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02)葬禮

蘇曼真父親蘇欽德是鄒城康複醫院的副院長,因此蘇家在鄒城算得上是有頭有臉。鄒城地方小,平常哪家丢了狗,都能在地方晚報上占個豆腐塊,如今出了淹死人的大新聞,當然迅速成了大家飯桌上嚼了又嚼的談資。

小報記者來門口堵了幾回,都被平日态度溫和謙恭的蘇欽德轟出去了。這些記者吃了閉門羹,轉頭就去報紙上添油加醋一通亂寫,不過一樁普通的意外溺水事故,卻被人杜撰成了羅生門。

“你陳阿姨身體平常本來就不好,現在又要聽這些編排。蘇家就曼真這麽一個孩子,走了,現在連個主心骨都沒有……”王麗梅說一句,抹一把眼淚,“你說,這些人良心是不是被狗吃了……”

孟遙沒說話,手裏一把韭菜,快要被她掐得七零八落。

吃過晚飯,蘇家親戚商量好了治喪事宜,到深夜,靈堂就布置起來了。

家裏只有外婆一人,孟瑜吃過晚飯就回去了。孟遙和王麗梅回到家,已是淩晨兩點。

只睡了三小時,孟遙就起床了,和王麗梅簡單洗漱,趕去蘇家。

連日的雨,溫度降了許多,吹來的風帶着清寒。

五點天還是暗的,只有路燈亮着,未褪盡的黑暗伴着微雨,沿途石榴花落了,一地的殘紅。

這路,孟遙和曼真以前常走。

蘇家燈火通明,靈堂裏已有人守着。

孟遙一踏進去,就看見立在燈下的丁卓。

他似乎還穿着昨天那件衣服,一手插在褲袋,背挺得筆直。

孟遙将目光投向前方。

靈堂正中立了幅蘇曼真的大幅照片,照片中的她仍是巧笑倩兮。

那是幅藝術照,挂在曼真的卧室裏,也是她生前最喜歡的照片。以曼真的性格,大約也不希望死後供人瞻仰的最後一面,是死板呆滞的登記照。

Advertisement

孟遙凝望着照片,心中隐痛立時潮水一樣漫上來。

天亮,蘇曼真初中、高中和大學的同學和老師,陸陸續續的前來吊唁。

雨時下時停,天一直沒見放晴。

到中午,孟遙正在幫忙彙總吊唁的名單,丁卓走過來。

孟遙擡頭看他。

“我出去一趟,”丁卓沉聲說,“如果曼真同學來了,麻煩你接待一下。”

孟遙點頭。

丁卓走到門口,拿了兩柄傘,迎着小雨出去了。

約莫半個小時,丁卓連同另外一人回來了。

來者是蘇曼真的恩師,姓馮,在旦城美術學院油畫系任教,他腿腳不便,聽聞愛徒訃告,還是立即趕了過來。

丁卓收起傘,攙着馮老師,邁上臺階。

馮老師費力拄着拐杖,跨出一步,緩緩拖着另一條使不上力的腿。

一旁曼真的媽媽陳素月看見了,趕緊迎上去。

她手裏攥着條手帕,眼睛紅腫,這會兒上去握住了馮老師的手,只說出兩字就又開始哽咽。

馮老師拍了拍她的手背,長嘆一聲,“蘇夫人,節哀……”

蘇欽德也上來同馮老師握了握手,“天氣不好,您過來費心了。”

馮老師嘆氣,“怎能不來見曼真最後一面。前陣子她還說,同小丁訂婚了,回頭要請我吃飯,轉眼……”

陳素月一聲嗚咽,将頭抵靠在丈夫肩上。

丁卓扶着馮老師,往曼真的棺前放了一束白菊。

馮老師兩手使勁撐在拐杖上,凝望着曼真的照片,良久無言。

陳素月手裏一張手帕已經濕透,這會兒見此情景,又忍不住拭淚,時而掩嘴咳嗽。

“阿姨,”孟遙走上前去,伸手虛虛地去扶陳素月的手臂,“您要是累了就先進去休息一會兒吧。”

陳素月沒說話,帕子遮着嘴唇,手臂輕輕一扭,躲開了。

孟遙的手尴尬地停在半空。

半晌,她收回手。

蘇欽德倒是沖她很淡地笑了一下,“這幾天也是辛苦你了。”

孟遙垂着目光,“應該的。”

“小孟呢?沒看見她。”

“和我媽在一起。”

便又沉默下去。

過了一會兒,孟瑜過來喊孟遙幫忙,孟遙向蘇欽德點一點頭,跟孟瑜去後面。

這晚,直到忙到淩晨一點,孟遙才跟王麗梅回到自己家裏。

累,卻沒有一點睡意。

孟遙沖了個澡,坐在椅上,呆坐着,也不知道自己在看着哪兒,心裏又在想些什麽。

頭發還滴着水,身前背後衣服洇濕一大片。

許久,孟遙輕輕拉開抽屜,從裏面翻出三個硬殼的筆記本。高中時候,曼真提議兩人寫交換日記,這一寫就寫了三大本。

翻開一本,只讀了兩行,眼前一片模糊。

門外響起腳步聲。

孟遙趕緊放了筆記本,手指在紙上暈開的水漬上使勁擦了兩下,合上本子起身打開門。

是外婆起夜。

外婆睡眼惺忪,看她一眼,“遙遙,還沒睡啊?”

