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婆娑世界(五)

李宸跟随父母一起前去東都洛陽,洛陽宮中很大,可太平不在,這次父母到東都,幾個兄長都留在了長安,太平阿姐因為說什麽修道也沒來。從前總是有阿姐陪伴的李宸忽然覺得很沒勁兒,她坐在貞觀殿的長廊上,外面春光明媚,院中的牡丹也開得正好。

她靠在身後的柱子上,春日的陽光十分溫暖,曬得人都懶洋洋的。

她坐得有些乏味了,身上懶洋洋的可不代表心裏懶洋洋的,她看着院中盛開的牡丹,便開始指揮身邊的宮女去剪花。一會兒說要那邊那株醉玉最高處的一枝花,一會兒說要右邊那株藍田玉的左上角靠近圍牆的一枝,再一會兒又看上了靠近池塘邊上那株香玉。好不容易,終于挑好了她要的幾枝牡丹,一群宮女就被她嫌棄礙地方而趕走。

幾枝牡丹被放在她的身側,而她折騰了一圈兒之後,終于也開始昏昏欲睡。

上官婉兒和李馨在不遠處看着李宸,随時聽候李宸的吩咐。她們看着李宸的小腦袋像是釣魚一般點啊點的,都想上前去勸公主不如回去小睡一會兒,然而兩人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就在兩個人猶豫着的時候,一個颀長的身影出現在廊道上,上官婉兒和李馨都吓了一跳。轉頭,見是李治,趕緊跪拜聖人,卻被李治擺手制止。

他處理完政事出來,便聽侍衛禀報說永昌公主一個時辰前到了貞觀殿一趟,但聽說他正在處理政事,便沒有去鬧他。

李治輕聲問道:“她在那兒坐了多久?”

“回聖人,大概半個時辰。”

李治劍眉微揚,走了過去,只見女兒閉着眼睛頭不斷輕點着的模樣十分可愛,有些莞爾地笑了笑,卻也撩起衣袍在她身旁坐下。

春日雖至,但還透着寒意,宮女們生怕小公主坐在廊道上會着涼,底下鋪了厚厚的貂毛毯。、“永昌。”李治喊道。

李宸迷迷糊糊地張開眼睛,見是父親,幹脆整個人栽進了他的懷裏,李治哭笑不得,伸手拍了拍她的臉,“永昌。”

她有些惱怒地張開眼,瞪着父親。

李治笑着起身,說道:“走吧,昨個兒說要陪你練字,阿耶陪你練字去。”

李宸被弄醒了,頂着一腦門的起床氣,鼓着腮幫,大聲說道:“母親已經陪我練過了。”

李治也不惱,只說道:“哦?我今個兒得了一個秋蟾桐葉玉洗,十分精致好看,本想着陪你練字的時候給你看呢。”

李宸聞言,瞌睡蟲一下不見了,起床氣也登時消失得無影無蹤,小臉都亮了起來。

Advertisement

李治見狀,彎腰将她放置在一旁的幾枝牡丹拿了起來,“既然你母親已經陪你練過字,那麽秋蟾桐葉玉洗就等下回再給你看吧。這幾枝牡丹,是要給你母親送去的嗎?”

李宸趕緊起來,說道:“牡丹是我剪了要給阿耶的,您不是說要陪我練字麽,現在就去吧!”

“你不是說你母親已經陪你練過字了?”

李宸彎着大眼睛,朝父親露出一個讨好的笑容:“練過了可以在練啊,母親說過了,書法之道,貴在堅持勤勉。”如果她後面有一只尾巴,那只尾巴大概是處于興奮搖晃的狀态。

李治笑得既無奈又寵溺,“你還沒見着那秋蟾桐葉玉洗,便這麽喜歡嗎?”

李宸說:“阿耶說好的東西,一定是極好的。”

自從李宸跟着母親武則天練字之後,便無法自拔地喜歡上收集各種各樣的筆洗,瓷筆洗和玉筆洗還是比較常見的,李治見她喜歡筆洗,還命人将一些附屬國進貢的名貴材質雕琢成筆洗給她收藏。去年秋冬,關內□□,李宸将不羨園湖中的蓮藕挖起來分給長工,長安城裏許多達官貴族見狀,紛紛效仿。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李宸和達官貴族的舉動竟能稍稍緩解長安周邊地區糧食緊張的狀況。恰好那時附屬國進貢了一批犀角,李治覺得那犀角顏色及花紋都像極了凋零的荷葉,便命人用犀角雕琢了一個犀牛荷葉洗,她看見了喜歡之情溢于言表,眼睛亮得跟天上的星星似的,整個晚上拿着那犀牛荷葉洗愛不釋手。

到東都洛陽前,便聽說東都民間有位玉雕師做的玉洗巧奪天工,李治便命人暗中找那玉雕師做了一個秋蟾桐葉玉洗。

玉洗是用上好的白玉雕琢而成,器身是一片桐葉,桐葉邊緣往裏卷起,便成了一個天然的容器,一直小蟾蜍在上面停留着,仰頭像是在等待着什麽,栩栩如生,李宸看到一眼便喜歡上了。

李治笑她:“永昌小小年紀,就知道什麽是好東西了。阿耶的筆洗都趕不上你多了。”

李宸瞅了父親一眼,又将父親放在書桌上一個嶄新的硯臺抱在了懷裏。

“這也是我的!”

