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三十七章==

盧明海不願用女兒的銀子,可盧嬌月卻說院牆的事等不得,說不定杜廉什麽時候又來盧家了。盧嬌月其實并不怕杜廉來,她這麽說也是為了讓她爹答應用自己的銀子。

盧明海想想也是,若這種事再來一次,恐怕以後女兒也不用嫁人了,遂答應下來。

定下章程,事情就好辦了,父女兩人先和家裏其他人說了這事,同時将顧慮說出,獲得了其他人的一致贊同。

然後盧明海便拿着女兒給的銀子,和大兒子兩人買磚去了。

等兩人回來的時候,一行跟來了三輛牛車,今天是送來的第一批磚,後面還會有磚送來。

大溪村就這麽大點地方,村子裏有個什麽動靜,自然瞞不過別人的眼。一看盧家老二運了這麽多磚回來,都以為他是要蓋房子,紛紛跑來看熱鬧。

上房那邊自然也看到了動靜,盧老漢等人站在人群裏,聽盧明海和來看熱鬧的村民寒暄。

聽盧明海說這磚是用來砌院牆的,旁人一時倒也沒明白其中的意思,紛紛都被如此大手筆給轉移了注意力。要知道在村子裏,一般人家的院牆都是土牆,用青磚來砌院牆的也就裏正家一家。如今盧家老二也用上青磚砌的院牆,可不是大手筆。

盧明海只能苦笑解釋道,說打土坯時間趕不及了,所以才用的青磚。

旁人自是不信,可也不好再繼續追問下去了,只能咂嘴地連連羨慕。唯獨上房那邊的人明白到底是怎麽回事,心中複雜情緒不足以言表。

老二這是想跟家裏分開,為了盡快分開,竟不惜花下大筆的銀錢。

喬氏羨慕得不得了,這會兒倒是羨慕起來二房的屋子好了,二房的屋子是單獨在一處的,砌個院牆就能和上房這邊分開,他們卻不能。

而胡氏則想得更多一些,砌牆要用的磚不在少數,自然花的銀子也不少。二房是從哪裏弄來的錢?她用眼睛大約估摸了下二房要砌牆的範圍,做下來差不多要花十來兩銀子。當初二房說沒錢,讓杜家等一年,當時她便不信。此時看來,二房是不想跟杜家做親,并不是銀錢的問題。

可為什麽?

不管是從什麽地方來看,杜家那邊都是一門好親事。

Advertisement

胡氏心裏想法太多,以至于竟然整整一夜沒睡,同時不免升起了一絲嫉妒的情緒。

次日她便在崔氏面前不經意地提了提,說當初分家的時候,鬧成那樣,就是因為二房說家裏的銀錢都被掏空了,連給老大盧廣義娶媳婦的錢都沒了,如今看來,也不是沒錢嘛。

崔氏的臉色當時就難看起來,不過倒也沒說什麽,至于她有沒有将這話同盧老漢說,從二房砌院牆,盧老漢一次面都沒有露,就能看出。

當然,這也是後面的事了。

家裏這邊因為砌院牆忙得熱火朝天,盧廣智也不好成日不着家,所以賭坊那裏,只能有一天沒一天的去了。

幸好那邊有韓進給他撐着,倒也沒有人說什麽。

這日,盧廣智回來又給盧嬌月帶了話,說韓進打聽到一些消息,想要約她見面。

盧嬌月當時就愣住了。

有了前些日子那事,此時她可不敢相信韓進約她見面是為了小舅舅生意上的事,可若真是不去,她又有些猶豫。

盧嬌月理不清自己心裏為何會猶豫,她将此歸咎為自己實在擔心小舅舅。

猶豫了半響,盧嬌月還是答應下來。

這連着兩次進子叔約大姐見面,都是說小舅舅生意上的事,盧廣智不免就有些好奇了。

“姐,你和進子叔怎麽老是約在一起說小舅舅的事,小舅舅的生意怎麽了?”

