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下鄉知青之迷途知返
經過化靈訣洗滌的聞子吟,再次出現在人前的時候驚豔了一片人,之前聞子吟向導師請了假說是在家潛心創作,為創作最新的文章作準備,導師和教授爽快批了假。
除了剛回去那天,剩下幾天,聞子吟也确實是在整理資料,寫了一篇大長篇的關于人文發展的文章。
經過這段時間系統的學習,她的寫作能力已經明顯上了一個層次,看過的那些書,和潛心整理的關于這方面的資料,都在為她的文章添磚加瓦。
這篇人文論由于涉及到的東西比較多,她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三萬字,總共六萬字。
一出手就是這麽深刻難寫的文章,渠教授看了也很驚訝,很明顯他這位好學聰慧的學生有了本質上的進步,單從筆力和涉及到的知識面,就能看出她的飛躍性進步和認真的态度。
“子吟,不錯,把這篇文的排版再改改,改好看點直接就可以投稿了。進步很大,老師很高興,有沒有想要的獎勵?”
渠教授高興的時候從來不掩飾,他喜愛地拍拍學生的肩膀,從眼神看他是真的想給這個出乎他意料的學生一些嘉獎的。
聞子吟俏皮地眨眨眼,“老師,聽說您家裏有很多藏書,可否容我借閱一二?”
“哈哈,當然,明天下了課我就帶你去!”
渠教授頗有些得意,說到家裏的那些寶貝藏書就是他畢生的心血了,那有他家歷代收集保存下來的書籍和手抄本,以及一些游記筆記,這些都是無價之寶,有些書即使是在外面也沒有的孤本。
得意學生能夠跟他一樣,喜愛那些藏書,他高興還來不及呢,怎麽會拒絕,這些書留着本來就是給人看的,否則就是珍珠蒙塵的一堆廢紙了。
渠教授是有先見之明的,原先他看着形式不大對勁,就首先挖了地窖把這些珍貴的書籍給藏了起來。
留在外面被打砸的,都是一些明面上不值得一提的書,所以他平凡之後能夠迅速振作起來,也是因為心愛的書沒遭到破壞,這是他一直悄咪咪暗自得意的秘密。
外人都不知道那些書是他偷藏的,只以為是他後來收集和國家歸還的。這種事情渠教授也不好到處說,我藏了書誰也不知道,所以一直藏心底高興着。
他帶聞子吟回去的時候,一高興就把這事給他學生分享了,聞子吟有些哭笑不得,又不得不贊了老師的英明神武,睿智聰明。
換來的是這個小孩兒似的老頭更加高興的笑聲,他走路帶風,火急火燎地打開門請學生進去,要知道這片地除了他們本家人,可從來沒有外人能夠有資格進去裏面看書了。
渠教授家學淵源,也是接受了傳統的古式教育,他把聞子吟當成了親傳弟子,在古代就是師如父,有這麽層關系,把他的寶貝學生看成閨女,當成自家人,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聞子吟一眼望去,渠教授的家是一座占地頗大的四合院,據說這是他家祖傳的宅子,這種古建築老宅每年都得修理保養,才能保持這種美輪美奂已經古樸的美麗。
進了院子,有一口水井,周圍種着花草樹木,整個院子因此漂亮了許多,花紅柳綠的色彩為單色古樸的宅子增加了一絲生氣。
“這院子有啥好看,走,老師帶你去瞧瞧我那些書,保證你樂不思蜀。”
渠教授這人心急,他迫不及待的想帶他的學生去看看他的書,于是急急拉了人進屋,聞子吟還沒欣賞夠院子的美景呢,就被帶進去書房。
這是整個院子最大的一間房,裏面一排排的書架,除了走道都沒地方落腳了,滿滿的全是書籍。
“小吟,來看看,你家老師的書房還不錯吧,這裏面的書可比京大那些強多了,你往後想來看就來,我給你一把鑰匙就成,我家裏那些人,你也都見過,不必見外。”
聞子吟心裏有些感動,認識時間不長,雖是師生關系,但這種信任和親近真的很難得。
渠教授雖然老了卻依然保持一個赤子之心和童真,想必這就是使他的文學巨作能夠名滿天下的原因。
她看過老師的作品,裏面滿滿的靈氣,半點不像是個年過半百的老頭子創作的,甚至一些他即興發揮的作品,字裏行間,也能夠清晰看見創作之人的活潑調皮之處。
聞子吟點點頭,眼睛閃閃發光地看着老師,她知道這個童真趣味十足的老頭,最喜歡別人誇獎他,尤其是親近之人。
“哇,老師,真是太棒了,這麽多書我可以天天來嗎?”
渠教授大氣地揮揮手,“這算什麽,你住在這都沒事,老師随時歡迎你過來。”
聞子吟的喜悅是真的,這裏有很多書她在外面都不曾見過,現在學習入了迷的她,這裏簡直像天堂了一樣了。
她愛不釋手地摸了摸邊上的書籍封面。
”這裏每一排書本的種類都不一樣,你自己看看,愛看啥看啥,反正這麽多書,給你十年或許都看不完了。”
“老師,你小看我了吧,咱們打個賭,不出兩年我就把這些書給看完了,随你怎麽考,如何?”
