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城陽公主(二)

臘月很快過去,很快就要過年。

宮中張燈結彩,廊道上的宮人們都穿着厚厚的衣裳,手裏捧着過年要用的物品,急而不亂地往太極殿走。

每年到歲除的這一日,宮人們就格外地忙,不止是宮人忙,帝王和皇後也是一樣忙得腳不沾地。

歲除當晚,帝王還要與大臣們一起在宮中守歲。

如今離宮宴尚早,武則天的幾個兒女已經聚在清寧宮中,李弘正在教導天天就知道鬥雞走狗的李顯,新的一年就要來了,三弟你不能在這麽玩鬧了啊,該像個大人了。李賢見兄長已經肩負起教育弟弟的重任,于是樂得輕松,跟兩個妹妹進行科普。

“你們瞧見挂在門首的那兩個桃符了嗎?”

李宸和太平看過去,兩個桃符上分別寫着“神荼”和“郁壘”兩個名字。初唐的時候,還沒有春聯,但是不論是宮中還是民間,還是會貼門神之類的。

李賢臉上帶笑,聲音十分溫柔,“傳說啊,神荼和郁壘是兩兄弟,性能執鬼,居住在桃樹下。過年的時候用桃木板寫上他們的名字,挂在門首,便能有辟邪的作用。”

太平手裏正拿着一朵水晶珠花把玩,笑嘻嘻說道:“這個我知道,每次過年的時候都會這樣,還有每次過年,都要五辛盤。”說着,她撇了撇嘴,“那也太難吃了。”

“對,太難吃了。”梳着丫髻的李宸漫不經心地點頭。

五辛盤就是用蔥、蒜、韭菜、油菜和香菜拼成的一道菜。不論是在宮中還是民間,都有過年吃五辛盤驅除體內的病氣的習俗。

手裏正拿着一個面具的李旦回頭,說道:“過年吃五辛盤,一年不生病。難吃也得吃。”

太平輕哼了一聲,“胡說,去年阿妹還生病了。”

李宸眨了眨眼,沒有繼續五辛盤的話題,問李旦:“四兄,你的面具好像很好玩。”

李旦看向李宸,笑着将手中的面具遞給了李宸,“不好玩,你別被吓着就好。”

李宸将面具接過來,面具描繪地十分猙獰,兇神惡煞的,要是被一兩歲的小孩兒看到,說不定還會被吓哭。

Advertisement

李賢探過頭看,一看,樂了,“這不是晚上跳傩舞用的面具嗎?你又去太常寺卿那兒看那些人跳舞了?”

李治的幾個兒子,似乎只有李旦,遺傳了父親李治在音樂方面的天賦,從小對編曲編舞情有獨鐘。

李宸一時興起,将面具遞給李旦,說:“四兄,替我戴上。”

李賢聞言,失笑:“你戴這個東西做什麽?你又不驅鬼。”

李宸不理李賢,轉過身讓李旦幫她把面具上的繩系緊。

每年的歲除之夜,太常寺卿都會帶領着底下的官吏,領着成千上百的皇家樂工和舞者在太極殿裏表演傩舞。這種舞蹈看起來更像是從遠古流傳下來的祭祀一般,神秘而莊重。當然,歲除跳傩舞也是為了驅鬼除疫,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李宸對這種神秘而莊重的舞蹈十分有好感。擊鼓聲起的時候,宮裏就點燈焚香,鼓樂聲歡呼聲交織在一起,興起的時候,她的父親還會與手下文臣武将飲酒同樂,場面好不熱鬧。

李旦幫李宸将面具帶好,只見她個子小小的,穿着新衣服,臉上卻帶個大面具,看着十分滑稽,忍不住也呵呵笑了起來。

李宸叉腰,不悅說道:“笑什麽,不許笑!”

正說着,忽然整個人被抱了起來,她吓了一跳,一看,竟然是李賢将她抱了起來,然後在殿中像是一只螃蟹快步走着,“哈哈哈,來,阿妹,我來跟你跳傩舞。”

李宸:“……”

太平見了,硬是扯上李旦歡呼着跟在李賢後面,“還有我們!還有我們!”

那邊正在教育着三弟的李弘見狀,扶額,“你們幾個好啦,規矩呢!規矩呢!”

