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見面
程子陽走後沒多久,狗蛋娘帶着狗蛋上了門,手裏提了一只雞狗蛋懷裏抱着一匹布另外還有一刀豬肉,遲老太連門都沒讓進,站在門口冷眼瞧着,“你這跟我家啥關系,拿這些東西來孝敬誰呢?”
狗蛋娘臉上帶着讨好的笑,“這不是,這不是想提親來着,你瞧我家狗蛋今年也十八了年歲上與梅寧不正好登對?我家狗蛋啥都好就是不會說話,但人實誠啊,能幹啊,往後倆人成了親定能把日子過紅火了。”
遲老太眉頭一挑,“替你家狗蛋提親?”
“對對。”狗蛋娘拽了一下狗蛋,“狗蛋,還不快叫大娘。”
狗蛋眼睛早就長站在堂屋門口的遲梅寧身上了,被他娘一拽這才回神,“啊,娘。”
遲老太呸了一聲,“你想叫我娘我還不想要你這樣的熊蛋兒子呢。”見狗蛋娘倆面露驚色,遲老太将狗蛋娘一推,直接道,“滾滾滾,我家看不上你們這樣的,趕緊滾。”
狗蛋娘一眼瞥見遲老太手腕上的金镯子眼睛都直了,“唉,遲大嫂,這是幹啥,這事兒好商量啊,你看梅寧名聲不好,我們也不說啥,咋就不能說了。”
“你她娘的還敢說。”遲老太氣急随手抄起門口的棍子就朝狗蛋娘打了過去,“給我滾,我遲家姑娘就是嫁不出去也不會嫁你們這樣的人家。以前敗壞我家閨女名聲的是你,現在瞧着我閨女長本事了你們又巴巴的湊上來,惡不惡心啊,你不嫌惡心我還嫌惡心呢。”
“大娘,我是真喜歡遲梅寧的,我保證不嫌棄她懶,往後有好吃的都給她吃。”狗蛋眼見要遭趕緊打包票。
哪知遲老太更加生氣,一聲招呼,錢氏三個妯娌也出來了,“快滾。”
最後狗蛋娘和狗蛋被遲老太追着跑了半個村子挨了一頓打遲老太這才消停。
另外幾家正打算上門呢,就聽說了狗蛋娘倆挨打的事,有人慶幸還沒上門,有人覺得定是狗蛋娘倆傻乎乎的沒說啥好話才被打,于是暗搓搓的也帶着東西上門了。
然而有了早上的經歷,遲老太打起人來更得心應手,愣是将對方追的滿村子喊着不敢了,再也不敢了這才饒了對方。
由此村裏人得出結論,遲家的姑娘不好娶啊,可別輕易上門提親了。
于是這日過後再也沒人敢上門提遲梅寧的親了,遲梅寧總算安生了。不過這事兒可把遲老太惡心個不輕,往常說她家壞話最多的就這幾個婆娘,居然還敢上門來,簡直不知天高地厚。為此遲老太掐着腰站在村裏幾個嘴碎的婆娘家門口罵了一通心中的郁氣都消散不盡。
然而她安生了,馬氏卻開始發愁,遲蘭今年十三,過了年就十四也該開始相看婆家,可遲家鬧這一出,萬一到時候沒人來提親咋辦?
Advertisement
等遲長山回來的時候馬氏便将擔憂告訴了他,遲長山略一思索道,“娘那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但凡牽扯到小妹總是控制不住,況且就狗蛋那幾個的确不像樣,比小妹又勤快到哪去,更何況小妹現如今能耐,不出屋門都能掙來錢,怕他們做啥。再者遲蘭的婚事不用發愁,等我在縣城尋摸尋摸,我遲長山的女兒要相貌有相貌又溫柔體貼還怕找不到好婆家?”
