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二十章==
盧明海的聲音很輕。
輕得比棉花還輕,卻是讓整個屋裏的氣氛都凝滞了下來。
一旁提着心準備打算若是男人再讓,她就同他拼命的梅氏,剛收起的淚水,唰的一下又流了下來。盧老漢手一抖,旱煙袋掉落在了地上,崔氏細細碎碎的哽咽聲響起。胡氏心裏松了一口氣,松開自己緊緊攥着男人衣角的手。總算沒讓男人沖在前頭。
三房人有兩房人都不同意,大房同意與否自然不重要了。
顯然盧老漢是明白這個道理的,他低嚎一聲,蒼老的臉滿是痛苦:“那是你們的親妹妹啊,你們這是讓她去死啊。”
這是盧老漢第一次在兒子媳婦們面前,表現得如此痛苦,哪怕是上次讓大家湊藥錢,盧老漢也是以一副當家人的面孔,是那麽的斬釘絕鐵,不容人質疑。盧明川和盧明海都孝順慣了,不禁都有些慌了,手足無措,欲言又止。
‘撲通’一聲,竟是盧嬌月不知何時沖了過來,跪在了地上。
她滿臉都是淚水:“爺,我求求你,大哥的婚事真的不能再耽誤了……”
盧嬌月的舉動太突兀,可這會兒誰都沒功夫去想她到底為何如此做。不過明眼可見的,盧明海因為她的舉動,已經到嗓子眼的話又憋了回去。
“姐——”
盧廣智過來拉她,眼見拉她不起來,就随着她一同跪了下去。
梅氏沖過來,也跪下了,将兩個孩子護在自己的身後:“爹娘,你們別怨他爹,也別怪兩個孩子,要是怨就怨我這個兒媳婦不懂事吧。我忍不了了,我不能再耽誤自己的兒子!”
說她自私也好,說她無情也罷,反正盧嬌月已經想好了,這次一定不能再退讓。也許他們這次退讓,确實能換來小姑姑的暫且安穩,她明白爹奶的意思,不過就是暫時讓一讓,不過只是再等上一年。可先不提大哥的婚事還能不能等,誰知道明年小姑姑還會不會生病?畢竟在她的印象中,那個常年在上房西間裏靜養的小姑姑,總是隔三差五的生病,将全家人折騰得人仰馬翻。
就當她自私無情吧,總而言之,不能再讓那個素來憨厚老實的大哥再吃虧了。
喬氏也跪了下來,哭得比誰都大聲:“爹,我求求你和娘了,放過我們好嗎?你們不光只有一個閨女,還有這麽多兒子和孫子啊,咱們盧家不能只為了她盧桂麗啊……”
Advertisement
一時間,屋裏全是哭聲。
而大房兩口子完全被二房三房兩房人的舉動驚呆了,尤其是胡氏,她完全地愣在當場。不過她很快就反應過來,反應過來的她非但沒有上前,反而垂下頭去,往後退了一步。
這時,一個凄厲的聲音響起,這聲音太尖銳,竟将所有人的哭聲都壓了下去。
“老大、老二、老三——”
只見坐在那裏一直沒說話的崔氏,突然站了起來,沖過來死死地拉着盧明川三兄弟的手,老眼中滿是祈求。
“娘求你們了,就當娘求你們了!你們救救二丫頭,你們救救二丫頭!她是你們的親妹妹,是娘身上掉下來的一塊兒肉啊!當年娘怕她養不活,将她揣在懷裏揣了幾個月,才将她養活,她那麽小,還沒有娘兩個巴掌大,你們都還記得的對不對?老大,廣禮今年才十四,要成親還得兩年。老二,娘知道自己不該說這樣的話,但那是你親妹妹……你放心,讓義兒再等上一年,這次給二丫頭看完病後,咱們就不管她了,咱們就給義兒攢錢,明年一定讓他成親……”
“娘——”梅氏忍不住叫了一聲,“裴家那裏不能再耽誤了,還有月兒,月兒也該成親了。”
盧嬌月和盧廣智也是面面相觑。尤其是盧嬌月,她素來秉性柔順,此時心中也不禁升起一陣不忿來。
其實誰都知道崔氏的話很虛,都管了十幾年了,怎麽可能會不管了。若是不管,現在就不管了,何必還要把病給治好了再去不管,這不是畫蛇添足嗎。
崔氏置若罔聞:“娘求你們了,求你們了……”
眼見三個兒子都不說話,崔氏撲通一聲跪了下來,仿若癔症了似的沖三個兒子直磕頭。
“娘求求你們,娘求求你們了……”
“老婆子啊……”盧老漢捂着臉哭道。
最終,盧明川兄弟幾個還是沒能拗過自己的爹娘。
身為親娘的崔氏都那樣了,做兒子的能怎麽辦?只能老老實實的掏銀子。不孝是項大罪,尤其盧桂麗是幾人的親妹妹,說是不想出銀子,可誰心裏能過得去那個坎。
塵埃落定後,大房和二房便将銀子交到了公中。胡氏如何想且不提,反正梅氏自打這事以後,就再沒好臉色,連着幾天都陰沉着臉,連與盧明海的話都少了。
三房就更不用說了,三房兩口子雖自私自利,到底也不是什麽大奸大惡之人,大房二房都敗下陣來,就憑他們三房也堅持不住。
只是出銀子出得心裏極為憋屈,盧明山連着幾日都沒去地裏,只管挑着自己的貨挑子出去掙錢,掙來的錢也不交到公中了,而喬氏更是在家中摔摔打打,鬧得整個家裏都不得清淨。
盧桂麗也已經從醫館裏回來了,從她外表看不出什麽,還是如同以往那般的蒼白柔弱,安靜無聲。她回家後便呆在自己的屋裏,崔氏成日在其身邊照顧着,也不敢再叫三個兒媳婦幫把手什麽的。
至于盧老漢,每日天不亮出去,天黑了才回來,将一門心思都撲在了地裏。也不過是幾日的時間,他整個人就仿佛像似失了水被露在太陽底下暴曬的老樹根,幹枯而蒼老。
連着幾日,梅氏都在盧明海出門後,也悄悄地出了門,很晚才會回來。盧嬌月問她去哪,她也不說。
這日,梅氏回到家中,臉上難得帶了點喜色。
盧嬌月正在房裏做繡活兒。
“少做些針線,你外婆的例子還不夠深刻?”
