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兩小無猜(八)

太平前去不羨園,雖然也邀請了一些貴女,但她的本意是借此也讓李旦和薛紹也到不羨園去少住幾天。

李旦果然沒有讓太平失望,他不止和薛紹一起來,還帶來了紀王李慎的郡王李秀和蔣王李恽的小兒子李休道,哦,還有臨川公主的第四個兒子周季童。

李宸得知李秀來的時候,并沒什麽感覺到意外的,因為太平還邀請了李慎的小女兒廣平縣主到不羨園,想來李秀來也是想陪着妹妹;而周季童是他們的姑姑臨川公主的兒子,臨川公主是與李治同父異母的姐姐,文辭出色,素有才華,是武則天都十分敬佩的長公主,她下降周道務,周道務從太宗時候就開始頗為朝廷所器重,到了李治這會兒,官任檢校右骁衛将軍,周季童幼承庭訓,與李旦玩得也好;可李休道,怎麽會來?

原來李休道與李旦年齡相仿,原本李旦在宮中的時候,與這個堂兄弟倒是沒什麽來往,後來在宮外設府,李休道便時常前去殷王府拜訪。

說起來,李旦是個頗有藝術家氣質的少年,從小喜歡音律書法,也喜歡文學。而李休道是蔣王李恽的兒子,當年太宗在世的時候,李恽便是個标準的纨绔,當年他任安州都督,在安州的時候就是不想着為當地百姓多做些什麽,反而吃喝玩樂樣樣俱全,還喜歡造器用服玩,離開的時候竟裝了四百輛車,離開的時候興師動衆,所經的州縣不堪其勞,因此還被禦史臺彈劾,但太宗下诏免責問罪,只好作罷。後來李治登基,對這個兄長也不薄,封戶一千。

李休道既然是李恽的兒子,自然也是深得其父之風。不過他比父親的愛好有高級一些,他和李旦一樣喜歡音律書法,自幼就喜歡去樂坊厮混,家裏又養了一群樂工,吃喝玩樂他最拿手,還能玩出花樣來,因此一直在深宮裏的李旦一出宮,跟李休道一接觸,頓覺相見恨晚。這次到不羨園,怎麽能少得了李休道。

李宸到不羨園,照例是要先去陸寺丞的小竹屋一趟,陸寺丞去巡視茶園了,只有陸夫人和張緩緩都在。

張緩緩看到李宸,笑着拜見李宸,就去準備茶具。

李宸一邊看着張緩緩手腳麻利的擺弄着茶具,一邊跟陸夫人拉家常。

說起春天時李宸離開的那場春雨,陸夫人還心有餘悸,“幸虧那天夜裏聖人與皇後殿下前來将公主接回宮中,不羨園地勢頗高,沒被水淹。與我們相鄰的梅莊,可就沒這樣的運氣,河水上溢,将梅莊的莊稼都淹沒了,若是可以在莊稼旁的小河壩上挖個口子,倒是可以讓莊稼活下來,可這麽一來,下家的莊稼便得遭殃。那留守在梅莊的小郎君也算是善良之人,曉得若是挖了口子,他們的莊稼無恙卻斷了別人的口糧,便下令不許挖口子。”

李宸一聽,便問:“那梅莊主人不在嗎?為何是宋璟在處理這些事情?”

陸夫人聞言,便笑着說道:“公主原來已經曉得那小郎君名叫宋璟,梅莊是他叔父宋世钊的一處産業,說起這宋世钊,梅莊的人都在議論紛紛呢。”

李宸一聽陸夫人的架勢,就曉得是有八卦聽,雖然她對宋璟少年已經沒有當初的那種興奮新奇的感覺,但是關于他的八卦,聽一下還是有興趣的,于是便順着陸夫人的話問:“怎麽?”

“公主大概不曉得,這宋璟,出身當今廣平宋氏。”

廣平宋氏到底是怎樣的李宸大概是真弄不太明白,但在這個十分看重門第的時代,廣平宋氏也是名門。而且北魏開始,宋家的祖墳風水就好得冒青煙,代代有人為官,可惜宋璟家中的這一支從他的祖父宋務本開始便是人丁單薄,聽說已經是四代單傳。宋璟的父親宋玄撫曾在衛州為官,職務為司戶參軍,主管戶籍稅負,為官之時聲名頗好。

至于宋璟的叔父,名世钊,也是廣平宋氏的一支,他的父親與宋務本是同一個祖父的堂兄弟,當年宋務本與堂兄感情甚好,後來堂兄病逝,他在堂兄榻前許諾會将宋世钊好好照顧成人。堂兄去世後,宋務本果然一直都沒有忘記自己的承諾,他将年幼的宋世钊接到自己家裏,讓他與宋玄撫同吃同住,親自教導他們讀書進學,在宋世钊加冠之後,便将堂兄的家産分毫不差地交到宋世钊的手中。

Advertisement

後來宋玄撫英年早逝,宋務本白發人送黑發人,一病不起。

宋世钊抱着小宋璟在宋務本榻前紅着眼眶,與叔父承諾:“分家不分宗,我與叔父兩家永不分彼此,您放心将小宋璟交給侄兒。”

