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沒功夫搭理
陸府上下, 五雙婦人的眼睛同時向岳欣然看來,陸老夫人上了年紀, 身子不好精神不濟, 還是原來的陸府也就罷,現下的陸府确實需要一個得力的來掌舵。可是, 若論嫡長,有苗氏在前,若論夫君功勳, 有沈氏在側,若論家族出身,陳氏梁氏俱是翹楚,岳欣然哪一樣都不占。
一時間,随着陸老夫人這番話, 屋裏竟驟然安靜下來。
沈氏卻在猶疑之後看着衆人困惑道:“阿家為何這般說, 不一直都是嗎?一路走來不都是阿岳拿主意?”
苗氏笑起來:“正是這個意思, 阿家何必多慮?”
陳氏也道:“阿家,阿岳當家再合适不過,我等只有支持, 何須再議?”不說如今這陸府的家多難當,便是看在阿岳救下阿和的份兒上, 她定也會鼎力相助的。
直到此時, 梁氏才松了口氣,連連點頭稱是。
陸老夫人喘了口氣,臉上終于露出微笑來, 直到此刻,她才确信,陸府現下哪怕低至谷底,也絕不會散了。
岳欣然的視線從眼前每一張面孔上劃過,确信自己不曾錯漏一絲一毫,是什麽時候起,她竟肩負了這麽多信任?居然叫她這樣素來自命憊懶的人,連推卻的念頭都生不起來。
陸老夫人拉過岳欣然,旁邊的嬷嬷遞上一個盒子,顯是早就準備好的:“今後的陸府,裏外之事皆由你來定,上下之人皆聽命于你。”
岳欣然雙手接過盒子,卻笑問道:“也包括老夫人嗎?”
陸老夫人一怔,随即失笑:“是,自然也包括我。”
岳欣然随即認真道:“那老夫人不必委屈自己非要寫那回帖。”
苗氏亦道:“阿家!你也聽到了,這并非只是我等的意思,阿岳也不贊同!”
陸老夫人:“你們一片孝心,我自是知道,但我已經這把年紀,早看開啦,陸府将來是你們的,不必顧慮于我……”
“老夫人,并非如此,有您在,才有陸府。”并不是什麽無足輕重。
陸老夫人看着岳欣然,心中一暖,只聽她繼續道:“這三江世族,并不值得您如此。”不只是因為什麽利弊得失的權衡,更因為岳欣然确實覺得,這樣勢利的人家,沒有資格令老夫人這樣委屈。
Advertisement
陸老夫人苦笑一嘆,沈氏卻一旁嗔道:“那你做什麽攔着我,靳張氏那老不死的東西,便該扯了她的帖子!”
岳欣然坐在陸老夫人身旁,放下盒子,又拿起那張帖子,遞給陳氏:“四夫人,您再仔細看看?”
陳氏微微疑惑,随即一臉驚訝:“千日灑金箋!”
那帖子所用信箋潔白若雪,可對着光線,卻隐約可見金光漫漫似有若無,千日灑金箋,箋如其名,以細碎黃金研磨入紙漿,需要三載功夫才可得。用這種紙來當回帖,和把黃金扔到水裏也沒甚分別了,灑金二字,實是雙關。
陳氏一臉冷笑:“我以為只有魏京裏那些外戚中的冤大頭才用這玩意兒,靳氏當真是輕狂得緊,奢靡無度!”
岳欣然正兒八經對沈氏道:“所以二夫人何必撕它呢,這麽值錢的東西。”
不只是沈氏,衆人皆是撐不住笑了,沈氏笑嗔:“莫诳我,我不信你沒別的盤算!”