聽他這麽一說馬氏總算放了心,她只一雙兒女,想着他們能更好些。
而程子陽一走也果然如他所說一直到了臘月也再沒回來,遲梅寧每日悶在家裏跟着馬氏妯娌做了幾日的針線活又沒了興致,每日躺炕上睡個黑天暗地。
今年的雪下的比以往要晚,之前遲老頭還說恐怕要落雪,可這場雪卻一直到了臘月初八才下下來。北方的雪大,一晚上的功夫積了厚厚一層,早上遲梅寧起來的時候外面一片明亮開了窗子瞅了一眼才知下了大雪。
不過上一世遲梅寧便是北方人,對大雪倒是沒有什麽驚奇,瞅了一眼覺得冷便把窗戶關上了。
沒一會兒的功夫遲長江兄弟倆就起來了,穿着棉衣拿了掃帚開始清掃院子,院子掃完又拿了竹竿掃屋頂的積雪,雪下的大,如今的泥巴屋子怕是受不住,若是不及時清掃恐有壓塌的危險。
吃過早飯,隔壁秦大娘突然跑了過來,“遲大嫂,程子陽家被雪壓塌了。”
遲老太手裏的東西一扔,“啥?李秀娥咋樣?”
秦大娘道,“人沒啥事,正好出來做飯,沒想到屋頂就塌了。”
遲老太迅速指揮,“老二老三你們趕緊找人幫忙收拾屋子去。”自己又叫上馬氏等人,瞧着遲梅寧道
,“你在家看家。”
遲梅寧擔心李秀娥,搖頭,“我也去。”
遲老太翻個白眼,“那遲蘭看家。”
全家人風風火火跑去程家,已經有幾個鄰居幫忙收拾了。李秀娥瞧見他們一家人過來,心上直接一暖,這門親事當真是沒看錯。
“真是麻煩你們了。”李秀娥說着瞧見遲梅寧也過來了,心疼道,“這大冷天的你過來幹啥,快回家去。”她可是知道的,她這個未來兒媳婦尤其的怕冷,能一整天窩在炕上不下來,這會兒能從被窩裏爬出來她心裏還挺不落忍的。
遲梅寧笑道,“我也過來幫幫忙啥的。”
說話的時候遲家人已經開始上手,李秀娥便領着遲梅寧去她藏錢的地方去挖,将銀錢挖出來放到一個小陶罐中交給她道,“這些銀子是我們家全部的家當了,你拿着先回家去,放這邊人多眼雜嬸子不放心。”
遲梅寧也沒推拒,又問她還有其他東西拿沒這才先回家去了。
到了中午遲老太等人回來吃飯,李秀娥也跟着過來了,下午繼續挖,天黑之前總算将值錢的東西都挖了出來,能放廂房的放廂房,實在放不下的便暫時放竈房了。
但程家廂房是程子陽住的屋子如今堆滿了東西卻也住不了人,遲老太便提議李秀娥先在遲家住兩日,等房子修好了再搬過去也不遲。
李秀娥無奈只能應下,心道多虧遲家的幫忙,不然今日一天可忙不過來。
只不過大冬天的修房頂也沒那麽容易,要請人起碼要管飯,李秀娥第二日便和馬氏錢氏一起去鎮上買肉買菜,回來便開始準備,而遲長海幾個則叫上村裏幾個泥瓦匠開始修補房頂。也得虧牆沒事,不然天寒地凍的土挖不動根本沒法動工。
這一忙碌一直到了臘月十八房頂終于修好,晾了幾天李秀娥便搬了回去,而此時程子陽依然沒能回來。
因為快過年的緣故,村裏熱鬧了不少,到了臘月二十的時候遲老太決定帶全家上縣城逛逛買年貨,順便去瞧瞧好長時日沒回來的遲長山。
臨去的時候黃二花緊張道,“娘,我也想去……”
這段日子以來黃二花還算安份,遲老太便留了馬氏在家看門,其他人跟着去了縣城。路過村口的時候遲老太還去叫了李
秀娥,李秀娥想着許久沒見着兒子便也收拾一番鎖了院門跟着出了門。
因為馬上要過年了,不少家裏條件好的都出去逛逛買年貨,但大多是鎮上逛逛就得了,像他們大張旗鼓的往縣城跑的還真是不多。
一行人坐在騾車上說說笑笑,轉眼就到了縣城。
過年嘛,大家都圖熱鬧,城裏人也不例外,大冷的天也擋不住大家夥的熱情,遲梅寧跟着大部隊買吃的買喝的,後來還見有賣羊肉的央着老太太又買了幾斤,這買點那買點,一下就買的多了。
李秀娥也買了些,不過比起遲家來就少的多了。倒是布料什麽的她買了些,想做了衣服等倆孩子定親的時候給孩子穿,遲梅寧知道她的用意,挑布料的時候也盡量挑實用的,畢竟程家條件有限。
遲梅寧貼心的舉動讓李秀娥眼熱不已,越發覺得這親事好,以前的時候定是村裏碎嘴的婆娘故意将遲梅寧的名聲敗壞了。完全忘了曾經自己的兒子多麽讨厭遲梅寧了。
年貨買了一些,遲老太建議大家分頭行動,李秀娥去瞧兒子,而她則帶家人去瞧遲長山。
而遲梅寧好些天沒見到程子陽了,便拉着遲老太道,“娘,我和李嬸兒一起去縣學瞧瞧。”
遲老太故意揶揄道,“就等不了這幾天?”
