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洛陽驚|變(二)

趙氏憋着一肚子的氣回了英王府。

“英王呢?”她進了英王府便問。

“英王如今正在西苑。”

趙氏一聽,就知道英王李顯正在和他的幕僚們鬥雞,英王的幕僚與太子及雍王李賢的幕僚都大不相同,太子東宮裏的官員,都是輔佐太子參政議政的大臣,雍王李賢府中的幕僚,起碼是有事幫忙,沒事幫閑,而英王李顯的幕僚,是有事沒事都是幫閑的主,天天陪着不務正業的李顯鬥雞走狗。

趙氏一聽,眉間的戾氣陡升,“氣死我了,氣死我了。我在外頭被他的兩個妹妹欺負了,他都不曉得嗎?”

趙氏身旁的侍女扶着趙氏,輕聲勸道:“王妃,隔牆有耳。”

這個侍女,是常樂公主一手培養起來的,因為靈隐寺趙氏身邊的侍女被李宸罰了之後,常樂公主覺得女兒身邊的侍女都有些年輕沉不住氣,于是将身邊一個較為年長穩重的侍女撥了給趙氏。

趙氏氣得一肚子火不出發洩,侍女卻擔心的是英王府的這些管事官員。

英王李顯對母親武媚娘敬畏有加,對兩個妹妹也是什麽都好的主,如今王妃從小就受了母親常樂公主的影響,對皇後殿下不以為然,更是三番四次不信邪,非要在太平公主和永昌公主跟前掙個面子。那兩個小公主從小便是被皇後殿下及聖人捧在手心裏的明珠,又怎會将趙氏放在眼裏?今天王妃去不羨園踢了鐵板,長安城貴族之中的人就都曉得太平公主和永昌公主毫不客氣地将王妃掃地出門的舉動。

英王大婚前,英王府中的人便聽說永昌公主出城時遇上這位未來王妃時,眼睛都沒擡一下就将她打發到了一旁避讓,因此剛大婚時,那些官員對王妃是少了應有的尊敬的。在長公主的提示下,她幫着王妃收拾了一頓英王府的這些人,好不容易才将他們壓了下去。

這一趟不羨園之行,會不會讓原本英王府中已經被趙氏壓下去的人再度不安分起來?

趙氏氣呼呼的,“我也不求與太子妃相比,可你看那雍王妃房氏,如何能與我相比?永昌和太平那兩個可惡的小鬼對她可是親熱得很。她憑什麽可以有那樣的待遇,若是她像我這般對待,雍王難道會像英王這般勸她憋着嗎?”

侍女默了默,說起來是這個理,也不是這個理。

不論是太子還是雍王李賢,當今聖人都相當看重。可看重也并不是只憑着身份,太子從小通讀儒家經典,為人謙和,是個溫潤端方的君子;而雍王自小聰穎靈活變通,是幾位皇子當中難得的文韬武略;這兩人,在文武百官以及大唐百姓心中,可都是進退有度的天家之子。而他們的王妃也都明白一個道理,丈夫出色,妻子便要低調,省得落人口實。

只可惜,她們家的王妃不懂。

她們家王妃長得好看,嬌小玲珑,看似溫婉,可性情與外表卻是天差地別。因為長公主一直以來的溺愛和縱容,她眼高于頂脾氣也大,更是好出風頭,從小都在旁人的千依百順中長大,也導致她心中放不下事情,七情六欲都挂在了臉上。

Advertisement

這也是當初長公主聽到聖人想要替英王娶王妃時,二話不說便點頭答應了。

長公主料想着畢竟是天家的媳婦,英王看着是沒有太子和雍王有出息,可對長公主來說,英王這樣的人最合适她的女兒,身份尊貴有着享受不完的榮華富貴,性子又有些膽小怕事完全不怕他會欺負王妃,長公主又自持是聖人的姑姑,到底可以替女兒撐一撐腰。

可侍女卻覺得很發愁,若是王妃安心過日子,英王妃這個頭銜倒是真的很不錯。可王妃習慣了惹是生非,也從來不願意聽旁人的忠言逆耳,甚至是長公主的話,有時候也不聽。

永昌公主和太平公主又豈是她能招惹的?

太子妃和雍王妃雖然不至于要事事讨好那兩個公主,可言行中透露出來的愛護,即便是她們刻意裝出來的,也比她們家王妃的行徑強了不知多少倍。

要是能讓英王說句話勸勸她就好了,可惜英王也是個不着調的,什麽事情都随王妃折騰!

這廂的太平和李宸将趙氏送走,登時覺得耳根清淨了許多,而且将趙氏一行人請出不羨園的舉動,實在是讓李宸整個人都神清氣爽,心也不煩了。

此時又聽說劉仁軌讨伐新羅,前線傳來捷報。

李宸覺得一下子心情就好得直冒泡。

于是跟太平等人一同在人工湖上的觀景臺煮茶看日落。

李研君哪壺不開提哪壺,跟裴曉筠說道:“安陽怎麽這樣匆忙,來了又走?”這板凳都還沒坐熱呢。

正在煮茶的李宸聞言,一心二用,支起了耳朵聽裴曉筠的回答。

只聽到裴曉筠笑笑說道:“大概是英王與安陽的感情十分好,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不舍得讓她在這兒過夜罷。”

李妍熙一直安靜地陪着李宸身邊,悄聲問李宸,“公主,真的是這樣嗎?”