岳欣然卻是面色一肅,鄭重向陸老夫人道:“請四夫人代您回帖吧,陸府本是扶柩歸鄉,如今英靈未得歸葬,府中上下悲不自勝,心實難安,不宜出門。一路奔波,國公他們該回祖宅真正安歇了。”
聽得岳欣然的話,陸老夫人面上的沉靜再次支離破碎,苗氏衆人皆紅了眼圈,低聲應是。
與此事相比,靳氏那一封無禮回帖,當真是無足輕重,由陳氏後輩回帖,既不失禮怠慢,又是一種站在道德禮法高地上的無聲指責:人家扶柩還鄉,你卻要人家登門拜訪?你們靳氏自稱世族,幾個意思?
更兼陳氏亦是世家大族出身,出身之優,更在靳張氏之上,恐怕這一記啞虧,對方只能暗吃了。
更重要的是,岳欣然的處置不論有意無意,都給了陸府上下一種暗示:所謂的三江著姓,在她看來,沒什麽大不了的,陸府自己的事情最重要,什麽靳氏靳張氏的,順勢踩了一腳便到一邊兒去吧,沒功夫搭理。
既不值當生氣,也不值當多費心神,更不值當府中上下為之鬧分歧。
這種态度之下,奇妙的是,靳氏那邊,竟還來了一封書信,卻是由靳六娘寫的。她是靳張氏嫡出的女兒,早年在魏京倒與陳氏打過照面,書信一反三江世族的無禮怠慢,毫沒有提及先前幾封帖子暗中交鋒之事,措詞極為謙遜客氣,只道先時陸府忙碌未敢輕擾,她因親事在即,十分歉意地不能出門,半月之後,請陳氏過府,以敘舊誼雲雲。
依舊是那千日灑金箋,看來這靳府上下當真是極愛此箋。
陳氏亦奇:“這靳氏到底是個什麽章程。”
岳欣然只一笑:“管它什麽章程,不睬它就是。”
目下最重要的便是入葬之事。
先成國公故裏自然不是這繁華的益州城,他的故鄉是在龍嶺郡成首縣一個村落中,陸平被封國公之後,回鄉修繕的祖宅也在那裏。他的父母、早早亡逝的陸府大公子、三公子都安葬于彼,葉落歸根,陸府這五個男人,如今自然也是要葬歸成首縣一處的。
歸葬涉及諸事繁雜,時辰、禮制俱不能錯,思及許多器物鄉下偏僻未必能有,都需要在益州置辦起來,岳欣然順道遣府中人采買時多收集些市井消息。肅伯倒是帶來一封益州州牧的唁函,吳敬蒼對此嗤之以鼻,虛僞!他自己不登門,來封信就算?
采買得差不多之時,筮宅蔔日,即測算風水時辰的先生倒是不必另找了——大衍與向意晚回來得很快。
或者說,那位公子畢竟年輕,先時在豐城雖是病重,更多是因為豐城地界良醫難尋,向意晚幾劑湯藥下去,便見起色,這位公子在外,家中終不放心,便輕騎換馬送了他歸家,因岳欣然早有吩咐,向意晚與大衍二人便直趕來益州,正趕上陸府忙碌歸葬之事。
剛剛安頓下來的陸府諸人,再次啓程。
到得地頭,大衍跟着阿方伯一道先去勘看地頭,回來倒是對先前選定的風水贊不絕口,蔔日也進行得順遂,部曲們按着大衍指點的時辰、方位,開穴。
再遷靈柩于祠堂,重設神主靈位,徹夜燃燧燭,向祖先與亡靈禱告,已然歸鄉,并将所占時辰一并奉告。
掐算好時辰,這一日天光蒙蒙亮,陸府上下便扶了樞車啓行,魂燈在前為引,阿金幾個身為嗣子嗣孫都要捧着神主靈位緊跟,阿金捧了祖父與父親的,阿和捧了父親與五叔父的——阿久太小,便由他代了,便是最小的阿恒,也一臉懵懂地捧着他六叔父的靈位,被嬷嬷牽着向前。