然而并沒有人理他,就連剛才還乖乖接受教育的李顯這時候也加入了陣營,兄妹幾人在那兒瘋瘋癫癫地嬉鬧。

李弘背着手站在原地,看着幾個弟弟妹妹。他是太子,身為儲君,是國之根本,所以從小就被教導要持重。可他看着眼前的幾個弟弟妹妹時,心裏其實也很想跟他們一起叽呱亂叫地嬉鬧,可又擔心自己真是那樣,會将身旁的宮人吓着,只好板着個臉,硬是端出一副穩重的模樣來。

這時唯恐天下不亂的太平跑了過來,“太子阿兄,一起嘛!”

于是原先還硬着端着穩重的李弘,又被拉入了陣營。

也不知道是誰的腳絆了一下誰的腳,兄妹幾人忽然就前仆後繼地摔成了一團。

一陣兵荒馬亂之後,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李賢平躺在地上,喘息着說道:“永昌,你都快趕上拜神用的小神豬了,再重一點,二兄可就抱不動你了。”

李宸憤怒地打了他幾下,“你才趕上豬,你個豬!”

才說着,忽然一道含着笑意的聲音響起,“說的誰是個豬啊?”

兄妹幾人愣了一下,趕緊爬了起來,拜見正站在宮殿門口的李治和武則天。

李宸将臉上的面具拿下來,跑過去告狀,“二兄說我快跟神豬一樣重。”

武則天笑瞥了李賢一眼,然後彎腰幫李宸稍微整理了一下額前的頭發,“你二兄竟敢這麽說?”

李治卻笑着直接将李宸抱了起來,“讓阿耶看看咱們永昌是不是真的快趕上小神豬了,啊呀,好像差不多啊,再重一些,別說你二兄了,阿耶都要抱不動你了。”

李宸瞪着大眼睛,神情十分憤怒。

一旁的武則天忍不住笑起來,擡手蹭了蹭她因為玩鬧而紅撲撲的小臉蛋,“你們剛才在做什麽?”

太平跑過來主動牽着武則天的手,“我們在跳傩舞。”

李治揚眉,“就你們幾個?弘兒,你也在跟他們一起?”

李弘擡手抵了抵額頭,臉上神色有些赫然,“那個……父親,其實兒是……”

“其實是太子阿兄說要為清寧宮驅鬼除疫過年,我們才跳的。”太平歪着頭,一本正經地說道。

“不、不,其實……”李弘大概是懂事以來頭一會兒的父親和母親面前有這麽不穩重的時候,急于挽回自己的形象,然而一急,就額頭冒汗。

李宸見狀,忍不住趴在李治的肩膀笑了起來。

武則天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她和李治從太極殿回來,便是要帶着他們前去太極殿一起參加宮宴的,誰知還沒到清寧宮,遠遠的就聽見他們嬉鬧的聲音。

無憂無慮、發自內心的笑聲總是不自覺地感染衆人,原本與皇後并肩走着的帝王腳步一頓,然後手探了過去,将她的手握在了掌心裏。

武則天微微一怔,看向李治。

那個已近不惑之年的男人笑得如同朗月清風,與她說道:“媚娘,但願你我夫妻能永遠這麽相互扶持,締造大唐盛世,而膝下兒女永遠能如同今日般,相處和睦,相親相愛。”

武則天反握住帝王溫熱的手,“主上登基以來,為家國操心良多,您的所願一定會實現的。”

宮廷過年,除了歲除時帝王和大臣一起守歲,還有元正那天的大朝會,帝王會在正殿接見文武百官和來自各國的使者。

元正的大朝會之後,大臣們基本上就放假各回各家過年去了,等過了年初七人日之後,才會開始上朝。

李宸在歲除那天玩瘋了,元正那天基本上是閉着眼睛渾渾噩噩度過的。

年初二的時候,城陽公主帶着薛紹進宮向兄嫂拜年。

從前怎樣李宸不曉得,但是從她來了之後,好似每年的年初二,城陽公主都會在宮中過年。

公主即使嫁人了,在宮外也有自己的公主府,不需要和婆家的人住在一起。媳婦要侍奉公婆的那一套,在公主身上不适用。即使公主願意去侍奉公婆,公婆大概也消受不起。

膽敢讓公主侍奉,嫌命長了麽?

城陽公主在天家的時候,就是養尊處優的,公主府自有公主邑思掌管打點,而婆家的事情,她更是不願意插手管。

因此每次到了年初二,民間習俗出嫁的女兒可以回門的時候,她都回宮裏陪李治和武則天一起過年。

一則是因為驸馬都尉薛瓘要忙家中的事情,二則過年時民間走親戚的人也頗多,城陽公主有時候嫌鬧騰,覺得還不如直接在宮裏來得省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