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分別
似乎剛訂完親,兩人又要分別了,臨走這日遲梅寧難得起個大早,将自己新衣穿上,又拿上遲老太給程子陽準備的肉醬,匆匆的往程家而去。
許是知道遲梅寧會來相送,程子陽還端坐家中,瞧見遲梅寧過來嘴角不自覺的就翹了起來,“你過來了。”
遲梅寧嗯了一聲又與李秀娥招呼一聲,李秀娥笑道,“我去竈上燒水,你們先說着。”
待她出去,遲梅寧頓時不知說什麽好了,程子陽瞥了她一眼,然後伸手握住她的手道,“等我回來。”
遲梅寧悶悶的應了一聲,“必須中舉人,不然就老老實實回來讓我養着。”
程子陽眼中含笑,“好。”
“在外面不許多看其他姑娘一眼,不然我就打斷你狗腿。”
程子陽好脾氣的應下,“好。”
遲梅寧見他答應的太痛快都不好意思說了,“總之,心裏要記得我天天想我。”
程子陽皺眉,“那可不成。”
“你還敢不想我?”遲梅寧瞪大眼睛威脅道,“程子陽你信不信我真能追到府城去收拾你?”
程子陽笑然後伸手攬住她,低聲道,“我想你,你也得想我。”
遲梅寧頓時僵住。
程子陽道:“每日都要想。”
遲梅寧羞的滿臉通紅,沒想到程子陽看着那麽高冷的男人竟然會說這麽肉麻的話,她伸手便将他推開,程子陽遺憾的松開手道,“我該走了。”
遲梅寧嗯了一聲,“走吧。”
Advertisement
兩人默不作聲出了門,遲梅寧突然從袖中拿出一個荷包塞給他,“給你的。”
程子陽一捏便知道裏頭是什麽,随即就要還回去,“不用……”
“出門在外手上多些也好,省的有事又找不到地方借。”遲梅寧故意道,“萬一你沒錢了被王家姑娘綁去了攜恩讓你以身相許怎麽辦。”
聞言程子陽無奈一笑,他将荷包收起來,“那好,我收着了。”就當借她的好了,等日後找機會再還上。
程子陽背上行李步行去縣裏,再與同窗一起找商隊跟着商隊去府城一路上
山高水遠,若是成功入選那麽再回來該是秋季。
遲梅寧送走程子陽回到家整個人都沒了精神,遲老太知道她的心事也就沒打趣她了。
過了十五遲長山終于得了假期回來,一到家便急匆匆找遲梅寧,見了遲梅寧驚喜道,“小妹,劉掌櫃去找大哥了,你的錢也拿回來了。”
失落了幾日的遲梅寧一聽這話頓時蹦了起來,“話本子中卷的錢?”
遲長山點頭贊許道,“不錯。小妹啊,你可真有本事,你大哥我一年的俸銀才十多兩銀子,加上底下商戶的孝敬也沒多少,你這寫寫話本子竟掙來這麽多,比你大哥有本事。”
兄妹倆正說着話,遲老太聞訊趕來,喜滋滋道,“又給送錢來了?”
遲梅寧笑着點頭,“好多呢。”
遲老太瞧見黃二花探頭探腦的瞪了她一眼道,“走,到裏屋說去。”說着老太太麻利的把屋門關了又讓兄妹倆跟着到了裏屋,然後對遲梅寧道,“這次多少錢?”
遲長山從懷裏掏出荷包來,“您點點。”
遲老太白了他一眼,“你娘才認得幾個字。”轉頭笑眯眯的把荷包塞給遲梅寧道,“好閨女,你快瞅瞅。”
“娘,我咋覺得我不是您親兒子呢。”遲長山得了天壤之別的對待态度頓時哭笑不得。
遲老太嗤笑一聲,“你要不是我兒子能拿着我閨女這麽多錢?”
遲長山臉上精彩紛呈,半晌憋出一句來,“得,沾光了。”
遲梅寧偷笑,打開荷包一瞧,眼睛都直了,“這麽多……”
“劉掌櫃讓我點點的時候我差點吓傻了,就是當官的都掙不來這麽多錢。”遲長山現在想想都激動的厲害,“一本話本賣價一兩半,能買三石大米了。”
遲梅寧問:“一石大米多少斤?”
