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君子端方(三)
李治聽到武則天所說的家醜,被震驚了。要知道,去年榮國夫人是以九十多歲的高齡去世的,那是喜喪了。九十多歲的老婦人和二十多歲的外孫私通,李治有些目瞪口呆,回頭看向武則天,她則是咬着下唇,一臉的尴尬之色。可見若不是賀蘭敏之行事太過分,她無法再容忍,斷然也不會将這樣的家醜說給他聽的。李治覺得倒不是說武則天故意隐瞞他,而是多年夫妻,武則天好出風頭愛面子這樣的小性子,李治還是知道的。
既然他的皇後不想再容忍賀蘭敏之,李治也就大手一揮,準了武則天去修理賀蘭敏之。
李宸深知武則天的手腕,母親不出手則已,一出手賀蘭敏之是準沒活路的。
太平和李宸嘀嘀咕咕的又說了一些貴族八卦,而此時李馨也已經将茶具和茶餅等物件準備好了。李宸跳下炕,轉頭看向太平,“阿姐,走吧,我們去東宮探望太子阿兄!”
太平笑着下來,與李宸一起有說有笑地前去東宮。
李宸和太平到東宮的時候,二兄李賢正在和太子阿兄一起,李賢微微側着臉,聽着李弘身邊的宦官說太子的病情。
“太子殿下前幾日咳得厲害,吃了幾服藥都不見好轉,今兒沛王來了,太子氣色便好了許多。”
李宸笑嘻嘻地說道:“那是因為沒人陪太子阿兄玩,他悶壞了,病自然是不好。如今二兄來了,有人陪太子阿兄解悶,人心情舒暢,當然氣色就好啦。”
院中的三人一愣,回頭。
李宸和太平後面的宮女嘩啦啦地拜見李弘,李弘擺了擺手,“無須多禮。”
李宸讓宮女将煮茶用的茶具擺放在前方不遠處的石桌上之後,就将跟随的宮女全部趕了出去,只留下上官婉兒和太平的一個貼身女官司棋在場。
李弘坐在太師椅上,他朝李宸伸手,溫聲笑道:“永昌過來我看看。”
李宸順從地走過去,還在太子阿兄面前轉了個圈,最後站定,笑意盈盈地問:“怎麽樣?太子阿兄,永昌好看嗎?”
“咱們永昌當然是最漂亮的。”李弘笑着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柔聲說道。
李賢卻是指向剛才宮女放下來的茶具,問:“永昌,你這回又是要做什麽?”
太平笑道:“不羨園的陸寺丞替阿妹找了一套茶具,教她怎麽煮茶。”
Advertisement
“哦?那阿妹如今是學有所成咯?”李賢笑眯眯地看向李宸,揶揄說道。當日在泰山寺廟中李宸喝茶噴了李賢一臉的事情,如今想起來仍舊歷歷在目,李賢可不想自己再被荼毒第二次。
李宸瞥了李賢一眼,輕哼一聲,十分自信:“反正不會比泰山的茶難喝。”按照現代的那種煮法,竟茶餅弄碎之後煮一壺,也不會比泰山寺廟裏的茶幹更難喝。李宸不精茶道,但她來自千年之後,所以這點自信還是有的。
李賢見她一臉傲嬌的模樣,忍不住伸手捏了捏她的鼻子,“我聽說長安城中也開始有人好茶了呀,阿妹,你能耐不小嘛。”
太平說道:“二兄也不想想不羨園中那麽多的茶葉都被制成了茶餅,阿妹讓陸寺丞準備了好些茶餅,讓父親分給大臣呢。阿妹前些日子還與母親說,茶餅放着也是放着,她要将茶餅拿出去賣錢呢。”
李賢莞爾,又刮了刮她的鼻子,“莫非你還缺那麽兩個錢?”
李宸有些惱怒地将李賢的手拍掉,理直氣壯地反駁,“我怎會缺錢?可有錢總是好的,阿兄你不見去年饑荒之時,若不是太子阿兄強令不許糧商擡高糧食價格,還從國庫拿錢收購糧食,多少饑民會吃不上飯。茶餅擱着也會壞,還影響口感,茶要新茶才好喝呢。”
李弘見狀,笑着溫聲說道:“那永昌今個兒帶來的,便是新茶麽?”
李宸點頭。
李弘:“難得你與太平一起過來,還帶來了一整套的茶具,阿兄從未見過永昌煮茶,今個兒便讓我瞧瞧?”