遲梅寧搖頭,“等不了。”
遲老太啧了一聲,“真不知羞。”
對她娘的打趣遲梅寧回的理直氣壯,“我們都沒定親,不得多見兩面交流感情?我得讓他知道,在外讀書也得時常記挂着我。”
論起厚臉皮來遲老太比不上自家閨女,揮手攆她,“滾滾滾。”
遲梅寧麻溜的翻出一包點心來追着李秀娥就去了。李秀娥笑道,“你娘沒說啥?”
遲梅寧笑了笑,“我娘能說啥,頂多笑話我呗。笑話又不疼不癢的。”
在遲家住了好些天李秀娥對遲梅寧也算有了了解,懶是真懶,但該她幹的她如今也不推脫,而且難得的是性子好,跟她說話一點不費力氣,又識文斷字,行事落落大方。反正她是越看越喜歡的。
李秀娥在街邊又買了一些吃食,和遲梅寧手挽手去了縣學。
這個時間縣學也到了吃飯的點程子陽剛坐下就聽外面有人喊
道,“程子陽,外面有人找你。”
程子陽擡頭問來人,“可知是何人?”
同窗神秘一笑,“有個美貌的姑娘。”
美貌的姑娘?程子陽眉頭一皺,難道是遲梅寧?不能啊,沒聽說她會來縣城啊。他略一思索腦中突然記起當日險些讓他和遲梅寧起了龃龉的王家姑娘,總不能是那王小姐吧。
同窗神秘一笑,“是不是你未婚妻?”
程子陽表情嚴肅,“別胡說。”
“還有一個婦人,該不會是你丈母娘和未婚妻來瞧你了?”同窗補充一句。
程子陽一聽頓時站了起來,也許真是他未婚妻和丈母娘呢,他站起來道,“我出去瞧瞧,若是回來晚些幫我跟夫子告假。”
同窗啧了一聲,“還說不是未婚妻呢。”
程子陽也不反駁快步到了縣學外頭卻是他娘和遲梅寧站在那裏,見他出來,兩人都松了口氣,“我們今日來買年貨順便瞧瞧你。”
程子陽喊了聲娘又瞅了眼遲梅寧,遲梅寧咧嘴笑笑,
把手裏的點心給他,“送你的。”
程子陽接過來聞着香味,哭笑不得道,“男人哪有吃這些的。”
遲梅寧撇嘴,“男人咋還吃飯呢。”
“好了,子陽若是不及就與娘一同去吃個飯再回來?”李秀娥瞧着倆小的說笑嘴上也帶着笑意。
程子陽道,“行,我先将東西放下再去。”
李秀娥這次來給他帶了新做的棉衣厚實暖和,便囑咐他道,“先去把棉衣換了,外頭太冷。”
程子陽進去後沒多久果真穿上新制的棉衣出來,只不過棉衣是月白色的,因怕冬天不耐髒,外頭又穿了青色行衣,而他本身身高就夠高,面容俊秀,從縣學一出來就讓遲梅寧眼前一亮。
李秀娥笑道,“真不錯,梅寧眼光就是好。”
“還是李嬸手藝好,我頂多買布,衣裳可做不來。”遲梅寧拍馬屁功夫一流,說的李秀娥心底樂的不行。
程子陽笑道,“多謝母親和梅寧費心了。”
三人出來到了外頭街上找了家鋪子進去,一起吃了頓午飯,飯後程子陽也該回去,卻又擔心她們二人,堅持将她們送去遲長山那邊才急匆匆的回縣學去了。臨去前也
說了,臘月二十五也該到家,不必挂念。
至于遲長山,也是巧了正逢歇上半日,正好可以陪陪妻兒還有親人。