渠教授覺得自己學生在吹牛,他語重心長地對她說:“老師才不跟你開這種玩笑,有那時間不如去認真看書去,興許兩年能夠看個兩三成。”
聞子吟也就是逗老師一樂,見他沒在意壓根不相信,她的好勝心倒是被激了起來,要知道常人确實不太可能,這些書得有上萬部了,但是聞子吟不同呀,她有的是神通手段,有便利不走是傻瓜。
聞子吟在修真界學過一些手段,例如刻錄功法的時候,他們就是這樣,直接盯着書意識直接刻錄進識海,如此來的話,記一本書壓根不需要五分鐘就能搞定。
她之前在大庭廣衆之下的圖書館倒是跟平常一樣翻書看,現在這裏沒旁人,渠教授也出去了,關上門看書還不簡單。
聞子吟也無所謂啥類別的書了,幹脆從第一排開始“看”,等到她看完一排的時候,天色早就黑乎乎了,渠教授的兒子媳婦以及上學的孫子都回來了,知道她在看書也沒打擾。
聞子吟出來的時候,他們也正準備着晚飯,在熱情的渠家人挽留下,聞子吟用了晚飯才回去,她騎了渠教授的自行車,慢悠悠地走。
大約不到三天的時間,聞子吟就收到了文學雜志社的回複,一家名為回味的雜志接受了她的投稿。
這個雜志受衆更廣,知名度也更高一些,興許是文章的質量不錯,也許有她之前那篇文章的影響,總之還特意給了不菲的稿費,并且他們主編還親自致電希望能夠長期在她們雜志上投稿。
聞子吟爽快的答應下來,她也是需要賺錢的,畢竟她家是真的窮啊僅僅是吃飽穿暖,再多沒有了。
畢竟父母兩個都是清水的教書的,除了這套房,沒別的東西,而聞子吟也想讓聞父聞母享享福。
寫點東西對她來說很簡單,既能鍛煉她的專業,也能夠提高知名度賺錢,何樂而不為。
結束通話的第二天,聞子吟寫的上下兩篇人文類文章就在回味文學版雜志刊登了,上面大寫加粗的印着被主席贊過的聞子吟全新創作。
對之前文章還有印象的立馬買來細讀,沒讀過之前的,看見那個主席贊過的,也都好奇地買來看。
一時間回味文學這本雜志竟是有些脫銷了,雜志社的人得知之後,都樂得合不攏嘴,主編立馬發話連忙加印。
回味雜志報社是半公半私的雜志社,他們具有發行印刷販賣代理版權等等一系列資質。
但畢竟公家占股的雜志社,刊登發行的東西都得慎重,因此雖然聲譽好,但是盈利性并不太高,這是頭一回文學版的加印,主編高興的表示,下一次必須給聞子吟漲稿費。
比起上一篇,這篇名為“何為人”的文章一經面世迅速風靡了大街小巷,一時這個剛剛興起,剛剛開始發展的國家,竟開始流行起人文熱。
一向只覺得吃飽喝足就滿意了的百姓們,開始關心起身邊的人,關愛他們的精神需求,開始注重思想和交流。
聞子吟文章的深度挖掘和極具感染性,給一攤如死水般的社會環境注入了一股新的隐形力量。
一時間社會氛圍竟無比和諧友愛,連小偷小摸的搶劫的吵架的打架的少了許多。
人是群居動物,會互相感染,互相影響,當周圍的人開始釋放自己的善意和幫助的時候,無形之間能夠化解很多矛盾,也能夠提升人們的幸福指數,也避免了一些人不可控地走上偏門。
因此聞子吟這篇文章掀起的熱度毫不遜色之前的,如果說之前那篇還有些靠着經歷來作弊,這次卻不同了。
這篇文章中,作者展示所展示出來的文學功底絲毫不遜色一些成名多年的大師,其筆力的流程,字裏行間的優雅和情懷,都讓看的人感觸頗深,心情更是難以言喻。
這些文字上的提升先不說,這篇文章的思想層面也提升了一個境界。
裏面的涉及到世界的人文發展分析所需要的資料無數,不懂得的人看了只覺得自己被洗腦了,內心歡欣鼓舞,一心只想為社會添磚加瓦。
都覺得之前只為柴米油鹽斤斤計較的自己,就像是一個井底之蛙,愚蠢的可笑。
他們迫不及待的想為周圍獻上一片愛心,而稍微懂的一點的人會感嘆,這個聞子吟進步得實在太快了,讓他們驚嘆敬服,如果說之前的文字還有些稚嫩和随意,這次很明顯已經是專業大師級別了。
如此,聞子吟也算是在文學界徹底立足了,這篇文确實立意深遠,人文是不分國界的,因此聞子吟在老師的建議下,投稿了世界文學大賽的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