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皇叔當然聽不懂。

皇叔皺起眉:“什麽?”

“這是我們那裏的一種方言。我離家時年紀尚小,好多事情都記不得、分不清了,只記得大人們說起家鄉時有這麽一句廣為流傳。如今連鄉音也幾乎都已忘記,也不知對應官話裏什麽字詞。”

滿嘴跑火車,這也是朕的強項。

皇叔沉默片刻:“孤王也算廣交天下人士,卻從未聽過這種方言,想必是極偏遠之處。”

朕跟着點頭:“是啊,肯定遠得很,我到這邊之後還沒見過一個同鄉。”

“那後來又怎麽離家進了宮?”

朕低頭嘆氣道:“身不由己,造化弄人。”

皇叔便不再問了。

郡主在那邊燒紙憑吊憶情郎。

朕和皇叔在這邊偷窺聊天說家鄉。

一不小心聲音便大了。

郡主雖然喝着酒燒着小妾,但依然警醒,止住悲泣回頭喝道:“誰?”

朕和皇叔只好從樹後面鑽出來。

郡主看見皇叔,放松戒備,目光疑惑地瞄了一眼朕。

郡主顯然也很詫異皇叔身邊怎麽會帶着一個女人,更甚于皇叔為什麽會突然出現在這裏。

郡主的顏藝也像陳将軍一樣八卦,連充一下正經都不充,雙眼直勾勾地盯着朕。

沒想到郡主是這樣的郡主。

皇叔先行解釋道:“方才在皇陵山腳下岔路口看見你,我便猜你是到這裏來了。雖然念舊思故乃人之常情,但畢竟是罪人,又過了這麽多年,該放下的便放了罷。”

郡主低頭垂下眼簾,放柔聲音。

任何一個女子做這樣的舉止都會顯得溫柔嬌怯一些。

但是不知為什麽,放到郡主身上就變成了驚悚。

郡主柔柔地說:“大概是因為回到京城故地,舊事又一再萦繞心間,揮之不去……事隔八年,我才知道,原來當初是我害的他……”

朕覺得眼睛有點辣得慌。

朕越過郡主看向她背後的墓碑。

墓碑上的字已經風化,下半截又被郡主擋住,朕眯眼看了半晌,只辨認出來墓主人似乎是姓陳。

又是姓陳。

八年前和郡主定過親,死後淪落在亂葬崗,被皇叔稱為“罪人”,姓陳。

很好,這是一道邏輯推理送分題。

朕感覺甚是不妙啊。

皇叔和郡主想搞死朕的理由又多了一個。

朕和宰相簡直是到處開紅四面楚歌。

皇叔勸道:“你那時不過才十四五歲,朝堂之事與你有何幹系?真要細究起來,也是呂……”

他突然止住了。

哦對了,前面忘了說,宰相姓呂。

朕猜測皇叔沒說完的這個呂某某,就是指宰相。

畢竟端掉陳太傅一家這件事,宰相是首當其沖的領頭人。

郡主大概也想起了那天在禦花園的經歷,露出一抹想自戳雙目雷劈失憶的表情。

皇叔道:“你們三人一度意氣相投、交游甚密,外界只傳呂陳政見不合、各事其主而反目,沒想到呂相竟是為了私怨……”

皇叔說不下去了。

皇叔對這麽八卦狗血的事件失去了評判力。

朕捋了一下事件線索和因果關系。

最早宰相、陳公子、郡主是好基友。

然後郡主和陳公子訂了親。

然後宰相和陳公子反目,搞掉了陳家,弄死了陳公子。

再然後郡主遠走他鄉多年,回京後第一天,宰相親了郡主。

這件事告訴我們,一女二男這種三角關系,是相當不穩固的。

千萬不要和你的兄弟找同一個妹子當基友。

郡主繼續柔柔地說:“陛下寬懷仁厚,只欲治太傅三子渎職貪污之罪,若不是姓呂的從中作梗痛下殺手,平白捏造出一個劫獄謀反的罪名來,陳兄又怎會……父親也因此受牽連,恐陛下生隙,惶惶郁郁而終。叔父,倘若有朝一日你真能繼承大統,一定要将此奸賊交給我,我非得……”

郡主破功了,目露猙獰,比了個掐死宰相的手勢。

皇叔看了朕一眼。

皇叔打斷她道:“陛下已有子嗣,莫再妄議儲位之事。”

