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民國待選新娘之巾帼英雄

自那天不歡而散之後,郝白楊已有兩三日未曾出現。

據情報小組的人彙報, 他們的軍隊駐紮在北城三十裏外的小鎮裏, 這個一個對雙方來說都比較安全的距離。

看來, 無論是從哪一方面考量, 是擔心日軍的前車之鑒也好,不願意損耗己方力量也罷,郝白楊沒有動用武力的意思。

一時間倒相安無事了下來。

對聞子吟來說,郝白楊不惹到她還好,如果觸碰到她的底線,她也不介意給他一點教訓。

但是目前來看,這個人雖然自我了些, 但也不是那等沒腦子的。

郝白楊從本質上來說, 談不上多壞, 其實就是個極度自我的人,他的世界裏只有他自己的理想和他的意願,所以他上一世才會那般不珍視原主這個妻子。

他不喜歡她,也看不上她柔弱宛如菟絲花那般依附他人而生的樣子, 因而不把她看在眼裏, 因而無視她的真情。

聞子吟沒有多少時間分給這些無關緊要的人,她的兵工廠在城內一個大型的跑馬場,被她改造成兵工廠,城內軍民衆多,很快就修修整整弄出了樣子出來。

兵工廠招募進來的員工約有萬餘人,分了好幾個部門, 好幾道工序,每組部門和分工都是不一樣的。

例如有零件組,有彈藥組,有組裝組,有模具組,檢驗組,其中還分了不同的部門,例如槍支和炸.藥大炮等都是分開的,零零散散的有七八個部門,十來個分組。

沒有了日軍威脅,一個千百人的郝白楊不足為懼,聞子吟現在能夠投入的精力更多了。

之前研制成功的小炮彈一號仍然是生産的主力,還有□□上的瞄準鏡和子彈,這些稍加改進之後就能應用于其他。

聞子吟最近在制作一款擲彈筒,擲彈筒的射程約是50米到500米的距離,而這個距離恰巧是□□和手榴彈以及大炮艦炮的火力盲區。

火炮之類的重型武器的火力射程往往都在這個數據以上。

手扔的手.榴.彈之類的彈藥有效攻擊更是只在50米以內,這也是為什麽往往都要離開掩護體接近敵人去扔手.雷或手.榴.彈。

只有這樣才能夠扔到敵人旁邊,命中目标。

但是這樣的後果往往犧牲過大,離開掩體的危險性太大,出去扔□□平安回來的不足一半。

為了改善這個結果,便有了擲.彈.筒,擲彈筒可以扔□□、手.榴.彈、□□等多種彈體。

現有的擲彈筒還比較粗糙,因為沒有瞄準鏡,只能由炮手手動固定和瞄準,能不能射中目标往往取決于炮手的運氣和手感以及經驗,這樣的命中率極低,運氣成分較大。

另一點就是射速非常慢,遠遠比不上一些輕型迫擊炮,且它更沒有□□那樣有控制方向和彈着點的尾翼,所以速度慢,命中率低是致命的缺點。

聞子吟就是想要改進這些粗糙的武器,從而使它能夠真正在戰場上派上用場。

這兩點正是她改進的方向,瞄準鏡可以沿用□□的加以改進,另一點就是要改進速度,從手動控制改成半自動,所謂的半自動就是裝好彈藥之後,具有一定的自動射發能力和後座彈力。

且聞子吟制作出來的投彈同輕便易于攜帶,也不過是把重機關槍的大小和重量,随時能夠給一線步兵們帶上戰場支援火力。

操作簡單容易,對士兵們來說如虎添翼。

兵工廠的建立初期,聞子吟非常忙碌辛苦,幾乎每一個組都需要聞子吟去手把手教會了,才能正式上工,初期制作的時候,壞的居多,慢慢的大家學會了熟練起來才開始有了效率。

除了擲彈筒以外,聞子吟把上次日軍那邊繳獲來的坦克和艦炮也拆了研究,這兩樣都是重工重型武器,短時間內想研究出來投入生産不大現實,但是可以作為長期項目研究。

此時北城外三十裏地的小鎮。

“團長,咱們就這樣幹等下去?”

郝白楊嗤笑一聲,語氣輕輕,意味不明,“莫非你想跟同胞動手不成?還是想踏上北城外埋骨的日軍的前車之鑒?”

郝白楊心裏明白,此時以靜制動是最好的選擇。

國軍派遣他過來接管北城,那麽他就不能違背軍令,僅僅因為兩個“叛徒”而灰溜溜地回去,咬死真這麽回去,他的前途就完了。

但他也不能動手,聞子吟神秘莫測的小炮彈武器和手裏的一個連隊都非等閑之輩,城外埋骨的一萬日軍就是下場!