盧嬌月莫名有些心虛,敷衍對弟弟說道:“小孩子家家的,關心這個幹什麽。”可能是聽梅氏用這種口氣說話慣了,她也不免用這種語氣來搪塞弟弟。

盧廣智露出疑惑的眼神。

盧嬌月這才解釋道:“你也知道小舅舅這次為了做生意,将家裏的錢都拿走了。我有些擔心他,進子叔同他一起合夥,我就找他打聽一些事情。小舅舅的性子你也是知道的,随性慣了,外公外婆年紀大了,咱們得替他把把關。”

盧廣智知道大姐和小舅舅打小就好,倒也沒有懷疑。

到了次日,盧嬌月心情忐忑地往村尾走去。

果然又在老地方見到韓進的馬車,遠遠看見車上那人,盧嬌月的心跳開始加速。

“進子叔。”人到了近前,她也沒敢擡頭。

韓進看了她一眼,道:“上車吧。”

盧嬌月也知道這不是說話的地方,上了車去,馬車很快駛離這裏,往遠處跑去。

還是那個僻靜無人的小山坡,前兩次盧嬌月和韓進在這裏見面,都沒有覺得有什麽。可這次,她卻莫名的覺得有些心慌。

她連車都沒下,見韓進停了車,就匆忙問道:“進子叔,你打聽到什麽消息了?”

“你很急?”韓進轉過身問。

她自然很急,可這話肯定不能對他明說。盧嬌月只能遮掩笑笑道:“家裏還有事。”

韓進了然的點點頭,卻只是看着盧嬌月,沒有說話。

盧嬌月被他看得如坐針氈,想要出聲喝斥,可這話怎麽也說不出口,可不出言,又覺得對方實在太過孟浪。

就在盧嬌月快要被急得哭出來,韓進突然道:“聽說那杜廉糾纏你了?”

聽說,聽誰說?自然不言而喻。

盧嬌月這會兒恨不得将盧廣智打一頓,怎麽嘴上一點都不把門,什麽都往外說。可她也明白弟弟不是故意這樣的,只能說眼前這個人太壞了。

是的,壞。

以前盧嬌月從來認為韓進是個好人,此時卻将這個帽子扣在了他的頭上。

她心裏亂七八糟的,也不知道該怎麽回答對方,只能垂着頭默不作聲。

四周很靜,連一絲風都沒有,天熱得發悶。

兩個人都沒有說話,盧嬌月甚至能聽到彼此的呼吸聲。

她心中有些焦急,往後退了退,別開眼依舊沒敢去看對方,用帶着哭腔的聲音小聲道:“進子叔,若是沒有事,我就想先回去了。”她真是不該信他的,就不該來這趟!

驀地,一個嘆息聲響起。

韓進眼神如墨地看着她,“我以為你明白我的心思的……”頓了頓,他又道:“我很喜歡你,嬌月,喜歡很久了。”

盧嬌月的腦海頓時一片空白,就好像有什麽東西在裏面炸開了似的。

他怎麽能這樣?怎麽能這麽說呢?只有登徒子才會如此行徑。

“你說什麽,我聽不懂……”她結結巴巴的,“我想回去了,你快送我回去……”見對方不說話,也沒有動作,只是盯着她看,她急得都快哭了出來,喊道:“你這樣對我小舅舅知道嗎,他定是不知道的,他知道了不會饒過你……”

韓進還是沒有說話。

盧嬌月更急了,喃喃道:“你快送我回去,我就當做沒發生過這事,這樣也不會損了你和小舅舅的朋友關系……”

雖說韓進來之前就做好要挑破的準備,可到底是第一次對女子袒露自己的愛慕之意,他心裏其實也是挺緊張的,誰曾想她竟是這樣的反應,不禁讓他嘴裏有幾分苦澀的滋味,又有些失笑。她知不知道她威脅人的時候,其實一點都不吓人,反而色厲內荏,讓人覺得又想笑又想憐惜。

看她慌成那樣,韓進接下的話自然說不下去了,也不忍再吓她,遂安撫道:“你別怕,我送你回去。”

他不該将她逼急了。

馬車到了大溪村,車還沒停穩,盧嬌月便往車下跳。若不是韓進眼疾手快攙了她一把,定要摔傷。

盧嬌月仿佛被燙到似的瑟縮一下,擺脫韓進攙扶着她手肘的大掌,然後頭也不會的人便跑了。

身後的韓進無聲地喟嘆一口,看來他還得再繼續努力。

一路回到賭坊,韓進将馬車停好,從後門走了進去。

此時賭坊裏與以往并沒有什麽不同,還是那麽的烏煙瘴氣,擁攘而喧鬧。一大群人圍在一個個賭桌前,歇斯底裏地喊着“大、大、小、小”,就仿佛中了邪似的。

韓進站在那裏看了一會兒,便往二樓上去了。

剛上樓,就被胡三叫住。

“進哥,你說這事兒可真是巧了。”他笑着走了過來,做手勢讓韓進跟他走。

韓進做出一個疑問的眼神。

胡三将韓進帶到一個房間,這個房間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可以從上至下鳥瞰整個一樓。

