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民國待選新娘之巾帼英雄

平頭青年名叫姚大勝,戰友們戲稱他“要大勝”, 這名字可以說很有寓意和喜慶了。

聞子吟也笑岑岑地說:“好名字!”

姚大勝不好意思地抓了抓腦袋, 嘿嘿直笑。

姚大勝是一個六年老兵, 16歲參軍, 如今已經22歲了,是九連隊的教員。

聞子吟在跟姚大勝了解過九連的情況後,便放他回去了。

九連隸屬的八十七團是中央軍直屬軍團,這一支隊伍苗子都不錯,除了包括軍官級在內的老兵總共有42名,其餘全是新兵。

但是能夠被調到八十七團的都是些新兵中的好苗子,換句話說就是身體素質不錯, 有潛力, 耐操練。

聞子吟做了一套訓練計劃, 給九連隊的人進行了針對性的訓練,166人,被她分成三個排,加一個情報班。

在訓練進行了十天左右, 日本軍又一次按耐不住打了上來。

“轟、轟、轟......”

連續三下的炮轟聲中, 剛修建不久的外城大門又一次破碎在日軍的侵襲中。

“全體備戰!”

這一次北城上下卻是有了準備,不再像之前一樣匆忙迎戰。

早在三天前,聞子吟的情報班小組就打探到日本軍在藤原滿血複活的時候,又開始起了進攻的心思。

日本天皇催促藤原所屬的日軍要求盡快拿下北城,配合所謂的拿下北省然後南下夾擊東省計劃,命令他們不能再拖。

有了先前的情報組的先決消息, 後有聞子吟的戰術,日本軍這一次損失慘重,慌張撤回。

日軍轟開城門進入外城第一波便遭到了城內國軍的埋伏,先是一波地雷,後是一波大炮轟擊,最後小甜瓜手榴彈輪流上,後面還有輕機關槍的偷襲。

而這些物資全都是來源于鬼子的賠禮和贖金。

日軍打一開頭可以說是損失慘重了。

突如其來的埋伏另日軍三千多人猝不及防,只一照面便去掉一半人數,氣勢大減,倉皇無措,四處逃竄。

戰場上向來都是敵強我弱,敵弱我強的,一方壓倒一方,士兵氣勢是非常重要的。

駐守北城國軍許久沒有打過勝仗了,更別提是以少勝多的戰役,他們此時氣勢大勝,趁機乘勝追擊,最後幹脆拿着三八大蓋用刺刀攻擊被打蒙了的日本軍。

在天時地利人和之下,日本軍只顧着逃竄撤退,壓根不敵連日來修生養息精心訓練的國軍,意志被擊潰,在拼刺刀時只想着抵擋和逃竄,毫無章法。

因此直至最後撤出時,日軍順利逃出的不足三分之一,沒逃走的也被國軍補上一刀。

僥幸逃走的日軍匆忙開着來時的載人軍用大車撤退,還留了一輛車在城外,被掃蕩戰場的國軍撿了便宜。

日軍以多敗少,還是大敗,輸得裏子面子全沒了,這是實乃藤原侵略華國這麽多場戰役中最受侮辱的一場了。

先前他被國軍以戲劇性的方式俘虜了,不提被關上的那些天,僅僅是為了贖他出去,就賠上了大把的物資。

這一次也是有備而去,卻被國軍埋伏個正着,駐守北城的國軍算上今日調來填補的,也不過一千多號人。

而他三四千來人的聯隊竟被不倒他們半數的人打得抱頭鼠竄,半點反擊能力也無,只逃回了七百多個。

現在他的軍隊裏即使加上駐守大本營的五百個士兵,也只不過一千多號人。

藤原一時間連自身安全都成了問題,擔心國軍會追上來,他立馬打出電話,要求在另一邊的軍隊過來支援。

他們這段時間物資賠的賠,丢的丢,這次一場戰役已經壓上了所有,向來在華國侵略得順風順水橫行無忌掃蕩的藤原,完全意料不到這樣的結果。

藤原氣得渾身的肥肉都在顫抖,在辦公室裏來回踱步,摔東西大發脾氣,把那些軍官罵的狗血淋頭。

藤原是少将,他的部隊自然不止這些,但是為了增加效率和節約資源,來北城作戰的只有已死去的森下大佐的一個聯隊,大佐犧牲了,藤原只能親自接手這裏。

“聞姐,你可真厲害,神機妙算啊!”

