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下鄉知青之迷途知返
哪怕知道女兒手裏有錢,他們也沒想着要,哪裏知道女兒不聲不響地就給家裏添置了房子。
“吟寶,這手裏的錢好好存着,以後做嫁妝,咋還買房了呢,咱家的房子又不是不夠住。”
聞母急哄哄地把房本證拿來看了看,有些被女兒財大氣粗給驚到了。
聞父到底是男人理智些,他聽了女兒買房的原因,倒也覺得高興,女兒有能力了,能買房子做父母的哪有不支持的。
再說這邊的安保确實不方便了,每天都有人偷偷來瞧人,也有拉着聞家父母去交咋教孩子的,這讓向來只喜愛教書育人的聞父有些無法應付。
“咱家閨女說得對,你是要退下來了嗎,以後啊新家有了院子你愛種菜便種,愛養雞養鴨就養着,咋高興咋來,省得在家也無聊。”
見父女倆都風平浪靜的,胸有成竹的模樣,聞母這才放下心來,美滋滋的讨論以後的生活。
聞子吟還趁機把手裏剩下來的三萬塊錢交到聞母手裏,在倫敦買的那些東西花的都是她之前的稿費。
十萬塊美元獎金換了十七萬多國內幣,加上雜志分成的三萬多塊,總共二十多萬,那四合院花了五萬,裝修花了兩萬,還剩十三萬多,這算是一筆巨款了。
之所以剩下三萬,是因為聞子吟打算用那十萬塊去做點事,比如給貧困地區建學校買書買辦公用品,這些都需要用錢,左右家裏也不缺十萬塊,他們家不求多福貴,一家三口吃飽喝足還能買點時興品就足夠了。
這個年代可能到處都是貧困區,但是聞子吟還是想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無關乎目的,只是她歷盡世事的僅剩的柔軟,她對那些真正可憐卻掙紮生活的人,總是心軟的,尤其是小孩子。
這個年代的教育力量薄弱,民衆的文化普及率極低,國家在發展經濟,也沒辦法去傾斜資源給教育方面。
很多底層的小孩們可能就是缺少這樣一個學習的機會,錯過了改變一生的機會,可能再也無法走出家鄉,見識到更廣闊的天地。
一個蝴蝶效應可能影響的是無數人的命運,聞子吟願意為此去付出一點什麽,只要結果是好的,就什麽都值了,別的都是身外之物,她也只是個天外客,但對別人來說可能就堪比沙漠之清水,火海之淨土。
現在十萬塊可能就建兩三所小學,但是以後聞子吟的收入還是會源源不斷投入一筆進去的,慢慢的就能從小事累積到大事了。
聞子吟給聞父聞母講了自己的想法,兩個開明又善良的爸媽怎麽會不同意?
聞母雖然有點遺憾女兒的嫁妝沒了,但到底是教書育人的老師,首先他倆就是高興,女兒能夠做到這些,他們欣慰極了,甚至蠢蠢欲動,也想着一起幫個啥忙的。
其實聞母在女兒回來的時候,有幾天有隐隐約約夢到女兒沒回來,畫面隐隐約約看也看不清楚,只記得自己心酸痛苦的心情。
她當這個是她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但到底是有些不安,所以饒是她這個教書的不相信迷信那套,也想着多積德行善,好讓女兒快快樂樂的健康平安,未來還能找個能幹會疼人的夫婿就好了。
所以這種善事,聞母心疼過了,也就放開手來支持女兒。
至于剩下的三萬塊她也爽快的接了過來,想着替女兒保管着,不然放女兒身上,都拿去了做善事,那還花個啥,索性她這個當媽的給她保存着,以備不時之需。
等房子修繕好了,全家搬進去的時候,已經是一個月後了。
修整過得四合院精致大氣古樸,看着就喜人得很,聞浮聞母沒見過這房子原先的模樣,當時想着小四合院能有多大,現在京市老城區裏一片兒這種破落四合院,因此他們雖是買了新房,但到底期待值不是很高。
女兒直說要給他們驚喜,說是房子修好了再搬進去。
現在夫妻兩個就被震在了原地,聞母還沒回過神來,聞父驚訝地問閨女,說是這真是咱們家?沒走錯地兒?