他伸手指了指一樓其中一個賭桌,那整個人幾乎半趴在桌子上,眼珠子通紅,死死盯着骰盅,一面喊着大,一面使勁拍着桌子的男人,笑着道:“那人姓趙,叫趙國棟,你說巧了嗎?”

目标太明顯,韓進一眼過去就望到了,他先是一愣,然後笑了,“還真是有些巧,這倒是省了不少事。”可不是巧嗎?他正想找趙家人的岔,哪知自己就送上了門。

“是盧廣智那小子發現的。我問老何他們,聽他們說這趙國棟來咱們這裏賭有一陣子了,隔段時間來一次,就是最近來的次數多點。一直輸多贏少,每次來差不多都要輸個幾兩銀子?”

“老何他們做手腳了?”韓進問。

老何是賭坊裏的‘壓坊’,也就是俗稱的‘莊家’,是賭坊裏的人。這些壓坊個個都有手藝,不說讓你贏就贏,讓你輸就輸,至少沒人能在他們手裏讨得了好。其實也是可以想象的,若是讓賭客來一個贏一個,那賭坊吃什麽?

胡三搖了搖頭,有些不屑道:“就這樣的小蝦米,還用不着讓老何他們出手。”

韓進了然地點點頭,這倒也是,油水太少了。

“怎麽樣?要不要我跟老何他們說一聲,給他下個套兒?”

韓進又望了下面那男人一眼,點了點頭:“跟老何說一聲,事情辦成了,我請他喝酒。”

胡三做了一個明白的手勢,又問:“按什麽樣的标準辦?”

韓進想了想:“量力而行吧。”

俗話說十賭九詐,賭坊自有一套行事的規矩,也因此有的人贏,有的人輸。而贏起來一般都是小頭兒,可若是輸起來,很可能就會傾家蕩産。

當然若是碰到合适的對象,賭坊也不介意下個套坑上一筆,不過一般都是針對那種‘外地羊’,或者本身沒有什麽背景的。先是讓你贏一點,再讓你輸兩把,來回這麽折騰幾次,一般的賭客都會紅了眼,這時候是沒什麽理智可言的,等幾把輸了個精光,再有賭坊放高利貸的往前湊,平時不敢做的事這會兒也敢做了。

等回過神來,已經借下大筆銀錢,之後自然就有收債的上門了。

而所謂的量力而行,是賭坊的人自己用的行話。一般是針對了解對方背景的當地人,即會讓你傷筋動骨,但也不至于家破人亡。

總而言之,一句話,下面那個人落不了好。

胡三點點頭,便下去安排了。

最近二房一家子都十分忙碌。

砌院牆這麽大的工程,自然不是光憑盧明海父子兩個能完成的,盧明山素來是個喜歡躲懶的性子,盧明海倒也沒指望他能給自家幫忙。上房那邊也就是盧明川來了,為了不耽誤後面收糧食,盧明海又請了幾個與他交好的村民來幫忙。

鄉裏鄉親幫忙做活兒,是極少會收工錢的,一般都是管飯,只要飯管飽就成。也因此梅氏和盧嬌月最近也很忙,她們要忙着做飯。一頓要做十幾個人的飯,可不是一件簡單的活計。

“海子哥,你這牆夠結實!”一個穿着粗布褂子的漢子,抹了一把頭上的汗,伸手拍了拍身後的牆。

“都一樣,用磚也就是圖個省事。”盧明海道。

省事是省事,就是花錢,最近可沒少有人來圍觀盧家二房砌院牆,都是咋舌不已。自然也有人打趣問怎麽好好的砌堵牆起來了,盧明海的借口是分家了,以後家裏還要養些雞鴨什麽的,有牆圍着總是便宜些。

