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藏技
“馨姐姐,你怎将工事房的金飾工料帶回……”
林馨撲上前捂住了華琬的小嘴,呲牙說道:“你小點聲,我這不是迫不得已嗎。”
說罷林馨又将華琬摁在圓凳上,“阿琬,我下午琢磨了許久,剛到凝光院,制的第一件首飾不能平庸,遂打算替安平侯夫人制一支赤金鳳紋發簪,可我技藝不精,得阿琬你幫我,無奈白日工事房裏人多,你亦要忙活,我只能冒大風險将金料悄悄帶回來。”
華琬一時無言,林馨如此坦白,她連勸都勸不得,偏偏耳根子又軟,別人賴了臉央求,就堪堪答應下來。
匆匆用過夕食,事到如今,華琬也顧不得夜裏光亮不夠,不适合制首飾的規矩了,于桌案上多點幾盞白燭,便瞪着眼睛開始教林馨各種工藝技法。
“馨姐姐,先才那位師姐說了,安平侯夫人無甚特別喜好,唯獨要新穎些,我原在工學堂置物房時,無事畫了許多鳳紋的花樣子,俱是首飾上不常見的,你若有瞧中,我便幫着你一起制了。”華琬從書簍取出畫簿,将繪有鳳紋的一頁頁翻與林馨看。
林馨愈看愈驚訝,雙眸映着燭火是閃動不停,“阿琬,這金鑲琥珀雙鳳戲珠可是漂亮,還有鳳立彩雲亦是不凡了,咦?”
林馨目光落在一支鸾鳳穿花的紋樣上再挪不動,這只鸾鳳穿花用的并非尋常大牡丹,而是梅花和花枝纏繞相生而成,大體上又成一只镂花的三尾鸾鳳。
“阿琬,這只行麽?”許是被驚豔到了,林馨面頰潮紅色深。
華琬看了一眼,“能的,我們今兒便開始吧。”
選中花樣,林馨便安心了,順手拿過華琬的簿子往下翻看,咂嘴羨慕道:“阿琬,你竟畫了這許多好看花樣,确是心思玲珑,叫我甚都想不出呢。”
華琬腦海中對首飾的想法,就如同山澗泉眼之水,能汩汩不斷地往外冒,故十分慷慨。
“花樣裏若有馨姐姐喜歡的,與我說一聲可盡管拿去用了。”
華琬清點托盤內的首飾材料,重二十克的小金塊,七顆米粒大小的紅瑪瑙。
華琬想了想,二十克金材只能制較小的鸾鳳穿花,倘若能用掐絲和編織代替錾造,尺寸上能大出不少,只可惜……
華琬正想着,聽到廂房外傳來青荷的聲音,“華娘子,你在廂房裏嗎?”
做虧心事心虛,林馨驚得站起,簿子都掉在地上。
林馨不認識青荷,煞白了臉看華琬,“阿琬,入夜了會有誰來。”
“馨姐姐不用怕,是羅坊主身邊的人,我盡量在廂房外攔住她。”華琬尚算沉穩,随手抓起一塊裹物什的藍粗布,遮擋了金材和托盤。
華琬起身将隔門打開,青荷站在廊下,不經意地往廂房內看了眼,朝林馨笑了笑就與華琬說道:“華娘子可得空。”
說罷還使了個眼色。
華琬看見廊外院落的稀疏樹影下,羅坊主自提個昏黃燈籠朝她點頭。
“羅坊主擔心引得其餘匠師注意,令華娘子為難,故在外頭候着了。”青荷小聲說道。
羅坊主的好意她都懂,華琬趕忙出廂房并順手掩上隔門,随青荷朝羅坊主走去。
“過來可還習慣。”私下裏羅坊主是很溫和的,說話時嘴角噙有些許笑意。
“回羅坊主話,凝光院內什麽都有,半點不需要費心,很是習慣。”華琬恭敬笑道。
“如此就好,”羅坊主點點頭,緩緩舒一口氣,“華丫頭,想來你大約會知曉我今夜為何過來,我本答應師父要将你收入上界坊,無奈吳院使暫且不同意,既如此,我也不會厚顏要求你教傳花絲那些技法。”