遲長山道,“大概一百八十幾斤。”
遲梅寧聽的直咋舌,怪不得天下惟有讀書高,一本書都好幾百斤大米了,可不高嗎。
“啧啧,閨女啊,你這買了田的話妥妥的地主啊。”遲老太打趣道。
遲梅寧眼珠子一轉,“娘,您要想買地就去買呗,聽說舉人名下有一定額度的地可以免稅,程家就那幾畝地肯定占不滿,與其便宜別人還
不如咱家多買點,反正有錢。”
她這一說遲老太眼前一亮頓覺心動,轉頭詢問遲長山,“老大,你覺得呢。”
遲長山道,“這事兒您該和爹商量啊,不過地是老百姓的根,多買點總沒錯的。自己種不過來就租出去,收租子不也輕松。”
“是這個理。”遲老太頓時高興起來,不過這次遲老太卻不打算要遲梅寧的錢了,“上次你給了不少可以了,這些你都藏起來,嫁人的時候帶着,程子陽順利的話明年說不定進京趕考,花銷也大,說
不定你也得跟着,花的就更多了。”
遲長山雖然眼饞這麽多銀兩但也知道這是妹子賺來的,他還道,“這錢說實話有程子陽的功勞,我跟書鋪掌櫃打聽過,他道當初程子陽想出來的法子,又據理力争,否則可不能每回都分錢頂多一次性賣了拿個幾十兩銀子拉倒,哪可能跟現在是的跟金雞下蛋是的每回都有錢拿。”
這事兒遲梅寧倒是知道,不過程子陽沒說她還當如今話本子都是這麽賣的,沒想到竟是程子陽提出來的。
錢太多遲老太太堅持不要,她也沒強塞,便将銀票都收了起來,想着哪日找人買些地挂在她娘名下,日後她娘啥都不幹收租子也能養老了家裏人也能松快一些,轉頭下午就和遲蘭去了趟屠戶家,肉專挑瘦的切,骨頭來一些,晚上錢氏掌勺做了紅燒肉又炖了排骨一家人高高興興吃了一頓。
且說程子陽歷經幾日總算到了府城,沂州府占地廣,看起來頗為繁華,然而程子陽來此只為求學,卻并非為了看熱鬧,與丁延等人從商隊的車上下來帶着行李一起問着路便往府學去了。
每年年初的時候府學都會招收一批新的學生,而早些時候入學的生員則在去年年底的時候有場考核,合格的留下,不合格的則退返縣學或者自謀去別的書院,所以年初時候入學多是補前頭留下來的缺。
程子陽等人也并無十足把握這次能夠成功,一路上幾人就曾為這事考慮過,還有人問程子陽,若是府學未能成功進來,是否後悔沒進王家書院。
程子陽這才記起王家書院也是在府城的,那同窗原本以為會看到程子陽後悔的模樣,誰料程子陽卻道,“府學不錯,縣學也不差,若是府學未能入學,我便回縣學去。即便再給子陽一次選擇的機會,子
陽依然會做這樣的選擇。”
同窗還想說什麽,程子陽笑道,“前面快到府學,還是專心應對考試吧。”
一行人走過這條街轉而進了府學所在的胡同,不遠處一頂青帷小轎裏王嫣然手指緊緊的攥着帕子,牙齒都開始打顫了。
他不願意,他不後悔!