相信的有,不信的也有,當然不信這話的占多數,于是私底下沒少有人議論盧家悄無聲息分家之事。

如今看來,肯定是盧家出了什麽事,若不然盧家老二也不至于這樣。再加上盧老漢三弟家有個婦人嘴上沒把住門,将那日在二房看到的事說了一些出去,所以最近關于盧家的風言風語可是不少。

只是姑侄搶一個男人,這種事總是駭人聽聞的,再加上盧老漢老兩口在村子裏的風評向來不差,也不是那種拎不清的人,所以相信這傳言的并不多。

到底人都有惡趣味,即使不信,也不妨礙有人私下裏說道,于是關于盧家各種版本的流言便在村子裏流傳起來。只是沒人敢當着面提,再加上二房人一直忙着,自然不知道。

“這牆砌起來,最近這一二十年,你是不用操心了。”

鄉下人家大多用的都是土坯壘的院牆,土牆壘起來方便,自己就能做。但唯一一點不好的就是怕水,每逢下雨的時候,就會順着牆根往下淌泥水,用個一年半載就要重新修補一次,免得塌陷,一般土牆的壽命也就只有兩三年,便需要重新做了。不過磚牆倒是不存在這個問題,這也是對方說這話的原因所在。

盧明海連連點頭,雖是心疼花出去的銀錢,但看着這整齊平整的牆面,他心裏也是十分歡喜的。

那邊,梅氏在喊吃飯。

盧明海聽到喊聲,便高呼一聲:“大家都先歇一歇,先吃了飯再說。”

頓時,幾個漢子都丢下了手裏的活計,去一旁水缸那裏舀水洗手洗臉。有的身板硬朗的,還用水桶對着自己就是澆了一通,之後用放在一旁的布帕子随便擦了擦,才往飯桌子那裏走去。

飯桌上,放了幾大盆菜,有葷有素,素菜有自己種的空心菜和包菜,葷菜則是五花肉燒豆角和一盆子絲瓜炒雞蛋。主食是玉米面和白面揉成的二合饅頭,一個有男人拳頭那麽大,堆了滿滿一盆子。

“我海嫂子做飯就是香,月侄女也是竈上一把好手。”說話的人是劉大貴,他和盧明海關系好,兩家也走得比較近,所以說話比較随意。

一旁幾個漢子紛紛附和,這幾日在盧家二房這邊幫忙幹活,他們自然知道每天的飯菜都是盧明海的婆娘梅氏和他的女兒盧嬌月做的。

還別說,同樣的菜食,人家做的就是香。回去自然要對自家婆娘抱怨上幾句,被自家婆娘就是一通數落,說人家明海家的舍得放油,你家的菜若是舍得放油,也會這麽好吃。

話都說到這種地步了,自然不能往下說下去,再說就該扯到人家有本事掙錢,所以家裏女人手松散,你若是有人家的本事,老娘也不至于摳成這樣例如此類的話。

得到一衆人誇獎的梅氏,并不害羞,而是爽朗一笑,道:“好吃就多吃些。”

自是惹來一衆附和,大家紛紛拿起筷子和饅頭,就圍着桌子站在那裏吃。

盧嬌月早就避到了屋裏去,梅氏招呼完也回了屋。家裏的男人都在外面和幹活的男人一起吃,母女兩人則單獨一處。

“娘,快來吃吧。”

盧嬌月早就給梅氏涼了一碗湯,就等她回來喝。兩人都是忙了一個上午的,尤其是梅氏,幾乎是一個人完成了炒菜的任務,自然是極累的。盧嬌月也累,不過她幹的要比梅氏輕松多了,只是幫着打下手。不過她都能感覺到累,更何況是她娘。

“等會兒外面的桌子我去收拾,娘你去歇着。”

“你去睡吧,娘不累。”

盧嬌月自是不贊同,不過她也沒說什麽,只是準備等下和娘一同忙完了,再去午睡會兒。不過也只能睡半個時辰不到,就又要起來準備晚上的飯食了,做飯這活兒看似簡單,但是做一大群人的飯,就不簡單了。

“我聽你爹說再兩日就能完工了,到時候咱們也能歇上一歇。”梅氏有些心疼的看着,最近精神有些萎靡不振的女兒。女兒從小嬌生慣養,最近這幾日也是累得夠嗆。

“娘,我不累。”