“哈,姐我老佩服你了!”

“那些布置絕了,鬼子這次這麽慘,看來短時間是沒能力卷土重來了。”

“嘿,聞姐,咱們去偷襲鬼子,也讓他們嘗嘗這滋味?”

國軍打掃完戰場,收獲滿滿,除了駐守外城的士兵,和連夜值班修繕城門、城牆等被戰火波及損壞建築的兵,其餘人都興奮得睡不着覺,幹脆來了個慶功篝火晚會。

而篝火晚會的中心自然是大功臣聞子吟了。

她手下并訓練了十來天的九連更是在這場以少勝多的守城戰裏面立下了汗馬功勞!

九連的士兵們因為大部分是新兵,因此年級都不大,最小的只有14歲,是個小火頭軍。

其次是個15歲的小炮手,能力極強,觀察能力和方向感極好,在射擊一方面有獨到的天賦。

可惜的是這會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有的也只是□□加個圓筒鏡,子彈也是粗糙至極。

對狙擊手來說有時候□□上的瞄準鏡和子彈比槍本身的意義更大,帶來的影響也更大。

因此沒能培養一名優秀的狙擊手讓他屈才幹着炮手的工作倒是有些遺憾了。

只有真正親身參與了戰鬥,聞子吟才了解到這個時代的軍備資源是有多麽落後和貧乏。

她喝下這具身體這輩子的第一杯酒,笑看着白天氣勢洶洶,夜晚嬉皮笑臉插科打诨的士兵們。

都是些孩子,平均十四五歲到二十來歲不等,放在和平先進時代還在上學地年級。

而他們卻要用生命來捍衛百姓性命和國家的尊嚴,背負起沉重的責任,也只有勝利過後的這種時候才能稍顯輕松。

“下一次,我就帶你們打上門去,別急,有的是機會!”