王嫣然手中的帕子撕拉一聲破了,她随手一扔,道,“走。”
她就不信程子陽能不眼饞王家的勢力,程子陽将權勢視為囊中之物,又怎會放棄王家這座靠山。沒有靠山,即便中了狀元又如何,授官不過是從六品官職,要想爬到高位,僅憑一人之力怎麽可能,或許運氣好些熬上十年二十年,她就不信程子陽能甘心苦熬十載二十載。
程子陽等人進了府學以為只是先去登記一下,考試則要擇日,誰承想他們一到,學監便安排他們考試,絲毫不給他們準備的時間,程子陽還好些,其他人頓時慌了神,覺得府學有些太不仁義。
然而人在屋檐下既然已經到了府學便只能聽從府學的安排了。
考完試天色已晚,幾人出了府學在附近客棧收拾洗漱睡下,第二日複又回到府學繼續考試,如此連考三日終于考完。
丁延摸着臉道,“這強度跟考鄉試也差不多了。”
程子陽笑了笑,他平日回家慣常幫母親做活,身體也好,對這強度的考試倒是沒什麽不适,“你在家定是不事生産,不然也不至于如此。”
丁延是家中最小男丁上頭四個哥哥,父母自小對他寄予厚望,即便是在鄉下,他爹娘也未曾讓他下過地,所以這連日的趕路可是累個不輕。聽了程子陽這話丁延瞧着程子陽道,“我倒是羨慕你這身子骨,聽聞上京路上多坎坷,這來府學就如此到京城少說要走半個多月想想就頭疼。”
“那你日後多幹些活鍛煉一下。”程子陽道。
丁延剛想點頭,程子陽又道,“洗衣服的時候把我的一并洗了,給你這鍛煉機會。”
“你這人……”丁延笑罵兩句心情也好了一些轉頭睡下。
過了兩日考試結果出來,程子陽與丁延雙雙留下,與他們一同留下的還有一位二十來歲的蘇秀才,至于其他人卻沒這好運氣,只能原路返回。
三人将行李搬入
府學正式開始府學的學習生涯。
程子陽用心讀書的時候清溪村也開始了春耕,遲梅寧因為如今是家裏的大功臣,所以除了寫話本子就沒有其他的活讓她做了。
就連黃二花都說了,“小妹你盡管寫話本子掙錢,下地幹活這等粗活哪能讓你沾手,只管歇着。”
一個說兩個也這麽說,遲梅寧從善如流的歇着了,她倒是想拿錢出來請人來幫忙,可遲老太說了,“都是春耕的時候誰家有空出來掙這錢,而且春耕又不是秋收,咱家人多很快就幹完了。再說了又不是都老的動不了了,年紀輕輕的幹點活那有啥,沒的拿錢把人給養廢了。”
遲梅寧一琢磨也是,她有錢若是全拿出來家用家裏人光想靠着她不思進取咋辦,看來還是得聽她娘的。
過了半月有餘春耕結束,遲家又拖家帶口的去幫李秀娥把地耕種上了,這時候遠在府城的程子陽也寫了信回來,信一并送去給了李秀娥,卻在裏頭夾了一封給遲梅寧的信,李秀娥趁着空
閑将信拿了過來,遲老太得知程子陽給遲梅寧寫了信心中熨帖,臉上的笑更是沒落下過,忙催着遲梅寧回屋看信去,而她則拉着李秀娥東拉西扯,說着準備婚事的事兒。
遲梅寧拿了信回屋躺炕上拆了,程子陽在信中只寫了自己在府城的見聞,還道在府城書鋪裏也看到她的話本,而他有些同窗竟也在看,甚至還讨論男主角高中狀元後是否真的能迎娶高官之女。
這書程子陽其實也看了,甚至拿到手稿第一件事就是先看了,然而到中卷結束男主剛考中狀元,至于能否迎娶高官之女卻是沒說的,更別提遲梅寧後頭的計劃了。
在信的末尾程子陽還催促她趕緊将後卷寫完,不然抓耳撓腮想知後事實在焦急。
遲梅寧瞧着信上沒有一句話是說想念她的話頓時哼了哼,“還想看後卷,等着吧。”
遲梅寧雖然放了狠話但該寫還是要寫,畢竟誰還跟錢過不去不是,不過古代書寫全用繁體字,遲梅寧有些不認識的還得想想有沒有可以替換的,而之前程子陽給他的那本話本和原主遺留的話本基本成了字典一樣的存在。
當然末卷因為涉及出海之事寫起來思考的也比較多寫起來麻煩,寫寫改改歷經兩個多月,終于将末卷寫完,寫完後遲梅寧頓時松了
口氣,等遲長山回來的時候便把書稿交給他讓他代為送到縣城書鋪去。