一直到了天色不早,一行人才趕着騾車回轉,到家的時候天色微微擦黑,遲梅寧飯都沒吃就鑽炕上不出來了,遲老太沒轍只能讓遲長海烤了地瓜塞給她躲在被窩裏露出腦袋和手吃了下去。
半夜的時候又下起了雪,第二日又是白色的天地,遲梅寧懶的動彈,要不是還得洗漱上廁所她恨不能一整天都呆在炕上。
因着知道程子陽什麽時候回來,李秀娥抽了時間過來與遲老太商議訂親的事,遲老太便與她一起去了村裏仙姑那裏算日子,算着臘月二十八就是好日子,李秀娥和遲老太一商議那就年前訂下來,過年的時候正好走一遭年禮頂好來年程子陽鄉試後雙喜臨門就再好不過。
遲梅寧得知這消息的時候內心其實還挺期待的。
穿越過來半年的時間,居然要訂親了,上輩子到穿越前都是單身狗,這一穿越過來每天應對的都是關于親事的問題。
哎呀呀,有點小羞澀呢。
而遲老太則趁着這兩天的功夫差遣兒媳婦們準備訂親要用的菜色,因為家裏養了三頭豬,所以遲老太做主賣兩頭,剩下一頭找屠戶殺了正好過年和訂親的時候用,而且她也與李秀娥商量好了,程家那邊沒啥親戚,又都是一個村的,索性就直接在遲家這頭擺上幾桌,熱鬧一下就完了。
于是準備菜色的準備菜色,幾個男丁則趁着去老丈人家送年禮的時候一起說了自家小妹要訂親的消息。
幾個外家一聽遲家那好吃懶做的小閨女終于要嫁了頓時松了口氣,他們的閨女總算有好日子過了。
至于隔壁鎮上的黃家,不光遲老太不讓去,就是黃二花也不打算回去。當初她娘和她大嫂算計她這事兒她可記着呢,這輩子她都不想回去了。
對于這事兒,遲梅寧不知道的,因為她的任務就是每天吃好喝好,只要定親那日美美噠就可以了。
到了臘月二十五,程子陽放假回家,回家放了行李就來遲家這邊看望遲家人,遲老太慣常留他用飯,他也沒推脫,趁着和遲梅寧出去轉悠的時候還買了一刀肉回來,晚上的時候好讓遲老太做上。
飯前去
叫李秀娥,可李秀娥卻不肯來了,遲老太一聽不高興了,鄉下就算鄰居還串門子呢,他們往後就是親家,說不得以後得相互照應哪那麽多講究,便親自去了一趟非得把李秀娥叫來才算完。
吃飯的功夫一桌子人吃的熱熱鬧鬧,飯後又坐炕上商量定親的菜色和桌椅板凳,氣氛和樂融融。
回去的時候李秀娥道,“子陽啊,遲家人真好。”
程子陽含笑應了聲,“是。”
此時村裏的雪都沒化,路上倒是亮堂,李秀娥道,“娘跟你說句話,你若有信心和梅寧過一輩子那就定親,若是往後中了舉或者中了進士有了更好的選擇那也不要動心,畢竟千金難買可心人。若你覺得娶個家世好的對你更好,那就不要耽誤梅寧。”以前的時候她不喜歡與村裏人接觸,唯恐村裏人對他們孤兒寡婦有意見,可這半年來她與遲家接觸的多了才發覺遲家并未如外界傳言那般蠻不講理。
遲梅寧懶是懶了些,可日後她兒子有出息,遲梅寧自己又會賺錢大不了往後請個人回來幫襯。在她看來遲梅寧懶人是有懶福的,只要人品不差那就是好的。尤其最近一段時日家中房頂塌了遲家人忙前忙後,她都看在眼裏。
程子陽笑了笑,“娘,您兒子什麽性子您還不相信嗎?”