聞子吟在這樣的情景之下,既感懷又輕松,忍不住調皮地沖他們眨眼。

從軍後她把一頭長發剪到肩膀下面,平時為了省事都是把頭發往後梳,利落地紮成馬尾,露出白皙的額頭,和精致漂亮的五官。

此時笑着眨眼的模樣,倒叫這些一口一個聞姐的士兵們不好意思地紅着臉撇開了頭,不敢多看,一個個頓時成了啞嘴的小鹌鹑。

北城原先被聞子吟救下的士兵就跟她特別熟,特別親近。

不僅是因為她好看還是他們團長的親妹妹,更因為她有本事,救過他們的命。

明明是個漂亮柔和的女孩,面對敵人時卻絲毫沒有畏懼,殺鬼子的功夫直叫人佩服。

當日遠遠地騎着馬就能一槍斃了森田,能獨自闖鬼子大本營擄了他們的将軍。

後來表現出的智謀和軍事素養完全不在她哥哥之下,甚至尤有勝之,原本險些被攻破的北城在她來了之後,更是變了一個模樣。

她帶着他們修城設陷阱打鬼子,如今百姓們都敢出家門活動了,眼見着北城漸漸開始有了人氣,開始有了生機和活力,他們都統一親切地喊她聞姐。

人是會被群體影響的,後來調來的士兵們在熟了之後,也都跟着喊聞姐。

至于這十天被聞子吟魔鬼訓練,打磨得沒有半點脾氣的九連士兵是萬萬不敢叫他們連長聞姐的。

訓練時候的連長比魔鬼還可怕,繃着一張俏臉卻把人往死裏訓練。

他們試過十個也打不過她一個,練槍法時,他們五十米遠都打不過一百米的連長,總之這些年紀還小的兵們對聞子吟是敬畏感大于親切。

但是從今天開始,真正和連長一起戰鬥後,才發現,他們的連長除了性別和他們不一樣,都是一樣年級的人,她會和他們并肩戰鬥,會笑會和他們開玩笑,和他們一起喝酒慶功。

亂世之中的士兵們其實心裏明白,連長訓練時對他們越是嚴厲,對他們就越好,他們在戰場上存活下來的幾率也更大一些。

九連經過十天的訓練早已有脫胎換骨的跡象,不僅是軍事技能和身體素質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那股子氣和勁,越發向着精兵的方向發展。

這些聞子吟都看在眼裏,心裏的計劃也一步步成型。

但聞斐就有些羨慕了,幾次開玩笑說要把手下的兵讓聞子吟一起訓練,但礙于國軍的規定只能無奈放棄。

第二天,聞子吟就驚訝地發現,九連的小崽子們開始喊她聞姐,不喊連長了,那個15歲的小炮手最活潑,食堂吃飯的時候還湊上來吃飯聊天。

“聞姐,你啥時候教我□□啊?”

聞子吟有一次誇了他一句手感好,适合狙擊敵人,這這厮就給惦記上了。

他指的□□是加裝ZF41或ZF42瞄準鏡的98K□□,這是聞子吟所在的國軍跟德軍進口的,以貴金屬作為交換。

但是這種槍成本高,實用性也不算高,命中率遠遠低于真正的□□,因此國軍真正配備的人很少,聞子吟倒是有一把,正是直屬軍團的軍官都有的。

那把槍在聞子吟看來粗糙不堪,她僅憑自己從之前的小世界帶來的小手槍的命中率就能遠遠勝出改裝版的簡易□□,因此一直放着未曾使用。

倒不想被小炮頭給惦記上了,十五歲的小少年因着常年愛剃着光頭,腦門圓乎乎光溜溜的,還是連隊的炮手,因此被親切地喊他小炮頭。

“聞姐,你教教我嘛!我保證學得又快又好,把鬼子打得稀裏嘩啦的!”

聞子吟笑着拍拍他的光頭,沒說話。

北城這一場攻城與守城之戰,局面在一開始便注定了。

後世記載将其稱為民國時期日本侵襲華國,守城之戰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其過程和結果堪稱完美!

日軍損傷三分之二以上,而向來在日本侵襲下弱勢的國軍卻無一傷亡,只十來名輕傷,這數據驚爆了所有人眼球。

戰鬥結束後,幾天時間這場戰役便通過各地的新聞報社傳了出去,給一片低迷的華國帶了一絲有力的生機。

這一個巴掌拍得響亮又漂亮,國人知道了,原來我們也是會贏的!不僅僅是被動挨打,也不僅僅是要依靠人命去堆砌的勝利!

他們高興極了,大街小巷地歡欣鼓舞,連着那些擔心害怕什麽都不懂的老百姓都知道,他們打了勝仗了,打得鬼子七零八落,還沒人犧牲!

報紙上洋洋灑灑地介紹了聞子吟,書香家庭,大哥軍校畢業,目前是北城的最高長官,領一團之職,在北城這場戰役之前,險些失守後被妹妹聞子吟所救。

報紙介紹的非常詳細,重點分析了北城的重要性和這場戰役的奇跡,全國人民都認識了這個剛上任剛從軍不久的16歲少女,他們多了一名優秀的抗日戰士!

這個時代,最需要的就是勝利的消息,被壓迫的人們,他們每天都在渴望勝利!

有知名作家和名人在報紙上公然寫道:“這一場戰役,漂亮而有力量,聞子吟是誰,這不重要,她的性別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帶着北城勝利了,這才是最震撼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