劉家的書鋪經營多年,在府城也有分店,以前賣的書籍多是四書五經居多,話本倒是少些,畢竟這時候寫的話本大多艱澀難懂,而喜歡看話本子的又都是些不務正業甚至大戶人家的小姐公子,最不耐煩瞧艱澀的。而遲梅寧的話本通篇大白話,加上上一世的時候她本身也在網站上嘗試過寫作,文筆雖然算不得多好,但給這些人看卻是剛剛好。
因着這個,話本打從一開始賣,賣的就好,要不然遲梅寧也不能一次兩次分那麽多分紅。如今遲梅寧末卷交上也算完本,劉家書鋪趁機打出全套購買打八折的優惠,一下竟賣出去不少。即便不買全套的,之前看過前兩卷的人也都紛紛跑來買末卷都對男主未知的前程比較好奇。
頭一批貨書鋪直接印刷兩千本整個沂州府銷售一空,後來不知怎麽的竟然傳到省城去了,托人打聽又是找人捎帶,劉家書鋪便又加印一千本,直接招攬人去省城叫賣。劉家見有利可圖索性在省城也開了一間書鋪,實現書鋪開辟省城市場的願望。
劉家書鋪賺了滿盆缽缽的時候,遲梅寧也跟着賺了不少,劉掌櫃現如今都感慨當初若只是談好一次性付清稿費,他們劉家也能多賺一些,可惜程子陽嘴巴太刁當時還道若是不答應他便往其他書鋪去,劉掌櫃當初也的确喜歡這話本也知道這樣的話本能火起來,這只是沒想到能火爆到這等程度。
于是等遲長山将後面這筆紅利拿來,遲梅寧數了數,竟然多達三千多兩銀子。
這可是一筆巨款了!
遲梅寧心撲通撲通直跳,除了先前給她娘的幾百兩銀子,後面再給她娘就不要了,如今她手裏這麽多錢除了她娘和她大哥旁人是不知道的。
有了錢遲梅寧心就活動起來,也沒和遲老太說,自己偷偷找了村長請他幫忙打聽買地的事情。村長雖然奇怪她為何有錢買地甚至還請他誰都不能說,但人家都拿了肉來了,他便應了下來。
幾天後,遲梅寧在村長的幫助下在離着她家三裏地的地方買了十畝地,地契拿到手便喜滋滋的交給了遲老太。
遲老太震驚的看着地契,眼眶瞬間就紅了,“娘的好閨女啊。”
地契上寫的是遲老頭的名字,
知道這是閨女孝敬她們的,遲老太因為感動抱着遲梅寧痛哭出聲。
老太太的哭聲将家裏其他人招惹過來,遲老太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這,太高興了,沒控制住。”
錢氏等人松了口氣,還道她們小姑子又氣婆婆了呢。
轉眼遲老太眼淚一擦,搬着馬紮便出門吹牛去了,吹她的閨女孝順,給老兩口買了十畝地養老的,吹她閨女心疼老兩口。吹的旁人心都冒酸水了。
當然不是酸別的,酸的是程家,覺得程家命好,找的這媳婦有錢有本事,完全忘了當初她們是怎麽說遲梅寧好吃懶做一輩子嫁不出去這事兒了。
但也有好事的跑李秀娥跟前說小話,“你未來兒媳婦本事大掙了錢光孝順她爹娘了,就沒想着給你們家買地?跟他們遲家比起來,你們家窮啊。而且這訂了親了也算程家人了這麽做豈不是胳膊肘往外拐?有了這錢你家子陽出去讀書也讀的舒坦,趕考還用得着省吃儉用?”
起先李秀娥還笑眯眯的聽着并不搭話,聽到後來眼神都冷了,“先不說梅寧還沒進門,即便是她進了門,她的錢就是她的錢,我們程家也不會惦記兒媳婦的嫁妝,她想給誰花就給誰花,這事輪不到旁人指手畫腳。”
來人驚訝道聲音都帶了點尖刻,“你就一點都不動心?”
李秀娥頭都不擡,“不是我的我動心做什麽。”
見對方還想繼續說李秀娥一反往常好脾氣的模樣道,"我要去喂雞
了,你還不回去收拾家裏?"
"家裏有啥好收拾的,我陪你說說話。"
李秀娥眼神微冷,"不用。"
對方一滞面帶薄怒的站起來,腳步飛快的走了。
李秀娥将手裏東西收拾起來,起身去外頭喂雞去了。
卻說遲老太在外顯擺完回去就囑咐遲梅寧道,"這人啊,有錢也不能外露,誰知道哪個壞心眼的就想打壞主意。"
遲梅寧故意道,"女兒沒外露,難道外露的不是娘嗎?"