聞子吟把房本兒拿了出來,對上了這倆一輩子住筒子樓的夫妻方才信了,兩人确定這是自家的新房子,樂得合不攏嘴兒。
聞母直說這是提前享了女兒福,得找個好日子,請鄉下的二老并幾個親戚來坐坐,擺幾桌好好熱鬧熱鬧。
上次女兒考上京大回來的時候,因着家裏沒啥錢,又得留給女兒讀書,辦得酒席到底是不夠喜慶熱鬧。這回聞母手裏有了幾萬塊錢,女兒也是能幹不需要操心,就心心念念着說必須得辦個熱鬧下,去去晦氣迎喜氣來新房子。
之前損壞的那些牆壁走廊的都已經重新補好。牆壁也都重新刷了,這宅子外面瞧着是古式的,其實內裏房間廚房廁所都是照着新房子做的。
比如她家的廚房用的是煤氣和電,那個燒火竈也拆了,聞母用慣了煤電,想來也是不會弄那些的,聞子吟幹脆就是,房間裏有的就翻新,沒有的就新增。
聞父聞母住了最大的東廂房,按舊時傳統來看,東邊也一向是家主住的地方,聞子吟要看書要寫字,再說她也喜靜,幹脆選了遠一點的北廂房住,那裏最是靠後,邊上還有個耳房,房間出來還有棵結實的果樹,下面挂着個小秋千。
家裏東西都辦了進來,聞母鍋碗瓢盆啥都不舍得扔,幹脆都帶了來新房,收拾齊整了,該擺的都擺好,聞母次日就坐着車去了京市郊區的小村裏,請了聞家二老來新房小住。
這也是聞子吟第二次見到這個身體的爺爺奶奶,聞奶奶是個嚴肅不愛笑的老人家,嘴巴裏說話也不太好聽,但是也确實是個面冷心熱的老人家。
聞子吟回第一次回京市的時候,這個毒舌的奶奶也是紅了眼眶,顯然對孫女到底是挂念的。
要回去前,老太太還不滿着一張臉,皺着眉塞了兩百塊給她,說是小丫頭片子瘦巴巴沒倆肉以後嫁不出去。
聞子吟起先也以為奶奶不喜歡自己,後來才是有點哭笑不得,只能縱着盡量把她的話轉換下,心裏就舒坦了,奶奶大概是一輩子教書嚴肅慣了,因此不太愛笑,說話也犀利,改也是改不過來了,全家都得受着。
聞爺爺卻是個樂呵呵的老頭,夫妻倆六十來歲,老伴常年嚴肅,他是樂觀的人,全家就他沒文化,聞爺爺是個手藝工,愛燒點黃土做點小陶瓷,成天自娛自樂。
哪怕有個難纏不好相處的妻子,這兩人一輩子也是沒紅過臉,吵過架,準确說是單方面沒吵過架,聞爺爺心大,即使是老妻沖他發脾氣,他也不一定能感覺出來。
“喲,小胖,你們兩口子最近是發了財?”
小胖是聞父的小名,小時候長得瘦巴巴眼看長不大了,因此取了這麽個小名壓着,聞爺爺聞奶奶這麽稱呼也習慣了。
不用說,這略帶嘲諷的口氣是聞奶奶說的。
聞子吟沒理會僵住的父親,笑意盈盈地甜滋滋喚了爺奶,将兩個老人家迎進屋去,端茶倒水好不殷勤。
聞奶奶的面色柔和多了,當然她也不會察覺氣氛僵不僵硬的,老太太向來愛說啥說啥,誰不服怼誰,不在怕的。
“這麽說,這是小吟賺的錢咯?”
“小胖你說說,你倆夫妻都一大把年紀了,家裏存款不過幾百塊并一套破房子,沒點錢以後給我孫女陪嫁,還好意思住閨女的房子,瞧這窩囊勁兒!”
聞父羞愧的低下了頭,聞母倒是樂滋滋地沒半點感覺,她了解自家婆婆的脾氣,說啥都別較真,否則是跟自己過不去,她那句話翻譯過來是,得為閨女盤算盤算,別瞎花錢!
再說了她覺着花閨女錢咋地了,她閨女本事,她高興!
聞母眼瞧着丈夫都快貼地板去了,那羞愧勁兒,她都沒眼看!
她沖着看戲的閨女使了個眼色,聞子吟成果接收到親媽的意思,抱着奶奶撒嬌,聞奶奶對聞父不假辭色,雖然對孫女說話也沒好聽哪去,但是到底是比較柔和的。
她向來吃軟不吃硬,見着唯一的孫女軟乎乎沖自己撒嬌,就揮揮手,讓聞父滾蛋了,她扶着孫女的手參觀房子,時不時還挑剔兩下。
見那厲害婆婆走了,聞母掐了一把蠢兮兮的丈夫,白了他一眼。
“你也不是不了咱媽是啥性子,她說的話你得自己再過一遍,瞧你剛才那副慫樣兒!”
“嘿嘿,我不這樣,咱媽心裏咋舒坦,就是得這樣她老人家才高興呢!”
夫妻兩個相視一笑,一起去廚房收拾,準備做點好菜給兩個老父老母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