山路崎岖,連陸老夫人都拒了岳欣然安排的步輿,在沈氏陳氏攙扶之下,艱難地下地步行。
到得此時,岳欣然才看到這位素來堅強的老夫人一步一淚,這一次陸府的動蕩與變故,縱使再堅強的人,一夕之間失去丈夫與幼子,怎麽不能痛心摧肝?只是一路風波,命運竟連軟弱哭泣的機會都沒能給她。
扶着她的陳氏與沈氏,又哪個不是哭得渾身發顫。
于苗氏而言,這條道路熟悉得那樣可怕,一擡眼,那座此生摯愛與依靠安息之處便又在眼前。
梁氏沒有要婢女幫忙,自己親抱了阿久,要一起去送他沒能見到的阿父。
這支送葬的隊伍艱難緩慢的前行在暮秋寒冷的清晨中,周遭只有冷冽的風聲嘶嚎如泣,卷起靈幡與紙錢,在半空紛紛揚揚,好似天地大雪。
微曦冰冷的晨光中,岳欣然只由心底期盼,英靈歸葬後,陸府上下能真正得到內心的寧靜,由時間将悲痛化為懷念,陸府所有人都能重新積攢力氣,輕松一些,自在一些,看向人生的下一站。
便在這默然中,風中突然傳來隐隐約約的哭聲,然後便是隐隐怒叱罵與争吵,岳欣然皺眉,看向哭得不能自已、尚未覺察不對的陸老夫人等人,她加快步伐,顧不得腳下難行,迅速向前面跑去,阿田與岳嬷嬷都跟不上她。
最前面的引魂燈竟被截了下來,幾個孩子已經被吳七和幾個部曲護到了一旁,信伯肅伯阿方伯正面色難看地同一群同樣披麻戴孝的婦人理論。
見岳欣然來,阿鄭雙目通紅咬牙切齒地來禀報:“六夫人!這群不知哪裏來的喪門星竟攔了咱們前路!”
大魏葬禮中,魂禮在前指引英靈前進方向,神主靈位便是英靈所在,引樞安葬之路皆是事前測算好,按照魏人的習俗,這般被人在送葬途中攔下,豈不是要打斷魂靈前往地府、尋找安息處之途?
一般的仇恨,若是不到殺父奪妻的份兒上,都斷不可能幹出這樣的事。
不論是不是相信這個,今天陸府這樣的儀式,不只牽系亡人,更深深關乎未亡之人,岳欣然絕不能容忍有人破壞。
那些婦人一面嚎啕,一面大叫:“你們陸家的男人還能有棺材、有葬地,我們的夫君哪?”“他們跟着你們家男人去打仗,屍骨都沒能回來!”“現今家裏沒米沒糧,連個墳都挖不成……嗚嗚嗚嗚嗚……”
岳欣然沉下面孔,今日之事,又是一樁蹊跷,陸府沒有通知什麽故舊,這些人又是怎麽知道的?她冷冷朝阿鄭道:“領着人,把這些婦人圈到一邊去,不要驚了老夫人他們,小心些,不要傷到人,跑了的也莫追。我晚些來查!”
岳欣然掌家之事,陸老夫人自然當着阖家的面周知過,可那畢竟只是周知,就算先前見識過岳欣然行事,曉得她智計不凡,和現在見到這位當家人這般果決,畢竟不同。
肅伯信伯等,俱是精神一震,因為這些可能都是跟随成國公的舊部家眷,先前他們便有些束手束腳,現在有岳欣然的命令,那還說什麽!
阿鄭亦是心中一松,神情肅然領命去辦。岳欣然随即又想到了什麽,叫來吳七和另一個部曲,吳七神情忐忑,終是奉命而去。
那些婦人見情形不對,陸府先時好聲好氣勸的她們,怎麽這個看起來嬌弱的小娘子一來,說了幾句話他們突然就翻臉,這和想的不一樣!