孟遙搖了搖頭,“您睡吧,我頭發幹了就睡。”

外婆嘆了聲氣。

等外婆上完廁所,孟遙在客廳沙發上悶頭坐下。

身後的窗上,雨水滴答滴答,敲出單調的節奏。

腦海裏反複回想着方才一瞥之下,曼真在日記裏寫的話:遙遙,我總相信,到七老八十的時候,我們還能化好妝一塊兒出去喝下午茶。

不知道為什麽這麽盲目地篤定着,可能是相信你也相信我自己吧。

——當個約定,你要踐諾,我也必不違約。

·

兩天後出殡,天終于放晴。

孟遙坐在車上,被地上積水反射的晴光晃得眼睛發疼。心髒像是被人剜掉了,只剩下一個敲着便有回音的,空蕩蕩的胸腔。

車隊将遺體送去殡儀館,告別之後,便要送入火化。

這是曼真出事以後,孟遙第一次看見她的遺體。

陳素月扶着棺材哭得氣吞聲斷,耳旁哀恸之聲此起彼伏。

孟遙眼裏噙淚,呆望着棺材中已然陰陽兩隔的摯友,想哭而不敢,怕一落淚,這事就真成了定局。

時間到,蓋棺。

已快要哭得休克的陳素月被丈夫抱在懷裏,細瘦手指攥着衣襟,一聲一聲凄喊:“曼真……”

棺蓋合上。

心裏像是被人放了一記冷槍,孟遙淚流滿面——

曼真,你說的,我踐諾,你也必不違約。

骨灰安葬後的第二天,烈日當頭,前幾天的雨恍如一場夢。

蘇家靈堂撤了,打掃幹淨。

有人搭了梯子去摘檐下的燈籠,孟遙立在臺階下,擡頭去看。

那人摘下燈籠,便直接往地上一扔。

紙糊的燈籠,一下便摔破了,露出裏面竹篾的骨架。

孟遙站了片刻,上前将燈籠撿起來。

“沒用了,扔了吧。”

孟遙低頭,往手裏的燈籠看了一眼,“還是留着吧。”

孟遙提着摔破的燈籠回家,經過三道橋的時候,在橋上停下腳步。

橋下河水緩流,映着日光,波光潋滟。

曼真水性很好,孟遙的游泳還是曼真教的。

以前夏天熱,在河邊納涼,曼真一猛子紮進水裏,一口氣游到視野盡頭,又游回來,見她還坐在岸邊猶猶豫豫,忍不住嘲笑:遙遙,水裏沒鱷魚!

然而,善騎者墜于馬,善泳者溺于水。

“孟遙。”前方忽傳來一道低沉的男聲。

孟遙擡頭,橋那頭站着丁卓。他穿着白衣黑褲,手裏提着一只行李袋。

孟遙也沒往前,就站在原地,“要走了?”

丁卓點頭。

“馮教授走了嗎?”

“上午送走了。”

丁卓目光在她手裏提着的燈籠上掃了一眼。

“聽我媽說,你要回來考公務員?”

“孟瑜明年要高考了,外婆身體差,離不開人。”

丁卓頓了一下,把行李袋擱在地上,“陳阿姨那兒,能不能拜托你多照看。科室忙,我實在再請不出更多假了。”

孟遙點頭。

“馮老師說準備給曼真辦一個畫展,籌備好了,如果你有時間,可以過去看看。”

“好。”

雖有曼真這一層關系,但兩人也沒有太多的交情,站了一會兒,實在無話可說,丁卓提起行李袋,“趕火車,我先走了。”

孟遙點一點頭。

丁卓沿着河岸走了,孟遙收回目光,仍舊看着橋下。

站了一會兒,日頭曬得人眼花,孟遙過橋往家走。

走出去約莫五百米,忽見丁卓正站在河岸的護欄邊上。

他略微弓着腰,手肘撐着欄杆,嘴裏銜着煙,目光落在岸下的河面上。

行人來來往往,有人騎着自行車從他身後略過,留下一串清脆的”叮鈴“聲。

風吹起,白色襯衫背後鼓起來,又一下貼上去。

他就維持着動作,一動不動,仿佛有一堵牆,把他與世界隔開。

孟遙也站着沒動,手裏燈籠被微風吹着晃了一下,七零八落的白色油紙嘩嘩作響。

她轉過頭,将目光投向靜靜流淌的河水,心裏突然生出一種無所适從的茫然。

她覺得,同樣也有一堵牆,砌在她的四周。

她出不去,也不會有人進得來。

同類推薦