宋務本溘然長逝,偌大宋家,便只留下宋璟與宋夫人這對孤兒寡婦。

“聽說自從宋璟的祖父去世後,宋郎君便将宋璟帶在身旁,吃喝用度全數與自家兒子一般。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宋郎君見宋璟少年聰穎,出外辦事也帶着他,如今宋璟年歲漸長,學識又好,宋郎君便讓他暫住梅莊,靜心念書。”

李宸聽着陸夫人叽叽呱呱的一個長八卦,居然沒打瞌睡,反而将她所說的都記得一清二楚。

說實話,宋璟少年眉目如畫,又一身清貴,李宸是不太看得出來他三歲喪父,身負着母親的殷殷期望長大的。世有百種人,也不是每個人都會嚷嚷着将自己的遭遇随便說出來,雖然宋璟也算是出身名門,但在得知他的身世時,李宸心中身為女性的那根弦也不由自主地替他惋惜難過了一小會兒。

“那位宋璟年紀雖輕,但也算是行事周到。因為那一場春雨,梅莊的人免了一年的租子。也好歹算是上天有好生之德,梅莊的莊稼雖然有一小半到秋天定然是顆粒無收,但也有大半能趕上今年的秋收。”

陸夫人的言辭中對宋璟的贊賞之情幾乎都要溢于言表了。

此時,一杯冒着白煙的清茶奉至李宸跟前。

張緩緩恭敬說道:“公主,請用茶。”

李宸接過那杯茶,嘗了一口,随口說道:“不愧是陸寺丞教導,緩緩也煮得一手好茶。”看湯花還是欠些火候,茶的口感不能說絕佳,至少算是頗好了。

陸夫人笑了起來,“公主可說錯了,我們家郎君可沒教導過緩緩,她啊,就前些日子看我家郎君煮了一次,便記得了個七八分,如今照葫蘆畫瓢,也能煮出一杯勉強能入口的清茶罷了。”

“只看了一次便能學會了麽?我不信。”煮茶的步驟多且複雜,還要注意細節,要說張緩緩只看了一次還沒有人教導,就能煮出一壺這樣的清茶,李宸覺得自己是不信的。

陸夫人說道:“公主可能不曉得,緩緩記性特別好,可以說是過目不忘呢。”

李宸一愣,“過目不忘?”她從前只聽過有人過目不忘,但可沒真的見過這樣的奇人呢。

陸夫人點頭,“公主若是不信,大可試驗一番。”

李宸看向張緩緩,她臉上的神色有些興奮又有些羞澀,李宸揚了揚眉,“有何不可?”

于是,永昌公主讓人拿來一本老子,抽了幾處來讓張緩緩看一遍,果然是一字不差。李宸覺得可能是巧合,于是又讓人拿來一本左傳來讓張緩緩看,然後再問,內容竟然也絲毫不差。

李宸十分新奇地看向張緩緩,說道:“我上回只覺得她處事得十分周到,如今才發現她竟然有過目不不忘這樣的好記性。”

張緩緩低頭,頗為謙虛地說道:“婢子只是如今記得而已,過個幾日,可能便會忘了。”

對于張緩緩的話,李宸倒是明白的,因為有些人的瞬間記憶是很厲害的,看一遍可能就會記得全部,可過一會兒再問,大概就忘記一些,時間再長一點如果不再看的話,就會全部忘光光。也并非是真的過目不過。不過李宸也還是覺得很新鮮,從前只聽說過目不忘,如今卻見着個活的。

陸夫人看看一臉興味的李宸,又看看張緩緩,微微笑了笑。

李宸回去的時候,看到陸夫人送過來的張緩緩,不由得揚了揚眉。

張緩緩恭敬地朝李宸行了個禮,說道:“夫人讓緩緩過來伺候公主,以後,緩緩就任公主差遣。”

李宸有些意外,雖然張緩緩伺候得挺周到,但那就該是她的本分。上官婉兒被母親要走了之後,她也并不是無人可用,身為公主,或許沒有了像上官婉兒那樣高才的人在身旁,但有一技之長的人多的是。

陸夫人倒是個明白,丈夫雖然是個五品官,可到底是個沒有實權的,這些年來卻有不少人前來逢迎,各種行事也有人願意為他們無傷大雅地開一開方便之門,那都是沾了永昌公主的光。她今天看李宸一臉新奇地看着張緩緩,知道李宸對張緩緩有幾分好感,于是便一聲不吭地将張緩緩送了過來。至于李宸是不是真的會留下張緩緩,只看機緣。

李宸對張緩緩,也沒多少了解,這個侍女是雖然不能和上官婉兒相比,但也是個聰明伶俐的。然而上官婉兒是一株牆頭草,稍有風吹草動,就已改變立場。她都還沒做什麽呢,上官婉兒就已經迫不及待地向母親獻殷勤表忠心了。母親也是個認為自己無所不能的人,敢将上官儀的孫女當成心腹來培養。成也蕭何敗蕭何,總有一天,母親會栽在上官婉兒的手裏。

李宸想了想,說道:“起來吧,我會安排人教你一些宮裏的規矩。”

張緩緩依言起身,“多謝公主。”

李宸想,反正陸夫人都送來了就先留着吧,反正鳳陽閣多養一個閑人和少養一個閑人也沒什麽區別,能不能用,以後再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