李宸笑吟吟地點頭,“好啊,可是——”她眉頭微皺着,側頭看向椅子上的太子,有些猶豫地說道:“可是阿兄近日在用藥,用藥之人不能喝茶呢。”
李賢說道:“唔,這個倒是無妨,自從父親給你弄了個不羨園之後,我也看了許多關于種茶之事,茶水會解藥性,但若只是淺嘗即止,不會有多大影響。”
李弘笑着站了起來,他在東宮休養的時候,一貫穿着便服。
此時的李弘已經十九歲,是個成年男子了。他的五官有些像母親,氣質卻像父親。不過李宸覺得李弘與父親的氣質,還是有差別的。父親氣質儒雅清貴,往旁人跟前一站,眉目含笑的模樣,便是朗月清風。太子阿兄與父親一樣,身上帶着幾分儒雅,可他從小學習禮記,精讀儒家經典,信奉仁愛之道,因此旁人看到他便覺得此人溫潤随和,展眉一笑,便好似是春日裏的暖陽一般,讓人感覺暖烘烘的。
幾人在石桌前落座,伺候慣了的上官婉兒上前,将茶具和水、以及茶餅一一擺開。
這年頭,可還沒有什麽茶道,頂多就是學習了南方喝茶的習慣。可李宸有從前的記憶,知道不同的水煮茶會有不同的口感,而且既然是和太子阿兄一起煮茶說話,逼格當然是要有的。于是李宸帶來東宮的茶壺、水和茶餅無一不是精品,水是不羨園後山的山泉水,茶餅是陸寺丞精心挑選出來的上好茶餅,就連茶具都十分考究。
李宸站在桌前,手微微一揚,上官婉兒已經輕車熟路地将她需要的東西遞給了她。
米分雕玉琢的小公主身穿着一身米分色的衣裙,站在太子東宮的花園中,神色專注,全神貫注于茶事。她從前的時候,聽說古代分茶之技盛行,當時日本的茶道便是唐朝時在中國傳過去的,精通茶道的人還能用茶水的湯花點成各種各樣的圖案,可惜她不懂。
李宸心中有些惋惜,覺得自己如今的姿勢是十分有逼格了,然而姿勢好看可不等于真有本事,她也不知道茶道是怎麽回事,只能暫時按照陸寺丞教的法子,來煮了一壺茶,分給在座的兩位阿兄和太平阿姐。
李賢看着杯中橙黃色的玩意兒,有些猶豫。
李宸眨巴着大眼睛看着他,問:“二兄,你不喝嗎?”
李賢想起那時候快被茶難喝哭了的李宸,就很難毫無心理障礙地将這一小杯茶喝下去。反而是李弘,接過李宸遞給他的茶之後,便慢條斯理地品着茶,“有些獨特的香味兒,可味道也有些苦,唔,還有些澀口。”
太平時常和李宸混在一起,阿妹煮的茶,都不知道嘗過多少遍了,于是一杯茶水也就是這麽擱在她跟前,卻并沒有喝。
李宸從前喝茶也不講究,可現代茶道早就發展成熟,而且茶葉的制造和保存方面比起如今也不知道先進了多少倍,那時候就是随便泡一杯茶都比如今這麽大費周折地煮一壺茶要好喝多了。
她輕嘆一聲,雙手捧着臉,有些沒精打采。
李弘見狀,将手中茶杯放下,看向李宸,“永昌?”
李宸說:“這茶味道不好喝。”
李賢聞言,微微一怔,随即将李宸剛才分給他的茶一飲而盡,說道:“怎麽會?我覺得不錯!”
李宸忍不住橫了他一眼,說道:“你那般喝又怎麽會曉得茶是好喝還是難喝?什麽叫品茶?品茶就跟品美酒一樣,要慢慢喝慢慢品,像二兄剛才這樣叫牛飲,不叫品茶!”
李賢忍不住伸手捏了捏她的嫩臉,“給你幾分顏色還開起染坊來了,嗯?”
李宸嘟着嘴,将李賢的手拍掉。
李弘見狀,莞爾說道:“凡事欲速則不達,如今父親不過才從南方請來了種茶的師傅,若這茶當真是好物,過個幾年,自然就會在本朝盛行。到時候只怕喝茶的法子花樣百出,你還學不過來呢。”
太子阿兄的話甚得李宸的心,于是李宸振奮精神,朝太子阿兄露出了一個專業賣萌的笑容,“阿兄說的對!”
李弘見她天真可愛的模樣,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她的頭,“說起來,阿兄還沒去過你的不羨園呢。”
李宸說:“去年的時候不羨園中的蓮藕全部都被挖起來了,今年春天才蓄了水重新種了荷花,等到荷花都開了可以采蓮子的時候,阿兄就與我一起到不羨園去摘蓮子好嗎?”
李弘一怔。
李宸笑眯眯地歪着頭,聲音愛嬌:“太子阿兄,好不好?”
李弘笑着點頭,說道:“自然是好,永昌到時候多叫幾個小玩伴兒一起,熱鬧些。”
李賢有些調皮地眨了眨眼,說道:“忘了誰都不要緊,永昌到時候可千萬要記得請裴家的小姐姐們。”
李宸愣住,“裴家的小姐姐?”她可不認識什麽裴家的小姐姐。
太平鬼精靈般的模樣湊了過來,說道:“我都聽說了,母親和父親想着明年為太子阿兄納太子妃,阿妹,我們未來的阿嫂好似便是姓裴呢。”
李宸恍然大悟狀。
旁邊的李弘白皙的耳根已經透出微微的米分色,然而還力持鎮定,輕咳了兩聲,“太平,胡說什麽呢?”
太平一臉的無辜,說道:“太子阿兄,你耳朵根都紅了呢,怎麽能說太平是胡說呢?”
李弘聞言,差點沒從椅子上摔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