她們正要大聲嚎叫,部曲們有一個算一個,塞了嘴綁了放到一旁,雖是農婦都有些氣力,可要與軍旅出身的部曲如何能比?機靈些的見勢不對,立時拔腿就跑,部曲有令,也不去追,再敢來壞事再綁了就是!
因此,被攔的路“清理”得十分迅速,眨眼間,隊伍又是繼續向前,後隊的陸老夫人等人都全然不知便解決了。
阿鐘伯只朝肅伯信伯低聲慶幸道:“全虧得當初聽六夫人的,咱們在魏京跟着一道回來了。”
不然陸府上下孤兒寡母的,沒有人手,遇到這種根本不講道理的情形,豈不是要幹吃虧?!
阿方伯也籲了口氣:“還是六夫人見機果決。”來得迅速,處置果斷。可算知道老夫人怎麽非要越過前頭幾個、一定要這一個來掌家了。
魂燈與神位繼續前進,到得地頭,陸老夫人跪了下來,顫顫巍巍給成國公、成國公世子、四位公子的靈柩灑下第一捧土,風吹起她蒼白的頭發,沈氏再也忍不住,大聲哭着朝第二個新增的墳頭而去,嬷嬷婢女抱住了,她高聲哭喊:“陸仲安!陸仲安!陸——仲——安!!!”
随着泥土一點點覆蓋,陰陽終是兩相隔。
陸府上下才一步一回頭,奉了神主靈位往祖屋祠堂,附于先人之旁,享香火供奉。
岳欣然亦跟在陸老夫人、苗氏、沈氏、陳氏、梁氏身後,上了一柱香,看着悲痛難抑的陸老夫人,再看到成國公一側新增的靈位上“陸膺”二字,心中一嘆,你若有靈,請保佑你的母親身體康健、餘生安泰吧,然後,岳欣然将第二柱香鄭重地插在了這新增的靈位前。
模糊視線中看到岳欣然神情莊肅給成國公世子上完香,陸老夫人才強忍了悲意,扶着胡椅坐下:“今日既開了祠屋,也不必另擇時日,取了譜牒來,将阿岳添上吧。”
然後,肅伯親捧了譜牒而出,翻開,在陸平姓名之下,清晰寫着“六子膺,生于開平十四年十月十七”那一格內,多添了一行所卒年月,這一格的左下方,很快多了一行新鮮墨跡“妻岳氏欣然”。
而岳欣然看到看着這兩個格子,不知道為什麽,神情格外怔愣。
陸老夫人這一日精神實是疲憊到了極處,未曾留意,苗氏看到這一幕卻心中一嘆,若六郎還在,他們二人不知多麽般配,只如今,唉。
這一日起得絕早,完成所有儀式又已經是日上三竿,陸老夫人卻未能進多少飯食,岳欣然連請了向太醫來。
她們奉着陸老夫人服了些安神藥歇下,祖宅自不能與益州的府第相比,可不知為何,大概因為祠屋在此,精神大起大落之外,終于了卻一段心事,又也許是因為安神藥,近來一直休息得不好的陸夫人終于沉沉入夢,不知夢中能不能見到她心愛之人。
向意晚出來才對岳欣然、苗氏等人語重心長地道:“老夫人有年紀了,素又有疾,情緒再經不起這等大起大落,還要妥善伺候、精心照料為要,不能再叫她費神。”
思及這一路艱辛,應下的同時,苗氏等人心中也不免恻然而愧,勞動阿家這般年紀還要操持,确是她們不是,幾人視線交彙,難得竟生出了一般的心思:今後自是再不能勞煩阿家。
然後,不知為什麽,她們俱是看向年紀最小的岳欣然,陳氏率先開口道:“阿岳,你的名字已經上了譜牒。”
岳欣然本來正思忖如何開口,聞言不由一怔:“四夫人?”
苗氏不由捏了捏她的面頰道:“還叫夫人?”
