

許京華進了大殿下的圈套,不但不自知,回慶壽宮還美滋滋地給太後背誦了一遍。

太後含笑聽她背完,贊道:“京華真是聰慧,這麽長的詩,轉眼就學會了。”

“是大殿下教得好,他教我一句,講一講意思,我就很容易記住了。”

太後看向劉琰,祖孫兩個心照不宣地對了個眼神,“那很好啊,以後多跟着琰兒學。”

學背詩比學寫字有意思多了,許京華并不抗拒,答應得很爽快。

旁邊郭楮看着,卻十分疑惑,等到劉琰和許京華都回房休息,便問太後:“娘娘不是不想讓姑娘同殿下太親近麽?”

昨日皇上提起,娘娘都只淡淡回道:“琰兒從小只有劉毅一個玩伴,劉毅成家後,他也是孤單。如今京華剛來,琰兒難免覺得新鮮——他們兩個,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再投緣也有限。”

皇上一聽就知太後心思,再沒提這話,怎麽今日?

“分怎麽親近,兄妹當然好。”太後站在窗邊,望着門口那一小片剛灑下種子的土地,“而且這同兩個孩子本身無關。”

孩子都是好孩子,就是皇上太異想天開了。京華當然好,但絕不是能做太子妃、乃至于皇後的好,許家父女倆根本給不了劉琰需要的支持,更何況,自己已經被這宮城困了大半生,又哪舍得京華這樣自由長大的鳥兒,也被關進籠子?

“明日你去見毅兒,許府那邊的下人,你幫着好好選選,千萬別出岔子。”

郭楮應聲告退,出宮就去見齊王,有他幫忙,只又過了五日,保定侯府就收拾妥當,只待主人入住了。

作者有話要說: 注:1.“不學梅欺雪,輕紅照碧池。”--作者【唐】鄭谷

2.‘春日游,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少年,足風流’--作者韋莊

3.幽并游俠兒--幽并指幽州并州,京華在幽州長大,所以~

-----------------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唧唧複唧唧、馬可杯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THEIAObiu、侍小寶、初夏閑桔 10瓶;沉、夏安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