再說因着心裏的那點小心思,他也不願與之為敵。

三來,此時北城占着輿論優勢,他若強搶,搶來做什麽?送給日軍?這樣一來他的名聲就臭了,別說北城人民了,全國人民都會瞧不起自己,一口一個唾沫能淹死他。

雖說對國軍來講北城的聞家兄妹就是違抗軍令的叛徒,但是對全國百姓來說,他們才是英雄!而國軍此時的立場才是真正的微妙起來。

郝白楊向來清醒理智,他不願意拿自己的前途去押上,因此駐紮北城外,既不違抗軍令也不會逼急了聞家兄妹,是最好的選擇。

這些郝白楊是不會說的。

他一頭細碎短發,身着綠色的軍裝,領子一絲不茍地扣住,修長的手指握着一支德制鋼筆,坐在書桌前,眉頭緊鎖地寫些什麽。

那手下湊進一看,隐約看到幾個字“白楊随筆”。

以為團長在記錄些什麽,他便不再打擾告辭退了下去。

那軍官沒看清的是,那本筆記寫的是:

“這是我初次見她,美麗強大,是我最欣賞的那類女子。而母親說她柔和溫婉,這說的莫不是一個人?”————《白楊從軍随筆》。

與此同時,已經收到北方全面戰敗,侵略計劃失敗的消息的日本天皇,惱怒之下連臉皮子都顧不得了,他不管其他國家怎麽說,這次幹脆倒打一耙指責國軍傷他數萬将士,其中聞子吟更是被拉出來鞭撻,一時間站在風口浪尖中。

日軍以此為借口,幹脆放棄北方,直接渡海南下,槍指華國南方半壁江山。

原本只在北方形勢嚴峻氣氛緊張的華國,這下變成南方即将面臨餓狼撲食,時至今日依然平靜載歌載舞好不熱鬧的南方一時間風聲鶴唳起來。

日本軍增派了兩支艦隊,五十餘艘艦艇從海上登陸,整整數萬人,對南方虎視眈眈,而這,僅僅是先遣部隊。

南方軍fa林立,派系混亂,唯一的國軍此時立場微妙,且內部紛争不斷,南方眼看就要陷入危機當中。

就在此時,聞子吟的擲彈筒□□也已經研發完成在投入生産。

收到南方消息的時候,聞子吟從兵工廠抽出身,和聞斐日日就南方形式進行了讨論。

聞子吟的看法是,先将他們的父母先從南方東城接到北城,然後立馬在北城附近擴招士兵,進行緊急訓練,在危急時刻,他們不可能待在北城偏居一偶,對南方不聞不問,屆時該支援的必要支援。

這個任務由聞子吟帶着五十個九連士兵去完成的,接聞父聞母是其一,另一方面就是打探消息。

聞子吟帶着化為勞工的五十名士兵,低調行軍南下,卻在途中遇見意想不到的人。

這是一個沿海小港口,聞子吟一行正是要從這個沿海的小城市的港口坐船去東城。

此時的港口幾乎是一片廢墟,已經悄悄登上岸口的日軍一路殺燒搶掠,男的被槍殺,女的被拖走,尖叫聲哭泣聲槍響聲響徹天地。

聞子吟一擺手勢,五十人訓練有素地隐匿後方,聞子吟帶着兩名情報組士兵悄悄去打探消息。

此時日軍正和一夥不明軍隊正在開戰,城內硝煙一片,不時的槍擊聲和榴彈聲在空中炸響。

他們安靜觀察了一會,抵抗日軍的那夥人明顯已經不敵了,子彈發出數量和速度在明顯減少,日軍挺進速度越來越快。

聞子吟當機立斷,揮了揮手。

一夥人迅速行至隐匿在日軍後方四百米處,用北城制造出來的擲彈筒扔了威力巨大的小炮彈。

只聽得幾聲震耳欲聾的“轟隆”聲,日軍被從後方偷襲,毫無防備,只是眨眼間他們集中所在的地方被炸成巨坑,火光塵煙飛天,炸起的灰沉沉的小蘑菇雲緩緩升起,視線一片模糊。

“怎麽回事?哪來的援軍?”

城內隐蔽處低沉的男聲響起。

“嘿,不知道,是我們的人嗎?”

“老楊,你認得這種威力的手榴彈嗎?”

“不像是手榴彈,沒這威力啊,要說是土炮也不像,土炮一過來鬼子就發現了,哪能這麽打他個措手不及。”

“我出去看看不就得了,瞎猜啥!”

一個面上有一條疤的二十六七歲青年,一戴灰色的帽子,作勢要走出去,被最先出聲的男子攔住了。

“先別出去,敵友不明。”

那疤痕青年憨憨地撓頭“還能有啥不明啊,這不是救了咱,還殺了鬼子嗎?”

“老齊,我瞧着這炮彈威力像是傳說中的北城的小炮彈啊。”

男聲明顯帶着遲疑和驚異。

“按道理北城的人沒道理出現在這裏,這就奇了。”

低沉爽朗的男聲低低笑起來,他擺擺手。

“走,我們走側邊,去會會這個救命恩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