若不是夫君早逝,她的孩子都要比岳欣然大了,只素來見她沉穩多謀,叫人忘記了年紀,今日打開譜牒時,才意識到這不過與六郎一樣,也只是個十來歲的孩子而已,還在該叫人憐惜的年紀。
過往,她待六郎如己出,今後,她待岳欣然也該這般。
岳欣然被捏得一呆:“啊?”
沈氏噗嗤笑出了聲。
岳欣然揉了揉額頭,把滿腦門兒的陰謀詭計且清一清,看着她們四個紅腫未消卻猶帶笑意的眼眸,岳欣然輕籲了一口氣,似乎一直以來維持着的什麽終于再無痕跡地消散,她苦笑着朝苗氏鄭重行了一禮:“大嫂。”
苗氏大笑着再撫了撫她的面頰,縱苗氏素來是個心眼敞亮的人,這一聲之後,眼神中還是格外再不同了些。
她朝沈氏行了一禮:“二嫂。”
沈氏只爽朗一笑,答應得格外響亮:“哎!”
她朝陳氏行了一禮:“四嫂。”
陳氏瞧了她一眼,似笑非笑:“你還欠着阿家一聲,記下了?”
岳欣然苦笑着應下,朝梁氏再行了一禮:“五嫂。”
梁氏最溫柔,連忙扶她,悄聲道:“四嫂沒有旁的意思,就是,”她抿嘴一笑,隐隐可以看到一個淺淺梨渦:“咱們是一家人啊。”
再然後,苗氏扶了她還未完全長成的肩膀:“今後,我們都聽阿岳你的吩咐行事啦。”
不待岳欣然說什麽,苗氏又用力扶了岳欣然的肩,将她牢牢扶坐在上首的位置,不容她起身。
苗氏眼眸極認真又極溫柔:“可你不必害怕,我們都在旁邊看着你、幫着你,再難,總能過去!”
陳氏微微一笑,在下首坐下:“正是。”她語氣極為鄭重地道:“阿信一直念叨着要像你一般,今後,你可不只是他的六叔母,定要越來越了不起才對。”
岳欣然看着她們,想說什麽,又終于只是說道:“……好。”
明明她素來無所畏懼,可不知道為什麽,這一刻好像脅出雙翼、腳下生風,從此以後,無所不能。
岳欣然收攏心神,很快道:“确有一事。”
喚了阿鄭、肅伯、吳敬蒼等人同時,岳欣然将事情迅速說了一遍。
沈氏簡直氣炸:“這算什麽?!靳氏便算了!現在連鄉野間的阿貓阿狗都敢欺負上來了?!”
如果沒有岳欣然,今天陸仲安的亡靈都沒辦法安息!想到這裏,看着被帶上來的這十來個婦人,沈氏生吃了她們的心都有!
看着堂上坐的這些娘子,雖是一般重孝在身,可個個氣勢非凡,坐在最上首的那一個,明明年紀最幼,甚至面上也不似餘人帶着明顯怒意,神情就屬她最為平靜,可這些農婦卻偏偏最不敢看她,方才一見她們便下令捆了她們的,便是這個最小的娘子!
岳欣然一指最左邊一個:“一個個來說,先解開她。”
滿面髒污瘦得脫形的婦人,連一身孝服都是茅草布頭東拼西湊而成,何曾見識過這種場面,吓得腿都軟了,只知道連連磕頭:“賤婦再也不敢了!不敢了!”
岳欣然心中一嘆:“算了,先帶下去,叫她們吃些東西,看着份量,莫要撐壞了。”
沈氏剛想跳起來,可看到上首的岳欣然,咬咬牙,又生生忍了下去。
岳欣然:“吳七回來了嗎?”
阿鄭自将吳七、他的舅母、兩個嫂子帶了上來。
岳欣然這一次十分客氣請他們一起坐下,大抵是吳七路上說了什麽,雖是一般破破爛爛的重孝,這三個婦人看起來只有些自慚形穢,擡不起頭來,倒沒有太多畏懼。
岳欣然微微一笑:“這位大嬸如何稱呼?”