這個硯臺一看便知是産自歙州,而且做工精細,父親不喜鋪張浪費,可送來硯臺的人肯定是千挑萬選才帶敢給父親的。她不缺好東西,可好東西誰都不嫌多,李宸覺得當了公主的自己,收集癖比從前更嚴重了。

李治見狀,笑到不行,又指向桌案上一串裝飾用的瑪瑙珠子,問:“那這個呢,也是你的?”

李宸看都沒看,猛點頭,“是!”

李治哈哈笑了起來,他處理政事心中本有些心煩意亂,如今被李宸這麽一折騰,只覺得心中的煩亂之感減輕了許多。他心情一般般的時候都對女兒千依百順,如今心情好起來,那更加是恨不得将她寵上天,于是大手一揮,笑着說道:“你再看看這房中還有什麽喜歡的,我都讓你帶回去了。”

李宸眼睛彎成月牙兒一般,與父親笑道:“這房中我沒有喜歡的了,可我喜歡阿耶前些日子得到的古琴。”聽說那是頂級大師做的古琴,世上只有唯二的兩把,其中一把是父親得了,在另外一把則下落不明。李宸不懂琴,可也知道那把琴肯定價值連城。

李治彎腰,俯身捏了捏李宸的鼻子,“你個小精靈鬼,居然打那把古琴的主意?你如今又不會彈琴,可不能給你。這樣,待你音律學好,唔,也不求你比父親更厲害,只要你能彈得讓我覺得不錯,待你下降時,我便将那古琴當成你的嫁妝帶到公主府去,可好?”

收集癖犯了的李宸聞言,心裏直發愁:父親在音律方面的造詣那可是一流的,他的編舞配樂可是風靡一時,要父親覺得她彈得不錯那得下多少工夫?

李治和李宸在貞觀殿裏玩了一會兒,李宸為了秋蟾桐葉玉洗,倒也是真的在李治的陪伴下,練了将近一個時辰的字。練得有些倦了,便纏着父親要去找母親一起去賞牡丹。

父女倆去找武則天的時候,武則天正在和一起到洛陽的妃嫔交流一些後宮之事,妃嫔們見到李治和李宸,拜見過聖人後便離開了。後宮之人都明白,皇後殿下有容人的雅量,但也絕不喜歡旁的妃嫔當着她的面與聖人眉來眼去,更不喜歡妃嫔持寵生嬌。魏國夫人之死,她們可都還記得呢。

帝王夫妻雖然是陪女兒一起去賞牡丹,可一路上李宸聽到的便是他們在讨論朝中之事。

說起長安,李治便笑着與武則天說道:“你我二人至東都,留太子在長安監國。我聽說前些日子太子見到有侍衛家中沒有存糧,便弄了一些蓬草籽回去打算夾在飯中,充當糧食。太子見狀,便悄然命家令寺給手下侍衛供給米糧。”

武則天點頭說道:“太子從小便宅心仁厚,身為國之儲君,能為百姓之憂而憂是好事,可妾卻擔心他過于良善。”

李宸擡眼看向母親,母親說的這個,她是知道的。母親曾跟她說,太子阿兄小時候讀書,老師給他讀左傳裏一些罪惡之事時,他都不忍心聽到這樣的事情,後來改讀禮記。

李治聞言,輕嘆一聲,說道:“人無完人,但總會成長。當日我立為太子時,先帝也曾擔心我難以擔當大任,可如今看來,我雖不能與先帝相比,但總算是不負他的期望。”

武則天側首,眉目含笑地看向李治,說道:“主上是聖明之人,自然是不會辜負先帝的期望。”

李治聞言,也笑了笑,目光看向正在前方蹦蹦跳跳一會兒去看花草,一會兒又追着蝴蝶跑的李宸,說道:“當然,也多虧了媚娘一直在我身邊。不止為我生兒育女,還為我分憂。”

“這本便該是妾該為主上做的。”

李治看着武則天站立在他面前,眉目含笑,而身後是一片牡丹花,她站立在雍容華貴的牡丹花前,竟絲毫沒有被比下去的感覺,反而被牡丹襯得她更加光彩照人。

李治正想說些什麽,這是忽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

“奴見過聖人!”

李治扭頭,看向來人,臉色不悅,“所因何事如此慌張?”

那名急沖沖而來的宮人随即跪倒在地,與李治說道:“聖人,城陽公主病重不愈,在房州薨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