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兩小無猜(五)

李宸狀似無意的一句話,提醒了李治。

李敬業少年聰穎,從小便是由李績親自教導,即便是武則天,也承認李敬業是長安年輕的勳胄之中的佼佼者,文韬武略,足以頂門立戶。

李宸練完琴,又吵着說要去騎馬,問父親去不去。

李治看着她,微微一笑,說道:“父親也許久沒騎過馬,今個兒就陪你一回。”說着,招來宦官王福來,讓他安排李敬業陪駕一同前去騎馬。

當李治才試探着問李敬業是否願意跟随劉仁軌讨伐新羅時,那個十七歲的李敬業還帶着幾分少年銳氣,向帝王拱手說道:“聖人,臣願往。新羅将士,不過一群跳梁小醜,臣雖年少無知,但還拿得動祖父留下的刀槍,砍得了這群鼠輩的腦袋!”

李治聞言,朗聲大笑,連說了幾聲好。

不遠處的李宸聽到笑聲,回頭看向父親與李敬業,臉上也露出了一個笑容。

老一輩的名将們或只留下功與名,解甲歸田,或已刀斷刃乏,與世長辭,只要江山不改,依然會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輕狂少年挺身而出,經戰沙場,成為下一輩的國之棟梁。

翌日,李治将李敬業從宮中親衛隊調出,任命其為昭武校尉,正六品上,令他跟随行軍大總管劉仁軌一同前去讨伐新羅。

而與此同時,在鳳陽閣中,一個軟糯的女聲帶着幾分哽咽,“可我不想要阿兄去打仗嘛,公主,聖人和皇後殿下那麽疼你,你可不可以幫我求聖人,讓他別派阿兄去打仗。”

李宸有些無奈地看着對面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李妍熙,朝上官婉兒使了個眼色,上官婉兒随即過去遞上手帕。

李妍熙哽咽着接過手帕,一邊擦眼淚又一邊掉眼淚。

李宸揉了揉額頭,“姸熙,你別哭了。”

李妍熙擡眼,眼睛鼻子都紅通通的,又問:“我不哭,你能幫我去求聖人別讓阿兄打仗嗎?”

李宸:“……不能。”李敬業跟随劉仁軌去讨伐新羅的事情,她可沒少推波助瀾,如今怎麽可能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李妍熙一聽,眼淚吧嗒吧嗒又下來了,“那怎麽辦?英國公府那麽大,阿兄走了,就只剩下我一個人。要是阿兄打仗出了什麽事,我、我就再也沒有親人了。”

Advertisement

李宸看着哭得可憐兮兮的李妍熙,其實心裏是有負罪感的。李敬業兄妹從小就沒有了父親,李績去世後不久,他們的母親也病逝了,雖然祖母依然健在,還有叔父代為照顧,可大家深宅,裏頭的彎彎繞繞也不少,這對兄妹這些年來也算是相依為命。李宸也是想到了李妍熙知道兄長要去打仗之後,肯定會哭鼻子,因此才會一大早就派人去英國公府接她進宮來。

大概是幼失父母的緣故,李敬業這些年來吃過不少的苦頭,自己嘗過苦頭因此就不願妹妹也遭罪,便将妹妹保護得十分周全,李妍熙如今已經滿七歲了,也該要開始懂事了,可依然不谙世事。

李宸心中暗嘆:李敬業少年自己文韬武略,卻把妹妹養成個陶瓷娃娃了。

“當年你的祖父骁勇善戰,你的阿兄自然也不會差的。你也說了,你只剩下他一個親人了,若是他有什麽事情,你可怎麽辦?他那麽疼你,什麽事情都順着你,怎麽會舍得扔下你一個人?”李宸實在看不下去,将李妍熙手中的手帕拿過來,然後将手帕往她臉上一蓋,當是洗臉一樣将她的臉擦了一遍,耐着性子繼續說道:“再說了,男兒志在四方,你阿兄胸有溝壑,願保家衛國建功立業,你為什麽非得要将他綁在長安?”

李妍熙年紀小,這些年來又被兄長保護得好,平常在貴女圈中出現,大家都知道永昌公主對她青眼有加,也沒哪個二百五去招惹她,因此性情是真的天真爛漫。

天真爛漫的李妍熙聽到李宸的一番話,有些愣住了,睜着眼睛看向李宸。

李宸沒好氣地說道:“看什麽?就算你阿兄去打仗了,也不會有人敢欺負你。”

李妍熙:“我才不是擔心有人欺負我,我是怕阿兄打仗會出事。”

李宸聞言,耐性告罄,橫了李妍熙一眼,輕斥:“不許烏鴉嘴,你阿兄不會有事的。”