好好好,朕知道了。

朕知道你沒有造反逆上染指皇位的意思。

其實就算你有造反的意思,朕也不舍得對你怎麽樣的。

朕最多就是奪你的王位、削你的職權、查封你老家,然後把你關起來玩囚禁play而已。

朕腦補了一下把皇叔關起來玩囚禁play的場面。

覺得甚是帶感。

要不皇叔你還是痛快點造反了吧。

總之在皇叔和郡主眼裏,朕還是“寬懷仁厚”的,好感度還是正的。

朕并沒有到處開紅四面楚歌。

到處開紅四面楚歌的是宰相。

宰相這個MT穩穩地群拉住了仇恨。

朕心稍安。

不不不,朕并不是不講義氣出賣隊友自己先跑。

宰相拉穩了仇恨,朕才可以在後面輔助他奶他呀。

不然朕這個脆皮上陣直接抗,那是分分鐘被秒團滅的節奏。

郡主收起掐死宰相的手勢,想起了正經事:“叔父怎會忽然到皇陵來?”

皇叔告訴她一早宮裏陛下不見了、城門發現疑似行跡、懷疑陛下出城北去等事。

郡主聽完立刻就抓住了重點。

郡主側目看着朕:“你是陛下身邊的女使?”

朕怎麽這麽衰啊。

朕剛剛從險些被皇叔滅口的危機中解脫。

馬上又要面臨被郡主滅口嗎?

朕又不能對郡主表忠心求饒說朕不會把剛才聽到的說出去。

那就代表朕聽明白了來龍去脈。

朕只好用弱智傻白甜的目光看着郡主:“對啊,郡主可以幫我們一起去找陛下嗎?”

郡主又看了朕兩眼。

郡主最終沒有拔刀。

朕好慶幸朕飯的是光明系的愛豆,除了那個陳将軍畫風不對,皇叔及其手下都不會目無法紀随便殺人。

郡主對皇叔說:“我也是城門初開時從徽安門出來的,怪我一時恍惚粗心大意,竟未留意到陛下就在近旁。”

郡主當即随我們一同返城去找陛下。

郡主走在前面,朕和皇叔走在後面。

皇叔悄悄對朕說:“今日所見之事,郡主雖坦蕩不懼,但畢竟人言可畏,可否為她保密?”

朕繼續傻白甜地回答:“嗯,我知道。女兒家重情義,對舊人念念不忘,那些只知對錯利害、明哲保身的人是不會懂的。我若是真心喜歡過一個人,就算他與我勢如水火難以兩立,心中恐怕也會存着一絲割舍不下。”

皇叔看了朕好一會兒。

朕差點以為皇叔要看出點什麽來了。

皇叔卻又說:“你是個聰明的好姑娘。”

皇叔果然不懂朕。

朕既不聰明,也不是姑娘。

朕最多就是有點好罷了。

不過朕有一點覺得奇怪。

回程既然有郡主在,皇叔為什麽還跟朕同乘一騎。

當然朕是不會問出來的。

悶聲發財。

這麽一來一回就快到中午了。

日頭升起來了。

朕怕冷,昨夜出門穿得有點多。

朕這會兒還坐在皇叔懷裏。

朕不由覺得有點兒熱。

朕一摸鼻子上的汗,一手油。

糟。

帶妝超過十五個小時,就這古代工藝水平做出來的粉底腮紅眉筆,怕是要脫妝了。

朕和皇叔郡主一起回到洛陽北門。

城門口比早上出去的時候更熱鬧了,擠了好多人,氣氛還有點緊張。

宰相接管了城門,往大門口一坐,看到皇叔回來,把一塊令牌往他面前一晃:“今早陛下突然失蹤,聽說是隴西王殿下拿出這塊原本屬于陛下的禦用金令,調動十六衛全城搜尋。殿下可否解釋一下,金令為何會在殿下手裏?”

宰相嘴上說着強硬的話,身體卻很誠實地往郡主那邊瞄了一眼。

朕感覺郡主好像又要打人了。

郡主的架勢像要甩鞭縱馬從宰相臉上踩過去。

皇叔及時拉了一下缰繩,馬頭偏過少許擋住郡主。

皇叔沉默了片刻。

皇叔沒法當着衆人的面直說金令是朕交給宮女出去買胡辣湯的。

皇叔還照顧着朕的龍顏天威,朕甚是感動。

皇叔說:“待陛下歸來,自會向呂相說清楚來龍去脈。”

宰相冷笑道:“殿下這話推得妙。陛下此刻不知所蹤、安危未蔔,臣要到哪裏去向陛下求證呢?”

皇叔沒有回答,指着朕說:“這是陛下身邊的女使青璃,她可以為孤王作證。”

宰相這才注意到朕。

宰相上下打量了朕一番,眉頭揚起:“青璃?”

糟。

皇叔和郡主不識朕身邊的宮女,宰相卻是經常在宮廷出入的。

很有可能認識青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