李宸看着壺中的正在慢慢往上冒泡的開水,笑着反問:“你覺得呢?”

李妍熙擡眼,看了看離她們不遠的裴曉筠和李研君,又看向在隔壁亭子和幾位貴女說話的太平公主,太平公主臉上的笑容比起昨天也多了幾分惬意,而原本還有些情緒不高的永昌公主如今都眉飛色舞的。

李妍熙眨了眨眼,小聲說道:“才不是裴姐姐說的那樣的。我今個兒看到英王妃帶着人來的時候,就曉得你不高興,她肯定要倒黴。”

李宸有些意外地看向李妍熙,“你倒是不算太笨。”

李妍熙撇嘴,反駁說道:“我才不笨呢!”

李妍熙是被李敬業少年養成了陶瓷娃娃,不谙世事,但她從小就跟李宸一塊兒玩,對李宸的心情和行事卻也是懂的。平常公主心情好,旁人對她也有應有的尊敬時,公主什麽話都好說,架子也不大。但若是遇上她心情不好,哪個人敢去冒犯她,也是有得倒黴的。

兩人正嘀咕着,原本正在跟李研君說話的裴曉筠走了過來,“公主。”

李宸微微颔首,示意她坐下。

裴曉筠坐在李妍熙身邊,看着李宸行雲流水般的煮茶動作,最後李宸分了三杯茶,茶面上是朵桃花。她示意身旁的楊枝将茶端給裴曉筠,裴曉筠看着茶面上的桃花贊嘆不已:“公主煮茶的手藝也一絕,長安城中怕是無人能及。”

這頂高帽倒是讓李宸戴得十分舒服,不說其他,雖然她是在陸寺丞那裏學來的,可平時為了變着花樣讓父親閑暇時能喝上一壺好茶,她可是沒少花功夫在煮茶之術上。

裴曉筠一見李宸的神色,便知自己的話是說對了,便接着說道:“我平常在府中,也喜歡煮茶。可惜手藝差了公主太遠,等回去後,我便在府中設宴,邀請姐妹們一起煮茶,切磋煮茶之術,還望到時候公主能賞臉前來指點。”

李宸側頭看向裴曉筠,說實話,裴曉筠是比她年長了三四歲的,這時候的女孩,都是十二三歲就到了要議親的年紀,上官婉兒也是未到十四,就被封為她父親李治的才人。

可這時候的裴曉筠再有主見,大概也沒法子在婚事上有話語權。但是裴曉筠不論是收買李妍熙還是來讨好她,李宸都直覺認為她既然是沖着李敬業來的,想必家中父母也跟她透露過一些想法。

晚上安靜的時候,李宸有事沒事和李妍熙閑聊,自從李敬業少年去了前線之後,李宸深覺自己拆散了這對相依為命的兄妹心中多少有些愧疚,李妍熙先前被李敬業養得跟個陶瓷娃娃一樣,中看不中用。李宸身為公主,說實話,很多時候也是閑得要自己找些樂子來寄托一下心神。

所謂玉不琢不成器,李宸想着趁着李敬業少年不在,她得好好的琢磨琢磨李妍熙這塊玉石。

李宸原以為李妍熙已經被裴曉筠收買了,誰知道李妍熙卻說:“其實我不太喜歡裴姐姐,她原本和二姐姐玩得很好,可是現在因為跟我玩,也不怎麽理二姐姐了。二姐姐雖然為人倨傲,不好相處,也總說我木木的,傻傻的,可她也并未真正欺負過我。”

李宸有些意外,倒是沒想到平時在心機上少了根筋似的李妍熙心思也挺清明。

“昨個兒大公主問我,要是裴姐姐當我阿嫂,我願不願意。可我覺得,阿兄應該是不會喜歡裴姐姐的。”

李宸有些好笑:“你覺得他不喜歡就不喜歡了嗎?你以為自己是他肚子裏的蛔蟲?”

李妍熙聞言,扭頭,臉上的神情十分無辜,問李宸:“那公主覺得阿兄會喜歡裴姐姐嗎?”

李宸被李妍熙的反問弄得一愣,想了想,說實話,這些年來她只看過李敬業少年對他的寶貝妹妹傾注過心神。李宸想了想,問李妍熙:“唔,我也不太清楚,英國公府裏服侍你阿兄的侍女都是什麽樣的?”

李妍熙說:“什麽侍女?阿兄沒有侍女。祖父從小就不希望阿兄有外骛之心,沒有讓侍女服侍過阿兄,書童倒是有兩個。”

李宸:“……”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