李妍熙嘴一扁,低下頭。

弄到後來,這兩人也不知道是李宸安慰她,還是李宸恐吓她。

一旁的上官婉兒見狀,心底也有些啼笑皆非。

三天之後,行軍大總管率領精兵前去讨伐新羅,聖人率領文武百官送行。而李宸則在這天向母親請求,将李妍熙接進了宮裏,在李敬業回長安之前,李妍熙大概都會待在她的身邊。

上官婉兒在從不羨園的時候開始,心中就有一種自己會被取代了的危機感。如今李宸将李妍熙接進宮中,直接住進了鳳陽閣中,還吩咐衆多宮女對待李妍熙,務必要禮數周到。

上官婉兒心中難免有些不安,她本就是在掖庭中的一個粗使宮婢,因為當年太平一時貪玩跑到掖庭發現了她,将她帶到生病的李宸身邊。後來李宸對她确實十分偏愛,可人心易變,她在宮廷之中,早已看穿人心不可靠,唯一可靠的,便是掌握在手中的權力。

李宸是當今聖人和皇後殿下最寵愛的女兒,因此李宸對她的青眼有加,讓她從一名粗使宮婢搖身一變,變成了人人都知道的上官婉兒。可如果她一旦失去了李宸的偏愛,是不是就會被打回原形?

上官婉兒一邊心中惴惴不安,一邊若無其事地侍奉李宸,心裏衆多計較,弄得是心煩意亂。

在衆人的各懷心事中,迎來了英王李顯的婚禮。李顯娶常樂公主之女趙氏為英王妃,婚禮的規模雖不能與太子大婚雙提并論,但也舉國同慶。

李宸和太平多了個阿嫂,并沒有覺得多高興,因為她們都不喜歡趙氏。李宸以為就趙氏那樣嚣張跋扈的性子,大概是會跟三兄在英王府裏折騰個雞飛狗跳的,誰知出乎意料的是,趙氏和常樂公主雖然不怎麽看得起武則天,可她們對李顯卻百般讨好。聽聞英王李顯娶了英王妃之後,英王府一改過去的烏煙瘴氣,變得有條理起來。雖然英王還是那麽喜歡鬥雞走狗,喝酒玩樂,但至少英王妃出來軟言相向的時候,英王會抱着王妃的肩膀嬉笑着認錯,說下回再也不會了。

雖然英王嘴裏的下回再也不會了,是下回繼續,但好歹也是會給王妃一個面子,可見王妃的枕頭風是吹得不錯的。

可枕頭風吹得不錯管什麽用,李宸覺得作為一個上有婆婆的新嫁娘,能讨婆婆的歡心才是最管用的。可惜趙氏不懂得這個道理,昨日是十五,太子妃裴氏和雍王妃房氏都到清寧宮來跟武則天請安,唯獨英王妃趙氏說受了風寒,怕将病氣傳給皇後殿下,于是向武則天告假。

武則天當下笑了笑,說:“既然身體不适,便等她身子好了些再說罷。”便與侍奉在左右的太子妃和雍王妃閑話家常。

李宸和太平兩個人湊在一堆說悄悄話,都覺得趙氏的膽子肥得可以下酒了。

李宸笑着說起上回她去不羨園時,趙氏竟想讓公主儀仗避讓的時候,太平忍不住冷笑,“她是個什麽東西,竟也敢想讓你的儀仗避讓?你先前怎麽不跟我說!”

李宸眨了眨眼,“忘了,但我跟母親說過了。”

是真的忘了跟太平說,到了不羨園之後,到梅莊一趟遇見了宋璟,回宮之後又是太子阿兄又生病了,邊境又不安寧了,李敬業自請跟随劉仁軌讨伐新羅,哪一件事情在李宸心裏都比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趙氏重要多了。

太平抿着唇,她此時已經十一歲,已經開始像個姑娘了,尤其是她的五官像母親多一點,抿着唇一言不發的模樣,周身是不可侵犯的氣場。

母親既然已經知道這事,後面也有趙氏苦頭吃的,太平想了想,有些沒轍地掃了李宸一眼,“這樣的事情都能忘,你到底能記得什麽事情?”

李宸笑眯眯地歪着頭,“我能記得阿姐的心事。”

太平瞪她,“我能有什麽心事!”

李宸笑而不語。

太平被她弄得好氣又好笑,最後只能放大招,伸手過去撓李宸的癢癢肉,手還沒伸過去,李宸就整個人跳了起來。

“阿姐,別啊別啊,我說還不行嘛!”

太平笑睨了她一眼,李宸坐下來,笑眯眯地朝她勾了勾手指。

太平又只好将耳朵湊過去,也不知道永昌公主跟自家阿姐說了什麽混賬話,太平聽了之後臉色飛紅,覺得再也聽不下去了,直接放話威脅:“你再胡說八道,我便告訴母親,讓她将你禁足在宮中,看你還動辄跑去不羨園,裝成什麽小郎君出去溜達!”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