盧嬌月有一手不錯的繡藝,是她外婆柳氏傳給她的。
柳氏是南方人,早年在一個大戶人家做繡娘,有一手技藝精湛的繡藝。後來因為一些意外,流落到了北方,機緣巧合下嫁給了年輕時候的梅老漢。
柳氏當繡娘有些年頭了,年輕的時候就有眼幹、眼花的毛病,所以成了親以後,梅老漢便拘着她讓她少動針線。後來生下梅氏,柳氏就想把這門手藝教給女兒。在他們家鄉,繡藝都是母親傳給女兒的,然後一直這麽傳下去。
哪知梅氏根本沒有這個天賦,且性子急,沒有耐心。只跟親娘學了些粗淺的,能縫補能做衣裳鞋,其他卻是不再學了。
這件事就這麽擱置了下來,直到梅氏生下盧嬌月。
盧嬌月小時候在梅家住的日子多,從小在柳氏的教養下長大,性格也随了柳氏溫婉柔順,一點都不像是北方女子,反倒更像是南方人。更讓柳氏驚喜的是,外孫女完全遺傳了她在繡藝上的天賦,于是她便一點都沒有保留的将自己的手藝,全部教給了外孫女。
這事打一起初梅氏就不願意,因為她從小就知道她娘的眼睛不好,是因為年輕的時候繡花繡多了所致。可她又不忍讓她娘失望,便只能由着女兒去學。只是轉過頭來,她卻給女兒立規矩,學可以,但不能太過,尋常的時候能不動針線,就不要動針線。
所以盧嬌月雖有一手不錯的繡工,但平日裏在家是極少動針線,只有她給家裏人做衣裳的時候例外。
“我給二弟做身衣裳,男娃的衣裳不用繡花。”盧嬌月道。她将手裏的東西放進針線笸籮裏,又收進炕櫃裏放着,才下了炕來。見梅氏滿臉都是汗,便端着盆子出門打水。
梅氏将自己收拾幹淨後,在炕上坐了下來,“娘最近這段時間有些事,可能不常在家,你在家裏多看着你兩個弟弟。”
盧嬌月微微一愣,垂下眼睑,問道:“娘,可是有什麽事?”
“沒什麽事,你小孩子家家的別管大人的事。”
盧嬌月抿着嘴角,擡起頭望着梅氏。
梅氏見女兒固執,嘆了一口氣說:“娘在鎮上找了個活兒幹,每天下來也能掙些錢,這事你不要跟你爹說。”
盧嬌月放在裙子上的手,微微收緊。
一個女人,還是一個成了親的婦人,能在鎮上找什麽活兒幹?左不過就是些打雜幫人洗盤子洗碗的辛苦活兒。
上輩子盧嬌月随着杜家一同搬去了縣裏,因為家中無錢,也曾厚着臉皮出去做過工,可幹了不過半個月,她便堅持不下去了,因為實在太辛苦。
她小心翼翼壓下嗓子裏的哽咽,問:“娘,是做什麽活兒?可會辛苦?”
梅氏望了女兒一眼,渾不在意道:“不辛苦,是娘還沒出嫁時的一個朋友介紹的,幫一戶人家做飯,一天只做兩頓。活很輕省,就是耽誤時間,得後半響才能回來。總而言之,這事你不要和你爹說,他要是問起來,你就說我有事回娘家去了。”
自打那次事後,盧明海在家的時候就越來越少了。往常他出去賣豆腐,一般快中午的時候就會回來了,若是田裏沒有活兒,下午會再出去一趟,到天擦黑的時候才回來。而現在盧明海幾乎是起早貪黑的,中午那趟也不回來了。
當然,田裏的活兒他也做,經常一大早天還沒亮就起來了,攢在一起做完後再出門。這段時間盧嬌月一直關注着爹娘,自然清楚這事。
她知道她爹為什麽會這樣,左不過打着在外面多賣會兒豆腐多賺些錢,好攢銀子給大哥成親的主意。而她娘同樣也是如此。
其實盧嬌月知道她娘是騙她的,幫哪戶人家做飯是一天只做兩頓的。一般有錢的人家都是買下人,買不起下人的也是用雇的,所以這定是她娘為了安她的心編出來的謊話。
可盧嬌月不忍戳破,她明白她娘的心思,于是只能面上點了點頭,心裏卻暗暗地憋了一股勁兒。
每天,梅氏前腳出門,盧嬌月後腳就把繡活兒摸出來做,通常一做就是一整天。明明應該很累,她卻是渾身充滿了幹勁兒。
這一世,她一定不讓命運重蹈覆轍,一定不讓大嫂因為婚事連連被耽誤,遭受恥笑而遷怒到大哥身上,從而致使本來感情不錯的兩人,竟因為這事離了心。
想着上輩子身上總是充斥着莫名疲累的大哥,盧嬌月擦了擦眼睛,又埋下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