為首女人惶恐連搖手,吳七亦是立時起來躬身道:“舅家姓馮,舅母娘家姓鄭,您直呼她姓氏就好,萬不敢當的。”
“馮家嬸子,不必如此,坐下吧。”岳欣然很和氣,随即便把今天早晨他們送靈安葬路上所遇之事一說:“您的村子離得并不遠,我家的部曲先前問了,她們亦不是一個村來的。您先前可知道消息?”
馮鄭氏目光中一愀,看了眼吳七鼓勵的眼神,終是開口道:“前幾日,娘子們回來,大家夥都傳來開咧。早先,夫君跟着陸國公去打仗,沒能回來,村子裏就有說頭,道是,”見岳欣然依舊神情溫和,她才敢小聲把話說完:“道是陸國公不對……害了大家夥……”
她垂着視線,滿面的愁苦,抹了抹眼睛道:“去歲年景不好,連地裏的黍種都是借的,夫君便道跟着成國公去打仗,分些軍晌也好過活,誰成想,人沒能回來,更無銀錢。
今年光景本還成,還上懸契利錢,官府來催糧,偏要稻谷……村子裏哪來得稻谷,人人便說,是成國公打了敗仗,害得北邊當兵的不吃稻谷便不敢去打狄人,若是成國公沒輸了那仗,怎會是這般光景。沒得法子,我等只能賣田地了……聞說娘子們回來,她們便相約早早來守……
小娘子,沒了田地,她們家裏日子過不下去,誰也不好過……你放過她們吧!”
馮鄭氏不顧吳七的示意,淚眼朦胧地朝岳欣然道。
吳敬蒼在後邊站着,早就氣炸:“我就說這個州牧不是好東西!”
似成首縣這等山多的田地,種些黍粟能有收成就不錯了!百姓活得何其艱難!怎麽可能伺候得起稻谷!魏朝開國未久,尚是輕徭薄賦,三十稅一,何曾有過只收稻谷為稅的規矩!
北邊怕打敗仗非要吃稻谷!什麽玩意兒!分明是他自己要盤剝卡扣,還編出這樣的名目!居然把髒水一個勁兒往成國公身上潑!民情怨怼往陸府身上引!
這狗官!只來唁信不曾親登門吊唁時他就知道了!這狗官的書都讀到狗肚子裏了!他是不是忘了去歲誰舉薦的他!寒門士子,沒有成國公一力舉薦,怎麽可能做到州牧!忘恩負義之至!
吳敬蒼不只怒,更是急,這般的民怨,不是一村兩村,可能是一個縣,一個郡,甚至可能是整個益州,便如澆了油的幹柴,萬一扔個火星,便是熊熊大火,能将現在的陸府燒個幹幹淨淨!
畢竟,滅掉一個只有婦孺無足重輕的家族,和平息沸騰的民怨,不論在哪一級主政者看來,這筆賬都是清清楚楚。
吳七等人退下後,陸府上下聽聞吳敬蒼一番解釋,俱是驚怒交加,萬萬沒有想到,都避到益州鄉下,竟還敢遭遇這樣的惡意!如果說送葬被攔叫他們怒火交加!這種惡意的構陷便簡直叫人不寒而栗!
可要如何去解?這些人失了男人,交不上稅,只有靠賣田地,更沒了謀生的法子,民間物議現在已經又傳得沸沸揚揚,便是去辯解,誰人肯聽?如若放任,這口鍋扣在陸氏上下,便真要成一樁慘案。
一時間,該如何處置又成難題。
唯有岳欣然,卻是處變不驚,她神情若有所思:“無妨,先回益州城。”
然後,她向陳氏微微一笑:“看來,四嫂收到的那封信約,我們是非去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