華琬心下對上界坊亦有期許,作為一名匠師終歸希望自己技藝得到認可,只是入不了也不能強求,華琬安慰羅坊主道,“不妨事的,其實學生才來凝光院,若真靠嬸娘和您的關系進上界坊,難免招來非議,不能服衆就會給羅坊主添麻煩,不若學生安心在工事房,将來憑了自己的實力,豈不光明磊落,而且除了編綴外,花絲工藝的其餘技法,學生還要請羅坊主指點。”
羅坊主心裏稍微好受了些,“不着急,其實拔絲板我已經用過,可惜過細的金絲在我手上用處不大,縱然扭成雙股,我也必須借堆灰制胎和焊藥才能成形,該如何編綴,待你進入上界坊後再教我。”
雖然吳院使讓她學,且華琬也願意教,可她的臉皮子着實沒那麽厚,問心有愧的事還是別做了。
羅坊主擡手扶住華琬肩膀,如今華琬雖才十三歲,但身量已頗高,“華丫頭,為以防萬一,你在工事房制首飾時暫且不要用編綴技法,就連花絲鑲嵌也不要。”
羅坊主知華琬在替慶國公府六娘子制嫁妝頭面時有大量使用此技法,好在只有一家,且又是壓箱底的嫁妝,不容易傳揚開去。
華琬認真地點頭應下,陶嬸娘與她交代過同樣的事,是以先才林馨挑中鸾鳳穿花花樣,她即使知用編綴技法最合适,但仍舊放棄了,“羅坊主放心,學生不會用的。”
“好,如此你快回去歇息吧,明日亦要早起制首飾。”羅坊主聽說華琬領到簽署樞密院事府的活兒,心裏還頗為期待,待華琬制好後,她要拿來看看。
華琬剛進廂房,林馨便緊張兮兮地問道:“阿琬,羅坊主身邊人尋你何事。”
先才青荷往內張望時,可将她吓的不輕,這會兒背上還是濕的。
華琬不自在地說道:“嗯,青荷姐是我舊識,當初就是青荷姐送我去工學堂的,這不,她得空了過來看看我。”
“哦。”林馨點點頭,未察覺不妥,只将藍布掀開,“阿琬,快,我們來制簪子。”
……
春花轉作夏陽,又不知不覺迎來秋涼,在凝光院最初的這段日子一如工學堂時簡單平順。
半年過去,縱是旁人有不甘,也不得不承認華琬的技藝是工事房內最好的,吳院使也對華琬另眼相看,甚至與羅坊主玩笑,言華琬的技藝,不久就要将她比下去。
除華琬之外,林馨和王芷蓉的技藝亦可圈可點,林馨唯一不如華琬的是速度,華琬接的事兒,若非太過麻煩的,一般三五日能交與貴人,而林馨少說要六七日,不過慢工能出口碑佳的細活,就是好的。
京中有越來越多的貴人,指名要華琬和林馨替她們制首飾了。
王芷蓉雖會比她二人差點兒,但技藝在下界坊亦是排在前頭。
這日正在九月上旬,今年冷的遲,分明過秋分了,可日頭溫度卻未減多少。
午時華琬和林馨一起回到廂房歇息,林馨見華琬額角有薄汗,主動倒一碗涼飲子。
“阿琬,喝了先解解暑。”
林馨讨好得明顯,華琬早對林馨十分了解,無奈問道:“馨姐姐,你這次又要制什麽首飾?”
“是廣遠伯府的,廣遠伯夫人要一支上次阿琬你制的金并頭橋梁簪和三支嵌寶鴛鴦小插。”林馨巴巴兒地看着華琬。
華琬為難地說道:“馨姐姐,老大晚上地拿回來也不是辦法,都半年了。”
華琬一直在教林馨,可或許制飾這事太靠天賦,不管華琬如何教,林馨都只會簡單一點的镂花、鑲嵌之類,幾乎所有活,都是悄悄領回來讓華琬幫她。
“可我就是學不會啊。”
看到林馨懊惱的模樣,華琬心又軟了。
臨二人準備午歇時,阍室的婢子過來送信與華琬。
是表哥李仲仁寫來的,林馨能認出信封上字跡,也湊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