遲老太嗔她一眼,"十畝地百十兩銀子這不打緊,你手裏那些誰都別說,你哥嫂也不能說。等你嫁人的時候你都帶上,日後和程子陽過日子也別小氣,別想着男人就一定得養家他是幹大事的人,給你掙面子,那可不是錢能買來
的。"
遲梅寧哦了一聲。
不過遲老太還真猜準了,黃二花隔天便暗搓搓的找過來,"小妹啊,你看眼瞅着快入夏了,這三嫂想去扯布做些衣服。"
遲梅寧嗯了一聲,"三嫂盡管去做,不用跟我報告的。"
黃二花臉上的笑一僵,"三嫂手裏緊,你看你能不能借三嫂一些?"
"沒有。我的錢都給娘了你找娘借去。"遲梅寧覺得她娘還真是有先見之明,剛說完她三嫂就來找她借錢。
見她拒絕黃二花臉都僵了僵,"小妹啊。"
遲梅寧将紙鋪開開始磨墨,"三嫂,我要寫字了。"
黃二花臉色鐵青還想說點啥就聽見外頭遲老太喊她的聲音,她一個哆嗦飛快的跑出去了,遲梅寧将紙一收,躺炕上不樂意動了。
這常理說的好,人有了動力的時候會努力幹活,等掙的夠多了就沒了動力,整個人也就沒有奮鬥勁頭了。像她這會兒手裏捏着三千多兩銀子巨款在鄉下她就算啥都不幹這輩子都花不完。所以再讓她這會兒構思新的話本子還真就有點難了。
黃二花失敗而歸旁人卻不知道,然而遲家如今有錢還買了地佃了出去這事兒卻有不少人聽說了,許多與遲家早不往來的親戚紛紛找上門來,好些的聯絡感情,有那臉皮厚的直言道家裏窮的厲害想借錢周轉周轉。
聯絡感情的遲老太就聯絡感情,管上一頓飯将人送走。借錢的直接打出去,八百年前都不走動了這會兒瞧着遲家發達了倒是認識遲家了,晚了!
于是外頭對遲家褒貶不一說啥的都有了。
不過遲老太卻不在乎,反正他們遲家的名聲又不是他們說了算的,而且他們家的名聲似乎也沒好過,這日子是給自己過的,又不是給人家過的,自己過的舒坦了旁人愛咋說咋說。
眼瞅着進了夏季天氣熱了起來,遲梅寧與遲老太去縣城扯了布給全家上下都換了新衣,遲菊摸着身上涼爽的布料險些落了淚。
上一世的時候小姑将家裏東西敗的厲害,家裏若非有大伯時常拿銀錢回來恐怕早就撐不下去,那時候她也不大,一直到十三歲的時候她都沒穿過新衣服,別說這種輕薄透氣的料子就是粗布麻衣她都沒穿過新的。後來嫁了人,老鳏夫管的厲害,更不肯給她扯布做衣服了。
如今重活一世,許多事情似乎都有了不同,本該被程子陽厭棄的小姑非但沒被厭棄還和程子陽定了親事,本該窮困的家竟然富足起來,如今她出去玩都有人巴結她了,這是上一世都沒有的事。
上一次她去找小姑說的那些話,顯然小姑沒信,或許正因為沒信,才有如今的好日子吧。
遲菊抹去眼淚,想着這一世既然重活那就好好過下去,大不了她抱緊小姑的大腿,小姑總不能瞧着她被賣吧。
不,小姑說了,家裏有奶在,她娘就不敢賣她的。
遲梅寧不知道的時候這個重生回來的侄女內心已經發生巨變,看她的目光多了崇拜和孺慕,讓遲梅寧整個人都顫抖了。
不過本着有錢就該過舒坦日子的遲梅寧又有了新想法了,因為他們家的泥巴房子下雨的時候漏雨了,遲梅寧睡在炕上半夜的時候就被雨水澆醒了,醒來後遲梅寧便拿錢找她娘。
"蓋房子!青磚大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