李秀娥自然信兒子的,回到家指着房頂道,“若是沒有遲家人,這房子娘可沒本事弄起來呢。”
程子陽回來的時候就注意到了,這會兒一問才知是之前下大雪的時候壓塌了房頂,程子陽有些自責,
他竟未能及時發現未能提前堤防,得虧母親沒事,不然他心裏是過不去這坎了。
“都好了,遲家人忙前忙後的,很快就弄好了。”李秀娥笑着,覺得這鄉下日子一點都不比以前差。遙想年幼之時她也曾幻想嫁一個有學識溫潤如玉的男子,可當她被送上那人床的時候她便知道她的人生都毀了。幸好她如今有了兒子,她一點都不後悔那一年她逃離那個鬼地方到了這裏,如若不然她的兒子恐怕還得活在他人白眼中呢。
轉眼到了門前,程子陽推門進去,“娘,小心些。”
李秀娥回神收起臉上的悵然,“哎。”
回到家程子陽才記起來書鋪的分紅他忘了拿給遲梅寧,到了第二日便去了遲家。因着兩人馬上
要訂親了,遲老太也樂的給兩人制造獨處的機會将人都攆了出去給他倆說話的空間,程子陽也不多說,将荷包拿了出來道,“這是上卷第二批的分紅,不過這一批印刷了兩千本如今已然賣的差不多,劉掌櫃就讓我先拿了過來,至于中卷,因為前幾日剛印刷出來所以得年後才能拿到分紅。你數數,這是八百兩銀子。”
“八百兩?”遲梅寧瞪大眼睛,這話本子咋這麽值錢?之前已經拿到四百兩,如今又得八百兩,年後若是再分中卷,那起碼又得一千多兩……
遲梅寧這麽一算,她發達了啊,在鄉下一年到頭的收入頂多十來兩銀子,往常大家見的最多的就是銅板,銀子都見的少更別提銀票。二百兩銀子在黃二花看來都是巨款一輩子都花不完,現在又來八百兩……
呵呵,她咋這麽能耐啊。
程子陽見她這樣笑了笑,“這年頭重讀書,一本四書五經都得二兩銀子,這話本子雖然不算正經書,但喜歡看的人也多,許多大戶人家的小姐公子更是喜歡,他們又不差錢,即便一兩半銀子也多的是人買。而且梅寧話本寫的好,大家看了還想繼續看下去,賣的好也正常。實不相瞞,就縣學裏也有許多同窗偷偷看,若是夫子知道是我牽線賣的話本指定得找我麻煩。”
聽他這麽說遲梅寧撲哧笑了出來,“我只是沒想到能掙這麽多。”
程子陽微微搖頭,“這不算什麽,本金就貴,書鋪要掙一部分,而且當初若非劉兄在旁說項,恐怕話本也就只能一次性拿到二百兩甚至一百兩的銀子,哪可能得每次的分紅。”
“劉玉清?”遲梅寧驚訝,她有些讪讪的,“難為他竟然還肯幫忙。”
程子陽不得不承認,“劉兄是個好人。”
兩人關于這事就此打住,遲梅寧對古代的物價如今也有了一定了解,鄉下地頭東西都不算貴,但涉及到書本就貴了許多,若非如此農家也不會供一個讀書人都能拖累全家。像程家這孤兒寡母程子陽還能讀書,不得不承認這娘倆心志堅定。
而且程子陽自打字寫的不錯便沒斷了抄書的行當,李秀娥又接針線活繡品,才勉強維持母子倆的開支。
遲梅寧開玩笑道,“等咱們成了親讓我養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