吃完飯後,盧嬌月便站起來收拾炕桌,等她和梅氏将盤碗端出去,外面的人也吃罷了。大中午的太陽毒,來幹活兒的人都各自回家休息去了,待過了這陣子日頭,再來繼續。

盧明海父子幾個幫梅氏母女倆将桌面收拾幹淨,梅氏在擦桌子,盧嬌月則和盧廣智兩人将盤碗裝進一個盆子裏,擡到一旁去洗。

“你這幾天不去那邊沒事吧?”那邊指的是賭坊,盧嬌月見弟弟已經連着好幾日沒去了。前些日子他總是隔上一兩天,便會去露下面,總要對得起人家給的那一兩工錢。

盧廣智沒料到姐姐會問這個,舀水的動作停頓了一下,“沒事,有進子叔幫着說話,沒人會說什麽。”

一提起韓進,盧嬌月就有些沉默了,自然沒有繼續問下去。

待所有事忙完,大家便各自回屋歇息了。

又過了兩天,二房的院牆才算是終于砌好。

一人多高的院牆呈圓弧形将二房的屋子圈在中間,包括後面的菜地也圈了進去。之所以會将菜地也圈進去,也是出于為以後考慮。随着時間的過去,家裏的人丁肯定會越來越多,到時候自然還要蓋房子。二房的宅基地有限,恐怕到時候菜地可能也會用上。

順便又在側面開了個門,前段時間二房人走的都是菜地裏那個簡陋的門,道上連土都沒平。這次既然要砌院牆,自然連門一道開了。一扇原木色的大門往門框上一裝,自此也算是自成一戶了。

從院子外看去,青色的院牆,結實的大門,頗有幾分富戶的姿态。

這一日,二房家裏來了個人。

盧嬌月看到來人,就是一愣。

同時有些發愣的,還有盧廣智。

“進兄弟,怎麽這會兒來了,可是有什麽事?先進來坐。”梅氏一面和韓進打着招呼,一面叫着盧明海:“當家的,家裏來客人了,你幫着先把車牽進來,免得放在外面有搗蛋的小崽子惹驚了馬。”

“大姐,還是我自己來吧。”韓進道。

“不用不用,你進來坐,上次就想留你吃飯,可惜家裏沒男人,有些不方便,今天咱家當家的在,中午留下來吃飯。”梅氏熱情道。

“這怎麽好意思?”

“有什麽不好意思的,上次還多虧你幫忙捎咱們回來。”

“我這次也是來傳話的,莊毅捎信回來了。”

“真的?”梅氏十分高興,引着韓進就往屋裏走,“他說什麽了,有沒有說啥時候回來,你趕緊跟我說說。”

很快兩人便進了堂屋,留下盧嬌月和盧廣智對視了一眼,依舊還有些反應不過來。

盧廣智松了一口氣,“我還以為進子叔是來找我呢。”

盧嬌月看了弟弟一眼,沒有說話。

方才見到韓進的時候,她下意識也有這種想法。此時看來,好像并不是。

盧嬌月松了一口氣的同時,心中也隐隐有擔憂。那次之後,他又找弟弟給她傳了兩次話,可她都沒有出去。他今天來到底是幹什麽,是真的有小舅舅的消息了,還是為了別的?

盧嬌月還在猶豫着,屋裏傳來梅氏叫她倒水的聲音,她來不及細想,便轉身進了竈房。

每逢到夏日之時,二房人便會喝一種用沙果葉子泡出來的涼茶,裝在土茶壺理,放涼後喝,十分解暑。

盧嬌月拿了一個自家人用的粗陶碗,想了想,又換了一個家裏來客時用的白瓷碗,倒了一碗涼茶,端去正房。

進去的時候,韓進正在和梅氏說話。

梅氏見女兒端茶來了,忙招呼韓進:“進兄弟,來喝茶,這是咱們自家粗制的涼茶,你可別嫌棄。”

韓進渾不在意道:“大姐,我也是鄉下出身,您這麽說可就見怪了。”

梅氏一愣,可不是如此,這韓進也是鄉下人的出身,只是他名頭在外,極少會有人想到這點。再加上梅氏每次見到他,都是來去匆匆,行走駕着馬車,自是沒有将他當成村裏的那些泥腳漢子。

“也是我太客套了,你喝茶,若是不夠,我讓你大侄女再給你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